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79.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1985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卫执业医师79.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卫执业医师79.docx

公卫执业医师79

公卫执业医师-79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B}}A1型题{{/B}}(总题数:

42,分数:

84.00)

1.随机事件发生概率P的变化范围为

∙A.P>0

∙B.P>1

∙C.0≤P≤1

∙D.O≤P<1

∙E.0<P≤1

(分数:

2.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随机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在0到1之间,P越接近1,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P越接近0,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故选项C正确。

2.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样本应该是

∙A.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B.从总体中随便抽取的一部分

∙C.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

∙D.总体中便于测量的一部分

∙E.从总体中随意抽取的部分

(分数:

2.00)

 A. √

 B.

 C.

 D.

 E.

解析:

[解析]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作为样本去推断总体信息,这样的样本对总体才具有代表性。

故选项A正确。

3.对某地区食品零售店的卫生情况进行调查,随机抽取了该地区的100家零售食品店,这100家零售食品店是

∙A.样本

∙B.有限总体

∙C.无限总体

∙D.个体

∙E.尚难确定是总体还是样本

(分数:

2.00)

 A. √

 B.

 C.

 D.

 E.

解析:

[解析]总体就是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全体,样本是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观测值的集合。

欲调查某地区食品零售店的卫生情况,则总体为该地区所有经营零售食品的商店,随机抽取的100家零售食品店是样本,故选项A正确。

4.下列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用P表示

∙B.用于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C.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D.在实际工作中,概率有时难以直接获得

∙E.某事件发生的概率P≤0.05时,称为小概率事件

(分数:

2.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在现实中,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往往是未知的,因此常用样本中事件的实际发生率来估计概率,这种实际发生率称为频率。

由于抽样误差的存在,频率只是概率的估计值。

当观测单位较少时,用频率估计概率是不可靠的。

故选项C的说法错误。

5.宜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的资料是

∙A.正态分布资料

∙B.对数正态分布资料

∙C.正偏态分布资料

∙D.负偏态分布资料

∙E.两端无确切值的资料

(分数:

2.00)

 A. √

 B.

 C.

 D.

 E.

解析:

[解析]均数适用于描述单峰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集中位置,标准差是描述其变异程度的常用指标,故选项A正确。

6.描述血清抗体滴度资料的平均水平宜选用

∙A.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标准差

∙E.四分位数间距

(分数:

2.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几何均数适用于原始观察值呈偏态分布,但经过对数变换后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如血清抗体滴度资料等,故选项C正确。

7.下列关于方差和标准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方差的单位与标准差的单位相同

∙B.方差的单位是标准差单位的平方

∙C.都用于描述定量资料的变异程度

∙D.二者值越大,说明资料的变异程度越大

∙E.均适用于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

(分数:

2.00)

 A. √

 B.

 C.

 D.

 E.

解析:

[解析]方差的单位是观察值单位的平方,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不便,因此将方差开算术平方根得到标准差,故选项A不正确,选项B正确;方差和标准差均是描述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变异程度的常用指标,值越大,说明资料的变异程度越大,选项C、D、E正确,故本题应选A。

8.正态分布曲线下(-∞,μ+1.96σ)范围内的面积(%)为

∙A.90.0

∙B.92.5

∙C.95.0

∙D.97.5

∙E.99.0

(分数:

2.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为1,且对称轴X=μ两侧的面积相等,各为50%。

因(μ-1.96σ,μ+1.96σ)范围内曲线下面积为95.0%,故(-∞,μ-1.96σ)范围内的面积是(1-95.0%)/2=2.5%,所以(-∞,μ+1.96σ)范围内的面积是95.0%+2.5%=97.5%,故选项D正确。

9.下列关于均数的标准误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B.反映样本均数抽样误差大小C.与总体标准差σ成正比,与成反比D.增加样本含量可以减少标准误E.其值越大,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好

(分数:

2.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均数的标准误[*],是描述样本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计算式为:

[*],其大小与总体标准差σ成正比,与[*]成反比。

[*]越小,抽样误差越小,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好。

故选项E叙述错误,本题选E。

10.下列关于t分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t分布为单峰分布

∙B.t分布曲线是一簇曲线

∙C.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D.自由度越大,t分布曲线的峰部越低,尾部越高

∙E.自由度为无穷大时,t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

(分数:

2.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t分布的特征为:

①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单峰分布;②t分布曲线是一簇曲线,其形态与自由度ν的大小有关。

自由度越小,曲线的峰部越低,尾部越高;随着自由度的增大,t分布逐渐逼近标准正态分布;当自由度为∞时,t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

故选项D叙述错误,本题选D。

11.假设检验时,若α=0.05,则下列关于检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P大于0.05,则拒绝H0,此时可能犯Ⅰ型错误

