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212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5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ocx

小学110道奥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2

行程问题公式大全(小帮助)

行程问题核心公式:

S=V×T,因此总结如下:

追击问题:

路程差÷速度差=时间

相遇问题:

路程和÷速度和=时间

流水问题:

顺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

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两岸问题:

S=3A-B,两次相遇相隔距离=2×(A-B)

电梯问题:

S=(人与电梯的合速度)×时间=(人’与电梯的合速度)×时间

平均速度:

V平=2(V1×V2)÷(V1+V2)

 

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

追击问题:

路程差÷速度差=时间

相遇问题:

路程和÷速度和=时间

流水问题:

顺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

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两岸问题:

S=3A-B,两次相遇相隔距离=2×(A-B)

电梯问题:

S=(人与电梯的合速度)×时间=(人’与电梯的合速度)×时间

平均速度:

V平=2(V1×V2)÷(V1+V2)

 

注意:

(下面的题目为测试题前30道为难题(初一~初三),后面80道题为易题(4~6年级)。

难题一题5分最后一题10分,易题一题2分)(请自觉得完成,做完在对答案!

难题30道

+详解

 1、邮递员早晨7时出发送一份邮件到对面的山坳里,从邮局开始要走12千米的上坡路,8千米的下坡路。

他上坡时每小时走4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5千米,到达目的地后停留1小时,又从原路返回,邮递员什么时候可以回到邮局?

【解析】

核心公式:

时间=路程÷速度

去时:

T=12/4+8/5=4.6小时

返回:

T’=8/4+12/5=4.4小时

T总=4.6+4.4+1=10小时

7:

00+10:

00=17:

00

整体思考:

全程共计:

12+8=20千米

去时的上坡变成返回时的下坡,去时的下坡变成返回时的上坡

因此来回走的时间为:

20/4+20/5=9小时

所以总的时间为:

9+1=10小时

7:

00+10:

00=17:

00

 2、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走6千米,回时每小时走9千米,来回共用5小时。

小明来回共走了多少千米?

【解析】

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速度比=6:

9=2:

3

时间比=3:

2

3+2=5小时,正好

S=6×3=18千米

来回为18×2=36千米 

3、A、B两城相距240千米,一辆汽车原计划用6小时从A城开到B城,汽车行驶了一半路程,因故在途中停留了30分钟。

如果按照原定的时间到达B城,汽车在后半段路程速度应该加快多少?

【解析】

核心公式:

速度=路程÷时间

前半程开了3小时,因故障停留30分钟,因此接下来的路程需要2.5小时来完成

V=120÷2.5=48千米/小时

原V=240/6=40千米/小时

所以需要加快:

48-40=8千米/小时

 4、甲、乙两车都从A地出发经过B地驶往C地,A,B两地的距离等于B,C两地的距离.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80%.已知乙车比甲车早出发11分钟,但在B地停留了7分钟,甲车则不停地驶往C地.最后乙车比甲车迟4分钟到C地.那么乙车出发后几分钟时,甲车就超过乙车。

【解析】

11-7=4分钟

甲乙车的速度比=1:

0.8=5:

4

甲乙行的时间比=4:

5=16:

20

所以是在乙车出发后的16+11=27分钟追上甲车

 5、铁路旁的一条平行小路上,有一行人与一骑车人同时向南行进。

行人速度为3.6千米/小时,骑车人速度为10.8千米/小时。

这时有一列火车从他们背后开过来,火车通过行人用22秒,通过骑车人用26秒。

这列火车的车身总长是多少米?

【解析】

S=(V火车-V人)×时间=(V火车-V车)×时间

V人=3.6千米/小时=1米/秒

V车=10.8千米/小时=3米/秒

S=(V火车-1)×22=(V火车-3)×26

S=286米

或者

合时间比=22:

26=11:

13

合速度比=13:

11

V人:

V车=1:

3

(14-1):

(14-3)=13:

11

所以V火车=14米/秒

S=(14-1)×22=286米

 6、小刚和小强租一条小船,向上游划去,不慎把水壶掉进江中,当他们发现并调过船头时,水壶与船已经相距2千米,假定小船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那么他们追上水壶需要多少时间?

