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2471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药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药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生药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生药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生药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生药学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生药学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生药学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生药学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生药学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生药学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生药学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生药学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生药学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生药学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药学复习资料.docx

《生药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药学复习资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药学复习资料.docx

生药学复习资料

生药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草药指一般无经典本草记载,在民间按经验方法使用的天然药物。

2.中草药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

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

3.道地药材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4.生药学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遗传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研究生药的资源、生产、品质评价、化学成分和医疗用途等方面的科学。

二、写出下列药材的来源:

1、马钱子:

马钱科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

2、龙胆:

龙胆科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

3、柴胡:

伞形科柴胡、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4、苍术:

菊科红花的干燥管状花。

5、天花粉:

葫芦科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

6、大黄:

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7、黄连:

毛茛科黄连、三角叶黄连、黄连的干燥根茎。

8、防己:

防己科粉防己的干燥根。

9、厚朴:

木兰科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10、板蓝根:

十字花科菘蓝的干燥根。

三、选择题

B1.白芍的药用部分是(A)。

A.根 

2.薄荷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  A  )。

A.薄荷醇 

3.《本草经集注》是南北朝梁代弘景所著,其中收藏药物(A)。

A.730种

4.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丝状结晶的药材是(A)A苍术

5.表面砖红色或棕红色的生药是(B)B丹参

C6.沉香的药用部分是(  C  )。

C.含树脂心材 

7.川乌的药用部分是(A  )。

A.根  

8.川贝母、浙贝母药用部位均为(C)C鳞茎

9.从丹参根中提取的丹参醌类成分属于下列哪类化合物(C)C菲醌

D10.大黄粉末在日光或紫外光灯下显(E)。

  E.深棕色荧光

11.冬虫夏草的主产地为(A)。

A.

 12.冬虫夏草的药用部分是(B)。

B.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13.当归的香气成分是(  A  )。

A.正丁烯酜酯 

14.大黄的泻下成分是(D)。

D.大黄酸葡萄糖苷

15.大青叶的来源是(A)A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16.断面外层棕色粗糙层红棕色油润两层间有一条黄棕色线纹的生药是(C)C肉桂

