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8990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28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9页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9页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9页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9页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9页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9页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9页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9页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9页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9页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9页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9页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9页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9页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9页
亲,该文档总共10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docx

第九单元溶液导学案

第九单元溶液学案

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2.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知道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重点和难点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

对溶解过程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P26——27

【实验9-1】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思考】混合物的特点

【讨论交流】(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阅读】阅读课本P27——28:

溶液是____;溶质是_____;溶质可以是_____;两种液体互溶,一般把_____叫做溶剂,_____叫做溶质;如果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______叫做溶剂。

溶剂是______.最常用的溶剂是______;碘酒中_______是溶剂,______是溶质。

【引导小结】溶液的特征及宏微观两方面的组成

【交流讨论】1、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

2.联想生活中的实例,谈谈溶液的用途。

二、【交流合作展示】

【实验9-2】【实验9-3】师演示,生认真观察并填写好书上的表格

【交流讨论】以上两个实验表明____;

【实验9-4】师演示,生认真观察并填写好书上的表格

【交流讨论】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30页,了解乳浊液定义及其特点;及生活中的乳化现象,并完成P32---4

(2)

三、【目标达成】

1、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过量的全过程中,下列转变关系正确的是()

A.溶液  乳浊液  溶液         B.溶液 悬溶液  乳浊液  

C.悬溶液  乳浊液  溶液       D.溶液  悬浊液  溶液

2、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种溶剂中只能溶解一种溶质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食盐溶液与蔗糖溶液混合后仍为溶液 D.同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浓度不一定相同

3、下列可作为溶质的是(  )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都可以

4、下列四个家庭实验不能配制成溶液的是(   )

四、【拓展提升】

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回答:

 

(1)该注射液里的溶质是        ;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混浊现象?

为什么?

五、【盘点收获】

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2.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及实验探究。

难点:

物质在水中溶解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

学习过程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预习展示】根据课本第30页的实验药品和仪器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装置简图:

【交流展示】

进行试验,做好实验记录:

水中加入的溶质

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

溶解现象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结论

【交流讨论】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归纳整理】阅读P29最后一段内容

三、【目标达成】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啤酒B.矿泉水C.汽水D.液氧

2.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     B.烧碱       C.食盐       D.熟石灰

3.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清纯的井水B.淡化的海水 C.净化的河水  D.实验室配制试剂用的水

4.分别将NaCl、NH4NO3、NaOH固体加入到水中,使它们充分溶解,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明显降低的是          。

5.在蔗糖水中,溶质的小微粒是       ,在碘酒中,溶质的小微粒是       ,在食盐水中,溶质的小微粒是        。

6、请将下面B选项中与A选项中相关说法的序号,填在A项中对应的括号内。

 A项

 ①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易溶于水()

 ②碘难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

 ③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④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⑤用汽油和洗涤剂都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

 B项

 a.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的热量大于离子生成水合离子放出的热量

 b.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汽油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洗涤剂能将油污乳化成小液滴而洗掉

 d.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的热量小于离子生成水合离子放出的热量

e.同种物质在不同容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四、【盘点收获】

 

课题2溶解度(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3.了解结晶现象。

重点和难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导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在____下,在____的溶剂里,____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____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溶液的不饱和溶液。

2、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只有指明____和____才有确定的意义。

3、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里溶质的多少,将溶液分为____、____。

4、这一过程叫做结晶,结晶包括结晶和结晶。

二、课堂探究

合作探究一: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实验9-5】和【实验9-5】、师演示,生认真观察并填写好书上的表格

【交流展示】1、上述实验中哪些溶液为饱和溶液?

哪些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为什么?

2、为什么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才有确定的意义?

【师生小结】

合作探究二􀖏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交流展示】􀖏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

【师生小结】􀖏

合作探究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交流展示】结合上述实验现象讨论:

①分析如何将一瓶已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②如何将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师生小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

合作探究三结晶

【交流展示】如何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分开?

【师生小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及原理

三、拓展延伸

举例说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和稀溶液的关系·

四、达标检测

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非常浓的溶液B.很稀的溶液

C.增加该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D.增加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2、能证明某KCl溶液在20℃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

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

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时,有KCl晶体析出。

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KCl晶体析出。

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晶体质量不再改变。

3、室温时从10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取出10g溶液,那么剩余的硝酸钾溶液()A、还是饱和溶液B、变成不饱和溶液了

C、硝酸钾质量没变D、硝酸钾和水的质量没变

6.对多数固体物质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时􀖆一般可采取的办法是()

A.增加压强B.升高温度C.加溶质或减少溶剂D.降低温度

7.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不饱和溶液的一定是稀溶液

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D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五、盘点收获

课题2溶解度(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2.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知识;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重点难点

1、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2、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导学过程

一、固体的溶解度

【自主学习】

1、固体的溶解度是指—溶解度___包括四个要素,即____、_____、_____、_____。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是____

【交流讨论】

“在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

”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呢?

