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0999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2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路基(强夯)首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国家高速公路网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集宁至阿荣旗联络线乌兰浩特至扎兰屯高速公路(乌兰浩特至新林北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参考资料、工程量清单等;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4)《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5)《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二、工程概况

1、本项试验段工程概况

K18+150—K18+400为全幅新建路段路基宽度26米,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

路基均为填方,平均填方高度约为6米。

根据设计图纸以及我单位实地勘测,K18+150—K21+820途径水稻田,根据设计资料显示,该段落地表土层土质为低液限、粉土、低液限粘土,软塑~流塑状态,表面含有植物根系并有积水现象、承载力较差,考虑到这些地段地下水位较高,全部换填石渣不容易压实,为了提高路基整体稳定性,根据实际情况等先抛填一定厚度片石,在此标高基础上进行强夯,再铺设两层土工格栅,以提高其稳定性。

因此,强夯施工成为此段路基的重点、难点,我单位现拟定将K18+150—K18+400段,合计250米作为强夯路基的试验段进行施工。

试验路段作为试验段先行施工,以检验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施工机械的配置组合、原材料质量控制等技术指标。

2、本试验段主要工程量

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试验段长度250米。

主要工程量有:

基底换填石渣6142m³;土工格栅23166㎡;强夯面积12285㎡;抛填石渣12142m³。

三、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1、乌新高速WXTJ-3合同段施工组织机构见附表三。

2、拟投入本项试验段的人员职责

施工负责人

刘玉斌

技术负责人

王建忠

现场负责人

陈广文

质检负责人

刘淑清

测量负责人

周俊刚

安全负责人

王磊

现场技术人员:

王海龙、张宝财、赵志刚

试验人员:

杨晓光、李伟、曹泽荣

四、设备、人员进场情况

1、劳动力计划

序号

工种

数量(人)

序号

工种

数量(人)

1

管理人员

4

7

修理工

2

2

测量工

2

8

辅助工

10

3

特种机械操作手

4

9

4

电焊工

1

10

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用途

1

履带式起重机

YTQH259

1

强夯

2

振动压路机

20T

2

碾压

3

自卸车

25T

5

运输

4

装载机

ZL50

2

推平

5

洒水车

6000L

1

洒水湿润

6

平地机

PY165C

1

整平

注:

本表仅列出主要设备,具体施工机械见《进场设备报验单》

3、主要人员进场情况

序号

姓名

职务

进场情况

备注

1

林生

项目经理

已进场

2

王建忠

项目总工

已进场

3

刘玉斌

项目副经理

已进场

4

拓宏波

项目副经理

已进场

5

陈广文

工程技术部长

已进场

6

潘晓军

桥涵负责人

已进场

7

王海波

合同计量

已进场

8

张国龙

综合办公室

已进场

9

刘淑青

质安部

已进场

10

林峰

财务部

已进场

11

卢庆根

实验室主任

已进场

12

王文亮

物资设备部

已进场

13

测量人员

测量

已进场

12名

14

试验人员

试验

已进场

5名

15

专职安全员

施工安全

已进场

4名

五、关键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1.1软土路基施工主要技术要求及措施

针对路基施工流水图:

对于水稻田,路基内淤泥较厚,且水位较高路段: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抛石挤淤→碾压→强夯施工→铺筑土工格栅→换填土→碾压→质量检测。

1)、在未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以前,不得进行任何路段的填土施工。

2)、在原有路面上修筑路堤前,将原有路面加以破碎并翻松,所有不适用的材料清除出现场。

3)、填筑施工时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每层压实厚度:

填土<300mm、土石混填<400mm、填石<500mm,并用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压实机具进行压实,在压实前达到均匀厚度。

4)、严禁贴坡补足宽度;不同种类的土分层填筑,不混杂,优良土填在上层;桥台等与土路基结合部填土,分层填筑压实,每层松铺厚度在10cm与30cm之间,根据压实设备、压实方法及现场试验确定,坡度略向桥外方向斜以利排水,压路机压不到或不能机压,采用人工夯实。

5)、填筑逐段分层进行,先填低路段,后填一般地段;先填路中,再逐渐填至路边。

保证平面上的路拱和纵坡,保持表层无积水和干燥。

6)、路堤按断面全幅施工,每次修筑的长度<200m,并配备相应的机具设备。

7)、填方分段施工时,每段与邻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先施工地段按1:

1坡度分层留台阶;同时填筑时,分层相互交叠衔接,搭接长度台阶宽度>1m。

8)、当原地面的自然纵横坡度陡于1:

5时,路堤基底先挖宽度>1m,内倾坡度为4%的台阶。

覆盖层较薄时,现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

填筑由最低一层台阶填起,并分层夯实,然后逐台向上填筑,分层夯实,所有台阶填完之后,即可按一般填筑进行。

9)、路基压实时,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慢后快,先边后中,先高后低,以及轮迹要重叠等原则。

分层夯实碾压路基要控制好最佳含水量,并根据填料情况决定碾压吨位与遍数,路基压实度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10)、土路基压实后,不产生有松散、弹簧、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等现象。

1.2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

填料应用部位

(路面底标高以下深度m)

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料最大粒径

(mm)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上路床(0~0.30)

8

6

5

100

下路床(0~0.80)

5

4

3

100

上路堤(0.80~1.50)

4

3

3

150

下路堤(>1.50)

3

2

2

150

零填及挖方路基

(0~0.30)

8

6

5

100

(0~0.80)

5

4

3

100

1.3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

填挖类型

路床顶面

以下深度

(m)

压实度(%)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上路床

0~0.30

≥96

≥95

≥94

下路床

0.30~0.80

≥96

≥95

≥94

上路堤

0.80~1.50

≥95

≥94

≥93

下路堤

>1.50

≥93

≥92

≥90

零填及挖方路基

0~0.30

≥96

≥95

≥94

0.30~0.80

≥96

≥95

1.4、强夯施工的技术控制措施

1)施工前先将原地面的表土清除,同时在强夯地基两侧各挖一道排水沟,以方便挤出地下水及时排走,然后再填筑片石或石渣,在此标高基础上进行强夯施工。

2)强夯施工时采用单击能力为2000KN.m的锤夯击两遍,每个夯及点总夯击次数大于10次,以此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普夯(普夯单击夯击能力400KN.M~600KN.M,普夯2遍,夯印搭接1/4)。

施工时桩点夯击采用1.2-1.5米直径夯锤夯实,夯锤重大于15吨,便于施工,普夯采用2.0-2.5米的大直径夯锤。

3)施工时,起始夯击时,为尽快剪破表层硬壳层,当表层硬壳剪破后,每次夯击前均采用片石回填夯坑。

4)施工中严格控制最后两击夯沉量,并且做好施工记录

5)强夯停夯标准:

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

6)强夯施工完成后,铺筑片石或石渣层平整场地,采用振动力为150KN的振动压路机碾压,直到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

7)强夯置换地基承载力效果采用单墩和墩间土分别进行荷载试验的方法,对于墩间土采用其他原位测试和钻孔取样土工分析以及瑞利波检测方法。

8)强夯的试验及自检要求:

(1)测每一夯击的夯坑及其周围土的沉降及隆起情况,汇出夯坑每击夯量和夯坑四周隆起量,给出每个夯及点合理击数。

(2)测出每遍地面平均夯沉量,汇出平均地面沉降及隆起图。

(3)进行荷载试验,确定地基处理后地基承载力。

(4)单墩和墩间土复合地基承载力不低于设计要求。

2.1施工准备

2.1.1施工技术准备

2.1.1.1在项目总工带领下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对有疑问的问题要求设计交底。

2.1.1.2组织项目部施工技术员勘察现场,进一步优化施工技术方案,使方案更切实可行。

2.1.1.3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编制进度计划,设备进场计划,劳动力调配计划,材料采购计划。

2.1.1.4项目经理部与设计代表办理好水准点控制桩的交接手续,并在现场建立符合施工精度要求的高程控制网,导线控制网,设置临时水准点和各种控制技术文件。

2.1.1.5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合理的施工流程、施工技术、质量保证、安全文明生产等具体措施。

2.1.1.6对施工现场进行整平,作好机械、材料及设备进场工作。

2.1.1.7准备与本工程有关的施工表格、记录表格与质量管理表格。

2.1.1.8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之掌握本工程所执行的各项技术规范、指标和设计要求。

2.2.3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

 