E17.蒽醌类成分用下列哪种试剂来鉴别(C  )。

C.NaOH 

F18.挥发油的组成常包括(C) C.单萜及萜烃含氧衍生物

 19.费林试剂(Fehling)可用于检查(E)。

E.糖类

20.茯苓的药用部位是(D)D菌核

21.粉末少许加五氯化锑共研,香气消失,再加氨水,香气恢复的生药是(C)C麝香

G22.甘草中具有解毒作用的有效成分是(C)C甘草甜素

23.根茎断面具有“星点”的生药是(B)B大黄

H24.何首乌的“云锦纹”,为异型维管束,位于(  B  )。

  B.形成层外方

 25.黄连的饮片在紫外灯下显(C)。

 C.亮黄色荧光

26.黄连口尝味(C)。

C.苦 

27.麻黄粉末镜检可见气孔特异,其保卫细胞呈(  D  )。

D.哑铃状

28.挥发油的组成常包括(  C  )。

  C、单萜及萜烃含氧衍生物 

29.花鹿茸的主产地是(C)  C.、

30.花鹿茸具有一个侧枝的称(B)B二杠

31.厚朴折断面有时可见“小亮星”,此为(A)的结晶。

A.厚朴酚与和厚朴酚

32.厚朴的主产地是(A)。

A、、 

33.红花的药用部位是(A)A花蕾

J34.经验证明含水分过少的药材易吸潮,水分过多又易变霉,通常认为最安全的含水量为(C) C.8—11%

35.具有盐酸—镁粉反应的生药是(B)B黄芩

36.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的生药是(D)D甘草

37.具有“珍珠疙瘩”的生药是(C)C人参

38.具有“铜皮铁骨”,味先苦后微甜的中药是(D)D三七

39.具有“红棕色鹦哥嘴状顶芽”的生药是(B)B天麻

40.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鉴别方法是(B)B、性状鉴定

41.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的(D)D淫羊藿

42.具有“通天眼”的生药(B)B羚羊角

43.具有“挂甲”反应的生药是(B)B牛黄

K44.K—K反应可用于检查(D)。

  D.强心苷

45.苦味酸钠反应呈阳性的是(C)C苦杏仁

46.苦味酸钠试验是(A)的鉴别反应A氰苷

L 47.氯仿提取液,挥干滴加10%盐酸苯肼,镜下可见杆状结晶的生药是(C)C肉桂

M48.麻黄粉末镜检可见气孔特异,其保卫细胞呈(  D  )。

 D.哑铃状

49.木栓化细胞壁滴加(C)显桔红色至红色C丹三

N50.哪种生药中可观察到晶纤维(C)C甘草

P51.皮类生药可见小亮星的生药是(B)B厚朴

52.皮类中药通常是指来源于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茎、枝和根的(B)B、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53.蒲黄的药用部位是(D)D花粉

Q54.皮的水浸液在日光下显(C)。

 C.碧蓝色荧光

R55.鞣质遇(A)生成蓝(黑)色或绿(黑)或沉淀AFe3+

S56.生物碱类成分多分布于(  A  )中。

A.双子叶植物

57.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是(D)。

 D.中国药典及局颁和地方标准

58.生药厚朴来源于(  D  )。

D.木兰科

59.生药薄荷叶的下表面气孔多见,气孔类型为( A )。

A.不定式

60.《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本草著作,其中收藏药物(D)。

 D.365种

 61.生药拉丁名称通常是指(C)C.药用部位(主格)+药名(属名)

62.生药金银花来源于(D  )。

D.忍冬科

63.生药拉丁名称通常是指(  C  )。

 C、药用部位(主格)+药名(属名)

