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1326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

 

 

 

 

 

 

 

南江县农业局  编制

二○一一年三月

项目名称: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

南江县农业局

项目法人代表:

徐鹏

项目性质:

招商引资

项目实施地点: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正直镇农业产业园区

项目实施方案编写责任单位:

南江县农业局农技站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

1.1.2项目性质

招商引资

1.1.3建设单位概况

建设单位名称:

南江县农业局

法人代表:

徐鹏

1.1.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正直镇农业产业园区。

(2)建设规模

生产线建成后年保鲜玉米5万吨、加工鲜玉米汁1万吨,实现年产值2.8亿元,利润约0.64亿元,税金0.23亿元。

(3)建设期限

12个月(2011年3月-2012年3月)

(4)建设内容

在正直镇农业产业园区内建保鲜气调库及生产车间,面积约21600平方米,建鲜玉米汁生产线2条,购置相关配套设备,形成年保鲜鲜玉米5万吨、加工鲜玉米汁1万吨。

1.1.5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本项目总投资15214.79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094.78万元,流动资金1745.77万元。

1.1.6资金筹措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15214.79万元,拟招商引资10000万元;企业建设用地及可用设备折资5214.79万元。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004-2010年中央1号文件;

(2)《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2005~2010年)》;

(3)农业部《大力推进和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调查报告》;

(4)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计划》;

(5)农业部《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

(6)四川省《关于实施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见》;

(7)四川省政府《四川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8)《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

(9)项目业主单位提供的相关财务审计报告、技术资料、财务基础数据及其它附件。

1.3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该项目实施后,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可以辐射带动项目区长赤、正直、元潭、下两、高桥、仁河、黑潭、红光、傅家、赤溪、沙河、燕山、兴马、大河、贵民、汇滩等48个乡镇、150000余户农户种植近30万亩优质玉米。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内容与指标

单位

指标值

备注

1

产品方案

 

 

 

1.1

优质鲜玉米

50000

 

1.2

鲜玉米汁

10000

 

2

总投资

万元

15214.79

 

3

年销售收入

万元

280000

 

4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21035.89

 

5

增值税

万元

1960

 

6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344

 

7

利润总额

万元

6377

 

8

所得税

万元

1594

 

9

净利润

万元

4783

 

10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

%

30.58

贴现率10%

11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

21.35

贴现率10%

12

财务净现值(税前)

万元

14772.81

贴现率10%

13

财务净现值(税后)

万元

7383.83

贴现率10%

14

投资利润率

%

32

 

15

销售利润率

%

22.78

 

16

静态投资回收期

4.02

税前

17

静态投资回收期

5.49

税后

 

 

 

 

 

 

 

 

 

 

1.5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5.1综合评价

(1)项目经济效益好

本项目达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年交纳增值税196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344万元,年利润总额6400万元,所得税1594万元,净利润4783万元。

项目可带动近150000农户增收,户均增收达500元。

充分体现了企业盈利、农民增收、国家增税的目的。

项目建设的经济指标可行。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评价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地区政策和行业规划,是优化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

这对进一步提高项目区经济作物的生产效益、生态效益和投资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本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和开发了南江县的特色和资源优势,理清思路、扬长避短发展优质玉米产业,将特色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向市场提供安全、绿色、优质的玉米产品,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

该项目有利于提高区域内农业资源配置率,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而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南江县优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的实施,将加速南江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农民科学种植、规范种植玉米品种,提高玉米生产的组织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竞争力,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是推进南江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评价

项目区自然条件优越、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政策环境优良,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状况良好,建设地点选址合理,建设条件可行。

本项目实施“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市场优势明显,科技支撑较强,自筹资金能够落实,项目承建能力可行。

项目产品为优质玉米产品,市场空间大,发展前景看好,产品销售渠道健全,能够完成计划的生产任务。

市场分析可行。

项目设计方案合理,经费预算、计算方法正确,建设方案分析可行。

(4)项目建设的技术先进性评价

该项目充分利用技术支撑单位四川省食品研究院的技术力量,抓好优质玉米种植、保鲜、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生产玉米汁系列优质保健食品。

