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4034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 Anxiety Scale.docx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HamiltonAnxietyScale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包括14个项目,由Hamilton于1959年编制;它是精神科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由医生评定的量表之一。

适应范围

主要用于评定神经症及其他病人的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

信、效度检验

(一)信度:

评定者若经过10次以上的系统训练后,可取得极好的一致性。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曾对19例焦虑患者作了联合检查,两评定员之间的一致性相当好:

其总分评定的信度系数r为0.93;各单项症状评分的信度系数为0.83-1.00;P值均小于0.01。

(二)效度:

HAMA总分能很好反映焦虑状态的严重程度。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曾对36例焦虑性神经症的病情严重程度与HAMA总分间的相关检验效度,其效度系数为0.36(P<0.05)。

使用方法

(一)评定方法:

应由经过训练的两名评定员进行联合检查,采用交谈与观察的方式,检查结束后,两评定员各自独立评分。

若需比较治疗前后症状和病情的变化,则于人组时,评定当地或人组前一周的情况,治疗后2-6周,再次评定,以资比较。

(二)评定标准:

HAMA的评分为0-4分,5级:

(0)无症状,

(1)轻,

(2)中等,(3)重,(4)极重。

HAMA无工作用评分标准,各项症状的评定标准如下:

1.焦虑心境(anxiousmood);担心、担优,感到有最坏的事将要发生,容易激惹。

2.紧张(tension);紧张感、易疲劳、不能放松,情绪反应,易哭、颤抖、感到不安。

3.害怕(fears);害怕黑暗、陌生人、一人独处、动物、乘车或旅行及人多的场合。

4.失眠(insomnia);难以人睡、易醒、睡得不深、多梦、夜惊、醒后感疲倦。

5.认知功能(cognitive);或称记忆、注意障碍,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差。

6.抑郁心境(depressedmood);丧失兴趣、对以往爱好缺乏快感、抑郁、早醒、昼重夜轻。

7.躯体性焦虑:

肌肉系统(somaticanxiety:

muscular);肌肉酸痛、活动不灵活、肌肉抽动、肢体抽动、牙齿打颤、声音发抖。

8.躯体性焦虑:

感觉系统(somaticanxiety:

sensory);视物模糊、发冷发热、软弱无力感、浑身刺痛。

9.心血管系统症状(cardiovascular-symptoms);心动过速、心悸、胸痛、血管跳动感、昏倒感、心搏脱漏。

10.呼吸系统症状(respiratorysymptoms);胸闷、窒息感、叹息、呼吸困难。

11.胃肠道症状(gastro-intestinalsymptoms);吞咽困难、暖气、消化不良(进食后腹痛、腹胀、恶心、胃部饱感)、肠动感、肠鸣、腹泻、体重减轻、便秘。

12.生殖泌尿系统症状(genito-urinarysymptoms);尿意频数、尿急、停经、性冷淡、早泄、阳萎。

13.植物神经系统症状(autonomicsymptoms);口干、潮红、苍白、易出汗、起鸡皮疙瘩、紧张性头痛、毛发竖起。

14.会谈时行为表现(behavioratinterview),

(1)一般表现:

紧张、不能松弛、忐忑不安,咬手指、紧紧握拳、摸弄手帕,面肌抽动、不宁顿足、手发抖、皱眉、表情僵硬、肌张力高,叹手样呼吸、面色苍白。

(2)生理表现:

吞咽、打呢,安静时心率快,呼吸快(20/分以上)、健反射亢进、震氮瞳孔放大、眼睑跳动、易出汗、眼球突出。

注意事项

本量表除第14项需结合观察外,所有项目都根据病人的口头叙述进行评分;同时特别强调受检者的主观体验,这也是HAMA编制者的医疗观点。

因为病人仅仅在有病的主观感觉时,方来就诊,并接受治疗;故以此可作为病情进步与否的标准。

虽然HAMA无工作用评分标准,但一般可这样评分:

“1”症状轻微;“2”有肯定的症状,但不影响生活与活动;“3”症状重,需加处理,或已影响生活和活动;“4”症状极重,严重影响其生活。

另外,评定员需由经训练的医师担任,做一次评定,大约需10-15分钟。

结果解释

(一)分界值:

按照全国精神科量表协作组提供的资料,总分超过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超过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超过14分,肯定有焦虑;超过7分,可能有焦虑;如小于7分,便没有焦虑症状。

一般划分界,HAMA14项版本分界值为14分。

(二)总分:

能较好地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全国精神科量表协作组曾对230例不同亚型的神经症患者的HAMA总分进行比较,神经衰弱总分为21.00,焦虑症为29.25,抑郁性神经症为23.87。

由此可见,焦虑症状是焦虑症患者的突出表现,该组病人为一组病情程度偏重的焦虑症。

(三)因子分析:

仅分为躯体性和精神性两大类因子结构:

(1)躯体性焦虑(somaticanxiety);由躯体性焦虑:

肌肉系统、躯体性焦虑:

感觉系统、心血管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生殖泌尿系症状和植物神经系症状等7项组成。

(2)精摔性焦虑(psychicanxiety);由焦虑心境、紧张、害怕、失眠、认知功能、抑郁心境以及会谈时行为表现等7项组成。

因子分一组成该因子各项目的总分/该因子结构的项目数。

通过因子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病人的焦虑特点。

应用价值

(一)HAMA是一种医生用焦虑量表,这是最经典的焦虑量表,尽管它不尽理想,但在所有同类量表中,它的使用历史最长,用得最多,临床和研究工作也最为熟悉。

(二)HAMA能很好地衡定治疗效果,以及比较治疗前后症状变化。

如利用因子分析法作疗效分析,还能确切地反映各靶症状群的变化情况。

(三)本量表评定方法简单易行,可用于焦虑症,但不太宜于估计各种精神病时的焦虑状态。

同时,与HAMD相比较,有些重复的项目,如抑郁心境、躯体性焦虑、胃肠道症状及失眠等,故对于焦虑症与抑郁症,HAMA与HAMD一样,都不能很好地进行鉴别。

理论意义

通过本量表的因子分析,可以具体反映病人的精神病理学特点。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注意:

0无症状1轻微2中等3较重4严重

1、焦虑心境(总担心要发生什么情况)

2、紧张(肌张力高、颤抖、不能放松)

3、害怕(黑暗、独处、乘车、人多等)

4、失眠

5、记忆或注意障碍

6、抑郁心境

7、肌肉系统症状

8、感觉系统症状

9、心血管系统症状

10、呼吸系统症状

11、胃肠道症状

12、生殖泌尿系统症状

13、植物神经症状

14、会谈时行为异常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家长用,适用于4-16岁儿童)

译者说明:

1、原表用的是大规格纸张,许多项目平列横排,为适应国内常用16开纸的情况,改为上下排列,内容未变。

2、各项目后有横线者请用文字填写;有小方框者,请在相应的方框内打X;3、本表内容可分三个部份,翻译时加了“第一部份:

……”等三个大标题;4、在个别项目内加了“译注”,以利使用。

第一部分:

一般项目

儿童姓名:

性别:

男,女

年龄:

出生日期:

年月日

年级:

种族:

父母职业(请填具体,例如车工、鞋店售货员、主妇等)

父亲职业:

母亲职业:

填表者:

父,母,其他人口:

填表日期:

年月日

第二部分:

社会能力

I.

(1)请列出你孩子最爱好的体育运动项目(例如,游泳,棒球等):

无爱好口

爱好:

a.

b.

c.

(2)与同龄儿童相比,他(她)在这些项目上花去时间多少?

不知道较少一般较多

(3)与同龄儿童相比,他(她)的运动水平如何?

不知道较低一般较高

II.

(1)请列出你孩子在体育运动以外的爱好(例如集邮,看书,弹琴等,不包括看电视)

无爱好口

爱好a.

b.

c,

(2)与同龄儿童相比,他(她)花在这些爱好上的时间多少?

不知道较少一般较多

(3)与同龄儿童相比,他(她)的爱好水平如何?

不知道较低一般较高

III.

(1)请列出你孩子参加的组织、俱乐部、团队或小组的名称

未参加口

参加a.

b.

c.

(2)与同龄的参加者相比,他(她)在这些组织中的活跃程度如何?

不知道较差一般较高

(1)请列出你孩子有无千活或打零工的情况(例如送报,帮人照顾小孩,帮人搞卫生等)

没有口

有:

a.

b.

c.

(2)与同龄儿童相比,他(她)工作质量如何?

不知道较差一般较好

V.

(1)你孩子有几个要好的朋友?

无1个2-3个4个及以上

(2)你孩子与这些朋友每星期大概在一起几次?

不到一次1-2次3次及以上

.与同龄儿童相比,你孩子在下列方面表现如何?

较差差不多较好

a.与兄弟姐妹相处口口口

b.与其他儿童相处口口口

c.对父母的行为口口口

d.自己工作和游戏口口口

.

