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隋唐经济.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7887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隋唐经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4隋唐经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4隋唐经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4隋唐经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4隋唐经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4隋唐经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4隋唐经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4隋唐经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4隋唐经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4隋唐经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4隋唐经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4隋唐经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4隋唐经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4隋唐经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隋唐经济.docx

《4隋唐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隋唐经济.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4隋唐经济.docx

4隋唐经济

一、选择题: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对唐代诗人皮日休的这首诗最恰当的理解是

A.全盘否定隋朝运河的功用,认为开凿运河是隋亡的主要原因

B.一分为二,对隋朝运河的开凿毁誉参半

C.高度赞扬,全盘肯定隋朝开凿运河的历史功绩

D.客观评价,在叹惋之余盛赞隋朝运河的功用

2.隋代开凿的大运河沟通了南北水路运输线。

从江南直接运输物资到长安的正确路线是

A.江南河→邗沟→通济渠→广通渠B.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

C.江南河→通济渠→广通渠→邗沟D.江南河→永济渠→邗沟→通济渠

3.《隋都城图》题记:

“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

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

”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4.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取我国唐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信息的是

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5.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通: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这段材料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

①封闭性②完善性③保守性④稳定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唐诗有云:

“四邻多是老农家,百树维桑半顷麻”“酒姥溪头桑袅袅,春巷摘桑喧姹女”。

这些诗句反映出

A.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集贸市场的繁荣B.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农业精耕细作的水平D.男耕女织是小农经济的显著特点

7.中唐诗人王建描述汴梁“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扬州城“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上述材料说明当时

A.政府已取消对市场的时间限制B.“夜市”已在各地普遍推广

C.个别大城市开始出现“夜市”D.政府已取消对市场的空间限制

8.唐太宗说:

“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D.重农抑商

9.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活字印刷品、甘薯残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0.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其主要原因是①地处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是南北交通的枢纽②胡商云集,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③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④政治、经济地位超过了当时的长安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下列有关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B.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陶瓷生产格局

C.邸店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D.城市中住宅区和商业区分开布局

12.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

但也有学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历史上大运河沿岸繁荣的代价是东部沿海的荒凉和寂寞”。

该学者意在说明

A.历史上专制政权的保守B.运河阻挡了国人奔向海洋的步伐

C.统治者耽于享乐的腐朽D.海禁政策是运河沿岸繁荣的保障

13.观察右图

,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A.秦汉时期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

B.唐宋时期私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

C.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辐射全国

D.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

14.江南经济史是当前我国经济史研究的一大热点。

以下对古代江南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两汉时期江南经济已与北方趋向平衡B.南朝时期南方商品经济较北方水平低

C.隋唐时期全国经济重心最终移到南方D.明清时期江南工商业市镇蓬勃发展

15.南宋洪迈所著的《容斋随笔》中记载:

“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

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

从中可得到的历史信息是①政府设置官员管理商业②商业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③南方经济发展④城市商业繁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6.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商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商朝重视商业,商民善于经商,“商人”源于此

B.唐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

C.明初开始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D.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对英贸易始终处于出超地位

17.某史书记载:

正月望日,京城各寺,水陆普度大斋之会竞相而办,从者甚众;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

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

判断下列关于这段文字描绘的时代及对应史实正确的是

A.汉代,推恩令遭到了封国强烈反对B.唐代,三省长官在政事堂激烈争论

C.宋代,对贸易时间和地点严格限制D.清代,征税的主要依据以人丁为主

18.下列诗名中反映唐朝与东南亚地区经济文化交往的是

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B.“玉螺一吹椎鬂耸,铜鼓一击文身踊”

C.“拨拨弦弦意不同,胡啼番语两玲珑”

D.“葡萄美酒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9.据史料记载,自唐末以来,“侵街”与违反“夜禁”现象不断,出现了大量违章建筑,私自用以经营玉器、酒肆等,且“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这从根本上表明

A.政府管理不善B.社会道德沦丧C.商品经济发展D.市民生活质量提高

20.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

“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①明成祖始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②明太祖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④人们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1.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