64.水分测定中甲苯法适用于(B)的生药B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

65.世界历史第一部药典是(D)D《新修本草》

T66.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为(E)  E.酚苷类

67.天麻的药用部位为(A)。

A.块茎 

68.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为(E)。

 E.酚苷类

W69.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是(  B  )。

B.《新修本草》

70.为保证生药的品质,常进行生药的限量检查,其中包括(E  )的测定。

E.以上均对38、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本草著作是(A)。

A.《神农本草经》

X71.下列除哪些项外均是甘草特征(A)A.石细胞尖圆形壁厚木化可见纹状及层纹  

72.下列生药中,来源于毛茛科的是(A)。

A.川乌

73.下列生药中,来源于伞形科的是(A)。

A.当归 

74.下列哪些生药的成分主要为生物碱(A)A.防己 66.西红花(番红花)的药用部位是(B)B柱头

75.下列哪个不是糖类的鉴别试验(C)CKedde试验

Y76.以下哪一项不是甘草的性状特征(C  )。

C.皮部橙红、木部金黄、髓部红棕

77.以下哪一项不是当归的性状特征(  D)。

D.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气

78.野山参的经验鉴别术语“芦长碗密枣核丁,紧皮细纹珍珠须”中“丁”和“须”分别指人参的(C  ) C.根茎上的不定根和须根

79.有一种人参的伪品,其断面具棕色同心环纹,有毒。

此伪品是哪种植物的根加工而成的(A)。

A.商陆

 80.药材断面显油润表示(B)B.含油多

 81.有一根类生药粉末,黄白色,纤维成束或散离,表面有纵裂纹,两端常断裂成须状;具缘纹孔导管无色或橙黄色,具缘纹孔排列紧密,此生药是(C)C.黄芪 

82.药材断面显粉性表示(A)A、含淀粉多

83.有一皮类生药粉末,红棕色,纤维多单个散在,石细胞类圆形或类方形,壁厚,有的三面厚一面薄,油细胞常见,草酸钙针晶细小,具特异性香味,此生药是(B)。

  B、肉桂

84.有当门子的生药是(B)B麝香

85.叶搓揉时有特异清凉香气,味辛凉的生药(C)C薄荷

86.盐酸—镁粉还原反应是(B)的鉴别反应B黄铜苷

Z87.朱砂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其平喘的成分为(A  )。

  A.麻黄碱  

88.在生药贮藏过程中,引起生药变色的因素有(E)。

 E.以上均是

89.朱砂能安神定惊,其矿石成分主含(A  )。

A.硫化汞

90.主含HgS的生药是(B)B朱砂

91.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的矿物类生药是(C)C石膏

92.植物拉丁名的组成原则一般为(D)D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四、填空题

1、参考前人记载,根据现代炮制经验,炮制方法大致可分为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和其它制法五类,其中水制包括_洗_、_润_、_漂_、泡、淋_和_水飞_。

(五个写四个即可)

2、朱砂药材商品规格通常分为:

_朱宝砂_、_镜面砂_、_豆瓣砂_三种。

3、中草药的贮存中易发生_霉变、虫蛀、变色、泛油(四个写三个即可)等变质现象,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证中草药的质量和疗效。

4、生药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_传统本草学时期、近代商品生药学时期_和_现代生药学新时期_。

但也有学者提出:

从20世纪末已进入了生药学发展的第四个时期,即_自然生药学时期。

5、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植物界从藻类到高等植物广泛分布,以_豆科、芸香科、唇形科、菊科(四个写一个即可)等科植物中较多。

6、黄芪为豆科植物_蒙古黄芪_或_膜荚黄芪_的_干燥根_。

7、全蝎中的镇痛成分是_蝎毒素_。

8、参考前人记载,根据现代炮制经验,炮制方法大致可分为五类:

__修制_、__水制_、_火制_、__水火共制_和_其它制法_。

9、麻黄的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麻黄的_草质茎髓部_。

10、影响生药品质的环境因素有_光照_、_温度_、_降水量_、_土壤_。

11、动物药全蝎性平,味辛,有毒,能_熄风镇惊_、_攻毒散结_和_通络止痛_,其镇痛的活性成分为_蝎毒素_等。

12、鹿茸为鹿科动物_梅花鹿_或_马鹿_的_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_。

“二杠”每年采收两次,所得锯茸习惯上称为_头茬茸_和_二茬茸_。

13、川乌和附子中水溶性强心成分是_去甲乌药碱_。

树皮类生药宜在_春末夏初_采收,根皮类多在_秋冬季_采收。

14一般含维生素C的多汁果实可用_70-90_℃迅速干燥,含挥发油的生药一般不超过35℃。

15桑叶宜_初霜后_采收。

16地黄以产于__质优。

17川乌的炮制目的是_降低毒性_。

18何首乌的炮制目的是_缓和药性_。

19黄连的商品规格有_味连_、_雅连_、_云连_。

20蒸法分_清蒸_、_酒蒸_、_醋蒸_等方法。

21清炒分_炒黄_、_炒焦_、_炒炭_。

22神曲采用_发酵_法制备。

23.金银花的抗菌有效成分是绿原酸、异绿原酸。

24.砂仁主产于阳春,故名_阳春砂_。

25.菊花的药用部位为_干燥头状花序_。

26.药典中收载的金银花来源有忍冬、红腺忍冬_、_山银花_、__毛花柱忍冬_。

27.洋地黄叶、毛花洋地黄叶均为___玄参__科植物。

28.丁香的药用部位是___干燥花蕾__。

29.进口沉香来源于___瑞香___科__白木香__,药用部位是___含树脂的木材___。

30.斑蝥含__斑蝥素__,具抗癌作用。

31.鹿茸来源于___鹿__科动物_梅花鹿或马鹿__的_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_。