因本施工路段经过水稻田地段,我部拟按设计要求采用施工测量、清表排水、清淤、片石填筑、换填土、铺设土工格栅后进行强夯施工等方法进行软土路基处理工作。

1.以给定的基准点,放出路基外边线。

测量时应满足《工程测量规范》施工放样的要求,测距相对中误差1/1000,测角中误差45〞,在测站上测定高差中误差10mm。

2.在设计的地基处理区域内,用推土机或挖机并采取人工配合的方法清除场地内的杂草、树根、农作物、生活垃圾及其它腐植质,并平整场地。

平整度要求符合规范要求。

排水清淤。

积水较少地段直接采取抽水措施将积水抽排干净,待水抽干后,用挖掘机配合湿地推土机清除底部淤泥,清至出现原状土为止。

淤泥清除后放至指定地点,清淤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按设计规定材料进行回填。

必要时,在设计强夯区域以外2m及强夯区域内按一定的间隔,用挖机开挖明沟,组成相互连通的排水网络体系。

沟底深度1.2~1.5m,做成一定坡度使水自然流向场地外侧,沟边坡放至不易坍塌即可。

当场地表面或夯坑内有积水时,及时将水排出场地之外。

清淤完成后及时恢复中线,用白灰弹出片石填筑的内外边线,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片石填筑。

  3.片石填筑。

材料:

片石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片石中部厚度不应小于15cm,片石干净无水锈。

  试验段:

正式施工前,在现场选取250m路段作为试验段先行施工,以检验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施工机械的配置组合、石料回填时机及厚度、碾压遍数等技术指标。

施工完毕报监理批准后,再依照试验段经验展开大面积施工。

  片石填筑的方法:

填筑前先测量,用白灰弹出路基边线,在施工中严格控制碎石嵌挤的施工厚度和平整度,采用震动压路机和三轮压路机碾压,确保压实度。

  

(1)片石用自卸汽车运至施工地点。

采用推土机推平,平地机精平,确保厚度和平整度,采用震动压路机和三轮压路机碾压,确保压实度。

片石填宽要超出设计宽度30cm以上,为下步工序做好准备;

  

(2)分层填筑时,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根据现场情况先中央后两侧式卸料,并用推土机推平,碾压层厚度控制在50cm;

  (3)片石顶部在碾压时应采用碎石屑等细料进行找平然后以20T以上(激振力+自重)的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至轮迹小于8mm为止,其上填筑路基土。

片石弯沉检验待改良土第一步完成后进行;

  (4)片石填筑后及时进行削坡(换填土及石填筑完毕后也及时削坡)。

  3.换填回填土。

选用符合要求的回填土进行换填。

  正式施工前,在现场选取此250m路段作为试验段先行施工,以检验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施工机械的配置组合、上料方法及数量控制、松铺系数等技术指标。

施工完毕报监理批准后,再依照试验段经验展开大面积施工。

路基填筑时原则上采用分层摊铺、压实,如含水量过大,采用翻晒法,再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细平;含水量过小,则应先加水闷土,再运输、摊铺、找平。

总之使其达到最佳含水量±2%以内的要求,再碾压成型。

2.2.4强夯施工方法

⑴夯锤选取

强夯施工时采用单击能力为2000KN.m的夯锤,采用1.2-1.5米直径夯锤夯实,夯锤重大于15吨。

锤体上均匀设置4个上下贯通的气孔,避免产生“气垫”和“真空”效应。

⑵强夯主机选型

强夯主机主要采用履带式起重机。

⑶脱钩器

脱钩装置与滑轮组二者合一,强度可靠、施工灵活,夯锤吊到设计高度时,与脱钩连接的钢丝绳拉紧,锐钩打开使夯锤自由落地。

⑷点夯施工方法

2量放线,确定夯区位置;

 

②布置夯击点位,并用石灰、小竹片、有色塑料纸袋等明显标志标明,报监理验收;

③架设水准仪,测量夯击点地面高程并记录,仪器设在距夯击点30m之外,;

④夯机就位,稳车稳锤;

⑤提升脱钩器,标定落距并锁定脱钩器钢丝绳长度;

⑥提升夯锤,脱钩器打开夯锤自由落下;

⑦测量锤顶高程并记录,计算夯沉量;

⑧重复步骤⑥~⑦,直至满足停锤标准,完成该点夯击;

⑨重复步骤④~⑧,完成该遍全部夯点夯击;

⑩每遍夯完后,用填料将坑填平,或用推土机整平。

⑸点夯施工质量要求

①夯点测量定位允许偏差≤±50cm;