【解析】

我们来分析一下,全程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水壶掉入水中,第二部分是追水壶

第一部分,水壶的速度=V水,小船的总速度则是=V船+V水

那么水壶和小船的合速度就是V船,所以相距2千米的时间就是:

2/4=0.5小时

第二部分,水壶的速度=V水,小船的总速度则是=V船-V水

那么水壶和小船的合速度还是V船,所以小船追上水壶的时间还是:

2/4=0.5小时 

7、甲、乙两船在静水中速度分别为每小时24千米和每小时32千米,两船从某河相距336千米的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几小时相遇?

如果同向而行,甲船在前,乙船在后,几小时后乙船追上甲船?

【解析】

时间=路程和÷速度和

T=336÷(24+32)=6小时

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T=336÷(32-24)=42小时

 8、甲、乙两港间的水路长208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8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3小时到达,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解析】

流水问题:

顺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

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V顺=208÷8=26千米/小时

V逆=208÷13=16千米/小时

V船=(26+16)÷2=21千米/小时

V水=(26-16)÷2=5千米/小时

 9、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数学书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书,追上时,小明还有3/10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明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需要多少时间?

【解析】

小明走1/2-3/10=2/10的路程,爸爸走了7/10的路程

因此小明的速度:

自行车的速度=2/10:

7/10=2:

7

因此时间比就是7:

2

7-2=5份,对应5分钟

所以小明步行剩下的3/10需要7分钟

那么小明步行全程需要:

7/3/10=70/3分钟

 10、一只狗追赶一只野兔,狗跳5次的时间兔子能跳6次,狗跳4次的距离与兔子7次的距离相等.兔子跳出550米后狗子才开始追赶.问狗跳了多远才能追上兔子?

【解析】

狗跳5次的时间=兔子跳6次的时间→狗跳20次的时间=兔子跳24次的时间

狗跳4次的路程=兔子跳7次的路程→狗跳20次的路程=兔子跳35次的路程

综上得到V狗:

V兔=35:

24

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

S狗:

S兔=V狗:

V兔=35:

24=1750:

1200

因此狗只需要跑1750米即可

 11、主人追他的狗,狗跑三步的时间主人跑两步,但主人的一步是狗的两步.狗跑出10步后,主人开始追,主人跑出了多少步才追上狗?

【解析】

主人跑2步的时间=狗跑3步的时间→主人跑2步的时间=狗跑3步的时间

主人跑1步的路程=狗跑2步的路程→主人跑2步的路程=狗跑4步的路程

综上得到主人跑2步可以追上狗4-3=1步

现在狗比主人多跑了10步

所以主人要跑20步

 12、某人从甲地前往乙地办事,去时有2/3的路程乘大客车,1/3的路程乘小汽车;返回时乘小汽车与大客车行的时间相同,返回比去时少用了5小时,已知大客车每小时行24千米,小汽车每小时行72千米,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解析】

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

返回:

时间一定,路程比=速度比=24:

72=1:

3=3:

9

去时:

路程比=2:

1=8:

4

返回的时间:

3/24+9/72=1/4

去时的时间:

8/24+4/72=7/18

7/18-1/4=5/36,对应5小时

12对应5×12÷5/36=432千米

 13、某工厂每天派小汽车于上午8时准时到总工程师家接他到工厂上班,有一天早晨总工程师临时决定提前回工厂办事,匆匆从家步行出发,途中遇到接他的小汽车,立即上车到工厂,结果比平时早40分钟到达。

总工程师上车时是几时几分?

【解析】

A-------B----------------C

AB段汽车开一个来回需要40分钟,所以AB段汽车开需要20分钟

汽车是8点钟准时到A点,所以工程师上车是在8:

00-0:

20=7:

40

 14、小明从家去体育馆看球赛.去时他步行5分钟后,跑步8分钟,到达体育馆。

回来时,他先步行10分钟后,开始跑步,结果比去时多用了3分15秒钟回到家.他跑步的速度与步行的速度比是多少?

