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811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1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2课多变的价格讲义新人教版必修1

第2课 多变的价格

[考点展示]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核心考点一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提醒 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供求关系是价格的影响因素,供求关系不会也不能决定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②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

使用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总量

社会

不变

个别

不变

不变

提醒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3)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

因素

表现

纸币发行量

当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反之,则会引起通货紧缩,物价下跌

货币的币值

一般与商品价格成反比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稳定物价

生产经营者、消费者

①生产经营者的降价销售等

②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等

市场交易

①国内市场:

市场秩序、市场交易原则的遵守程度

②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国际经济形势、汇率变动等

2.价值规律

(1)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如下图:

提醒 正确理解等价交换

在物物交换阶段,指商品和商品的价值量相等;在商品流通阶段,指商品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等价交换并非指每一次交换都是等价的,而是作为一种趋势在长期的商品交换中实现的。

命题揭秘:

此考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曲线关系图、计算题是命题的常见形式,也可能以主观题的形式综合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

热考点1 影响价格的因素

典例1 (2017·全国Ⅲ)因钢铁行业复苏,导致对铁矿石需求增加。

在此背景下,占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的四大矿产企业不断增产,引发业界对铁矿石价格战的担忧。

对于这种担忧的产生,若用供求曲线来反映,正确的是(  )

答案 A

解析 因钢铁行业复苏,导致铁矿石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在此背景下,四大矿产企业不断增产,供给量会向右移动;随着供给量增加,业界担忧价格会相应下跌;同时符合以上三个条件的只有A。

跟踪训练1 (2016·海南高考)小倩跟妈妈去农贸市场,发现市场上出售的养鸡场的鸡大约50元/只,农村散养的鸡大约150元/只,价格悬殊。

在下列选项中,与小倩的发现属于同类价格现象的是(  )

A.在老字号裁缝铺定制的旗袍价格是某成衣公司旗袍价格的3倍

B.3月份北京市场上的草莓价格是海南三亚草莓价格的5倍

C.中国销售的进口汽车价格是国外同款汽车价格的2倍

D.广州的租车价格大约是合肥租车价格的1.5倍

答案 A

解析 市场上出售的养鸡场的鸡与农村散养的鸡价格不同,是因为散养的鸡的养殖成本高于养鸡场的鸡,故材料体现了价值决定价格。

A项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均是各种因素通过对供求关系的影响进而影响价格,不选。

热考点2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典例2 (2017·全国Ⅱ)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

2016年,多数国际厂商出货量同比下滑。

中国某厂商依托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自主开发芯片、电池等核心部件,生产出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58.4%。

该厂商的成功得益于(  )

①依托自主开发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增加

②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获得竞争优势

③依托自主创新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扩大了商品需求

④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增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 该厂商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从而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使之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获得竞争优势,②正确;企业自主创新,生产出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提高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扩大了商品需求,③正确,答案为C;个别厂商不会直接改变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个别劳动时间无直接关系,①④不选。

跟踪训练2 假设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25,美国某品牌手机在中国的售价为6250元。

2017年,生产该品牌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同期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25%,人民币对内贬值20%。

其他条件不变,该品牌手机在中国的销售价应为(  )

A.4500元B.4000元C.3600元D.5000元

答案 D

解析 依据题意可知,2016年该品牌手机的价格是1000美元;2016年,生产该品牌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该品牌手机的价格是1000÷(1+25%)=800美元;由于同期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25%,故现在的汇率是1∶6.25÷(1+25%),即1∶5;该品牌手机价格为800×5=4000元;但人民币对内贬值20%,故该品牌手机在中国的销售价应为4000÷(1-20%)=5000元。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

(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二者成反比)。

原单位商品价值量为N元,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m%,变化后的单位商品价值量=N÷(1±m%)。

(2)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二者成正比)。

原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N元,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m%,变化后的商品价值总量=N×(1±m%)。

(3)商品价格与货币的升值、贬值(二者成反比)。

原商品价格为N元,货币升值或贬值m%,变化后的商品价格=N÷(1±m%)。

综上,可以概括为:

正比用乘,反比用除;增加用加,减少用减。

失分点1 混淆价格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提醒 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供求关系、流通中的货币量、国家政策等是价格的影响因素。

矫正训练1 (2014·全国Ⅱ)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在货币产生后。

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②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③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④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D

解析 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①③说法错误。

故选D项。

失分点2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值量降低

提醒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影响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矫正训练2 (2016·北京高考)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某国国内市场土豆价格为每千克5元,国际市场土豆价格为每千克4元(按该国货币计价)。

该国政府决定放开土豆的进出口贸易。

假定不考虑国际贸易的成本,以及该国国内土豆供求变化对国际市场土豆价格的影响。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国国内市场土豆价格为每千克4元,该国为土豆出口国

B.当该国政府大力宣传土豆营养价值时,该国土豆产量将会增加

C.当该国土豆种植技术有大幅改进时,该国国内市场土豆价格不会发生变化

D.当国际市场土豆价格上涨50%时,该国国内市场土豆价格将为每千克5元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该国土豆对外贸易不具有比较优势,该国应为土豆进口国,A项不选;宣传土豆的营养价值,并不是它的供给量增加,而应该是需求量增加,B项不选;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该国土豆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会影响世界土豆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土豆的价格不会改变,C项正确;当国际市场土豆价格上涨50%时,国内市场土豆价格与国际市场土豆价格一致,应为4×(1+50%)=6元,D项不选。

核心考点二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需求量变动趋势

需求量变动曲线

同一商品(需求法则):

一般情况下,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

需求曲线

不同商品(需求弹性论):

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反应的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

需求弹性曲线(D1为生活必需品,D2为高档耐用品)

相关商品(需求相关论):

某种商品价格上升,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二者负相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二者正相关

互补品、替代品需求曲线(D1为互补品曲线,D2为替代品曲线)

(2)其他因素对需求的影响

需求变动趋势

需求变动曲线

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如居民收入、消费者的喜好、国家的宏观调控等)的变化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则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影响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

表现

调节产量

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价格下降→获利减少→减少产量

↑↓

增加产量←获利增加←价格上涨

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降低生产成本

某生产要素价格下降→增加用量

某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减少用量

提醒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

供给量变动趋势

供给曲线

一般情况下,价格升高,供给增加;价格降低,供给减少。

价格与供给成正方向变动

(3)其他因素对供给的影响

供给变动趋势

供给变动曲线

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条件(如国家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等)的变化导致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则其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

命题揭秘:

此考点一直是高频考点。

常以有关价格的经济现象或国家针对价格的调控为出题素材,考查这些现象或措施的影响,此类试题以图表类居多;或者以主观题的形式综合考查商品价格的变动及其影响。

热考点1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典例1 (2017·全国Ⅰ)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

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图示是(  )

答案 C

解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对其需求量会增加;甲乙是互补商品,在乙商品价格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商品需求量的增加会使乙商品需求量增加,答案为C。

A、B表示乙商品价格变动,D反映需求量减少,皆不符合题意。

跟踪训练1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进一步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有专家提出,发展绿色经济需充分发挥消费税在环保方面的作用。

国家通过对企业提高资源消耗类商品的消费税来引导消费者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消费税提高,对资源消耗类商品和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影响曲线分别是(注:

P为该商品本身的价格,Q为需求量,d1为消耗类商品在消费税提高后的曲线,d2为其替代品在消费税提高后的曲线)(  )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消费税提高,消耗类商品的价格提高,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居民对资源消耗类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属于沿着曲线的点移动,①正确,②排除。

而对其替代品的需求增加,不是由于替代品本身价格引起的,因而是需求曲线的移动,④正确。

故答案选C。

热考点2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典例2 (2013·全国Ⅱ)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

我国某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如下图所示。

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  )

A.P0,Q0B.P1,Q2

C.P1,Q4D.P2,Q1

答案 C

解析 本题的设问是支持价格与供给数量分别是什么,可见A、D两项排除,P0是均衡价格,而支持价格一定会比均衡价格要高,否则就不能称为保护支持价格,所以支持价格一定为P1,B项中的Q2是需求数量不是供给数量,因此本题用排除法可以选出正确答案,当支持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商品的供给量一定大于需求量,所以供给数量是Q4,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跟踪训练2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对月嫂的消费需求产生一定刺激,月嫂薪水飙升,进一步催热月嫂服务行业。

