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8188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docx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

泰山版信息技术初二上册说课稿(全_)

 

《数字化声音播放》说课稿

(鞠躬)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数字化声音播放》,我打算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板书与媒体应用七个方面向各位老师汇报我这节课的组织过程,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数字化声音播放》是泰山出版社出版的第二册上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课是在小学初步学习数字化声音的基础上,掌握各种数字化声音的播放软件,本节主要有三个知识点,分别是:

声音的播放控制、制作专题播放清单和在线播放声音。

同时为后面章节中的数字化声音录制和编辑创造基础。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多数学生或多或少的接触过数字化声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我放手让他们自学,在自己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帮助小组内的其他同学。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的示范帮助下完成任务。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要求、教材特点、学生的水平,本课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练播放不同类型的声音文件,并对播放效果进行恰当的控制;

(2)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个性的播放列表;

(3)学会在因特网上在线播放声音。

b、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加以引导,教师或学生演示、学生自主练习、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会数字化声音播放的基本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2)在数字化声音播放的过程中,感受创造美的乐趣,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2、教学重点:

会选择适当的工具,播放各种数字化声音文件。

3、教学难点:

在因特网上在线播放声音。

四、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1)导入法与驱动法。

本节课采用导入法导入本节的学习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根据每个知识点选择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2)讲练结合和小组合作学习

采用教师讲解引导和学生上机练习的方法,并将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让学的快的学生帮助学习较慢的学生一起完成任务。

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由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任务共同设计完成作品。

2、学法

采用学生观看教师或学生演示、自己上机操作、小组互助学习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本节的情境导入非常重要,课前我播放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以此来渲染课堂气氛,然后通过家用音响设备如录音机、VCD机、CD随身听等引出电脑中的播放器,从而引入本课内容:

《数字化声音播放》。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本节课包括三个知识点,分别是:

插声音的播放控制、制作专题播放清单和在线播放声音,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我课前将准备好的CD光盘和一些数字化音乐文件以及本节课的自主学习材料发送给学生,明确每个知识点的任务要求,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完成对数字化声音的播放。

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完成任务快的学生要帮助完成慢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适当的尝试对作品进行播放。

我在巡堂过程中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演示、个别指导。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声卡的安装等操作,在需要的时候教师给以指导。

(1)声音的播放控制

本实践活动的重点是让学生尝试播放时的控制,如:

“音量控制”“快进”“快退”“暂停”“伴音音量”“声道”等,这也是本节的重点。

(2)制作专题播放列表

本实践活动是为满足不同的播放需求设计的。

面对大量的数字化声音,每次播放单个查找很麻烦,制作不同的播放清单,就可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并体验数字化声音在播放时的非线性控制特色。

(3)在线播放声音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线学习和收听广播、音乐已成为当代中学生经常性的课外生活。

本实践活动以在线学习英语为例展开。

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当地的学生特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其他网站组织在线播放内容的教学。

3、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精讲点拨

在每个任务完成后,要求学生及时根据作品评价标准对作品进行自评和组内互评,教师将每个小组选出的好作品展示给学生,展开分组讨论探究,让学生评选出班内最佳的作品并给予表扬。

让学生多实践多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审美能力。

最后教师总结并示范讲解学生遇到的问题。

4、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共同回顾总结本节所学内容,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5、有效训练

我设计了如下两个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作其中的一个。

(1)在C盘中分别查找并播放wav和mid的声音文件(本作业涉及课本知识点难度较小)。

(2)某中学要举行“庆十一”配乐诗朗诵,请你帮助李明上网下载钢琴曲“春之歌.mp3”,并使用你喜爱的播放器播放。

六、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是根据“三四五教学模式”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进行设计。

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我设计了分组教学,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减轻教师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练习,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并在运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欣赏他人的作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七、板书与媒体应用

本节课的板书主以课件的形式投放在大屏幕上,使用的多媒体有:

计算机教室、投影仪、极域或其他电子教室软件、本课课件音乐文件以及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搜索并下载的照片和音乐。