【解析】

去时的时间:

5+8=13分钟

回来的时间:

13+3.25=16.25分钟

去时步行时间:

5分钟,回来步行时间:

10分钟

去时跑步时间:

8分钟,回来跑步时间:

6.25分钟

跑步与步行的时间比为(8-6.25):

(10-5)=1.75:

5

速度比就是5:

1.75=20:

7

 15、B在A,C两地之间,甲从B地到A地去送信,出发10分钟后,乙从B地出发去送另一封信。

乙出发后10分钟,丙发现甲乙刚好把两封信拿颠倒了,于是他从B地出发骑车去追赶甲和乙,以便把信调过来.已知甲、乙的速度相等,丙的速度是甲、乙速度的3倍,丙从出发到把信调过来后返回B地至少要用多少时间?

【解析】

A-----------B------------C

分成如下几个部分:

先追上乙,把信取到手并返回B点。

用时1:

3=10:

30,就是10分钟

再追上甲,把信交给甲并把信取到手并返回B点。

用时1:

3=30:

90,就是30分钟

再追上乙,把信交给乙并返回B点。

用时1:

3=50:

150,就是50分钟

总共用时:

10+30+50=90分钟

 16、甲放学回家需走10分钟,乙放学回家需走14分钟.已知乙回家的路程比甲回家的路程多1/6,甲每分钟比乙多走12米,那么乙回家的路程是几米?

【解析】

甲乙路程比1:

7/6=6:

7

甲乙时间比10:

14=5:

7

甲乙速度比6/5:

7/7=6:

5=72:

60

所以乙的路程=60×14=840米

17、在400米环形跑道上,A、B两点相距100米(如图)。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按逆时针方向跑步。

甲每秒跑5米,乙每秒跑4米,每人每跑100米,都要停10秒钟.那么,甲追上乙需要的时间是()秒。

【解析】

甲每秒跑5米,则跑100米需要100/5=20秒,连同休息的10秒,共需要30秒

乙每秒跑4米,则跑100米需要100/4=25秒,连同休息的10秒,共需要35秒

35秒时,乙跑100米,甲跑100+5×5=125米

因此,每35秒,追上25米,所以甲追上乙需要35×4=140秒

 18、小明从家去学校,如果他每小时比原来多走1.5千米,他走这段路只需原来时间的4/5;如果他每小时比原来少走1.5千米,那么他走这段路的时间就比原来时间多几分几之?

【解析】

原时间:

现时间=5:

4

原速度:

现速度=4:

5=6:

7.5

现速度=6-1.5=4.5

原速度:

现时间=6:

4.5

原时间:

现时间=4.5:

6

(6-4.5)/4.5=1/3

 19、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比是5:

4.乙车先发,从B站开往A站,当走到离B站72千米的地方时,甲车从A站发车往B站,两列火车相遇的地方离A,B两站距离的比是3:

4,那么A,B两站之间的距离为多少千米?

【解析】

A---------N---------M-----B

3472千米

速度比=路程比=5:

4=15:

12

路程比=3:

4=15:

20

20-12=8份对应72千米

全程=(15+20)×72÷8=315千米

 20、已知小明与小强步行的速度比是2:

3,小强与小刚步行的速度比是4:

5.已知小刚10分钟比小明多走420米,那么小明在20分钟里比小强少走几米?

【解析】

小明:

小强:

小刚=8:

12:

15=48:

72:

90

(72-48)×20=480米

 21、甲、乙二人在400米的圆形跑道上进行10000米比赛.两人从起点同时同向出发,开始时甲的速度为8米/秒,乙的速度为6米/秒,当甲每次追上乙以后,甲的速度每秒减少2米,乙的速度每秒减少0.5米.这样下去,直到甲发现乙第一次从后面追上自己开始,两人都把自己的速度每秒增加0.5米,直到终点.那么领先者到达终点时,另一人距离终点多少米?

