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255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科学教案.docx

一年级科学教案

认识感官

一教学目标

1.根据经验,通过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感官),并养成善于倾听的好习惯.2.通过观察活动,运用体验、比较的方法认识感官的功能,了解利用感官可以发现物体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软硬程度等特点,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到了观察的乐趣;3.观赏视频图片等资料的学习,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意识到自然界的生命体是多种多样的,乐于对生活当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进行探究与分享。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

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难点:

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黑色有洞百宝箱、塑胶会叫小鸭子、橙子皮、海绵、石头、一杯雪碧、一杯柠檬水。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有洞的百宝箱: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黑色百宝箱,你们知道里面都有些什么吗?

2.提问:

请你想想,能有什么好的方法,知道这里面的东西呢?

(生:

朝小洞里看看;伸进去小手摸摸;我闻到一点气味;我摇晃箱子听到声音……谈话:

边说边指我们是用身体的哪一部分朝小洞里看的呢?

——眼睛

是用身体的哪一部分闻到气味的呢?

——鼻子

(强调:

扇闻)是用身体的哪一部分听到声音的呢?

——耳朵

摸得时候用的身体的哪一部分呢?

——手

(强调:

其实是手上的皮肤让我们感觉到冷热触痛;大家还可以用我们的小脸的皮肤去感受)

4.交流: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进行观察呢?

(生:

嘴巴,强调尝的方法,对未知的东西不能随便尝)

5.小结:

我们身体的这些部位,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感官(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要利用这些感官帮助我们进行观察发现。

二、观察探究,认识感官

6.谈话:

观察活动马上开始了,同学们,请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为了便于大家观察,老师把你们的百宝箱上的盖子全都去掉了;

‚小组合作,把在不同感官下观察到的物体贴画,贴在记录单的相应位置;每组组长负责本组纪律,请将大家说话声音放到最低;

学生实验

交流汇报:

眼睛——我们看到了黄色小鸭子,橘色橙子皮,一块方海绵,一小块圆石头,两杯水;耳朵——用力捏小鸭子,听到了他的叫声;鼻子——闻了闻橘子皮.嘴巴——尝了两个杯子中的液体,发现一个是雪碧,一个是柠檬水;皮肤——感觉到海绵软软的,小石头硬硬冰冰的。

小结:

通过小实验,我们发现人体的这些感官非常重要,他们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物体的特征,来认识周围的世界。

10.视频:

学习歌谣:

眼耳鼻舌手,感官身上有,帮我认物体,帮我长本领。

11.提问:

可以说感官就是我们的小帮手,帮了我们不少忙,那我们又该如何对待他呢?

(生:

卫生用眼鼻口耳手,保护我们的器官……)

三、延伸拓展,全课总结

12.谈话:

我们可以通过感官来观察周围的事物,小动物们也有感官,它们又是怎么用感官观察的呢?

(生交流)

13.视频播放:

狗、老鹰等敏锐的感官。

14.学生补充其它动物具有灵敏感官的故事。

15.交流互动:

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感官总动员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要全面认识一个事物,需要动用多种感官;

2.知道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身边材料的基本性能。

3.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和结果。

4.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调查的结果;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

难点:

能动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

汇源葡萄汁、汇源芒果汁、汇源苹果汁饮料,玻璃水杯或塑料水杯三只。

(2)蜡烛一支、火柴一盒、塑料板、抹布。

教师准备:

课件、西瓜或挑西瓜的视频。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

每到生日时我们都能吃到美味的蛋糕,当然也离不了蜡烛的点缀,那你们有没有仔细的观察过蜡烛呢?

二、组织活动

1.出示没有点燃的蜡烛并观察(选用不同颜色的生日蜡烛)

(1)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没有点燃的蜡烛,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粗细…说有什么特点?

描述蜡烛特点时,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达:

我用眼睛发现什么?

(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感官,那么除了用眼睛观察蜡烛,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感官来观察呢?