生产全过程及产品质量严格按照国际、国家相关质量标准执行,技术水平高,产品技术含量高,质量好,市场竞争能力强。

(5)项目建设的环境评价

该项目能固土防风、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改善基地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还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和林木覆盖率,同时还有提高空气质量的作用,生态效益明显。

1.5.2论证结论

该项目生产工艺先进、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示范辐射作用显著;环保措施有力;技术成熟;配套合理;业主开发实力、技术实力、经营能力较强;财务评价可行。

建议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快实施该项目

第二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2.1市场分析

2.1.1市场现状分析

玉米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最好的主食之一,全世界已有超过200个国家种植,一些非洲、拉丁美洲国家都把玉米当作主食,其中亚洲人的食物结构中玉米占50%,多者达到90%以上;非洲占25%、拉丁美洲占40%,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年产量达1700万吨,年消费量达到2000万吨,70%以上均作为饲料。

近年来,随着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优质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增强,对玉米营养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种植加工优质食用玉米逐年增加,以玉米为主的加工食品可达300余种,其市场前景广阔。

表2--1                南江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

年份

面积(万亩)

产量(万吨)

2008

27

102

2009

27.5

110

2010

28

124

2.1.2市场前景分析

(1)优质鲜玉米市场前景

优质鲜玉米主要是食用优质甜、糥玉米,广泛以蔬菜方式用于人们生活中,不仅食用时间长、消费量巨大,而且口感佳,色香俱全,老幼适宜,宜含人体必须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

玉米粒中玉米胚油脂含量高,主要由不饱和脂肪质组织,其中亚油酸是人体必须的脂肪酸,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成份,在人体内可与胆固醇相结合,呈流动性和正常代谢,能防止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疾病,富含维生素E,有搞氧化作用和一定抗癌作用,随着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鲜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与日俱增。

(2)玉米汁的市场前景

玉米汁饮料作为一种营养保健型饮料,属于绿色食品,口感酸甜清爽、非常适口,并带有浓郁的玉米滋味和清香,老少皆宜且价格低廉,市场前景是相当乐观的。

2.1.3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1)产品生产成本竞争优势分析

在玉米生产中,农村劳动力丰富,为玉米生产、保鲜、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保障,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的成本。

由于积极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实施“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建立规范化核心示范基地,与农户签订管理、收购、服务协议,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把农户变为“原料生产车间”的农业工人,既保证企业优质原料来源,又有效地降低了运输成本,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

(2)资源优势

南江位于川东北盆周边缘大巴山脉,米仓山南麓,南北气候交汇带,年平均气温16.2℃,年降水量1172.3mm,森林覆盖率65.5%以上,田地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可利用种植玉米,面积达50万余亩,是发展玉米生产大县和理想之地。

(3)品种和技术优势

随着人们对鲜食玉米量增加,种植面积扩大,引起了30余个优质甜糯玉米品种,加之农技推广体系健全,技术指导到位和深入,种植产量高,农户收入逐年增加,大大提高了种植积极性。

(4)基地优势

近年来,全县为发展以玉米为主的旱作农业,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财政拔专款500万元购买地膜,大力推广地膜栽培,稳固建立以春、秋玉米生产基地面积达10万余亩,辐射带动全县28万亩玉米生产,为玉米汁加工提供原料保障

2.2产品市场定位

优质玉米保鲜和鲜玉米汁加工为主,市场定位以低中档消费为主,面向国内外广大市场。

利用南江县丰富的优质玉米资源优势,逐步提高南江县玉米加工产品市场占有率,促进玉米生产发展。

另一方面,通过优质鲜玉米保鲜和深加工,提高玉米综合利用水平和附加值。

2.3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

2.3.1销售策略

本项目将立足保健食品的品质优势,构造企业生产战略和营销战略。

以市场为中心,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是企业一贯的经营理念。

项目运作牢固地建立在经济效益基础上,并兼顾社会效益。

各阶段产品营销方案的制订和调整,从市场的需要出发,保持充分的灵活性。

在项目规划的实际操作上,采取分步实施、逐步拓展,稳扎稳打的策略。

市场营销的观念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1)大力推行和实施品牌战略

大力推行和实施品牌战略,从注册商标、打造品牌入手,重点营销一至二个名优品牌使之尽快成为全国性知名品牌。

(2)重视标准化生产

从玉米种植到加工,均按标准化生产,以高品质产品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先占领省内市场,后扩大至国内各大城市,逐步拓展国际市场。