②夯锤就位允许偏差≤±15cm。

⑹强夯点夯施工观测

在强夯施工时,应逐点观测记录夯沉量,计算夯坑深度。

必要时测量夯坑上开口直径、夯坑周围隆起量等数据。

记录内容包括施工日期、夯锤高度、夯点编号、夯点夯前面标高、每击锤顶标高等。

2.2.2.5普夯施工方法

在夯区一侧按锤印搭接要求的时间放出每一排普夯点的基准线,然后沿每排基准线按锤印搭接要求的间距逐点进行普夯(普夯单击夯击能力400KN.M~600KN.M,普夯2遍,夯印搭接1/4)。

2.2.2.6排水明沟回填补强

普夯结束后,在推平夯坑的同时将场地内的排水明沟回填压实,并有1500KN.m能级进行搭接夯补强,锤印相互搭接1/4,每点2遍。

2.2.2.7夯后场地平整及标高测量

夯后场地整平后,进行水准测量,满足高程要求。

2.3地基处理试验

2.3.1试区选取

本场地区域内各选取一个地质条件相对不利的地段、面积在适合的小区域先行试夯,以便作进一步调整。

2.3.3试验施工目的

①通过单点夯试验,确定夯坑深度的控制值是否合理。

②了解强夯的加固效果,判定夯后地基土密实情况及地基承载力能否符合设计加固要求。

③提供能满足设计加固要求的地基处理施工参数。

2.3.4试夯方法

2.3.4.1单点夯试验

在试区内选取一个夯点进行试夯,记录每击夯沉量,测量夯坑深度及坑周降起高度,当最后二击夯沉量平均值小于控制标准或夯坑过深(>300cm)即可停止夯击。

选取合理的单点夯击数和收锤控制标准。

2.3.4.2群点夯试验

按[5.2.2.4](4)的方法完成点夯,经满夯施工、整平、间歇,最后进行效果检测。

同时在两个试区各选一夯击点进行探井开挖,观察填土层的压密情况及块石破碎情况。

2.3.5试验检测

(1)测每一夯击的夯坑及其周围土的沉降及隆起情况,汇出夯坑每击夯量和夯坑四周隆起量,给出每个夯及点合理击数。

(2)测出每遍地面平均夯沉量,汇出平均地面沉降及隆起图。

(3)进行荷载试验,确定地基处理后地基承载力。

(4)单墩和墩间土复合地基承载力不低于设计要求。

2.4强夯施工措施

2.4.1强夯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①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和落距,确保单击夯击能符合要求。

②每遍夯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及时纠正。

③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锤击数和每击的夯沉量。

④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如遇到特殊情况(如夯沉量过大)要及时反馈设计及监理单位,协商解决方案。

⑤现场的控制桩应树立明显标志加以保护,并定期进行复核、检查。

⑥夯锤气孔应保持通畅,如遇堵塞,应随时将塞土清除。

2.4.2强夯施工辅助措施

场地平整时,控制土面标高的坡度与设计流向一致,使夯后的土面在雨后能将表面雨水自然地流到排水沟里去,以保证现场不受雨水浸泡。

夯坑应及时推平,或用填料填平,如突遇下雨造成夯坑大量积水时应用水泵及时排出。

2.4.3强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①进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吊车驾驶室应设安全网,以防强夯时土、石飞溅伤人。

夯击时所有人员应退至安全距离外,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②施工现场应保持平整,夯坑回填整平时应注意压实,防止强夯机组施夯和转移时翻车、扭架或背杆事故发生。

③六级以上大风天气及夜间照明不良情况下严禁强夯作业。

严禁酒后操作机械和上岗工作。

④当强夯施工场地内或外侧有地下管线、建(构)筑物时,应当清理工作和隔震措施。

六、地基处理效果检测

在全部满夯完成后,可进行地其处理效果检测,应满足设计及规范的具体要求,另行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工程质量检测,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七、施工进度计划

考虑到工期时间安排,强夯试验段路基拟定工期为_____天,并且要求试夯检测结果能满足设计。

同时兼顾其他分项工程有序高效进行。

具体施工进度计划见附表一(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试验段施工进度横道图)、附表二(K18+150—K18+400软土地基强夯试验段施工进度网络图)。

八、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8.1、配备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并留有一定的富裕量,并在开工前全部调入现场,调试准备就绪。