对了!

(鼻子、手)赶快去试试?

板书:

眼睛、鼻子、手、感官

描述蜡烛特点时,我们还可以这样来表达:

我用手发现什么?

我用鼻子发现什么?

(3)观察后别忘了要及时记录,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

(4)学生小组观察、学生汇报交流。

过渡:

现在激动人心的时刻到啦!

让我们点燃蜡烛好吗?

2.出示点燃的蜡烛并观察

(1)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点燃的蜡烛,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引导从火苗的形状和颜色、发出的气味、手的感受、看到有蜡油…说有什么特点?

提问:

点燃的蜡烛我们用眼睛发现什么?

用手发现什么?

用鼻子发现什么?

(注意:

点燃的蜡烛要用手背靠近火焰感知,不能直接接触火苗和蜡油!

不能直接去闻也不要随意吹灭蜡烛。

这个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点火,但必须注意安全!

提问:

刚才的活动中,你们又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呢?

(眼睛、鼻子、手)

现在,听口令老师倒数321我们吹灭蜡烛,然后用“扇闻法”去闻一闻蜡烛气味。

谁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观察后别忘了要及时记录哦!

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定能收集到更多、更丰富的信息。

想想看,你们小组一共找到蜡烛多少个特点?

(让学生动用眼、手、鼻等感觉器官,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找出蜡烛的特点)

(7)讨论:

你找到的特点是用什么感官发现的?

小结:

仔细观察,动用多个感官定能收集到更多、更丰富的信息。

揭示课题:

感官总动员(板书)

3、品尝饮料活动

过渡:

这个生日与众不同哦!

过生日时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认识了蜡烛的特点,吹灭蜡烛后,估计大家的餐宴上少不了饮料吧?

谈话:

同学们喜欢喝饮料吗?

今天我们就来一场别样的饮料品尝会。

(1)观察汇源葡萄汁、汇源芒果汁、汇源苹果汁三种饮料。

观察饮料的颜色、气味及有气泡等。

(2)学生戴上眼罩品尝其中一种饮料的味道记住是什么饮料,并加以描述和记忆;

(3)学生汇报,描述和记忆。

(4)探究:

再从三种饮料中任选一种,捏住鼻子再喝一口,判断是否还是刚刚那杯饮料?

(不确定)

(5)讨论:

为什么捏住鼻子喝饮料和不捏鼻子喝饮料不一样?

(引导学生回想感冒时鼻子不通,吃饭都没不香了。

(6)小结:

辨别一种东西时,有时需要两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

吃东西时,往往舌头和鼻子总是一起工作。

注意:

未知的东西不能随便闻和尝!

五、阅读拓展

谈话:

你喜欢吃西瓜吗?

有没有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挑过西瓜呀?

1.提问:

你知道爸爸妈妈是怎样挑选到一个甜甜的西瓜的吗?

生:

我妈妈说要看西瓜的花纹、爸爸说抱着西瓜敲一敲,听声音……

2.提问:

谁敲过呢?

来演示一下。

哪种声音才是好瓜的声音呢?

你还知道哪些选好瓜的方法?

3.生:

小组讨论交流。

4.集体交流汇报

师:

要挑一个好瓜,不光要看瓜皮的花纹、还可以掂一掂西瓜的重量,听一听敲西瓜的声音,手摸起来非常光滑,甚至切一小块尝一尝。

5、小结:

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常常需要动用多种感官。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和挑选成熟西瓜一样,需要动用多种感官,才能全面认识。

 

借助工具观察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放大镜和简易显微镜观察手指指纹,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看到更多细节。

2通过使用听诊器听心跳的活动,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听到更多细节。

3通过阅读资料和视频,知道各种各样的的观察工具延伸了人的感官功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二教学重点

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三教学难点

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

四教学准备

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听诊器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

(出示三幅小猪佩奇图片),提问:

老师这有三个小猪佩奇,有一个与其它两个不同,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生成功找出不同的图片。

师:

(出示三幅手掌图片),提问:

你们真棒。

老师这还有三幅小手的图片,你可以帮老师把不同的那一幅找到吗?