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实际上反映了

A.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B.统治阶级的重视

C.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D.重农抑商的政策

22.唐朝时创制的灌溉工具是

A.水排B.桔槔  C.筒车  D.耧车

23.《新唐书·百官志》载:

“两京诸市署:

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

掌握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

”这主要说明了唐朝

A.严格管理城市商业 B.长安商品经济繁荣

C.对长安洛阳的商业活动进行特殊管理D.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

24.历史记载:

洛阳有丰都、大同和通远三市。

“市四壁有四百余店,招致商旅,珍奇山积”由此推断出洛阳繁盛的时期是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

25.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

“年年逐利复西东,姓名不在县籍中。

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

”该诗反应的现象是

A.商人经商获利刺激农民弃农经商B.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C.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D.唐朝商业繁荣,农业落后

26.唐代诗人姚合诗曰: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社会动荡,田野荒芜B.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

C.重商抑农政策的推行D.商业的繁荣发展

27.有学者说:

“中国的丝绸工业具有长期发展的历史,技术比较进步,成本比较低廉,产量比较丰富,所以中国产品能够远渡太平洋,在西属美洲市场上大量廉价出售,连原来独霸该地市场的西班牙丝织品也大受威胁。

由此可知,在近代西方工业化成功以前,中国工业的发展,就其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来说,显然曾经有过一页光荣历史。

”这页“光荣历史”最有可能属于

A.黄河中下游平原B.太湖流域C.海南岛D.东北平原

28.唐后期,扬州超过长安、洛阳,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安史之乱使长安、洛阳满目荒凉B.扬州成为南北交通要道

C.扬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D.经济重心南移

29.曲辕犁的发展,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黄道婆改进纺车,大大提高了纺织效率;珍妮纺纱机的出现,使大批的织布厂得以建立;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广泛应用后,物质财富简直像魔术似的变换出来。

这些都说明

A.机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B.生产工具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D.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0.(唐)杨国忠专权时,“多征诸州县农人令铸钱”.因农民无专门技术,结果是“费力无功”。

韦纶建议“厚悬市估价。

募下晓者为之”,“由是役用减而鼓铸多”。

这个变化反映的是

A.为政者应轻徭薄赋     B.韦纶重农抑商

C.杨国忠滥用民力    D.雇募制提高了劳动效率

31.“虽有此制,开元之季(末年),天宝以来,法令驰坏,兼并之弊,有逾汉成、哀之间”.该句中的“制”是指

A.两税法B.科举制C.租庸调制D.均田制

32.2009年2月10日至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亚非五国进行了国事访问。

中非友谊源远流长,下列关于古代中非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西汉时造纸术经阿拉伯传到非洲 

②隋唐时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可以通往非洲国家

③唐朝人杜环在非洲留下行踪,东非索马里使者,在唐太宗时来到中国,受到很好的接待  

④非洲发掘了唐朝的陶瓷残片,唐墓出土了非洲黑人陶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④

33.唐德宗曾向长安富商借钱八十余万缗,这些富商开办了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的机构,这种机构当时叫

A.钱庄B.柜坊C.票号D.邸店

34.以下是《唐朝纳税户数和赋税收入表》

年份

纳税户数

中央赋税收入

大历14年(779)

120万户

1200万贯(包括盐利)

建中元年(780)

310万户

1350万贯(不包括盐利)

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人口大幅度增长,国家赋税收入增加

B.封建政府腐败,虽人口大幅度增长,但中央赋税收入增长有限

C.地主阶级腐朽,地主官僚任意增加税额

D.纳税面扩大,虽税额、税种不增加,但国家收入增加

35.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

A、废除五铢钱B.市坊分区C.实行两税法D.草市兴起

36.“君到姑苏(苏州)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我们不能从这首唐诗中提取的信息是

A.唐朝时苏州已有了夜市B.唐朝时苏州已成为繁华的城市

C.唐朝时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D.苏州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的景象在唐朝时已出现

37.最能反映唐诗“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笙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摇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所描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是