【解析】

第一次甲追上乙,400÷(8-6)=200秒,S甲=200×8=1600米,S乙=200×6=1200米

第二次甲速度变成6,乙速度变成5.5,400÷(6-5.5)=800秒

S甲=800×6+1600=6400米,S乙=800×5.5+1200=5600米

第三次甲速度变成4,乙速度变成5,400÷(5-4)=400秒

S甲=400×4+6400=8000米,S乙=400×5+5600=7600米

第四次开始,甲速度变成4.5,乙速度变成5.5,400÷(5.5-4.5)=400秒

S甲=400×4.5+8000=9800米,S乙=400×5.5+7600=9800米

9800<1000,因此乙先到达终点。

乙跑到终点时,甲还剩下:

200×(5.5-4.5)÷5.5=400/11米

 22、一支解放军部队从驻地乘车赶往某地抗洪抢险,如果将车速比原来提高1/9,就可比预定的时间20分钟赶到;如果先按原速度行驶72千米,再将车速比原来提高1/3,就可比预定的时间提前30分钟赶到。

这支解放军部队的行程是多少千米?

【解析】

速度比=9:

10,时间比=10:

9=10/3:

3

速度比=3:

4,时间比=4:

3=2:

1.5

因此,按照原速度行驶72千米需要10/3-2=4/3小时

S=72×10/3÷4/3=180千米

 23、甲、乙两人同时从山脚开始爬山,到达山顶后就立即下山.他们两人下山的速度都是各自上山速度的2倍。

甲到山顶时,乙距山顶还有400米,甲回到山脚时,乙刚好下到半山腰。

求从山顶到山脚的距离。

【解析】

甲到山脚时,乙到半山腰→甲走1.5个上坡,乙走1.25个上坡

时间一定,路程比=速度比=1.5:

1.25=6:

5=2400:

2000

因此山的高度为:

2400米

 24、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开出,四小时后两车相遇,然后各自继续行驶三小时,此时甲车距B地10千米,乙车距A地80千米.问甲车到达B地时乙车还要经过多少小时才能到达A地?

【解析】

整体考虑

总共行了7个小时,甲车比乙车多行80-10=70千米,因此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10千米

4小时乙行的路程=3小时甲行的路程+10

乙=40千米/小时,甲=50千米/小时

T=80/40-10/50=1.8小时

 25、从家里骑摩托车到火车站赶乘火车.如果每小时行30千米,那么早到15分钟;如果每小时行20千米,则迟到5分钟.如果打算提前5分钟到,那么摩托车的速度应是多少?

【解析】

S=30×(T-15/60)=20×(T+5/60)

15+5=20分钟

速度比=30:

20=3:

2

时间比=2:

3=40:

60

正好需要:

40+15=55分钟

提前5分钟:

55-5=50分钟

时速=30×40÷50=24千米/小时

 26、同样走100米,小明要走180步,父亲要走120步.父子同时同方向从同一地点出发,如果每走一步所用的时间相同,那么父亲走出450米后往回走,还要走多少步才能遇到小明?

【解析】

父亲走450米,走了450×120÷100=540步

小明走540步,走了540÷180×100=300米

两人相差450-300=150米

150÷(100/120+100/180)=108步

 27、小明从家到学校时,前一半路程步行后一半路程乘车,从学校回家时,前1/3时间乘车,后2/3时间步行,结果去学校的时间比回家所用的时间多2小时,已知小明步行的速度为每小时5千米,乘车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那么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  )千米?

【解析】

回家乘车和步行的路程比是1/3×15:

2/3×5=3:

2

所以回家乘车的路程是3/5

3/5-1/2=1/10,对应15千米/小时行驶1小时或5千米/小时行驶3小时

S=15/1/10=150千米

或者

去时,路程比=1:

1=5:

5,速度比=5:

15,时间比=1/5:

1/15

返回,时间比=2:

1,速度比=5:

15,路程比=2×5:

1×15=2:

3=4:

6

所以去时的时间=5/5+5/15=4/3,返回的时间=4/5+6/15=6/5

4/3-6/5=2/15,对应2小时

全程=10×2/2/15=150千米

 28、A、B两地相距207千米,甲、乙两车8:

00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速度分别为60千米/小时,54千米/小时,丙车8:

30从B地出发到A地,速度为48千米/小时。

丙车与甲、乙两车距离相等时是几点几分?