【交流展示归纳】1.。

2.。

【巩固练习】查表9-1,完成下列练习。

1.20℃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6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NaCl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18.0gNaCl溶解在5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20℃时,NaCl的溶解度为18.0g。

B.36.0gNaCl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NaCl的溶解度为36.0g

C.20℃时,36.0gNaCl溶解在100g水中,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

D.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gNaCl,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

3、20℃时,100g水最多溶解某固体物质7g,则该物质属于

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无法确定

4、30℃时,100g水最多溶解某固体物质7g,则该物质属于

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无法确定

二.溶解度曲线

【自主学习】:

根据表9-1所提供的数据绘制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即溶解度曲线

【讨论交流】: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2.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从点、线、面等方面引导分析)

【交流展示归纳】

【巩固练习】

合作探究三􀖏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自主学习】气体的溶解度概念

【讨论交流】:

课本第38页讨论

【交流展示归纳】:

影响气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38P39“资料”,了解气体物质的溶解度生活中的应用。

三、盘点收获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初步学会根据需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溶质质量分数概念;

难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导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1、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

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求得。

3、

二、课堂探究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自主学习】

1、课本第40、41页表格

2、课本第45页第1题

3、例题1

【纠正归纳】师生纠正错误,强调重点,归纳计算类型及计算的依据。

【拓展延伸】课本第40页第5题

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如何区分溶液的浓稀?

【归纳小结】即溶质的质量分数。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P42,知道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

 

【交流讨论】

1、实验9-5中,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是多少?

 

2、表达式的几种变形

 

【巩固练习】课后习题1

【交流讨论】

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和联系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区别

概念

表示意义

条件

状态

联系

【活动与探究二】:

【实验9-6】

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水的密度看作1g/cm3)。

溶质质量/g

溶剂(水)质量/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

90

20

80

【设问】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这样的溶液,我们会配制了。

那如果告诉你一定量的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你会配制吗?

【交流讨论】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该如何操作?

请你试一试。

 

【活动与探究三】:

【实验9-7】

【小结】

1.配制溶液的步骤:

、、、、。

称:

;。

2.实验仪器:

所需仪器:

称量

量:

;。

溶解:

;。

3.注意事项:

 

学情分析

1、判断题(正确打“√”,不正确打“×”)

(1)在100g水里加入20g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

(2)“10%的食盐溶液”表示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

(3)10g硝酸钾完全溶解于90kg水中,得到10%的硝酸钾溶液()

(4)40g20%的NaCl溶液等分成四份,则每一份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5%()

2.在用固体氯化钠配制一定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必须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酒精灯      

 B.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酒精灯

C.量筒、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

D.烧杯、药匙、漏斗、玻璃棒 

3.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0

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20∶21

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10

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1∶10

拓展提升

【必做题】

实验室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

试回答下列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是、、、。

(2)分别说明图中A、B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改正。

  A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改正                      ,若其他操作都正确,A操作导致最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B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改正                  。

 

【选做题】

“烟台苹果”享誉全国,波尔多液是烟台果农常用的一种果树杀菌农药。

一果农管理了5亩果园,准备为果树喷洒一次波尔多液。

他现有8%的硫酸铜溶液300kg、蓝矾(CuSO4·H2O)10kg、每亩地需要用150kg1%的硫酸铜溶液来配制波尔多液。

请你计算一下他现有的硫酸铜药品是否能满足需要?

(已知:

蓝矾中CuSO4的质量分数为64%)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量分

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

(1)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方法。

(2)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2􀖇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导学过程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

预习检测􀖏

1、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

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表􀖏

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克4克

92克8克

200克180克

二、课堂探究

[学习情境]展示三种不同颜色的CuSO4溶液。

[介绍]以上试管中的液体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溶液。

[设问]你观察到了什么?

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1􀖇三种溶液颜色深浅不同。

2􀖇它们可能是不同物质的水溶液。

3􀖇它们可能是溶质含量不同的同种溶质的水溶液。

[活动探究]􀖊、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mL(1mL水的质量大致为1g)

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g、1g、1􀖇5g固体硫酸铜􀖆

振荡静置。

􀖋、比较三种CuSO4溶液的颜色。

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

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么?

