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习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2856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者行为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消费者行为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消费者行为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消费者行为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消费者行为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消费者行为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消费者行为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消费者行为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消费者行为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消费者行为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消费者行为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费者行为习题.docx

《消费者行为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者行为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费者行为习题.docx

消费者行为习题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名词解释

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则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

消费者预算线

基数效用

序数效用

二、选择题

1.“萝卜白菜,

各有所爱”

体现了效用的(

)。

A.相对性

B.同一性

C.主观性

D.客观性

2.已知消费者的收入是100元,商品X的价格是10元,商品丫的价格是3元,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10单位丫,这时商品X和丫的边际效用是50和18,如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

A.A.停止购买B.增加X,减少丫C.增加Y,减少XD.同时增购X,丫

3.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4.若消费者甲的MRS大于消费者乙的MR6,那么甲应该()。

A.用X换乙的丫B用丫换乙的XC、或放弃X或放弃丫D无法判断

5.卢卡斯喜欢将两种不同的三明治作为自带午餐:

花生黄油加奶油干酪三明治

和奶油干酪加果子冻三明治。

对于卢卡斯来说,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花生黄油和果子冻是互补品B.奶油干酪和果子冻是替代品

C.花生黄油和奶油干酪是替代品D.花生黄油和果子冻是替代品

6.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水平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C.消费者偏好D.消费者

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

7.在两种商品的预算约束中,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但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

则消费者预算线()。

A.不动B.向右上方移动C.向左下方移动D.绕着某一点

转动

8.假设消费者预算方程是P1X1+F2X2=M如果政府决定征U单位的总额税、对商品

1征T单位的数量税和对商品2补贴S,新的预算线公式是()。

A.(P1+T)X1+(P2-S)X2=M-UB.(P1-T)X1+(P2+S)X2=M-U

C.(P1-T)X1+(P2+S)X2=M+UD.(P1+T)X1+(P2-S)X2=M+U

10.若需求函数为Q=400-2P,当价格为150美元时的消费者剩余是()

A.2500单位B.5000单位C.7500单位D.17500单位

1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引起均衡点变化的轨迹被称为

()。

A•恩格尔曲线B•收入---消费曲线C•需求曲线D•价格---

消费曲线

12.已知效用函数为U=logaX+logaY,预算约束为PxX+FYY=M消费者均衡条件为

()。

A.PXY=PYXB.PXX=PY/YC.PX/X=PYYD.PXX=PYY

13.消费者行为的“均衡状态”可表述为:

()

A.在该状态下,价格既定,消费者为了达到更高的满足水平需要更多的收入;

B.消费者实际上总是处于该状态下;

C.如果消费者有足够的收入,会希望调整到这种状态;

D.在该状态下,消费者不愿意拥有更多的任何商品。

14.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反映这样的事实:

()

A.在某些购买量下,消费者从购买中所获利益超过生产者从销售中所得到的利

、人

益;

B.对消费者来讲,许多商品的购买非常便宜,如果必要的话,为得到这些商品,

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远远大于他们实际支付的价格;

C.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或者他们必须支付的该商品价格下降时,总效用增加;

D.当需求价格弹性缺乏时,较少的货币支出可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商品

15.若某商品的消费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则该商品是()。

A•替代品B.互补品C.正常品D•低档品

16•如果消费者消费的X、丫商品的价格之比是1.25,它们的边际效用之比是2,为达到最大效用,消费者应()

A.增加购买X和减少购买Y;B.增加购买丫和减少购买X;C.同时增加购买X和Y;D.同时减少购买X和Y;

17•无差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商品X和商品丫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A.价格之比B.数量之比C.边际效用之比D.边际成本之比

18•无差异曲线为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这表示两种商品是()

A.以固定比例替代的B.完全替代的C.互补的D.互不相关的

19.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为+3,收入效应为一5,则该商品是()。

A.正常商品B.低档商品C.吉芬商品D.独立商品

20.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21.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而其他情况不变时,()。