∙B.若P小于0.05,则拒绝H0,此时可能犯Ⅱ型错误

∙C.若P小于0.05,则不拒绝H0,此时可能犯Ⅰ型错误

∙D.若P小于0.05,则不拒绝H0,此时可能犯Ⅱ型错误

∙E.若P大于0.05,则不拒绝H0,此时可能犯Ⅱ型错误

(分数:

2.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按α=0.05水准,若P小于等于0.05,则拒绝H0;若P大于0.05,则尚不能拒绝H0。

可排除选项A、C、D。

假设检验作出的推断结论(拒绝H0或不拒绝H0)可能发生两类错误:

①Ⅰ型错误:

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②Ⅱ型错误:

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

即拒绝H0只可能犯Ⅰ型错误,不拒绝H0只可能犯Ⅱ型错误,故排除选项B。

故正确答案为E。

12.进行方差分析时,数据应满足

∙A.独立性、正态性、大样本

∙B.独立性、正态性、方差齐性

∙C.独立性、方差齐性、大样本

∙D.独立性、正态性、平行性

∙E.正态性、方差齐性、大样本

(分数:

2.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方差分析的适用条件是:

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均服从正态分布以及各样本的总体方差相等,即独立性、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故选项B正确。

13.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变异来自于

∙A.个体

∙B.全部观察值

∙C.随机因素

∙D.处理因素

∙E.随机因素和处理因素

(分数:

2.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不同处理组样本均数之间的差异称为组间变异,引起组间变异的原因一方面是个体变异和测量误差;另一方面是处理因素的作用引起的各组均数之间存在差异。

组间变异可以采用组间均方MS组间来反映,故组间均方是表示处理因素和随机误差综合作用的指标,故选项E正确。

14.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总变异分解正确的是

∙A.SS总=SS组内+SS组间

∙B.MS总=MS组内+M5组间

∙C.SS总=SS组间+SS组内+SS误差

∙D.SS总=SS处理+SS区组+SS误差

∙E.MS总=MS处理+MS区组+MS误差

(分数:

2.00)

 A. √

 B.

 C.

 D.

 E.

解析:

[解析]完全随机设计资料只有一个研究因素,研究目的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处理组的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总离均差平方和可以分解为SS组内和SS组间两个部分,即SS总=SS组内+SS组间,故选项A正确。

15.欲计算2006年某地肝癌的发病率,其分母为2006年该地

∙A.体检人数

∙B.肝癌患者人数

∙C.肝炎患者人数

∙D.平均人口数

∙E.平均就诊人数

(分数:

2.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率是指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

本题中,计算2006年某地肝癌的发病率时,分母应为同年该地可能发生肝癌的总人数,故选项A、E错误。

选项B、C不能代表所有可能发生肝癌的人,故选项D正确。

16.在计算标准化率时,标准人口应选择

∙A.文献中经常涉及的非目标人群

∙B.方便获得、与目标人群不同类的人群

∙C.前人研究过、与目标人群不相关的人群

∙D.根据研究目的随机抽样获得的小样本人群

∙E.有代表性的、较稳定的、数量较大的人群

(分数:

2.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计算标准化率时,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有代表性的、较稳定的、数量较大的人群作为标准组。

如以全国的、全省的或本地区历年累积的数据作为标准组较为理想,故选项E正确。

17.下列关于率的标准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样本率的标准差称率的标准误

B.率的标准误反映率的抽样误差大小

C.率的标准误越小,用样本率估计总体率的可靠性越大

D.率的标准误的计算公式为Sp=

E.适当增大样本含量可减少率的标准误

(分数:

2.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率的标准误的计算公式为Sp=[*],故选项D错误。

18.采用正态近似法估计总体率的95%置信区间,其公式为

A.

B.

C.(p-1.96Sp,p+1.96Sp)

D.(p-2.58Sp,p+2.58Sp)

E.(p-1.96S,p+1.96S)

(分数:

2.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当n足够大,p和1-p均不太小时(一般要求np与n(1-p)均大于5),样本率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可利用正态近似法来估计总体率的95%置信区间,计算公式为:

(p-1.96Sp,p+1.96Sp),故选项C正确。

19.采用正态近似法估计总体率的置信区间,一般要求

∙A.n≥50

∙B.p不接近0

∙C.p接近0.50

∙D.np或n(1-p)大于5

∙E.np与n(1-p)均大于5

(分数:

2.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当n足够大,p和1-p均不太小时,一般要求np与n(1-p)均大于5,样本率的抽样分布近似正态分布,这时可采用正态近似法来估计总体率的置信区间,故选项E正确。

20.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选用基本公式的条件是

∙A.A≥5

∙B.T≥5

∙C.A≥5且T≥5

∙D.n≥40且T≥5

∙E.n≥40且A≥5

(分数:

2.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对成组设计的四格表资料,当n≥40且T≥5时,用[*]或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χ2检验的专用公式[*]计算χ2值,故选项D正确。

21.对于R×C行列表资料的χ2检验,其自由度的计算公式为

∙A.R-1

∙B.C-1

∙C.R+C-1

∙D.R×C-1

∙E.(R-1)(C-1)

(分数:

2.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R×C行列表资料χ2检验的自由度为ν=(R-1)(C-1),R为行数,C为列数,故选项E正确。

22.当四格表的周边合计数不变时,若某格的实际频数有变化,则其相应的理论频数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E.随该格实际频数的增减而增减

(分数:

2.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χ2检验中,从样本观察到的频数称为实际频数,用符号A表示;在无效假设H0成立的前提下,通过实际频数算得各个格子的期望频数称为理论频数,用符号T表示。

第R行第C列格子的理论频数[*]。

式中nR为该格相应的行合计数,nC为该格相应的列合计数,n为总例数。

因此,当四格表的周边合计数不变时,不管实际频数怎么变化,其相应的理论频数不变,故选项C正确。

23.以下检验方法中,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的是

∙A.方差分析

∙B.Z检验

∙C.t检验

∙D.H检验

∙E.q检验

(分数:

2.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方差分析、Z检验、t检验、q检验均属于参数检验方法,H检验即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它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故选项D正确。

24.秩和检验适用的资料类型不包括

∙A.等级资料

∙B.分布类型未知资料

∙C.极度偏态分布资料

∙D.数据一端不确定资料

∙E.二项分布资料

(分数:

2.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秩和检验适用的资料类型主要有等级资料、分布类型未知资料、不符合参数检验条件的资料、数据一端或两端有不确切数据的资料等。

二项分布资料一般采用Z检验或χ2检验,故选项E正确。

25.Wilcoxon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编秩时,若遇到两组中有相同数值,应

∙A.不计秩次

∙B.依次序编秩

∙C.取其平均秩次

∙D.以平均秩次的整数为秩

∙E.不计秩次,样本含量n相应减去1

(分数:

2.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Wilcoxon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编秩时,当相同数值在同一组内,可顺次编秩;当相同数值出现在不同组时,则求平均秩次。

故选项C正确。

26.最小二乘法原理是指各实测点距回归直线的

∙A.垂直距离相等

∙B.垂直距离的和最小

∙C.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D.纵向距离之和最小

∙E.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分数:

2.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在直线回归分析中,按最小二乘法原理,推导出回归系数的计算公式,从而建立回归方程。

最小二乘法原理即各实测点距回归直线纵向距离平方和∑(y-[*])2最小,故选项E正确。

27.对于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如果直线相关分析得出的r值越大,则经回归分析得到相应的b值

∙A.越大

∙B.越小

∙C.比r小

∙D.比r大

∙E.可能较大也可能较小

(分数:

2.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直线相关系数r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方向与密切程度,回归系数b用来描述两变量数量依存变化的关系。

对于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同一样本,r与b的符号一致,假设检验等价。

虽然相关系数r与回归系数b的计算有一定关系,但不能由r值的大小来判断b值的大小,故选项E正确。

28.下列关于直线回归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回归分析前应绘制散点图

∙B.回归方程可用来描述两定量变量间数量依存变化的关系

∙C.对回归系数假设检验的P能够反映自变量对应变量数量上的影响大小

∙D.满足各观测值独立、应变量与自变量关系为线性、误差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才能应用于回归分析

∙E.直线回归用于预测时,自变量一般不应超出样本实测值的取值范围

(分数:

2.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反映自变量对应变量数量上影响大小的统计量是回归系数b,而不是假设检验的P,故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

29.下列关于统计表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纵标目间用竖线分隔

∙B.横、纵标目用斜线分隔

∙C.要求各种指标小数位数一致

∙D.一张表应包含尽量多的内容

∙E.统计表通常包括标题、标目、线条、数字4部分

(分数:

2.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统计表通常由标题、标目、线条、数字4部分组成,多采用3条线,即顶线、底线以及纵标目下横线,其他竖线和斜线一概省去,故选项E正确,选项A、B错误。

统计表要求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位次对齐,故选项C错误。

制作统计表要求重点突出,即一张表一般只表达一个中心内容,尽量避免把过多的内容放在同一张表里,故选项D错误。

30.下列关于统计图的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纵横轴的比例一般为1:

1

∙B.标题一般放在图的正下方

∙C.绘制图形应注意准确、美观和清晰

∙D.通常需附图例说明不同事物的统计量

∙E.纵、横轴的刻度值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分数:

2.00)

 A. √

 B.