(3)产品系列化、层次化、多样化,以高品质和多元化的产品打动消费者。

2.3.2营销模式

(1)积极参加国内、国际相关交易会,如西博会、广交会等,寻求与广泛的经销商合作。

(2)建立企业商品精品电子商务网站。

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极大地提高了各阶层人们的办事效率。

上网咨询和网上购物日益成为时尚和潮流,并且应用越来越广泛。

商品品电子商务网站的建立将使海内外各机构和消费者“网上定购”成为现实。

(3)平面媒体宣传:

报刊杂志主要宣传产品概念,介绍玉米的保健原理。

目的就是让消费者对产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5)电视媒体宣传:

加强品牌曝光度,教育消费意识,刺激消费冲动。

(6)户外广告宣传牌宣传:

主要树立产品品牌形象。

(7)公交车身宣传:

流动性、大众性较好。

(8)企业网站介绍:

提供了使消费者深入了解企业产品的有效方式,消费者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网站获得企业相关的信息。

2.4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

公司营销部专门负责产品销售,并聘请专业咨询公司作长期营销顾问,培养一批专业知识丰富、营销能力强的专业人员;以业绩为核心,注重对销售人员的营销知识和销售技能的考核;以销售精英为核心,造就一支过硬的营销队伍。

公司的销售网络如图2-1所示:

公   司

市场部

产品交易会

营销部

外贸公司

国内外市场

图2-1   项目销售网络构建图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3.1地理位置

南江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地跨北纬31°52'-32°44',东经106°26'-107°07',东邻通江,南接巴中市区,西界旺苍,北与陕西省宁强、南郑县毗邻,是时代先锋王瑛生前工作县、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5.12”地震重灾县、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

全县辖48个乡镇、522个村、86个社区,幅员面积3383平方公里,总人口70.36万人,有耕地42.35万亩。

县内最低处海拔370米,最高海拨2507米,平均海拨1100米,地势北高南低,山水相依,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3.2自然资源状况

(1)气候状况

南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适宜,丘陵区无霜期300~330天,山区无霜期260~280天,各地年平均气温最高17度,最低16.3度(气温记录最高40.3度,最低零下9度),年平均日照丘陵区1870~2590小时,山区1470~157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100~1200毫米。

适宜于玉米生长。

(2)土壤状况

南江县地处川东北盆周边缘大巴山脉,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达3%以上,富含微量元素硒。

全县有可利用种植玉米地50余万亩,发展玉米产业潜力巨大。

(3)河流水系及水质状况

纵贯全县的南河属渠江水系干流,最大径流每秒128000立方米,最小径流每秒10800立方米。

主要有南河、明江等大小溪流,水文网系密集,切割较深,洪水期间有猛涨速落的特点,径流量和径流分配在年内实际变化差异较大。

水域上游无工业污染区,河流及地下水检测表明,其水质均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3.3社会经济状况

南江县是一个传统农业生产县,全县70.36万人口中,农业人口59.72万人,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3615元。

南江县是集偏远山区、革命老区、生态环境区于一体的贫困县,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户脱贫致富显得尤其迫切。