生不能够成功找出不同的图片。

师:

为什么不能找到呢?

生:

看不清

师:

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看清楚?

生:

放大图片

师:

使用什么工具可以放大图片?

生:

放大镜

师:

放大镜属于科学观察工具的一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借助观察工具观察事物。

二认识放大镜、显微镜在观察中的作用

师:

观察完别人的手指,我们也来观察自己的左手拇指指腹部位,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

有纹路,有线条,有圈圈,细细的线,看不清

师:

有什么工具可以使我们看得更清晰?

生:

放大镜

师:

(拿起放大镜)谁用过放大镜?

能给大家讲讲如何使用?

生边演示使用边讲

师:

谈话,把放大镜放在大拇指前面,慢慢移动放大镜,直到看清楚,不要碰到镜片,不能对着太阳。

再次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

指纹是向一边开口的,椭圆形的;指纹是一圈一圈的,圆圆的;指纹是弓形的。

师:

边画图记录边小结,一边开口的,叫做箕形纹,像弓一样,叫做弓形纹,像圆圈一样,叫斗形纹。

师:

这么小的指纹都能被你们观察到,手上还有更小的东西吗?

生:

细菌

师:

使用什么工具能观察到?

生:

显微镜

师:

(出示简易显微镜)谁能说一说显微镜如何使用?

生演示显微镜使用方法

师:

使用显微镜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

看到了黑色的点,看到纹路高高低低

师:

通过我们刚才的观察活动,谁能讲讲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事物和不使用这些工具观察事物有什么不同?

生:

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更清楚

师:

谁能总结下显微镜、放大镜这两种观察工具有什么作用?

生:

帮助人们更好的观察事物

三认识听诊器在观察中的作用

出示图片(医生用听诊器看病)。

师:

大家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吗?

师:

你们知道医生为什么要用听诊器看病么?

师:

那就是说使用听诊器这种观察工具能帮助我们听得更清楚,是不是这样,我们一起来验证。

师:

示范听诊器使用方法,使用听诊器时,通常放在胸部靠右下方人体心脏的部位。

生使用听诊器相互听心跳声音。

师:

谁能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

听诊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听清楚声音

六拓展延伸

师:

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听诊器、放大镜、显微镜这样的观察工具,这些观察工具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了解自我。

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播放视频。

师:

这么多工具,各种各样。

谁能概括地说说这些工具有什么作用?

生:

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便捷。

暗箱里的秘密

一教学目标

通过猜想兔子在土山中的逃跑路线,认识什么是暗箱。

通过阅读,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暗箱。

猜想暗盒里的情况,知道一些解暗箱的方法。

在解暗箱的过程中,如果意见不一致,需要交流、磋商、重新取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猜暗盒里障碍物的位置。

难点:

使用多种方法,体察小球滚动时暗盒里的状况。

三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

小暗盒、电子探雷套材。

教师演示材料:

自制暗盒、金属探测器App软件、ppt课件。

四教学教程

一、初步认识“暗箱”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现在老师请大家看一段动画片,要认真观看,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

结果怎样呢?

(播放“狼追兔子”的动画片。

2.学生交流发生的事情,狼追兔子,兔子跑进了哪里?

然后从哪里出来的?

3.(课件出示图片)奇怪了,明明兔子是从一个洞口跑进去的,怎么从两个洞口出来呢?

你们能猜猜这个山洞里可能是什么样?

4.如果老师给你们这张兔子逃跑的图片,你们能在上面画出兔子逃跑的路线吗?

学生分组交流绘画兔子的逃跑路线。

5.学生展示交流,说出画路线的理由。

6.兔子在山洞里面逃跑是怎样的呢?