A.陆上丝绸之路带来商业繁荣B.唐朝已经出现银行雏形柜坊

C.唐朝长安城商品贸易蓬勃发展D.唐朝时期安西地区丝织业发达

38.“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奈在扬州”,这句诗突出反映了唐朝扬州的繁荣。

下列有关唐朝扬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江南的物产大多都在扬州集散B.繁华的夜市是扬州的一大特点

C.大食、波斯等国商人在此云集D.扬州是全国最繁华的政治中心

39.杜甫诗云: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关于唐朝陶瓷工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代瓷窑遍布南北,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

B.“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瓷器为主要产于北方的白瓷

C.为后代彩瓷产生开辟道路的唐三彩的主要产地在今天的河南巩义

D.杜甫诗中后一句赞美的瓷器属于当时最名贵的越窑秘色瓷。

40.下列有关隋唐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激轮转”,发明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翻车

B.“海上霸王”,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C.“千峰翠色”,越窑青瓷中出现了极品秘色瓷

D.“灯火不绝”,一些繁华的大城市出现了夜市

41.假如你生活在唐朝,在生活中不可能遇到的事情是

A.农民耕种时,有的地区使用曲辕犁,灌溉时使用筒车

B.乘船从洛阳至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

C.闲暇时你可以和朋友品茶聊天

D.出门时,你可以将衣物、书籍寄存在柜坊里

42.韩愈说:

广州“蛮胡贾人,舶交海中……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奇物,溢于中国,不可胜用。

”形成这种繁华景象的原因是唐朝

A.开辟海上丝绸之路B.普遍使用指南针C.城乡畅销海外货物D.对外政策开明

43.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

今尼泊尔)的菠菜等。

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繁荣C.西域都护的设置D.泉州口岸的开放

二、材料解析题:

44.(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隋炀帝)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

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百万余人,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及亲征吐谷浑(少数民族政权),驻军青海,遇雨雪,士卒死者十二三。

又三驾东征辽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者倍之,又逆征数年之赋,穷侈极奢……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摘自[唐]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

材料二(隋炀帝)修运河、建东都是适应了经济重心南移和东盛西衰的趋势;西巡东征、巡游江南很大程度上是在实施发展统一国家的战略,在国土开发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等等。

我认为:

秦始皇做过的事,他多半都做了,但是他没有焚书坑儒;隋炀帝做过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贞观时代远不及大业年间的富庶。

然而,秦始皇、唐太宗帝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誉,隋炀帝却落了个万事唾骂的恶名。

——摘编自胡戟教授《隋炀帝新传》

(1)概括材料一、材料二关于隋炀帝评价的不同观点。

(6分)

(2)以隋炀帝的评价为例,说明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

(9分)

45.(6分)

《长安志》卷七:

“(唐代长安)万年(县)领(朱雀门)街东五十四坊及东市;长安(县)领(朱雀门)街西五十四坊及西市”。

《唐会要》: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京都诸市令,掌百族交易之事,丞为之贰,”

根据材料,回答唐朝时期“市”的含义及基本特点。

用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对唐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情况作简单的评价。

46.(12分)

唐宋时期,许多阿拉伯商人从海路到广东等东南沿海经商,阿拉伯商人不仅从搭乘的中国海船上学会了指南针导航技术,并把这种先进技术传到了欧洲,还把阿拉伯的伊斯兰教以及天文.医学等知识传到了中国。

上(宋高宗)谕大臣曰:

“广南市舶(指广东的海外贸易)利入甚厚,提举官(管理海关税收官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

缗(钱币),皆宽民力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海外之有余,朴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岛皆为珍品。

是以沿海居民操作技艺及女工针锈,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百十万于我中土。

——《中国古代史纲要》

(1)秦汉时期,我国开始走向海洋,其表现是什么?