【解析】

假设丙也是从8点出发,到达B点时正好是8:

30

那么丙走的路程就是:

0.5×48=24千米,那么全程就变成:

207+24=231千米

丙车与甲、乙两车的距离,可以看成甲乙的平均速度与丙相遇(*)

V平=(V甲+V乙)÷2=57千米/小时

T=231÷(V平+V丙)=231÷(57+48)=2.2小时=2小时=12分

所以这时是:

8:

00+2:

12=10:

12分

 29、小明通常总是步行上学,有一天他想锻炼身体,前1/3路程快跑,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后一段的路程慢跑,速度是步行速度的2倍.这样小明比平时早35分到校,小明步行上学需要多少分钟?

【解析】

这天,路程比=1:

2,速度比=4:

2,时间比=1/4:

2/2,时间=1/4+1=5/4

平时,时间=3/1=3

3-5/4=7/4对应35分

平时用时=35×3÷7/4=60分钟

 30、红光农场原定9时来车接601班同学去劳动,为了争取时间,8时同学们就从学校步行向农场出发,在途中遇到准时来接他们的汽车,于是乘车去农场,这样比原定时间早到12分钟。

汽车每小时行48千米,同学们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几千米?

【解析】

A------B--------------------C

8点钟,同学们从A点出发,到B点遇到来接他们的车

汽车来回AB需要12分钟,那么走一趟AB需要6分钟

而人走AB需要:

60-6=54分钟

时间比=速度比的反比,54:

6=48:

48/9

所以同学步行的速度是16/3千米/小时

 31、从甲地到乙地,如果提速20%,提前1小时到达,如果按原速先行120米,再提速25%,则提前40分钟,问甲到乙的距离?

(10分)

【解析】设原速度为x,两地相距y

y/x=y/1.2x+1

y/x=120/x+(y-120)/1.25x+2/3

得x=45千米/小时

y=270千米

六年综合奥数题(易题)

评分标准:

易题一个2分,160分~131分为优秀者,130分~111分为良者,110~90分为及格90分以下为不及格。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

解:

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

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

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

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

答:

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

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

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解:

由题意得,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效为1/20*4/5+1/30*9/10=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甲的工效>乙的工效。

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

只有这样才能“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

设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x)天

1/20*(16-x)+7/100*x=1x=10答:

甲乙最短合作10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

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

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解:

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

(1/4+1/5)×2=9/10表示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表示乙做6-4=2小时的工作量。

1/10÷2=1/20表示乙的工作效率。

1÷1/20=20小时表示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答:

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4.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

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

解:

由题意可知

1/甲+1/乙+1/甲+1/乙+……+1/甲=1

1/乙+1/甲+1/乙+1/甲+……+1/乙+1/甲×0.5=1

(1/甲表示甲的工作效率、1/乙表示乙的工作效率,最后结束必须如上所示,否则第二种做法就不比第一种多0.5天)

1/甲=1/乙+1/甲×0.5(因为前面的工作量都相等)

得到1/甲=1/乙×2

又因为1/乙=1/17

所以1/甲=2/17,甲等于17÷2=8.5天

5.师徒俩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

当师傅完成了1/2时,徒弟完成了120个。

当师傅完成了任务时,徒弟完成了4/5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答案为300个

120÷(4/5÷2)=300个

可以这样想:

师傅第一次完成了1/2,第二次也是1/2,两次一共全部完工,那么徒弟第二次后共完成了4/5,可以推算出第一次完成了4/5的一半是2/5,刚好是120个。

6.一批树苗,如果分给男女生栽,平均每人栽6棵;如果单份给女生栽,平均每人栽10棵。

单份给男生栽,平均每人栽几棵?

答案是15棵

算式:

1÷(1/6-1/10)=15棵

7.一个池上装有3根水管。

甲管为进水管,乙管为出水管,2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丙管也是出水管,3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

现在先打开甲管,当水池水刚溢出时,打开乙,丙两管用了18分钟放完,当打开甲管注满水是,再打开乙管,而不开丙管,多少分钟将水放完?

答案45分钟。

1÷(1/20+1/30)=12表示乙丙合作将满池水放完需要的分钟数。

1/12*(18-12)=1/12*6=1/2表示乙丙合作将漫池水放完后,还多放了6分钟的水,也就是甲18分钟进的水。

1/2÷18=1/36表示甲每分钟进水

最后就是1÷(1/20-1/36)=45分钟。

8.某工程队需要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由甲队去做,恰好如期完成,若乙队去做,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