我们看不到,山洞里面什么样我们直接能看到吗?

那怎么办?

我们能把这个山洞打开吗?

(不能,这是兔子的家;也不方便打开)。

7.那么我们是怎么画出兔子的逃跑路线的呢?

就是像刚刚大家研究的那样,观察到两只兔子出现在不同的洞口,不同的位置,进行猜想它们逃跑的路线。

二、建构“暗箱”概念

1.山洞是不能随便打开的,我们在外面也不能直接看到里面的样子,我们还想了解里面的样子,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我们仔仔细细观察,搜集信息,再根据信息进行猜想。

比如我们看兔子的位置,用眼睛看到的就是收集到的信息,再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猜测出山洞的结构,画出兔子逃跑的路线,就是大家的想法,你们的猜想。

2.生活中你还知道像“山洞”这样的为了保护它,不方便打开或不能打开的东西吗?

能举例说说吗?

3.(出示课件)医生用听诊器检查身体的图片、地球内部结构图片、检查快递邮包图片等;老师一一讲解后,听小朋友们观察比较:

这三幅图片和山洞图片,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像洞穴一样不方便打开,人们只能靠收集到的各种信息猜想里面的情况。

对于这种不方便打开,不能打开的东西,起个名字叫“暗箱”。

(板书)

三、解暗箱

1.暗箱里藏着很多秘密,要想了解暗箱里有哪些秘密?

就要收集信息,看到或听到一些现象来进行猜想、判断。

2.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暗箱(出示暗箱)同时课件出示,介绍这个暗箱里有什么。

3.长方形的障碍物的位置被固定在盒子里,可不知道在哪里,怎么样能知道障碍物在这个暗盒里的位置呢?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暗盒不能打开;想一想怎样让小球在盒子里滚动起来?

动作快好还是慢好?

用什么来感觉?

做这个实验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4.如果你们判断出障碍物的位置了,怎么办?

(出示记录单)指导记录单的记录方法(让学生用红色不干胶粘贴障碍物的位置)

5.下面就按照你们的想法进行研究,老师有三个要求(课件出示)。

小组分组研究。

6.小组同学汇报交流,展示记录表,同时粘贴到黑板上。

7.师生共同统计每种猜想的人数。

小朋友们,出现麻烦了,老师问过做暗箱的师傅,我们每个小组暗箱里障碍物的位置是一样的,可是你们判断的不一样,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8.小组再讨论、再试试、再交流,猜想暗盒里障碍物的位置。

9.教师适时总结。

四、生活中解暗箱的事例

1.生活中还有许多解暗箱的事例,(出示课件:

铁路检修工敲火车车轮查找故障和隐患)。

铁路检修工通过敲击车轮听声音,发现异常,猜测车轮有没有裂缝。

2.教师演示实验:

就像老师这里有一个暗盒类似于检测火车车轮的工作,老师分别来敲击它,你们注意听声音。

当听到声音是乱七八糟的,就可以判断这个暗盒里的零件出现故障了。

3.学生分组进行电子探雷的游戏。

每组一个电子探雷器,分别检测雷哪个是真雷哪个是假雷。

(真雷里面就是有一个磁铁,孩子们用探雷器一探就能听到“吱”的声音)

4.(出示课件)维修人员用探测器寻找地下管道。

5.暗盒里秘密真的是太多了,小朋友们看,这是用手机上的APP软件可以检测暗盒里有没有金属。

(教师演示)

6.全课总结。

借助工具观察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做用感官直接观察和借助简单工具观察的活动,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2、通过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延伸了人的感官功能。

3、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

二教学重点:

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三教学难点:

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

四教学器材:

银杏叶、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听诊器

五教学过程

一、分别用肉眼、放大镜、简易显微镜观察树叶纹路的不同。

出示一棵银杏树,交流大家对它特点的认识。

提问:

孩子们你们观察过银杏树树叶的纹路么?