相对于西汉时期,唐朝的海上交通地位更加突出,从中国古代经济布局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海上主要交通路线。

(6分)

(2)依据材料,归纳概括我国古代海外贸易产生的影响。

(6分)

47.阅读下列材料(24分)

材料一隋唐时期,长安的对外交通发达,向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这时期,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的使节,商人、留学生。

长安等城市设有“新罗坊”、“新罗馆”,接待新罗商旅,日本人吉备年轻时就来到长安,研习儒学,历算、军事等,长达17年。

材料二隋唐两朝,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

长安城内有坊、有市、坊是住宅区,市是商业区,市坊分开。

市有两个,东市和西市,东市有“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唐代的长安城很大,面积比明清的北京城还大24平方千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最宽的街道有220米,东市的街道宽15米左右。

西市内东西向和南北向各有两条街,将市内划分成9个区,每区四面都有街道,各种行业的店铺临街而开。

一般的店铺铺面只有两小间,大的也不过三间。

从出土的遗物看,西市有饮食店、珠宝店等,还附有用于加工的手工业作坊。

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来看,反映隋唐的长安,洛阳是怎样的城市并析其原因?

(8分)就上述角度看,唐朝与长安,洛阳类似的城市还有哪些,为什么会类似?

(6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

(3分)你认为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3分)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唐代长安城规划方面的哪些重要信息?

(4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二、材料解析题:

44.

(1)概括材料一、材料二关于隋炀帝评价的不同观点。

(6分)

 

(2)以隋炀帝的评价为例,说明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

(9分)

 

45.根据材料,回答唐朝时期“市”的含义及基本特点。

用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对唐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情况作简单的评价。

 

46.

(1)秦汉时期,我国开始走向海洋,其表现是什么?

相对于西汉时期,唐朝的海上交通地位更加突出,从中国古代经济布局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海上主要交通路线。

(6分)

 

(2)依据材料,归纳概括我国古代海外贸易产生的影响。

(6分)

 

47.

(1)从材料一来看,反映隋唐的长安,洛阳是怎样的城市并析其原因?

(8分)就上述角度看,唐朝与长安,洛阳类似的城市还有哪些,为什么会类似?

(6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什么现象?

(3分)你认为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3分)透过材料二、三你获得了唐代长安城规划方面的哪些重要信息?

(4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C

D

C

B

C

B

D

B

C

B

C

D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B

C

C

C

C

A

B

C

D

B

D

D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D

A

B

D

B

C

A

D

D

A

D

D

B

二、材料解析题:

44.答案:

(1)材料一认为隋炀帝是导致隋朝灭亡的暴君;材料二认为隋炀帝是为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的杰出帝王。

(6分)

(2)时代背景:

杜佑生活于唐朝,后者生活于当代。

阶级立场:

杜佑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立场评价隋炀帝,后者站在研究学者立场评价隋炀帝对后世的影响。

评价角度:

杜佑从维护唐朝合法性的角度出发,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后者从探究历史现象的角度,探讨隋炀帝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9分)

45.定义:

唐朝政府在城市特定区域设置的,用于货物聚集、商品交换的场所。

(2分)

特点:

限制时间地点;管理严格。

(2分)评价:

唐朝时期商品经济比前代有较大发展,但从坊和市分离,官员管理严格等方面看,商品经济仍然不够发达。

(2分)

46.

(1)表现:

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

(2分)原因:

经过魏晋时期的开发,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经济重心有了向南方发展的趋势。

(2分)

交通路线:

唐朝时期我国的海上交通发达。

向东可达韩国和日本;向西经“海上丝绸之路”可达波斯湾(2分)

(2)影响:

①向西方各国传播我国的指南针等先进科技成就;②向国内传播西方各国的天文、医学等科技知识;③增加政府收入,减轻百姓负担;④满足国内市场需求;⑤增加沿海居民收入,改善民生。

(答出一点给2分,任答3点得6分)

47.答案:

(1)(概要总结长安、洛阳的城市地位)城市:

国际化大都市(或对外交流密切)(2分);(多角度分析原因)原因:

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经济文化发达,政治稳定,城市规划合理,对外交通发达,政策开明,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6分);(列举相关城市并从交通、商贸等方面分析原因)类似城市及原因:

广州→广州是海上丝路的起点,中外经济联系密切(3分);扬州→交通发达,唐后期重要工商业城市,吸收众多外商,成为国际化都市(3分)。

(2)现象:

长安、洛阳的城市布局合理;(3)说明:

中国古代科技、建筑水平高超(3分);信息:

设计合理,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备(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