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0782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6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强烈推荐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耒阳畜牧生态园

清洁生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京中设泛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零一二年六月八日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名称1

1.2项目建设单位1

1.3项目建设单位简介1

1.4项目实施主体3

1.5报告编制单位3

1.6主要建设内容3

1.7项目建设地点3

1.8项目投资与筹措3

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

1.10效益分析4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6

2.1生猪养殖业现状6

2.2我国生猪清洁生产技术7

2.3生猪清洁养殖需求性分析12

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

第三章建设区域布局与实施主体基本情况16

3.1项目实施区域布局16

3.2实施主体已有工作基础16

3.3实施主体基本情况17

第四章建设内容与规模19

4.1建设内容19

4.2建设规模19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22

5.1规模养殖场建设方案22

5.2规模养殖农户建设方案35

第六章土建工程及辅助设施43

6.1总图布置43

6.2建筑工程方案43

6.3公用辅助工程43

6.4环境保护44

6.5节能、减排48

6.6消防49

第七章项目实施计划51

第八章预期效果53

8.1规模指标53

8.2对产业发展的带动情况53

第九章总估算及资金来源55

9.1投资依据55

9.2投资估算55

9.3资金来源55

第十章社会与环境效益分析57

10.1社会效益分析57

10.2生态效益57

第十一章项目招标管理59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耒阳畜牧生态园清洁生产项目

1.2项目建设单位

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

1.3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1.3.1企业概况

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于2001年组建,2002年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并被列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的12家典型企业之一。

公司股票于2004年6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是国内第一家以生猪养殖出口为主业的外向型上市公司。

公司总股本为18028万股,被誉为中国生猪第一股。

五十年来,公司一直从事供港澳活大猪业务,是内地口岸公司中最大的活猪出口商,同时还承担了中央和省级储备肉活畜储备和冻肉储备任务,是全国最大活体储备和湖南最大冻肉储备商,公司下辖的湘潭原种猪场是湖南省首家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公司还是湖南省发改委纳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强企业之一。

公司系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活畜分会理事长单位、中国畜牧业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单位、湖南省肉类协会副会长单位、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协会副会长单位、湖南省农业产业化“131”工程项目承担企业。

目前,公司下辖的11家自有生猪生产基地年出栏生猪规模超过40万头,公司加适当规模农场方式养殖规模达30万头,并仍在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公司还对省内77家规模猪场进行了出口认证注册,并建立了长期的生猪贸易战略合作关系,年出栏生猪超过200万头。

公司还拥有2家饲料生产企业、4家贸易与投资企业及2家肉品加工销售公司。

1.3.2企业财务状况

公司上市以来主业清晰、业务稳定、投资管理处处彰显稳健求实,所以一直能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和资产结构,2009年新五丰总资产为75,665.20万元、实现净利润2,179.37万元;2010年新五丰总资产为67,861.90万元、实现净利润1,477.41万元;2011年总资产为75403万元、实现净利润7464万元。

公司被多家银行信用评级AA级以上,具备各种快捷的融资渠道和较强的融资能力。

1.3.3企业业务

新五丰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安全优质猪产业化体系建设,以生猪产业经营及出口业务为主业,涵盖生猪养殖出口、种猪销售、活大猪销售、饲料生产、冷链屠宰、肉品加工与销售、原料贸易、养殖设备生产与销售、品牌鲜肉超市店中店链锁经营及电子商务销售等业务。

1.3.4企业战略规划

公司将立足现有资源优势,突出主业和区域特色,依托出口猪的品质、品牌优势,实现生产与贸易并重、高科技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一体化,向生猪的品种改良、肉类食品深加工两头延伸,建立“安全优质猪、肉品产业化体系"。

实现以专业化为基础的综合经营,走健康、持续发展之路,努力打造经典、人文的百年企业。

公司的战略定位是发展成为湖南规模最大的生猪养殖龙头企业,以及全国最有特色的生猪养殖企业。

1.4项目实施主体

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耒阳畜牧生态园(由一个繁殖场(耒阳大市)、三个育肥场(常宁宜潭、常宁荫田、衡南相市)共四个规模化猪场组成)以及150户湖南新五丰以“公司+农户”模式发展的农户养殖小区作为实施主体,开展生猪养殖清洁生产工程。