—29—

溶液颜

色比较

溶剂

质量

/g

溶质质量

/g

溶液质

量/g

溶质的

质量分

1

2

3

[交流结果]1􀖇填充上表结果(略)。

2􀖇三种溶液颜色由浅到深􀖆浓度由小到大。

颜色越深􀖆浓

度越大。

3􀖇三种溶液所含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所以组成

各不相同。

[引导]浓与稀只能粗略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

多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

的质量。

因此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

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组成

呢?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介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初中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定义式􀖏􀖃学生板书􀖄

[学生活动]学生领悟、记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及定义式。

[讨论]在上述活动探究中􀖆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

多少?

把计算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栏中。

[汇报结果]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过渡]根据以上所学􀖆同学们练习配制两杯简单的溶液􀖆并用溶质的

质量分数进行比较。

[活动与探究]

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ρ水=1g·cm-3)

溶质质量/g溶剂质量/g溶质的质量分数

1090

2080

[交流实验结果]

(1)10克÷􀖃10克+90克􀖄×100􀖂􀖒10􀖂。

(2)20克÷􀖃20克+80克􀖄×100􀖂􀖒20􀖂。

—30—

[思考]对两氯化钠溶液而言􀖆能否通过颜色判断溶液的浓稀呢?

我们通

常采用什么办法比较溶液的浓稀呢?

[学生发言]1􀖇氯化钠溶液是无色溶液􀖆无法通过肉眼观察确定溶液的依

稀。

2􀖇可通过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来比较各溶液浓度的大小。

[教师小结]溶质的质量分数能准确地表示某溶液的组成􀖆也能比较不同

溶液浓度的大小􀖆对生产、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引导]请同学们总结上述活动中涉及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哪类计

算。

[板书]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过渡]请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解决下述问题。

例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

选种。

现要配制150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

多少?

[讨论]1􀖇溶质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的关系。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关系。

[小结板书]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学生活动](一名学生板演例题解析过程􀖆其他学生提出异议。

教师最后

强调做题格式)

[设问]如何将上述计算类型作以归纳?

[讨论]计算类型作归纳

[小结板书]􀖌、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引入]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

往往需要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呢。

[讨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或减小?

[讨论回答]1􀖇增加溶质的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2􀖇增加溶剂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投影]用A、B两个烧杯各取9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

溶液􀖆再向A烧杯中加入10g硝酸钾􀖆向B烧杯中加入10g水􀖆并用

玻璃棒搅拌至全部溶解。

[讨论]1􀖇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溶剂的质

量是多少?

2􀖇向原溶液中增加1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或增加10克水后􀖆

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

3􀖇上述形成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学生活动](请三名学生分别到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自己练习并提出异

议)

[小结]在原溶液中􀖆如增加溶质质量则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同

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升高􀖐如增加溶剂质量􀖆则溶剂

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

三、达标检测

1􀖇现有20℃时NH4Cl饱和溶液200g􀖆今欲改变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

—31—

A􀖇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g水

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20gNH4Cl固体

C􀖇保持温度不变􀖆取出20g溶液

D􀖇保持温度不变􀖆加入20g水

2􀖇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

密度为1.84g􀖈cm3􀖄来配制44mL

20􀖂的H2SO4􀖃密度为1.14g􀖈cm3􀖄􀖆需要98􀖂H2SO4的体积是􀖃􀖄

A􀖇1.8mLB􀖇5.6mLC􀖇7.8mLD􀖇10.2mL

3􀖇今有6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欲将其溶质的质量

分数增大一倍􀖆应采用的方法是􀖃􀖄

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B􀖇加入6gNaNO3晶体

C􀖇把溶剂蒸发掉30gD􀖇加入20􀖂的NaNO3溶液30g

4􀖇将80g10􀖂的NaOH溶液与20g15􀖂的NaOH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3􀖂B􀖇12􀖂C􀖇11􀖂D􀖇16􀖂

5􀖇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a、b都属于易溶物质

C􀖇在25℃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相等

D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结晶法提

纯􀖇

6􀖇下列四种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15gKNO3溶于85g水中

B􀖇85gKNO3溶液中含有15gKNO3

C􀖇150g水中溶解30gKNO3

D􀖇一定质量KNO3溶于80g水中配成100g℃溶液

7、在4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

硝酸钾或10克水􀖆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习反思

—32—

学习内容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2􀁙第11学_______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

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

(1)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方法。

(2)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导学过程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

预习检测􀖏

1稀释溶液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