你是怎么观察的呢?

2、学生活动:

请你把观察到树叶的纹路画到记录单上。

3、谈话:

老师这里有一个放大镜,你们可以来回移动放大镜,但在使用放大镜时,不得用放大镜看太阳。

(教师示范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直到看清楚树叶的纹路。

4、学生活动:

想想和你刚才直接观察树叶的纹路样子有什么不同呢?

把它画出来。

5、谈话:

老师还有一个工具(简易显微镜),大家再用这个小工具来观察树叶的纹路,我们把这个简易显微镜紧贴观察物体,眼睛紧贴观察孔,调节旋钮,直到看清楚树叶的纹路(示范简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6、学生活动:

你又能发现什么呢?

与刚才比较有什么不同?

将你看到的画出来。

7、小结:

用放大镜我们已经基本能看清树叶的纹路了,但是使用简易显微镜更能让我们看得更清晰,看来利用这些工具可以更清楚的帮助我们观察到事物的细节。

用耳朵听和听诊器听心跳有什么不同。

出示图片(医生用听诊器看病)。

提问:

大家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吗?

提问:

你们知道医生为什么要用听诊器看病么?

3、思考:

用耳朵直接听和用听诊器听你觉得有什么不样呢?

4、活动:

现在我们小组合作,试着用耳朵听和听诊器听心跳,说一说有什么不同呢?

5、小结:

利用听诊器后,可以更清楚的帮助我们听到心跳的声音。

知道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延伸了人的感觉功能。

1、提问:

除了刚才我们利用的放大镜、简易显微镜和听诊器以外,你们还知道什么样的工具能帮助我们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么?

2、出示图片:

单筒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后视镜、显微镜、盲杖、助听器……提问:

这些观察工具都能帮助我们延伸哪个感官功能呢?

谈话:

生活中观察工具种类很多,这些工具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了解自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工具也在不断发展,这些工具让人类认识了解世界变得更轻松方便。

做个小侦探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针对具体情境中的问题有依据地说出自己的猜想,体会到猜想与事实不是一回事。

在学生的分析、归纳、判断、创造等思维活动中知道猜想的思考过程。

2在玩碰碰球的科学游戏中,认识到猜想不一定正确;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进行验证。

3通过实践活动,知道猜想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思想活动,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依据观察到的事实,作出猜想。

难点:

将观察到的事实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合理联系。

三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材料:

动画视频、ppt课件、交互式电子白板、微课、ipad应用

学生分组材料:

15组五球碰碰球。

(即牛顿摆)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以“黑猫警长”引题

师:

小朋友,我发现每次玩破案游戏时,大家都要当侦探,为什么呀?

师小结:

侦探非常聪明,用自己的智慧破了不少案子,今天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黑猫警长听说了小朋友个个都是高手,所以它任命我为探长,任命你们为小侦探。

2.(板书)同学们,你认为做个小侦探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3.(一张张出示图片,一张张去猜想原因)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

你为什么这么想?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师以一个小故事引出被破坏了的蜘蛛网图片)提问:

谁破坏了蜘蛛网?

小朋友,请你来当一次小侦探家,想一想会是谁呢?

你为什么这么想?

(学生可能回答“蜘蛛”)

2.提示:

除了它的小主人蜘蛛,还有可能是哪些顽皮的家伙呢?

3.你最认同谁的猜想?

4.师:

雪地上又来了一些小家伙,让我们来猜一猜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提示:

脚印的大小、方向、间距、形状等方面观察)你这样猜想的理由是什么呢?

5.(出示活动手册的图片继续猜想):

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

为什么会这样?

谁能猜想一下,编一个小故事?

三、巩固新知尝试应用

师:

同学们,科学家牛顿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今天我们也来试一试。

讲清实验设备、如何使用、如何记录记录单(指导记录单的记录方法)。

进行第一次实验:

同学们,猜想一下,拉开一个球,松手后的结果是?