1.5报告编制单位

北京中设泛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1.6主要建设内容

耒阳市大市乡、衡南县和常宁市的4个大型规模养殖场共改建“半漏缝”栏舍73100m2,新增水帘降温设备168套,改造保温屋顶144989m2,新增雨污分离管道22000m,建设4个沼气处理设施并配套沼气发电设备,配套建设4个污水处理设施;

耒阳市以“公司+农户”模式发展的150户农户集中养殖小区改建发酵床猪舍41000m2,配套建设一座年处理发酵床垫料4万m3的加工厂。

1.7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耒阳市大市乡、衡南县和常宁市的4个大型规模养殖场,以及耒阳市以“公司+农户”模式发展的农户集中养殖小区。

1.8项目投资与筹措

工程总投资为10423.34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费用7657.38万元,设备费用1874.1万元,其他费用301.86万元。

项目资金企业自筹5423.34万元,申请银行贷款5000万元。

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规模养殖场存栏量

万头

7.54

2

规模养殖户存栏量

万头

2.7

3

建设内容

3.1

规模养殖场

3.1.1

猪舍改建工程

万元

1608.2

3.1.2

猪舍控温工程

万元

541.98

3.1.3

雨污分离工程

万元

330

3.1.4

沼气工程

万元

1227.7

3.1.5

污水处理工程

万元

3043.41

3.2

规模养殖农户

万元

0

3.2.1

发酵床土建工程

万元

738

3.2.2

发酵床垫料工程

万元

1115.2

3.2.3

发酵床垫料处理工程

万元

926.99

4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0423.34

5

资金来源

5.1

企业自筹

万元

5423.34

5.2

申请银行贷款

万元

5000

6

项目建设工期

2

7

项目治理效果

减排猪尿水

吨年

120000

处理猪粪便

吨年

70000

其中:

COD

吨年

4760.00

BOD

吨年

4648.21

NH3-N

吨年

385.21

总磷

吨年

303.9

总氮

吨年

806.39

1.10效益分析

1.10.1社会效益

(1)节约成本,增加养猪效益。

生猪养殖废弃物综合治理及其配套技术的应用,可省水40%以上,可节约饲料10%左右,可减少人工成本10%以上。

饲养一头出栏商品猪可以节约用水、用料、用药、用劳等成本20元以上,项目实施示范场按年出栏15万头商品猪计算,则每年可节约养殖成本300万元。

(2)该项目的实施,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

一是企业新增岗位可安排就业人数108人;二是带动“公司+农户”基地农户从事种植业生产及产业化经营,可间接创造就业岗位200个以上。

(3)该项目实施后,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用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产品品质。

示范项目每年生产4.00万吨生态有机肥料可替代1.60万吨化肥施用,按每吨化肥平均价格为700元计算,可节约资源、能源价值达2800万元。

1.10.2生态环境效益

生猪养殖清洁生产项目能有效治理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消除规模化养殖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有利于促进农村养殖业、种植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确保人居环境友好,实现农业节能减排。

(1)猪舍“半漏缝”生产工艺及配套技术的应用和发酵床技术的应用,较现行养猪工艺模式减少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40%以上。

(2)项目养殖规模为常年存栏生猪10万头,其中:

4个规模猪场7万头,农户养殖3万头。

规模猪场的污水全部处理达标排放,其粪便全部作为有机肥外卖,养殖农户采用生物发酵床技术,每1~1.5年对发酵床垫料进行更换,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每年可处理猪粪70000吨、尿污120000吨。

按每吨猪粪含COD52.0kg、BOD57.03kg、NH3-N3.1kg,总磷3.41kg、总氮5.88kg计算,每吨猪尿含COD9.0kg、BOD5.03kg、NH3-N1.4kg,总磷.0.52kg、总氮3.3kg计算,每年可减排COD4760吨、BOD4648.21吨,NH3-N385.21吨、总磷303.9吨、总氮806.39吨。

该项目实施后,能有效解决规模养猪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2.1生猪养殖业现状

2.1.1国内生猪养殖业现状

据统计,2010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69亿头,比2009年增加608.7万头;其中:

能繁母猪存栏4910万头,比上年增加31.2万头,增加0.64%。

能繁母猪占生猪存栏的比例为10.47%,比上年提高0.35个百分点。

全国种猪场4500个,年存栏220万头种母猪,年提供1200万头种猪。

2011年,生猪标准规模化养殖加快推进,全国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比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59.5%左右。

规模化养猪场和养殖小区正成为生猪主产区规模化养猪的新趋势。

据农业部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12月全国生猪存栏4.538亿头,处于10年来较低水平,比上年同期减少3.24%,比2005年下降10.9%。

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750万头(占生猪存栏的比重达10.46%),处于10年来中等水平,比上年同期减少3.26%,比2005年下降8.1%。

2.1.2湖南省生猪养殖业现状

湖南是全国生猪生产和外销大省,生猪出栏总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人平生猪出栏居全国第一位;全国肉类产量100强县中,湖南占了14个。

据统计,2010年,全省出栏生猪7998.6万头,其中:

出栏肉猪7901.9万头,出口中仔猪96.71万头;猪肉产量555.91万吨。

2011年度,湖南生猪年出栏突破8000万头大关,达到8060万头,同比增长1%。

生猪规模养殖户达到36万户,其中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大户2.4万户,湖南生猪规模养殖的比重占“半壁江山”。

至2011年底,湖南生猪存栏4770万头,同比增长3%。

年度

出栏生猪(万头)

猪肉产量

(万吨)

外调生猪(万头)

年度

出栏生猪(万头)

猪肉产量

(万吨)

外调生猪

(万头)

1983

1913.15

104.1

320

1997

6096.02

387.5

2100

1984

2210.49

124.8

320

1998

6239.98

410.4

2200

1985

2460.89

137.5

850

1999

6060.04

400.1

2400

1986

2632.51

154.8

900

2000

6299.7

414.7

2500

1987

2803.78

162.6

1000

2001

6495.8

429.0

2600

1988

2974.18

178.9

1100

2002

6698.4

444.0

2700

1989

3028.77

178.8

1200

2003

6921.4

456.9

2800

1990

3092.13

187.7

1300

2004

7323.4

485.5

2950

1991

3247.88

197.0

1400

2005

7780.3

511.7

3180

1992

3536.31

211.1

1600

2006

7984.9

525.0

3160

1993

3813.18

233.7

1700

2007

7011.9

473.0

3220

1994

4372.57

267.1

1800

2008

7630.9

516.7

3190

1995

5001.71

310.1

1900

2009

7858.5

532.2

3200

1996

5578.96

353.6

2000

2010

7998.6

555.9

-

2.2我国生猪清洁生产技术

2.2.1沼气池处理模式

该模式就是将畜禽粪污厌氧消化后,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还田利用的一种能源生态型处理模式。

1.技术特点

人工首先将干粪清扫出畜舍,清扫出的干粪外销或生产有机复合肥。

用少量的水冲洗畜舍中残存的粪尿,将粪尿和冲洗水经过厌氧发酵后形成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供周围农田利用。

2.适应的地域和主体:

这种模式适用于气温较高、土地宽广、有足够的农田消纳养殖场粪污的农村地区,特别是种植常年施肥作物,如蔬菜、经济类作物的地区。

适合于养殖规模不太大的养殖场,养猪场规模一般在出栏万头及万头以下。

3.主要优缺点

(1)优点

干粪制成有机肥还田,发酵后的沼液、沼渣也还田利用,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化,可以减少化肥施用,增加土壤肥力;相对于其他大型沼气工程的处理模式而言,该模式在厌氧发酵产生沼液后直接将沼液还田利用,实现“养-沼-种”结合,而没有沼液的后处理环节,投资相对较省;另外,该模式能耗低,而且不需专人管理,运转费用低。

(2)缺点

必须要有足够容积的储存池来贮存暂时没有施用的沼渣沼液,雨季以及非用肥季节还须考虑沼液的出路;另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4.适应性