32.具有“乌金衣”特征的生药是____牛黄__。

33.麝香的入药部位是__成熟雄体香囊的干燥分泌物__。

34.药用部位为耳后腺或皮肤腺的干燥分泌物的生药是__蟾酥_。

35.牛黄的药用部位是_干燥胆结石_。

五、问答题

1、试述如何鉴别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

━━━━━━━━━━━━━━━━━━━━━━━━━━━━━━━━━━━━

试剂名称      可水解鞣质            缩合鞣质

━──────────────────────────────────────────────────

三氯化铁试剂   蓝→蓝黑色,有时沉淀       绿→绿黑色,有时沉淀

饱和溴水       /    /              黄棕色沉淀

醋酸铅试剂      沉淀,但不溶于稀醋酸       沉淀溶于稀醋酸

石灰水        青灰色沉淀              红棕色沉淀

加甲醛,盐酸加热  无沉淀                 全部沉淀

5%硫酸,加热    水解,产生没食子酸,葡萄糖    不水解,生成鞣红沉淀

━━━━━━━━━━━━━━━━━━━━━━━━━━━━━━━━━━生药最佳采收期的确定:

主要根据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药用部分产量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具体讲有下列情况:

1)效成分有显著高峰期,而药用部分产量变化不显著时,则含量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

2)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药用部分产量不一致时,有效成分的总含量最高时,即为适宜采收期。

即有效成分的的总量=单产量*有效成分%含量

3)对有多种因素影响生药质量情况,要综合多种指标确定最佳采收期。

4)在确定适宜采收期的时候,要注意有毒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尽量做到有效成分含量最高,而有毒成分含量最低的时候采收。

表中所列生药的最佳采收期的确定可遵循第二条规则:

种子形成期的有效成分总量(194.025)>花开盛期的有效成分总量(166.32),所以可确定该生药的最佳采收期为种子形成期。

4、试述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

影响生药质量的自然因素包括生药的品种、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遗传与变异、植物的环境因素等,经常是多种因素在综合地起作用。

1)生药品种对品质的影响:

中药质量控制涉及许多环节,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复杂系统工程,面品种的确认鉴定应为质量控制系统的首要环节。

我国现有已知中药资源中有80%多为植物药,不少中药存在多基源现象,而且生药中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会影响生药的品质。

此外生药品种的历史演变和地区用药习惯的差异以及新兴品种和代用品的层出不穷,对于生药的品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2)植物生长发育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药用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由于其活性成分多会发生一些变化,因而对生药的质量也会产生一些影响。

所以适时采收到生药的品质和临床疗效影响都很大。

3)植物的遗传与变异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植物会产生种次生代产物的多型性,对称化学变种或化学型。

所以遗传和变异因素同样也会影响生药的品质。

4)环境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生药品质不可忽视的因素。

如光照、环境温度、降水量、土壤条件、海拔高度、地理纬度等均会影响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积累,从而影响生药的品质。

5、有一包浅棕色药材粉末,疑为草麻黄,请用显微和理化方法鉴别之。

显微鉴定:

草麻黄粉末呈淡棕色。

1)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外壁布满草酸钙砂晶,角质层厚。

2)气孔特异,长圆形,保卫细胞侧面观筒状或哑铃形,两端特厚。

3)皮层纤维细长,壁厚,有的木化,壁上布满砂晶,形成嵌晶纤维。

4)具有螺纹、具缘纹孔导管,导管分子端壁斜面相接,接触面有多数穿孔,形成特殊的麻黄式穿孔板。

此外,木纤维、薄壁细胞含细小簇晶,尚可见少数石细胞、色素块等。

理化鉴定:

1)粉末微量升华,得微细针状或颗粒状结晶。

2)麻黄的酸水提取液,碱化后用乙醚萃取;挥去乙醚,残渣用酸水溶解,加0.5%硫酸铜试液数滴后,加10%氢氧化钠溶液至显紫色,再加乙醚数毫升振摇后放置,醚层显紫色,水层显蓝色。