(1)当前学习成绩(对六岁以上儿童而言)

未上学口

不及格中等以下中等中等以上-

a.阅读课口口口口

b.写作课口口口口

c.算术课口口口口

d.拼音课口口口口

其他课(如历史,地理,常识,外语等)

e.口口口口

f.口口口口

g.口口口口

(2)你孩子是否在特殊班级?

不是口

是口,什么性质?

(3)你孩子是否留级?

没有口

留过口,几年级留级?

留级理由:

(4)你孩子在学校里有无学习或其他问题(不包括上面三个问题)?

没有口

有问题口

问题内容:

问题何时开始:

问题是否已解决?

未解决口

已解决口,何时解决:

第三部份:

行为问题

.以下是描述你孩子的项目。

只根据最近半年内的情况描述。

每一项目后面都有三个数字(0,1,2),如你孩子明显有或经常有此项表现,圈2;如无此项表现,图0,

1.行为幼稚与其年龄不符012

2.过敏性症状(填具体表现)012

3.喜欢争论012

4.哮喘病012

5.举动象异性012

6.随地大便012

7.喜欢吹牛或自夸012

8.精神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持久012

9.老是想某些事情不能摆脱,强迫观念(说明内容)012

10.坐立不安活动过多012

11.喜欢缠着大人或过份依赖012

12.常说感到寂宾012

13.胡里胡涂,如在云里雾中012

14.常常哭叫012

15.虐待动物012

16.虐待、欺侮别人或吝啬012

17.好做白日梦或呆想012

18.胡意伤害自己或企图自杀012

19.需要别人经常注意自己012

20.破坏自己的东西012

21.破坏家里或其它儿童的东西012

22.在家不听话012

23.在校不听话012

24.不肯好好吃饭012

25.不与其他儿童相处012

26.有不良行为后不感到内疚012

27.易嫉妒012

28.吃喝不能作为食物的东西(说明内容)012

29.除怕小学外,还害怕某些动物、处境或地方(说明内容)012

30.怕上学012

31.怕自己想坏念头或做坏事012

32.觉得自己必须十全十美012

33.觉得或抱怨没有人喜欢自己012

34.觉得别人存心捉弄自己012

35.觉得自己无用或有自卑感012

36.身体经常弄伤,容易出事故012

37.经常打架012

38.常被人戏弄012

39.爱和出麻烦的儿童在一起012

40.听到某些实际上没有的声音(说明内容)012

41.冲动或行为粗鲁012

42.喜欢孤独012

43.撤谎或欺骗012

44.咬指甲012

45.神经过敏,容易激动或紧张012

46.动作紧张或带有抽动性(说明内容)012

47.做恶梦012

48.不被其他儿童喜欢012

49.便秘012

50.过度恐惧或担心012

51.感到头昏012

52.过份内疚012

53.吃得过多012

54.过份疲劳012

55.身体过重012

56.找不出原因的躯体症状:

012

a.疼痛012

b.头痛012

c.恶心想吐012

d.眼睛有问题(说明内容。

译注:

不包括近视及器质性眼病)012

e.发疹或其他皮肤病012

f.腹部疼痛或纹痛012

g.呕吐012

h.其他(说明内容)012

57.对别人身体进行攻击012

58.挖鼻孔、皮肤或身体其他部分(说明内容)012

59.公开玩弄自己的生殖器012

60.过多地玩弄自己的生殖器012

61.功课差012

62.动作不灵活012

63.喜欢和年龄较大的儿童在一起012

64.喜欢和年龄较小的儿童在一起012

65.不肯说话012

66.不断重复某些动作,强迫行为(说明内容)012

67.离家出走012

68.经常尖叫012

69.守口如瓶,有事不说出来012

70.看到某些实际上没有的东西(说明内容)012

71.感到不自然或容易发窘012

72.玩火(包括玩火柴或打火机等一译注)012

73.性方面的问题(说明内容)012

74.夸惬自己或胡闹012

75.害羞或胆小012

76.比大多数孩子睡得少012

77.比大多数孩子睡得多(说明多多少。

译注:

不包括赖床)012

78.玩弄粪便012

79.言语问题(说明内容。

译注:

例如口齿不清)012

80.茫然凝视012

81.在家偷东西012

82.在外偷东西012

83.收藏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说明内容.译注:

不包括集邮等爱好)012

84.怪异行为(说明内容。

译注:

不包括其他条已提及者)012

85.怪异想法(说明内容。

译注:

不包括其他条已提及者)012

86.固执、绷着脸或容易激怒012

87.情绪突然变化012

88.常常生气012

89.多疑012

90.咒骂或讲粗话012

91.声言要自杀012

92.说梦话或有梦游(说明内容)012

93.话太多012

94.常戏弄他人012

95.乱发脾气或脾气暴燥012

96.对性的问题想得太多012

97.威胁他人012

98.吮吸大姆指012

99.过份要求整齐清洁012

100.睡眠不好(说明内容)012

101.逃学012

102.不够活跃,动作迟钝或精力不足012

103.闷闷不乐,悲伤或抑郁012

104.说话声音特别大012

105.喝酒或使用成瘾药(说明内容)012

106.损坏公物012

107.白天遗尿012

108.夜间遗尿012

109.爱哭诉012

110.希望成为异性012

111.孤独、不合群012

112.优虑重重012

113.请写出你孩子存在的但上面未提及的其他问题:

012

012

012

一、请检查一下是否每都已填好

二、请在你最关心的条目下划线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BehaviorChecklist,以下简称CBCL)是在众多的儿童行为量表中用得较多,内容较全面的一种。

1970年首先在美国使用,1983年出版了使用手册(主要是针对家长用的表),1986年及1987年又分别出版了针对教师用表及儿童自填表的使用手册。

1988年出版的使用手册里又加人适用于2-3岁儿童的行为量表及直接观察表(DOF)。

我国在1980年初引进适用于4-16岁的家长用表,在上海及其他城市作了较广泛的应用,并总结出了我国常模的初步数据。

这一量表主要用于筛查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行为问题,共有五种表格,即家长填的,老师填的和智龄10岁以上儿童自己填的,其中家长填的使用经验最多。

这里主要介绍家长用表,适用于4-16岁的儿童(作者后来推出的适用于2-3岁儿童的量表,内容大同小异,因使用经验尚少,此处从略),内容分三部份:

一、一般项目:

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种族,填表日期,年级,父亲职业(工种),母亲职业(工种),填表人(父、母、其他)。

二、社交能力:

包括七大类;参加体育运动情况,课余爱好,参加集体(组织)情况,课余职业或劳动,交友情况,与家人及其他小孩相处情况,在校学习情况。

三、行为问题:

包括113条,其中56条包括8小项,113条为“其他”。

填表时按最近半年(6个月)内的表现记分,例如第30条“怕上学”,如果过去有,而最近半年内无此表现,即记0分。

第一部分的项目不记分,据认为,父母亲的职业最能代表儿童家庭的社会经济情况,因此“一般项目”中只着重此条。

第二部分的项目除个别条目外,均需记分,其记分方法如下:

(1):

无爱好或一种爱好记0分,两种爱好记1分,三种或以上记2分。

(2)及1(3):

“不知道”不记分,低于一般记0分,一般记1分,高于一般记2分。

(2)及(3)的分数加起来求出平均数,作为这一项的分数。

(1):

记分法同I

(1)。

(2)及

(3):

记分法同I

(2)及I(3)。

(1):

记分法同I

(1)。

(2):

记分法同I

(2)及I(3)。

(1):

记分法同I

(1)。

(2):

记分法同I

(1)及I

(2)

(1):

无或一个,记0分;二、三个,记1分;四个或以上,记2分。

(2):

不到一次记。

分,一、二次记1分,三次工以上记2分。

较差记0分,差不多记1分,较好记2分,把a、b、c的三个分数加起来求出平均分,作为一个分数,d的记分法同上,另作一个分数(即

项有两个分数)。

(1):

不及格记0分,中等以下记1分,中等记2分,中等以上记3分。

把各项分数加起来求出平均数,作为

(1)的分数。

(2):

“不是”记1分,“是"记0分。

(3):

“没有”记1分,“留过”,记0分。

(4):

“没有”记1分,有问题记0分。

问题开始及解决情况不记分。

第二部分的内容又被归纳为三个因子,即活动情况(包括I、

条),社交情况(第

条)及学校情况(第妞条)。

如果将这三个因子从左到右排列在横轴上,把各因子的总分从少(0)到多、按百分位数或T分大小从下向上排列在纵轴上,就可以构成“儿童社会能力廓图(SocialCompetenceProfile)。

”社会能力的分数越高越好,但绝大多数的分数处于2百分位和69百分位之间(即T分30-55)。

低于2百分位者(T分<30)被认为可疑异常。

4-16岁的儿童被分为三个年龄组进行分析,即4-5岁,6-11岁及12-16岁,(2-3岁的另成一个年龄组)。

现将美国样本6-16岁儿童社会能力的分数的正常范围列表如下(表1-4),供参考:

表1:

6-11岁男孩杜交能力因子分正常范围

69百分位平均分

8.5-9

7.5-8

5.0-5.5

2百分位平均分

3-3.5

3-3.5

2-2.5

因子名称

活动能力

社交情况

学校情况

包括项目

I,

表2:

12-16岁男孩社交能力因子分正常范围

69百分位平均分

8.5-9

8.5

5-5.5

2百分位平均分

3.5

3.5-4

2-2.5

因子名称

活动能力

社交情况

学校情况

包括项目

I,

表3:

6-11岁女孩杜交能力因子分正常范围

69百分位平均分

8.5-9

7.5-8

5.5-6

2百分位平均分

2.5-3

3.5

3-3.5

因子名称

活动能力

社交情况

学校情况

包括项目

I,

表4:

12-16岁女孩杜交能力因子分正常范围

69百分位平均分

8.5-9

8-8.5

5.6-6

2百分位平均分

3

3

3

因子名称

活动能力

社交情况

学校情况

包括项目

I,

第三部分是这一量表的重点部分。

以下对一部份作较详细的介绍。

1.条目排列:

113条行为问题是任意排列的,即按某一行为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的次序排列(第一条是A,第112条是W)不是按内容性质归类排列。

2.统计归纳:

每一条行为问题都有一个分数(0,1或2分)称为粗分,把113条的粗分加起来,称为总粗分,分数越高,行为问题越大。

越低则行为问题越小。

因此根据大样本的统计分析,可以算出一个正常上限(不需下限),例如4-5、6-11、12-16岁男孩的总粗分上限分别为42、40-42和38,同龄女孩的上限分别为42-45、37-41和37。

超过这个上限分数,就应做进一步检查。

根据统计处理,还可以把以上113条行为问题归纳为8-9个因子,每一因子包含113条里若干条,所包含的条目的因子负荷后等于或大于0.3,有时同一条目可出现在不同的因子之中。

各因子既可用罗马数字来代表(例如因子I,因子II……),也可以用临床综合征的名称来代表(例如分裂样因子,抑郁因子……)但这些名称并不意味着就是临床诊断。

把每一因子所包括条目的粗分加起来,就是这个因子的分数,为了统计方便,这个分数又可以折算成标准转换分(即T分)。

原作者把因子分的正常范围定在69至98百分位(Percentile)之间,即T分在55至70分之间。

分数超过98百分位时即认为可能异常,应予复查,分数低于69百分位时仍属正常。

现将美国样本的因子分正常值范围(即69百分位平均分至98百分位平均分)列表如下(表5一8),供参考:

表5:

6-11岁男孩行为问题因子分正常范围

98百分位平均分

4-5

12-13

5-6

9

4

6

10-11

20

5-6

69百分位平均分

1-2

3

2-3

3

0-1

1-2

3-4

9

0-1

因子名称

分裂样

抑郁

交往不良

强迫性

体诉

社交退缩

多动

攻击性

违纪

表6:

6-11岁女孩行为问题因子分正常范围

98百分位平均分

12-13

6-7

7

3-4

10

2-3

2-3

20-21

3-4

69百分位平均分

5

1-2

1-2

0

3

1

0

9

0

因子名称

抑郁

社会退缩

体诉

分裂样强迫症

多动

性问题

违纪

攻击性

残忍

表7:

12-16岁男孩行为问题因子分正常范围

98百分位平均分

7

5

13

4-5

6

9

7-8

21-22

9-10

69百分位平均分

1-2

0-1

3

0-1

1-2

1-2

0-1

5-6

3

因子名称

体诉

分裂样抑郁

交往不良

不成熟

强迫性

敌意性

违纪

攻击性

多动

表8:

12-16岁女孩行为问题因子分正常范围

98百分位平均分

14

3-4

3-4

10-11

8-9

12

22

4

69百分位平均分

3-4

0

0-1

3-4

2-3

2

6

0

因子名称

焦虑强迫

体诉

分裂样

抑郁退缩

不成熟

违纪

攻击性

残忍

如果把各因子的分数按因子的罗马字编号从左到右在横轴上排列,分数值则按百分位或T分的高低按纵轴排列(高分在上,低分在下),则可以把每个儿童的因子连成一条曲线,称为“儿童行为问题廓图”(ChildbehaviorproblemsProfile)。

上述归纳把儿童的行为问题分为8-9个因子。

但也有许多人喜欢传统的,简单的两分法,即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