沼气池处理模式由于技术成熟且在国内拥有较多成功案例,适合在大中型规模养殖场采用。

2.2.2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

生物发酵床模式是一种零排放环保型健康养猪生产方式,是根据微生态理论和生物发酵理论,以谷壳、锯末、枯草菌和酵母菌等复合微生物发酵菌制成混合有机物垫料,铺垫在猪舍里,猪的排泄物渗入有机垫料,经微生物作用被迅速降解、消化,利用猪的拱翻习性进行粪便的翻埋,便于新旧垫料的更新及好氧、厌氧菌的交替,从而达到免冲洗猪栏、无臭味、零排放、从源头实现环保、无公害养殖目的。

在此过程中,猪的排泄物混入有机垫料中,与复合微生物发酵菌有机结合,通过发酵即可制成优质的生物活性有机肥,消纳了大量的秸杆、稻草、木屑等农业废弃物,促进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又可以解决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问题,改善农村、农业生态环境,形成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农业系统。

1、技术特点

猪舍内铺垫以谷壳、锯末、枯草菌和酵母菌等复合微生物发酵菌制成的混合有机物垫料,猪粪尿直接排放在垫料上被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实现零排放。

2、适应的地域和主体

生物发酵床模式适应性广,几乎各种养殖规模、各种地域都可以适用。

但是由于发酵床湿度要求较严格,对于湿度较大的地区,其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另外,生物发酵床对猪舍设计要求高,适合新猪场采用,而不适合旧猪场改造。

该模式在散养户和各种规模的养殖户中都可以推广。

3、主要优缺点

(1)优点

实现粪尿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全面提高猪场清洁卫生水平,改善猪舍环境;搞高了饲料利用率;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和蔓延;降低水电等成本消耗;降低固定资产的投入,不需要额外占用土地处理粪污。

(2)缺点

发酵床的温、湿度是寄生虫的最佳生存环境,发酵床一旦被寄生虫污染,很难清除;夏季猪舍内温度过高,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在我国夏季炎热的南方地区问题更为严重,需要采用有效的降温措施;发酵床养猪法猪舍内不能使用化学消毒药品和抗生素类药物,一旦猪场发生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时,不易控制;当前商业化的发酵床菌种的发酵效率、不同地区的发酵条件及垫料配比仍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4、适应性

发酵床技术由于存在垫料成本高,夏季温度过高等技术难点尚未客服,且在南方使用的较少,建议在小型养殖场中使用。

2.2.3“150”+厌氧+还田模式

“标准化养猪150”是指建1栋全封闭式标准猪舍(220m2),进行标准化饲养,每批出栏肉猪150头。

该模式猪舍环境可控、猪只自由采食、全进全出,一年可出栏三批450头肉猪,且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与传统饲养相比:

一是给猪只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猪舍冬暖夏凉,可充分发挥猪只生产潜能。

二是由于封闭式饲养和同源引种、全进全出及严格的疾病预防和控制,降低了养殖风险。

三是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单人饲养量可而“150”+厌氧+还田模式就是将“150”猪舍与厌氧消化池相连,将粪尿全部进入厌氧消化池进行沼气发酵,发酵后的沼液、沼渣做为有机肥肥田利用。

1、技术特点

猪只在全封闭式标准猪舍内进行标准化饲养,自由采食、全进全出,粪尿全部进入厌氧消化池进行沼气发酵,沼液、沼渣做为有机肥肥田利用,实现零排放。

150+厌氧+还田模式的一个关键是:

猪场周围要有土地,也就是要考虑周围土地的承载力。

另一个关键是:

沼渣沼液的储存,必须要有足够容积的储存池来贮存暂时没有施用的沼渣沼液,不能有废水向水体排放。

2、适应的地域和主体

“150”+厌氧+还田模式由于需要有足够的农田消纳粪便污水,因此适用于离城市较远、有一定农田配套的城郊或农村地区。

因为该模式规模适中,投资额度相对较小,对地理条件没有特殊要求。

适合在年出栏1000头以下的中小规模养殖户中推广。

3、主要优缺点

(1)优点

该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养殖过程采用标准化管理,而且劳动强度不大,粪污处理设施维护简单、无需固液分离所有粪便可全部进池发酵,且污染物零排放,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化。