(I-麻黄碱的双缩尿反应)

3)取酸性水浸液各1ml,分别置2试管中,一管加碘化铋钾试液1滴,产生黄色沉淀;另一管加碘化汞钾试液1滴,不产生沉淀。

(查生物碱)

4)薄层层析:

粉末1克,加浓氨试液数滴,再加氯仿10毫升,回流1小时,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毫升振摇,滤液供试。

另取盐酸麻黄碱以甲醇溶解成1mg/ml为对照,用硅胶G板,氯仿-甲醇-浓氨试液(20:

5:

0.5))展开,晾干后喷0.5%茚三酮试剂,105℃烘烤,供试品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9.防己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

怎样进行理化鉴定?

答:

化学成分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总量1.5%-2.3%,主要有粉防己碱即汉防己甲素,防己诺林碱即汉防己乙素,轮环藤酚碱,小檗碱,氧防己碱,防己斯任碱,防己菲碱,2-N-甲基粉防己诺林碱,2-N-甲基粉防己碱。

理化鉴别取本品粗粉2g,加0.5mol/L硫酸液20ml,水浴加热10min,滤过,滤液加氨试液调pH至9,转入分液漏斗中,加苯25ml,振摇提取,分取苯液5ml,回收溶剂,残渣加1%钼酸铵的浓硫酸溶液数滴,即呈蓝紫色,渐变绿色至污绿色,放置色渐加深。

10.简述白芍的显微特征。

答:

显微特征:

根横切面木栓层6~10列木栓细胞,去皮者偶有残存。

皮层窄,薄壁细胞有的可见大的纹。

韧皮部筛管群于近形成处较明显;有的韧皮薄壁细胞纹纪亦大。

形成层环呈微波状。

木质部约占根半径的4/5,导管于近形成处成群或被木纤维间隔而散在,有的与木纤维束径向排列;木射线较宽;中央初生木质部不明显。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和草酸钙簇晶。

13.生药有哪几种分类方法?

答:

按药用部位分类法按化学成分分类法按自然系统分类法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

17.生药质量标准中的“检查”部分是指哪些容?

答:

生药质量标准中的“检查”部分是指生药中可能掺入的一些杂质以及与生药质量有关的项目,根据品种不同或具体情况,具有不同检查容,是保证质量的重要项目之一。

  有关检查项目常有:

  1.杂质指基源与规定相符,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的药材;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无机杂质如砂石、泥块、尘土等。

  2.药用部分比例  为保证生药质量,有的生药需规定药用部位的比例。

例如穿心莲中穿心莲叶不得少于35%。

  3.灰分  灰分有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对测定生药品质,颇为重要。

根据生药的具体情况,可规定其中一项或二项。

易夹杂泥砂药材或对难以加工处理和炮制也不易除去泥砂的生药,应规定总灰分。

同一生药来源不同,其总灰分含量也会相差悬殊。

因此需多产地(或多购进地)的产品进行测定后,再订出总灰分限度。

不易夹杂泥砂或未经涂抹而产品加工比较光洁的药材,可不规定总灰。

18.生药的取样

答:

生药的取样是指选取供检定用生药样品的方法。

取样的代表性直接影响到检定结果的正确性。

因此,必须重视取样的各个环节。

  1.取样前,应注意品名、产地、规格等级及包件式样是否一致,检查包装的完整性、清洁程度以及有无水迹、霉变或其他物质污染等,详细记录。

凡有异常情况的包件,应单独检验。

  2.从同批生药包件中抽取检定用样品原则如下:

生药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100~1000件按5%取样:

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对于贵重生药,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3.对破碎的、粉末状的或大小在1cm以下的生药,可用采样器(探子)抽取样品,每一包件至少在不同部位抽取2~3份样品,包件少的抽取总量应不少于实验用量的3倍;包件多的,每一包件取样量一般规定:

一般生药100~500g;粉末状生药25g;贵重生药5~10g;个体大的生药,根据实际情况抽取代表性的样品。

如个体较大时,可在包件不同部位(包件大的应从10cm以下的深处)分别抽取。

  4.将所取样品混和拌匀,即为总样品。

对个体较小的生药,应摊成正方形,依对角线划“×”字,使分为四等分,取用对角两份;再如上操作,反复数次至最后剩余的量足够完成必要的试验以及留样数为止,此为平均样品。

个体大的生药,可用其他适当方法取平均样品。

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作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良等实验所需用量的3倍数,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另1/3供复核用,其余1/3则为留样保存,保存期至少一年。

19.冬虫夏草的来源

答:

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蝙蝠蛾幼虫体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21.生药资源包括哪些?

答:

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矿物资源,前两者为生物资源,属于再生性资源,后者为非生物资源,属非再生性资源。

生药资源具有有限性、可解体性和地域性,其蕴藏量是有限的,由于人们需求量日趋增大,开发利用的手段不尽科学和合理,缺少必要的保护和科学的管理,致使许多生药资源迅速减少,如麻黄、甘草、穿山甲、蛤蚧、东北林蛙等,有些种类甚至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优良种质正在逐步消失,如冬虫夏草、霍山石斛、高鼻羚羊、黑熊等。

地球上每个物种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经历自然演化而生存下来,其优良的种质是生药品质的基础。

如自然种群中个体减少到一定数量时,其优良种质特性就有丧失的危险,从而导致某些生物物种的解体。

物种一旦灭绝解体,就将永远在地球上消失而不可复得。

 

26.试述山参与园参的主要区别?

答:

山参芦头细长,常弯曲,下部滑(芦碗消失)习称“圆芦”。

中部芦碗较密。

上部芦碗较稀,不定根(艼)一般粗短,两端细尖,形如枣核或蒜瓣;山参粗短,多足人字形、纺锤形、菱形,表面环纹细而深,螺旋状,集中于主根上部,皮老黄褐色;山参2—3须根较长,互相叉开,角度大;

园参芦头粗短,多不弯曲。

芦碗稀疏于整个芦头上。

下部无园芦,不定根(艼)细长不呈枣核状;园参主根长且直,呈圆柱形,环纹粗而浅,断续稀疏,集中于上部皮嫩、白色;园参3—5须根或更多,较短的互分叉,角度小。

3、试述黄连的性状鉴别特征。

答:

味连多集聚成簇,弯曲,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厘米,直径0.3-0.8厘米,表面灰黄色,有不规则结节隆起、鳞叶、须根;

雅连:

多为单枝,呈圆柱形,稍弯曲,长4-8厘米,直径0.5-1.2厘米,过桥杆长;

云连:

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细小,长2-5厘米,直径0.2-0.4厘米。

4、试述草麻黄的性状鉴别特征与显微粉末特征。

答:

细长圆柱形,直径1-2厘米,表面淡绿色,有细纵棱18-20条,节明显,节长2-6厘米,鳞叶红棕色,下部1/2合生,二裂,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质脆,断面类圆形,气微香;

纤维粉末:

表皮细胞长方形,外布满草酸钙结晶;气孔特异,长圆形,保卫细胞侧面似筒;皮层纤维长,壁厚,布满沙晶;螺纹导管分布;薄壁细胞可见细小簇晶。

27、试述贝母的商品类型及其主要鉴别特征

①川贝母包括松贝母、青贝母、炉贝母三种。

 松贝:

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

表面类白色。

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1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

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微苦。

  

青贝:

呈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1.6cm。

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 相对抱合,顶部开裂,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

气微,味微苦。

  

炉贝:

呈长圆锥形,高0.7~2.5cm,直径0.5~2.5cm。

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

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

气微,味微苦。

1浙贝母有大贝、珠贝和浙贝片三种规格。

  

大贝:

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略呈新月形,高1~2cm,直径2~3.5cm。

外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被有白色粉末。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