8.2、充分做好开工前的材料、机具、物资供应计划。

储备一定数量的常用件、易损件,保证施工需要。

8.3、投入一定数额专项基金,用于工程前期准备及设备维修保养。

8.4、选派能力强、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干部进入管理层。

配备足够的技术骨干、技术工人上岗,保证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8.5、项目部配备机械工程师,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建设备待检小级,进行设备按期保检工作,强化设备保养维修工作,

8.6、做好季节性施工技术准备和措施,保证雨季施工的正常进行,不因气候的变化而较大影响工期进度。

8.7、加强施工环节控制,对关键过程、特殊过程、难点、重点环节,要有专门作业指导书和对策方案,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九、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9.1质量目标承诺

施工中各项检测结果合格率达100%。

9.2质量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质量安全组:

设专职质量员,负责工程质量计划的制定,质量监督,质量信息的反馈,改进和预防措施的制定。

9.3质量自检方法

9.3.1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9.3.1.1、偏差控制

点夯测量定位允许偏差≤±50㎜

夯锤落距偏差±300mm

锤重允许偏差±100kg

夯锤就位中心位移±150mm

9.3.1.2、质量监测要点

强夯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下列监测工作:

①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符合设计要求。

②在每遍夯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如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③按设计要点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最后二击的夯沉量。

9.4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9.4.1思想教育措施

提高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牢牢树立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信誉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广泛开展TQC教育,全员参与质量管理,进行经常的岗位、技能和质量标准培训。

9.4.2创优制度保证

1、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本着谁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工作的原则,各分管分项工程负责人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

2、工程质量实行三级验收、分项评定,严格按照“三工”、“三检”、“两坚持”、“一过硬”的方针进行施工,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技术复核、隐蔽工程检查验收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技术复核计划,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

4、工序交接制度

实行“五不施工”和“三不交接”制度,“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施工测量和资料未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不施工;上道工序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

“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齐全不交接。

5、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

现场计量管理器具必须专人保管使用。

他人不得随意动用,以免造成人为的损坏。

损坏的计量器具必须及时申报修理调换,不得带病工作。

6、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施工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由分管理人员负责,分类归档管理。

施工资料及时填写,并取得监理工程师的签认,做到先签证后开工。

施工原始资料填报完整、清晰、准确,确保施工资料的真实性。

7、工艺流程规范操作制度

建立以班组长为责任人的工艺流程负责制,使每一工序的工艺流程有专人负责,确保流程有效,每道工序实施前,由施工技术负责人进行工艺流程交底,交底内容为流程程序、达到的标准等。

切实做到使每个施工工作人员心中有数。

建立流程图标示制度,每一工序施工前,施工队应对工序流程挂牌标示,使全体人员熟悉流程,不致盲目施工。

每一工序流程完成后,及时认真总结施工经验,不断提高操作水平,尤其在使用新材料时,通过不断提出改进措施达到最佳流程工艺。

9.4.3监督保证

1、严格执行监理程序

工程开工前做文件报批审核、质量检验单批复、工程测量及其它检测的实施、复核均应请监理予以审查、认可和旁站监督。

工程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的验收、设计变更、工程竣工的验收等,均应严格执行监理程序。

2、维护监理的权威性,自觉接受监理的监督检查。

3、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和质量监督员不定期进行质量检查监督,并应做到抽查结果和施工记录核对,施工记录与工程量核对,完成量和作业时间核对,由以上三项核对来检查质量隐患,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4、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整改措施。

5、对材料供应商应进行考察和选择,所有的供货商都全面执行一套质量保证体系。

9.4.4经济保证

1、项目部和施工班组签订质量责任状,对施工质量实行谁施工谁负责,并在劳动报酬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质量保证金。

2、实行质量岗位责任制和工程质量奖罚制,完善难工计价手续。

对分项工程各道工序定人、定岗位、定责,完工计价必须有质检人员签字。

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跟踪管理,凡在施工过程中,按图施工达到优质的班组,以表扬、表彰、奖金等形式给予奖励,对违反操作规程的机组,责令停工整改。

9.4.5物质保证

1、按施工规模、工期要求配备机械装置,并考虑一定的富余量。

项目部设机械工程师,现场配备充足的机械维修人员,做好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易损件、紧缺件要配备充足,大力提高施工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2、制定严格的材料采购程序,严把材料质量关,采购材料应对供应商进行调查和比较,产品应提供合格证明和需要的检验报告,过期和报废的材料一律不得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