3.4基础设施条件

(1)交通状况

全县公路畅通,公路完好率达80%,乡村公路通达率达到92.3%,县内交通大骨架和大网络基本形成。

广巴铁路、广巴高速等六条大动脉贯穿项目区,交通十分便利。

(2)通讯状况

全县100%的乡镇实现程控、移动双通,100%的村开通程控电话。

建有省、市、县三级贯通、全国联网、统一管理、分级运营、利益共享、协调发展的广播电视网络。

建有全县信息网络交换平台和网控中心,为各类公共信息网、专业信息网的互联互通提供交换和处理平台。

基本实现了电信、电视、计算机网络“三网”的相互融通。

(3)能源状况

电力:

全县完成了城乡电网改造,实现了“两改一同价”目标同时开展了天然气发电示范电站的前期工作。

天然气:

相邻通江县储藏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并已得到了充分开发利用,县域内已开通了天然气,居民使用率达25%。

3.5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3.5.1政策环境

连续七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难得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

由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科技扶贫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在四川省的全面实施,为四川玉米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和环境条件。

四川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玉米产业的发展,把玉米产业列为全省十大农业支柱产业来抓,这为南江县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条件。

另一方面,玉米种植技术相对简单易学,广大农户自古就有种植玉米习惯和丰富的经验,加之近年来国家支农和惠农政策扶持,使农户发展玉米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全县玉米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南江县为全国41个地震重灾县之一,为恢复灾后重建工作,有国家、省、市、县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亦有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项目建设环境十分宽松。

3.5.2资源优势

(1)南江县具有种植玉米的环境、气候、人力资源等优势。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5.59%,绿化率98%,高于全省9个百分点。

于2007年9月23日荣登中国生态旅游大县榜首,空气和水质一流,动植物保持了纯天然本色。

整个项目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无霜期长,土壤肥沃,无污染源。

(2)项目区农民具有种植玉米的基础。

玉米是南江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当地农民有着丰富的玉米种植经验。

全县常年种植面积在30万亩左右。

3.5.3市场优势

(1)市场需求优势

南江县属山区农业大县,土地及人力资源丰富,奠定了玉米规模种植实现产业化的基础,为精深加工提供原材料的保障,加之随着人们物资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增强,鲜食玉米及玉米汁已成为消费时尚,消费量逐年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3.5.4科技开发能力

项目业主自身开发能力强,具有较完备的人才结构,有丰富的生产加工经验。

南江县农业局与食品研究院所精诚合作,联合拓展研发平台,有着强大的技术支撑。

加之广大技术人员锐意进取,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加强技术合作,科技开发能力一直在南江县乃至整个巴中市都位于前茅。

第四章   企业基本情况

4.1建设单位概况

四川省南江县农业局现有职工140人,下属16个站、所等单位,主要负责全县农业生产规划发展、技术指导、农产品加工、招商引资等工作。

4.2法人代表简介

徐鹏,男,汉族、大学文化,籍贯四川省巴中,现任农业局局长。

4.2研发能力

本项目业主技术依托单位四川食品研究院是四川省专门从事食品研究及新产品开发及生产技术指导的唯一省级研究所。

主要从事食品加工、生理生化、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研究,同时有重点地开展食品基础理论研究。

具有强大的科研和新产品开发能力。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项目建设内容

在正直镇农业产业园区内建保鲜气调库及生产车间,面积约21600平方米,建鲜玉米汁生产线2条,购置相关配套设备,形成年保鲜鲜玉米5万吨、加工鲜玉米汁1万吨。

5.2总图运输和公用辅助工程

5.2.1总体布局原则

(1)有利环境保护,便于排污处理。

(2)根据风向特点,进行合理规划。

(3)结合地形特点进行因地就势的平面布置。

(4)平面布置应满足工艺要求。

(5)厂内道路布置合理,运输通畅。

5.2.2总平面布局

结合拟选场地的实际情况,总平面布置按功能将南侧作为职能部门区,北面作为生产区。

从总平面布置可以看出,符合总平面布置的原则,既紧凑又合理,还利用了原有的建筑和部分设备。

整个厂区设2个出入口,实现人流、物流、原料、成品入货分道进出,保证通畅。

全厂设有环形通道,既利于物资运输,又满足消防要求。

竖向设计标高规划结合现有公路标高,设计标高与路面标高相协调。

场地坡向与自然地形相结合,经处理达标后的生产污水及地面雨水分别排至沿厂区两条次道路修建的排水管引向厂区外排。

总平面布置下图

图5-1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5.2.3总平面设计指标

总平面设计指标详见表5-1。

表5-1                    总平面设计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厂区占地总面积

m2

20000

30亩

2

建筑占地面积

m2

12360

 