我的说课至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鞠躬)

《数字化声音录制》说课稿

(鞠躬)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数字化声音录制》,我打算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板书与媒体应用七个方面向各位老师汇报我这节课的组织过程,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数字化声音录制》是泰山出版社出版的第二册上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课是在小学初步学习数字化声音以及《数字化声音播放》的基础上,掌握数字化声音的录制,本节主要有两个知识点,分别是:

用录音机录音和转录CD光盘。

同时为后面章节中的数字化声音编辑创造基础。

二、学生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小学信息技术学习基础,熟悉了“录音机”的程序界面,具备了数字化声音录制的基本技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我放手让他们自学,在自己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帮助小组内的其他同学。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的示范帮助下完成任务。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要求、教材特点、学生的水平,本课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练掌握用操作系统自带的“录音机”程序录制声音;

(2)学会转录CD中的声音;

b、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加以引导,教师或学生演示、学生自主练习、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会数字化声音录制的基本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2)在数字化声音录制的过程中,感受创造美的乐趣,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2、教学重点:

数字化声音的录制。

3、教学难点:

CD唱片中声音的录制。

四、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1)导入法与驱动法。

本节课采用导入法导入本节的学习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根据每个知识点选择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2)讲练结合和小组合作学习

采用教师讲解引导和学生上机练习的方法,并将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让学的快的学生帮助学习较慢的学生一起完成任务。

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由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任务共同设计完成作品。

2、学法

采用学生观看教师或学生演示、自己上机操作、小组互助学习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本节的情境导入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我提前录制了几位学生的声音,在导入新课时通过小游戏“猜猜这是谁的声音”创设情境。

同学们听到熟悉的声音被录制到电脑中,自然会跃跃欲试,从而引入本课内容:

《数字化声音的录制》。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本节课包括两个知识点,分别是:

用录音机录音和转录CD光盘,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我课前检查学生机的声卡运行是否正常,学生机的耳麦音量是否合适以及本节课的自主学习材料发送给学生,明确每个知识点的任务要求,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完成对声音的录制。

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完成任务快的学生要帮助完成慢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适当的尝试对作品进行录制。

我在巡堂过程中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演示、个别指导。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将英语磁带中的内容转录制为mp3等操作,在需要的时候教师给以指导。

(1)用录音机录音

本实践活动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录音机”程序录制声音。

课前教师要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并熟悉朗读素材。

录音前的准备工作主是检查相关硬件设备包括声卡、耳麦的运行情况,然后让学生参考教材中相应内容检查“音量控制”对话框中的有关选项,尤其是麦克风不能处于静音状态。

录音时为防止相互干扰,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可以轮流朗诵、录音。

(2)转录CD光盘

本实践涉及的初衷源于多学生都有mp3随身听,但想把以前喜爱的CD上的内容存放在现有的mp3随身听中不能通过直接复制操作完成,设计了这个任务。

本实践任务建议由学生自己探究完成。

鉴于课堂时间有限,可让学生录制部分内容,不需要将整张光盘全部录制完成。

录制完成后学生可以将转录的文件复制到mp3随身听中欣赏,也可以在电脑中直接打开文件播放,要提醒学生转录的内容不能用于商业目的。

3、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精讲点拨

在每个任务完成后,要求学生及时根据作品评价标准对作品进行自评和组内互评,教师将每个小组选出的好作品展示给学生,展开分组讨论探究,让学生评选出班内最佳的作品并给予表扬。

让学生多实践多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审美能力。

最后教师总结并示范讲解学生遇到的问题。

4、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共同回顾总结本节所学内容,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5、有效训练

尝试录制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本作业涉及课本知识点难度较小)。

六、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是根据“三四五教学模式”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进行设计。

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我设计了分组教学,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减轻教师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练习,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并在运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欣赏他人的作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七、板书与媒体应用

本节课的板书主以课件的形式投放在大屏幕上,使用的多媒体有:

计算机教室、投影仪、极域或其他电子教室软件、本课课件。

我的说课至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鞠躬)