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传导效应的是(注:

D、S为变动前,D1、S1为变动后)(  )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会使对月嫂的消费需求增加,①正确,②错误。

月嫂薪水飙升,进一步催热月嫂服务行业,③正确,④中价格不变,不符合题意。

方法点拨 坐标(曲线)图选择题解法

首先要明确纵轴和横轴所代表的变量,弄清自变量(引起其他数据变化的量)和因变量(被引起变化的量);其次根据教材原理或材料说明把握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数形结合,选择合理的选项。

    1.价格的变动及其影响

典例3 (2017·全国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场硬仗。

为保障玉米的生产和供给,我国长期实行以保护价(对农产品规定最低收购价)收购种植户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

2012年以来,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国内玉米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造成了国内玉米库存高企和正常流通受阻。

2016年,国家发改委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对我国玉米主产区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生产(种植)补贴”的新机制。

2016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比上年出现下跌。

新机制运行扭转了近些年玉米价格不断提高、库存不断增多、补贴和亏损不断增加的局面。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国内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2)玉米价格的下降,影响了一些玉米种植户的收入。

政府和种植户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审题与解答

审设问

知识范围

经济生活中价格的相关知识

设问指向

价格变动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审材料

有效信息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供给侧改革)——“市场化收购”加“种植补贴”的新机制——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下跌

考查知识点

①调节产量(种植户减少种植);调节生产要素(下游企业增加原材料需求);玉米价格下降,影响替代品的价格和需求(减轻替代品的进口压力)

②a.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财政政策)b.种植户面向市场,优化种植结构;改进技术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写答案

(1)玉米种植面积下降,供给减少;下游企业生产成本降低,需求扩张;消化库存,促进玉米供需平衡;缩小国内外玉米价差,减轻玉米及替代产品的进口压力。

(2)政府完善补贴政策;种植户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种植结构;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跟踪训练3 北京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城市。

据北京市水务局提供的信息,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30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8,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实行居民阶梯水价,以每个家庭每月用水量为基数进行计算。

阶梯水价是指将水价分为不同的阶梯,在不同的定额范围内,执行不同的价格。

使用的水量在基本定额之内,采用基准水价,如果使用的水量超过基本定额,则超出的部分采取另一阶梯的水价标准收费。

请你运用生活与消费知识,论证实行阶梯水价的合理性。

答案 

(1)价值决定价格。

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会提高供水成本,实行阶梯水价能够使水价真实反映其价值。

(2)价格影响供求。

实行阶梯水价可以提高过度用水者的支出代价,从而促进水资源节约。

(3)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实行阶梯水价会降低人们的用水量,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4)价格变动能够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实行阶梯水价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价格波动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此知识是高考的长效热点和高频考点。

最常见的以农产品、商品房、成品油等的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为素材,考查价格变动的原因、影响或者措施等。

常见设问方式

(1)结合材料,分析价格波动的原因。

(2)结合材料,说明价格波动对经济活动带来的影响。

(3)应对价格变动的措施。

常用答题语言

(1)价格波动的原因

①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2)价格波动对经济活动带来的影响

①对生活:

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当某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②对生产:

一是调节产量;二是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3)应对价格变动的措施

①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稳定物价;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供给侧改革。

②生产者面向市场优化产品结构;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失分点1 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理解错误

提醒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其需求量不会急剧增加或减少。

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其需求量会发生急剧增加或减少。

矫正训练1 2016年3月,“蒜你狠”“猪周期”卷土重来。

本轮大蒜、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可能是(  )

①此前相当部分种养殖户退出生产 ②背后存在着炒作行为 ③种养殖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④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对大蒜、猪肉的需求急剧增加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 A

解析 做本题最好选择排除法,大蒜和猪肉属于食品,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小,其需求不会因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急剧增加,所以④的说法错误,不选,排除B、C,则②为必选,③的说法与实际不符合,不选。