 C.

 D.

 E.

解析:

[解析]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包括标题、标目、刻度和图例。

其中,标题一般放在图的正下方,并加图号,故选项B正确。

统计图绘图原则之一:

“绘制图形应注意准确、美观和清晰”,故选项C正确。

当统计图用不同线条和颜色表示不同事物的统计量时,通常需要附图例加以说明,故选项D正确。

刻度数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纵横轴的比例一般以5:

7或7:

5为宜,故选项E正确,选项A错误。

31.描述某指标随另一连续型变量变化的速度,宜绘制

∙A.圆图

∙B.直方图

∙C.散点图

∙D.复式条图

∙E.半对数线图

(分数:

2.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半对数线图描述的是相对变化趋势,特别适宜于不同指标或相同指标不同组别的变化速度的比较,故选项E正确。

32.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随机化、对照、盲法

∙B.随机化、盲法、配对

∙C.随机化、重复、配对

∙D.随机化、齐同、均衡

∙E.随机化、对照、重复

(分数:

2.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在实验设计时,为更好地控制非处理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以较少的受试对象取得较为可靠的信息,达到经济高效的目的,必须遵循随机化、对照和重复的原则,故选项E正确。

33.下列关于样本含量估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样本含量越大越好

∙B.以实际可以收集到的样本含量为准

∙C.时间、财力、人力等条件允许下的最大观察单位数

∙D.一定的检验水准和检验效能下的最少观察单位数

∙E.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最大观察单位数

(分数:

2.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样本含量估计的目的是在一定的检验水准和检验效能的前提下,确定最少的观察单位数。

样本含量估计反映了实验设计中的“重复”原则,过小过大都有弊端。

样本含量过小,所得指标值不稳定,用以推断总体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差,并且会导致检验效能偏低,出现假阴性结果;样本含量过大,会增加实际工作的困难,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还可能引入更多的混杂因素,故选项D正确。

34.下列关于调查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明确调查目的是调查研究最核心的问题

∙B.采用抽样调查还是普查是由该地区的经济水平决定的

∙C.调查设计出现缺陷时,都可以通过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弥补

∙D.一旦制定了调查研究计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不能改变

∙E.调查的质量控制主要在调查问卷设计阶段

(分数:

2.00)

 A. √

 B.

 C.

 D.

 E.

解析:

[解析]明确调查目的是调查研究各个环节中最核心的问题,故选项A正确。

采用抽样调查还是普查是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条件决定的,通常情况下采用抽样调查,故选项B不正确。

调查设计是对调查研究所作的周密计划,出现缺陷时很难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弥补,故选项C不正确。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调查研究计划进行适当调整,故选项D不正确。

调查研究的各阶段均需进行质量控制,故选项E不正确。

35.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实验效应

∙B.受试对象、研究人员、处理因素

∙C.受试对象、干预因素、处理因素

∙D.处理因素、实验效应、实验场所

∙E.处理因素、实验效应、研究人员

(分数:

2.00)

 A. √

 B.

 C.

 D.

 E.

解析:

[解析]实验的目的就是要阐明处理因素对受试对象产生的效应。

因此,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和实验效应为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故选项A正确。

36.计算2007年某地的婴儿死亡率,分母应为2007年

∙A.年初0岁组人口数

∙B.年中0岁组人口数

∙C.年末0岁组人口数

∙D.活产数

∙E.平均人口数

(分数:

2.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婴儿死亡率指某年某地活产儿中不满1周岁婴儿的死亡频率。

计算公式为:

婴儿死亡率=[*]×1000‰,故选项D正确。

37.老年人口增加可能使

∙A.死亡率下降

∙B.死亡率增加

∙C.婴儿死亡率下降

∙D.婴儿死亡率增加

∙E.新生儿死亡率增加

(分数:

2.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死亡率=[*]×1000‰,死亡率容易受年龄、性别构成等的影响,老年人口增加意味着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增大,死亡总数可能增加,则死亡率可能增加,故选项B正确。

38.简略寿命表中nqx表示

∙A.x~岁年龄组人口在n年内的生存率

∙B.n岁年龄组人口在x年内的死亡概率

∙C.x~岁年龄组人口在n年内的平均死亡率

∙D.已经活到x岁的尚存者在今后n年内的生存概率

∙E.已经活到x岁的尚存者在今后n年内的死亡概率

(分数:

2.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年龄别死亡概率nqx用于描述已经活到x岁的尚存者在今后n年内死亡的可能性,可由年龄别死亡率nmx估算,故选项E正确。

39.编制寿命表时,下列指标中,可从实际调查中直接获得的是

∙A.死亡概率nqx

∙B.死亡率nmx

∙C.死亡人数ndx

∙D.尚存人数lx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