3

道路、围墙、停车场等占地

m2

1640

 

4

绿化占地面积

m2

6000

 

5

建筑系数

%

61.8

 

6

场地利用系数

%

70

 

7

绿化系数

%

30

 

5.2.4场外主要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本次设计厂内外运输总量为5000吨。

根据本工程的特性、工艺特点和地形条件,厂外运输采用汽车运输,厂内运输采用专用运输车。

(1)给水

1、生活用水量:

厂区总劳动定员为100人,每日生活和淋浴用水量按180L/人?

d计,生活用水量为Q=18m3/d。

2、浇洒、绿化用水量:

厂区道路、绿化、场地浇洒用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25%计,Q=4.5m3/d。

另外清洗玉米的水,经处理后用于绿化。

3、消防用水量:

厂区按一次灭火用水量30L/S计,消防用水量Q消=10.8m3/h。

(2)排水

本工程排水分为生产污水、生活污水和雨水排水系统。

全年生活污水经厂内设置的化粪池初步处理后排至厂外的工业集中区污水管网系统;生产污水主要为玉米清洁水,经管道送至厂内设置的污水处理中心处理达标后用作绿化用水;厂区雨水由厂区内设置的道路边沟收集后排出厂外。

(3)消防设计

根据“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和《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的要求对本项目进行消防设计。

消防系统包括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和移动式灭火器。

企业内部成立义务消防队,定期开展消防训练,做到既能防火又能灭火,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①厂区所有建筑物按照国家有关消防规定设立消防通道、配备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消防器材和设施的安全有效。

②根据国家《消防法》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要求,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具体实施办法,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奖励办法,严格贯彻执行。

③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企业安排消防安全责任人,依次确定所属各部门、各岗位的消防责任人,负责消防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④保持道路畅通无阻,确保消防车的进出。

⑤使用的电器设备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产品的安装和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必须符合国家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同时,按照国家有关消防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消防器材和设施的安全有效。

(4)供电与通讯工程

①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从变压器计量柜出线至厂区各个功能区电气设备进线侧,包括厂区室内外照明、通讯及控制。

②供电方式及用电负荷

本项目根据厂区用电量,选用10kv电源,工程采用380/220V低压配电系统,除保鲜库负荷等级为二级外,其他负荷等级为均三级。

电缆敷设采用直埋,穿越道路或建构筑物基础时加设电缆埋管进行保护。

③照明

本项目照明为正常照明,照明标准、照度均匀度、灯具参照《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执行。

④通讯

本项目通讯设施包括固定程控电话、无线电话、宽带网络三种,生产厂区设生产指挥中心对生产进行及时调度,各车间设固定电话,科研办公区办公室将通宽带网络。

(5)防雷、接地系统

厂区内主要建(构)筑物的屋顶设避雷网,并可靠接地。

接地电阻小于10欧。

所有电机外壳及所有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部分均应可靠接地,以防触电事故发生,接地电阻小于4欧。

本项目采用以焊接地带为主的带棒组合接地装置,作为强电接地系统。

接地带采用镀锌扁钢,户内:

-40×5;户外:

-50×6。

接地段采用Φ70镀锌钢管。

另设以接地段为主的接地装置组合弱电接地系统,用作控制和通讯设备接地。

辅助工程

维修

维修车间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对全厂设备、管道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设车、钳、焊工种,对厂内一般设备进行维修和简单设备易损件进行加工制造。

维修车间的设备选择以轻、小型为主。

5.3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5.3.1产品技术标准

(1)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法规性文件NO.2092/91对农产品有机生产以及农产品和食品有机标识的规定。

(2)GB5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