失分点2 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区分认识不清

提醒 互为替代品是指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互补商品是指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矫正训练2 (2015·全国Ⅰ)某公司准备在甲乙两种复印机中选购一台,甲复印机的购置成本为22000元,乙为18000元;甲的专用耗材每年消耗量不及乙的50%。

该公司最终购买了甲复印机。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  )

A.甲乙是替代品,甲的耗材消耗量低于乙

B.甲与其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耗材成本低于乙的购置成本

C.甲与乙的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购置成本低于乙的耗材成本

D.甲乙是替代品,甲多耗费的购置成本低于甲节约的耗材成本

答案 D

解析 A的说法有道理,但却不能充分说明该公司最终购买甲复印机的真正原因,故排除;B项中“甲的耗材成本低于乙的购置成本”,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甲与乙的耗材是互补品”说法错误,应该是乙的耗材和乙构成互补品,故C错误;D不但明确甲乙是替代品,而且强调了该公司最终购买甲复印机的真正原因,是“成本低”,即“甲多耗费的购置成本低于甲节约的耗材成本”,故选D。

热点聚焦2 关注物价变动 保民生促增长

热点解读

命题前瞻

[背景扫描]

2017年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上半年经济数据。

综合宏观经济四大方面的主要指标来看,我国上半年的经济运行呈现了增长平稳、就业向好、物价稳定、国际收支改善的良好格局,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

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看,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涨幅与一季度持平。

这主要还是受到了食品价格下降的影响,特别是猪肉、鲜菜、鸡蛋在内,上半年一直在走低。

食品消费在居民消费当中是比较稳定的,弹性也比较小,所以食品价格的下降主要还是供应增加的结果。

今年总体上,猪肉、鲜菜和鸡蛋等食品供应情况比较好,导致这次食品价格的回落。

从CPI的构成来说,食品价格增长比较平稳,但是服务业价格上涨明显,主要是因为服务业领域的居民消费需求旺盛,除了消费升级的影响以外,还有人工成本不断上升,使得服务性价格上涨的幅度大于其他领域。

但是从整体价格变动情况来看,工业品总体上还是供过于求的态势,食品领域价格在调控下会比较稳定,服务价格总体上呈现平稳走势,所以整体的CPI会继续保持温和上涨的态势,物价形势会保持稳定。

[考点对接]

信息点①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信息点② 价格影响生活消费,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比较小。

信息点③ 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升。

信息点④ 价值决定价格,生产成本上升,价格升高。

                   

[命题猜想]

  物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居民消费价格(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房地产价格等直接关系国计民生,都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背景。

[命题预测]

1.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

八大类商品价格同比七涨一降,其中,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8%,衣着上涨1.3%,居住上涨2.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8%,交通和通信上涨1.5%,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5%,医疗保健上涨5.4%,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3.3%。

这说明(  )

A.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影响商品的价格

B.消费需求变化对商品价格起决定作用

C.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向享受型转换

D.价格的涨跌导致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答案 A

2.PPI即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指数。

2016年下半年我国PPI开始出现同比正增长,2017年上半年全国PPI同比上涨6.6%。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当前PPI持续上涨传导途径判断正确的是(  )

①工业上、下游产品价格上涨——经济效益提升——出现通货膨胀 ②工业下游行业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③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生活资料价格上涨——居民消费支出增加 ④工业企业利润恢复性增长——投资动力提振——劳动力需求增加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答案 C

3.猪肉和牛肉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品,国家统计局2017年7月10日发布数据称,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2%,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6.7%,延续了2016年下半年来的下滑趋势,而牛肉价格基本稳定。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对此现象及其影响图示正确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B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十八大以来,我国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对这一价格机制理解正确的是(  )

A.价格既由价值决定又受供求影响

B.价格只能由价值决定

C.价格可以由市场和政府共同决定

D.价格只能由市场决定

答案 A

2.普洱茶茶性温和,具有暖胃、降血脂等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但这种功效却被某些生产经营者神化了,所谓的“茶王”竟卖到每千克600多万元。

“茶王”过高的价格(  )

①是供求影响的结果 ②与其价值严重背离 ③会导致其需求弹性变小 ④表明价值规律有时会失灵

A.①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