(2)缺点

由于要考虑周围土地的承载力,因此,猪场周围需要有足够的土地配套来消纳沼渣、沼液,占地面积较大。

另外,粪污处理设施投资相对于猪场建设投资而言费用偏高,且沼气池产气率会根据气候温度而变化,难以做到稳定供气,会降低养殖户进行粪污治理投资的积极性。

2.2.4三级沉淀池模式

三级沉淀法是一种采用物理沉淀的方法来达到粪污减排目的的治污方法。

猪场内的粪尿在排放到场外前,先在场内三个沉淀池内进行沉淀,然后再排出,达到减少粪污排放目的。

该法简便实用,具有一定的治污效果。

1、技术特点

通过对猪场三级沉淀池建设项目总结归纳,其建设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养猪场(户)需根据养殖量确定三级沉淀池大小,但池体容积最低不得小于50m3;池体有效深度为1.5~2米。

(2)三级沉淀池建设需采用砖混结构,为防止池底渗透,底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浇铸。

池体四周墙采用砖砌24墙,墙面水泥抹浆,浆厚度不得低于10mm。

池顶加盖预制板,防止雨水进入。

(3)每格池体进出水口均开口于隔墙顶部一侧,左右交错,进出口、漫溢口均设栏网,便于固液分离,适当减缓流速,截留浮渣,提升沉淀效果。

三级沉淀池主要以综合利用为基本对策,提高畜禽粪便的利用率,其效益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益。

可明显改善种猪场周围的生态环境,池底沉积粪污作为有机肥还可以降低使用化肥的成本,生产绿色蔬果。

2、适宜的地域和主体

由于需要有足够的农田消纳沉淀粪便,因此适用于离城市较远、有较多农田配套的城郊或农村地区。

因为该模式投资额度相对较小,但要求定期将沉淀粪污转运到田间地头,且对粪污处理深度及效率相对较低。

因此地势平坦江汉平原地区较为适用,适合在年出栏1500头以下的中小规模养殖户中使用。

3、主要优缺点

(1)优点

沉淀池建设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适合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2)缺点

对粪污处理不够彻底,对粪污成分没有本质上改变,处理效率低下,需要经常清淤,且周边要有大量农田消纳粪污。

2.3生猪清洁养殖需求性分析

随着我国畜禽业的快速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在解决了畜产品供给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着眼于污染预防,将污染整体预防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全过程,通过不断改善管理和技术水平,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以降低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因此,推行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可以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证环境质量持续不断改善。

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4.1是实现养猪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推行生猪清洁养殖可大大减轻末端治理负担。

末端治理作为目前国内外养猪业控制污染最重要的手段,对保护环境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规模养猪发展速度的加快,末端治理这一污染控制模式的种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首先,末端治理设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第二,末端治理存在污染物转移等问题,不能彻底解决环境污染;第三、末端治理未涉及资源的有效利用,不能制止自然资源的浪费。

推行生猪清洁养殖对于养猪企业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提高市场竞争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生猪清洁养殖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养猪工艺改造、设备更新、废弃物回收利用等途径,实现“省水、减排、降耗、增效”,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另一方面,它也强调提高养猪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饲养人员在经济观念、环境意识、参与管理意识、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可有效“节水、省料、省药、省工和增收”,实现节支增收每头猪在60元左右。

同时,生猪清洁养殖还可有效改善饲养人员的劳动环境和操作条件,减轻生产过程对员工健康的影响,为养猪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促使公众对其产品的支持,提高养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大力推行生猪养殖“零排放”清洁生产新模式,应用示范“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等清洁生产技术,是对养猪产业污染防治末端治理和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是促进养猪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实现养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4.2是实现农业生产减排、保护农村和流域环境的迫切要求

2009年,湖南全省出栏生猪7856万头,外销量居全国第一,出栏量及活大猪、冷鲜冻肉出口均居全国第二;产值1182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78%,占农业总产值的34%。

目前,湖南生猪产业已进入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重要转型时期。

到2009年底,全省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3%,较2000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其中,年出栏50头以上和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分别达35.3万户、1.9万户,较2000年增加了13.1万户、1.2万户。

据测定,一个存栏千头的养猪场年产粪便达2000吨以上,每头商品猪产粪便和尿水约0.925吨。

此外,污染还来自畜禽养殖户的其他废弃物,如病死畜禽、孵化残余物、霉变饲料、冲洗废物等。

全省生猪养殖产生的有机废弃物排放量只算粪便一项就在3600万吨年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