(学生进行猜想)猜想对不对呢?

用实验来验证吧。

接下来,小组共同进行第二、第三次实验。

要求先猜猜再试一试。

同时做好记录。

(提示:

一定要让小球停止后再进行操作。

小组同学汇报交流,展示记录表,同时粘贴到黑板上。

通过几次实验,同学们知道了什么?

播放可暂停的碰碰球撞击的录像。

师总结:

猜想不一定正确,猜想要去验证。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出示恐龙灭绝图片)同学们,猜一猜曾经称霸一时的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

你是怎么想的?

科学家也有不同的看法。

(有90多种假设)

2.课下去搜索恐龙灭绝相关的资料。

3.生活中处处有猜想的影子,只要你敢想敢去尝试,就会成为一名小侦探家。

教学板书

做个小侦探

观察-猜想-验证

暗箱里的秘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猜想兔子在土山中的逃跑路线,认识什么是暗箱。

通过阅读,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暗箱。

2猜想暗盒里的情况,知道一些解暗箱的方法。

3在解暗箱的过程中,如果意见不一致,需要交流、磋商、重新取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猜暗盒里障碍物的位置。

难点:

使用多种方法,体察小球滚动时暗盒里的状况。

三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

小暗盒、电子探雷套材。

教师演示材料:

自制暗盒、金属探测器App软件、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暗箱”。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现在老师请大家看一段动画片,要认真观看,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

结果怎样呢?

(播放“狼追兔子”的动画片。

2、学生交流发生的事情,狼追兔子,兔子跑进了哪里?

然后从哪里出来的?

3、(课件出示图片)奇怪了,明明兔子是从一个洞口跑进去的,怎么从两个洞口出来呢?

你们能猜猜这个山洞里可能是什么样?

4、如果老师给你们这张兔子逃跑的图片,你们能在上面画出兔子逃跑的路线吗?

学生分组交流绘画兔子的逃跑路线。

5、学生展示交流,说出画路线的理由。

6、兔子在山洞里面逃跑是怎样的呢?

我们看不到,山洞里面什么样我们直接能看到吗?

那怎么办?

我们能把这个山洞打开吗?

(不能,这是兔子的家;也不方便打开)。

7、那么我们是怎么画出兔子的逃跑路线的呢?

就是像刚刚大家研究的那样,观察到两只兔子出现在不同的洞口,不同的位置,进行猜想它们逃跑的路线。

二、建构“暗箱”概念。

1、山洞是不能随便打开的,我们在外面也不能直接看到里面的样子,我们还想了解里面的样子,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我们仔仔细细观察,搜集信息,再根据信息进行猜想。

比如我们看兔子的位置,用眼睛看到的就是收集到的信息,再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猜测出山洞的结构,画出兔子逃跑的路线,就是大家的想法,你们的猜想。

2、生活中你还知道像“山洞”这样的为了保护它,不方便打开或不能打开的东西吗?

能举例说说吗?

3、(出示课件)医生用听诊器检查身体的图片、地球内部结构图片、检查快递邮包图片等;老师一一讲解后,听小朋友们观察比较:

这三幅图片和山洞图片,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像洞穴一样不方便打开,人们只能靠收集到的各种信息猜想里面的情况。

对于这种不方便打开,不能打开的东西,起个名字叫“暗箱”。

(板书)

三、解暗箱。

1、暗箱里藏着很多秘密,要想了解暗箱里有哪些秘密?

就要收集信息,看到或听到一些现象来进行猜想、判断。

2、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暗箱(出示暗箱)同时课件出示,介绍这个暗箱里有什么。

3、长方形的障碍物的位置被固定在盒子里,可不知道在哪里,怎么样能知道障碍物在这个暗盒里的位置呢?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暗盒不能打开;想一想怎样让小球在盒子里滚动起来?

动作快好还是慢好?

用什么来感觉?

做这个实验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