《数字化声音编辑》说课稿

(鞠躬)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数字化声音编辑》,我打算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板书与媒体应用七个方面向各位老师汇报我这节课的组织过程,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数字化声音编辑》是泰山出版社出版的第二册上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字化声音播放》、《数字化声音录制》的基础上,对声音文件进行简单的编辑,本节主要有四个知识点,分别是:

录音剪接、混合声音、去掉不需要的声音和优化音效,是“录音机”程序的综合运用,也是本单元的重点。

二、学生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数字化声音播放》、《数字化声音录制》,已经熟悉了“录音机”的程序界面,具备了编辑数字化声音的基本技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我放手让他们自学,在自己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帮助小组内的其他同学。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的示范帮助下完成任务。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要求、教材特点、学生的水平,本课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用“录音机”程序合并声音文件;

(2)学会用“录音机”程序混合声音文件;

(3)尝试优化声音效果。

b、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加以引导,教师或学生演示、学生自主练习、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会数字化声音编辑的基本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2)在数字化声音编辑的过程中,感受创造美的乐趣,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2、教学重点:

用“录音机”程序合并、混合声音文件。

3、教学难点:

声音效果的调整。

四、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1)导入法与驱动法。

本节课采用导入法导入本节的学习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根据每个知识点选择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2)讲练结合和小组合作学习

采用教师讲解引导和学生上机练习的方法,并将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让学的快的学生帮助学习较慢的学生一起完成任务。

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由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任务共同设计完成作品。

2、学法

采用学生观看教师或学生演示、自己上机操作、小组互助学习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已经编辑过的声音文件与未经编辑过的声音文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比较二者的区别,说说喜欢哪个,并找出不同之处,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讨论从哪些方面对声音文件进行编辑修饰,从而引入本课内容:

《数字化声音编辑》。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本节课包括四个知识点,分别是:

录音剪接、混合声音、去掉不需要的声音和优化音效,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我课前将准备好的未经美化的编辑的声音文件以及本节课的自主学习材料发送给学生,明确每个知识点的任务要求,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完成对该声音文件的编辑。

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完成任务快的学生要帮助完成慢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适当的尝试对作品进行其他编辑修改。

我在巡堂过程中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演示、个别指导。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其他的专业录音软件,在需要的时候教师给以指导。

(1)录音剪接

本实践活动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为了保证效果比较专业的录音通常采取分段录制的方法,使用合成技术合并到一起。

使用“录音机”程序也可以简单、快速地将若干段声音文件组合成一个。

3、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精讲点拨

在每个任务完成后,要求学生及时根据作品评价标准对作品进行自评和组内互评,教师将每个小组选出的好作品展示给学生,展开分组讨论探究,让学生评选出班内最佳的作品并给予表扬。

让学生多实践多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审美能力。

最后教师总结并示范讲解学生遇到的问题。

4、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共同回顾总结本节所学内容,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5、有效训练

我设计了如下两个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作其中的一个。

(1)编辑修饰教师录制的“春”这篇文章(本作业涉及课本知识点难度较小)。

(2)制作一个音乐贺卡。

要求用Windows的录音机录制数字化音频,去除不必要的部分,并合并为一个音频文件;将录制的音频与一个提前准备好的音乐文件混录在一起。

六、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是根据“三四五教学模式”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进行设计。

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我设计了分组教学,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减轻教师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练习,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并在运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欣赏他人的作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七、板书与媒体应用

本节课的板书主以课件的形式投放在大屏幕上,使用的多媒体有:

计算机教室、投影仪、极域或其他电子教室软件、本课课件。

我的说课至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鞠躬)

《数字化视频播放》说课稿

(鞠躬)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数字化视频播放》,我打算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板书与媒体应用七个方面向各位老师汇报我这节课的组织过程,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数字化视频播放》是泰山出版社出版的第二册上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习了如何播放、录制数字化声音的基础上,掌握各种数字化视频的播放软件,本节主要有两个知识点,分别是:

视频播放控制和在线收看视频节目。

同时为后面章节中的数字化视频编辑创造基础。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多数学生或多或少的接触过数字化视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我放手让他们自学,在自己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帮助小组内的其他同学。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的示范帮助下完成任务。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要求、教材特点、学生的水平,本课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常见的数字化视频文件类型;

(2)学会播放不同类型的视频文件;

(3)能够在线欣赏数字化视频。

b、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加以引导,教师或学生演示、学生自主练习、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会数字化视频播放的基本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2)在数字化视频播放的过程中,感受创造美的乐趣,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2、教学重点:

会选择适当的工具,播放各种数字化视频文件。

3、教学难点:

在因特网上在线播放视频。

四、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1)导入法与驱动法。

本节课采用导入法导入本节的学习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根据每个知识点选择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2)讲练结合和小组合作学习

采用教师讲解引导和学生上机练习的方法,并将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让学的快的学生帮助学习较慢的学生一起完成任务。

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由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任务共同设计完成作品。

2、学法

采用学生观看教师或学生演示、自己上机操作、小组互助学习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本届情境导入时可以随时选择播放学生喜爱的视频文件,如“开学典礼”“元旦文艺汇演”的精彩片段,或者学生喜爱的动画片片段等,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入本课内容:

《数字化视频播放》。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本节课包括两个知识点,分别是:

视频播放控制和在线收看视频节目。

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我课前将准备好的VCD、DVD光盘和数字化视频文件以及本节课的自主学习材料发送给学生,明确每个知识点的任务要求,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完成对该是视频文件的播放。

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完成任务快的学生要帮助完成慢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适当的尝试对作品进行其他视频软件的播放。

我在巡堂过程中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演示、个别指导。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尝试新颖的视频播放工具进行播放视频文件等,如:

mp4、PDA手机等,在需要的时候教师给以指导。

3、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精讲点拨

在每个任务完成后,要求学生及时根据作品评价标准对作品进行自评和组内互评,教师将每个小组选出的好作品展示给学生,展开分组讨论探究,让学生评选出班内最佳的作品并给予表扬。

让学生多实践多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审美能力。

最后教师总结并示范讲解学生遇到的问题。

4、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共同回顾总结本节所学内容,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5、有效训练

我设计了如下两个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作其中的一个。

(1)尝试在相关网站上实现在线看电影或电视剧(本作业涉及课本知识点难度较小)。

(2)上网下载视频文件并用你喜欢的播放软件进行播放。

六、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是根据“三四五教学模式”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进行设计。

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我设计了分组教学,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减轻教师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练习,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并在运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欣赏他人的作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七、板书与媒体应用

本节课的板书主以课件的形式投放在大屏幕上,使用的多媒体有:

计算机教室、投影仪、极域或其他电子教室软件、本课课件。

我的说课至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鞠躬)

《数字化视频编辑》说课稿

(鞠躬)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数字化视频编辑》,我打算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板书与媒体应用七个方面向各位老师汇报我这节课的组织过程,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数字化视频编辑》是泰山出版社出版的第二册上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字化视频播放》的基础上,对数字化视频进行编辑,本节主要有两个知识点,分别是:

视频文件的简单截取与合并、视频文件的简单编辑,是本单元的重点。

二、学生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数字化视频播放》,已经熟悉了相关软件程序界面,具备数字化视频编辑的基本技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我放手让他们自学,在自己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帮助小组内的其他同学。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的示范帮助下完成任务。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要求、教材特点、学生的水平,本课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

(1)用超级解霸进行视频剪辑;

(2)用会声会影进行视频编辑;

b、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加以引导,教师或学生演示、学生自主练习、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会数字化视频编辑的基本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2)在数字化视频编辑的过程中,感受创造美的乐趣,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2、教学重点:

用超级解霸进行视频剪辑。

3、教学难点:

用会声会影进行视频编辑。

四、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1)导入法与驱动法。

本节课采用导入法导入本节的学习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根据每个知识点选择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2)讲练结合和小组合作学习

采用教师讲解引导和学生上机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