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B.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

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

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

22.当吉芬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应该有()。

A.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

B.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

C.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的作用大于后者

D.以上都不对

23.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为+5,收入效应为+3,则该商品是()。

A.正常商品B.低档商品C.吉芬商品D.独立商品

25.需求量和价格反方向变化,是因为

()。

B.收入效应的作用

A.替代效应的作用

判断题

1.在无差异曲线图上存在无数多条无差异曲线,是因为消费者的收入有时高有时低。

()

2.总效用决定产品的价格,而边际效用决定消费的数量。

()

3.在同一条预算线上,货币收入是不变的。

()

4.达到消费者均衡时,各种商品提供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相等。

()

5.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

6.无差异曲线越接近于直线,说明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性就越大。

()

7.如果在新的消费者均衡状态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低于原均衡状态,则意味着消费者的生活状况恶化了。

()

8.如果边际效用递减,总效用相应下降。

()

9.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不同组合所得到的效用是相同的。

()

答案

选择题

2.C.MU/Px

4.B.对消费者甲而言,每增加一单位X商品所能替代的丫商品较多,说明甲对丫的评价较低,对X的评价较高,因此应该用丫换乙的X.

6.B.预算线记为FXX+PY=M可见取决于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至于消费者偏

好则决定的是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8.A.征收总额税表明消费者收入降低,征收产品数量税相当于提价,补贴相当于降价,选A.

10.A.根据消费者剩余计算公式可得.

12.D.MU=1/X,MUY=1/Y,根据均衡条件MUMU=P/Py,得Y/X=FP/Py,即为D.

13.A.消费者均衡是在收入和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主观满足程度最大化的状

态,并非每一次消费活动都能达到这一状态,故B错;对应于每一种收入水平,都有一个均衡状态,故C错;消费者均衡不仅反映主观意愿,也反映客观约束,单纯从意愿来看,消费者仍然希望获得更多商品,故D错.

14.B.根据消费者剩余的定义,可得B正确;A、CD均错.

16.A.因为Px/Py小于MU/MUY,即MUPx大于MU/Py,所以为获得最大效用,应

增加购买X,减少购买丫。

17.C.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实现消费者均衡时,边际替代率不等于商品价格之

比,由于题目没有指出该点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故不能选A。

18.B•无差异曲线为直线,表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常数,可以完全替代。

判断题

1.错误。

无差异曲线图反映的是消费者主观上对各种商品组合的评价,与收入无关。

2.错误。

边际效用决定产品的价格,而总效用取决于消费的数量。

3.正确。

预算线反映的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面临的货币收入的约束,同一预算线代表同一货币收入水平

4.错误。

消费者均衡时,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除以相应的价格水平相等。

5.正确。

根据消费者剩余的定义。

6.正确。

无差异曲线越接近于直线,说明商品之间的替代比率趋向于固定常数,不会越来越小。

7.错误。

边际效用低于原有状态,表明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有所增加,即生活状况改善。

8.错误。

当边际效用开始递减直至等于零这一阶段,总效用仍然上升。

9.错误。

无差异曲线表示同一个消费者选择的商品的不同组合所得到的效用是相同的。

10.正确。

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

MU/MU=Px/Py,得Y/X=Px/Py,即卩PxX=PYY=

(1/2)M

问答题

1.答:

总效用是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消费一定量商品所获得的总满足感,记为TU

=f(Q;而边际效用是指当商品的消费量(或购买量)增加一点时总效用的增加量,记为MU=\TU/△。

如果消费量的增量非常小,趋近零,则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对消费量的一阶导数,即:

MU=dU/dQ。

总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有如下关系:

(1)只要边际效用大于零,总效用必定上升;

(2)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高点,即饱和点;(3)当边际效用为负值时,总效用曲线开始下降;

(4)边际效用是总效用的一阶导数,反过来,总效用的数值就等于边际效用的

积分

2.答: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

加而不断减少。

这一规律是对经验的归纳,不能证明,但可以加以解释。

导致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有:

(1)根据微积分原理,商品稀缺时,边际效用大于零,总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等于零,由此可见边际效用递减;

(2)消费者对反复刺激的反应趋于下降;(3)商品有多种用途,消费者按轻重缓急次序依次满足各种需要,先满足的需要边际效用高,后满足的需要边际效用低。

3.答:

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效用函数确定时,在收入和商品价格均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通过对商品数量的选择,使总效用达到最大的状态。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MUPi=MU/P2=——二入。

其中MU/P表示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MU/P

即1元钱的支出使消费者新增的效用单位。

当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时,表明消费者无论选择哪一种商品,每元钱所获得的新增效用都将相同,这时候消费者就不会改变目前的购买方案,购买达到最优状态。

4.答:

无差异曲线是商品空间中,反映偏好相同的商品组合的点的连线。

无差异曲线具有如下性质:

(1)其切线斜率为负值;

(2)消费者对较高位置的无差异曲线所对应的商品组合更偏好;(3)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4)无差异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5•答:

x对y的边际替代率记为MRS=—△x,它表示在偏好不变的情况下,

对一组商品组合而言,增加一个单位的x可以放弃几个单位的y。

在持续以x替代y的过程中,一定量x所能替代的y的数量(保持偏好不变)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替代率递减。

原因是,开始时,x数量较少,y相对较多,一个单位x可以抵消多个y。

随着x数量增加,x消费者对x偏好下降,一单位x能够抵消的y的数量下降。

同时,y方向也有同样的变化。

开始时,y数量较多,随着替代发生,y数量减少,偏好增强,能替代一定量x的能力增加,故只需要少量y的减少就可以抵消一单位x的增加。

6.答:

基数效用理论假定,消费者在消费中所获得的主观满足程度,可以用统一的效用单位来精确地衡量,消费者在各种消费中获得的效用没有质的不同,只有量的差异;而序数效用理论则假定,消费满足程度的高低,仅仅表现为消费者偏好的强弱,不需要也不能够用效用单位精确地衡量。

基数效用理论依据的公理性假设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而序数效用理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依据的假设是边际替代率递减。

无论是基数效用理论,还是序数效用理论,都能推导出相同的消费者均衡条件:

MU/MU=Px/Py。

撇开基数和序数意义上的区别,两种理论对消费者行为的描述殊途同归。

由于序数效用理论放松了假定,但仍然能够获得与基数效用一致的结论,故而是理论上的进步。

7.答:

商品的交换价值(价格)并不取决于该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取决于它的边际效用。

尽管水的使用价值很高,但是水资源相对丰裕,致使最后一单位水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很低,所以水只能以很低的价格出售。

而钻石尽管似乎没有使用价值,但钻石十分稀缺,得到钻石的成本很高,对消费者来说边际效用高,所以钻石价格高昂。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比喻,叫“狗尾摇动狗身子”,其中商品价格和数量是狗身子,而边际效用则是狗尾巴。

8.答:

由于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低收入者的货币边际效用要大于高收入者的边际效用,所以把相同部分的收入从高收入者手里转移到低收入者手里,从全社会来看,损失的总效用要小于增加的总效用,最后全社会的总效用是增加的。

9.答:

用现金的方法给消费者会带来更高的效用,因为发了现金,消费者可根

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而发实物不一定是消费者所需或最需要的,这时消费者的总效用就难以得到最大满足。

10•答:

短缺经济时,政府通过配给制,从而是需求曲线左移,达到抑制商品价格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使得穷人也能买到他们需要的东西,同时,政府也可收购到便宜的商品(尤其是粮食),为其积累财富,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政府干涉了市场的运行,可能使商品均衡点不能达到,票证的不可购买,造成了低效率-物品通常不能被最愿意和最有支付能力的人购买,而且还会促使人们有强烈动力建立黑市。

11•答:

这不违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

(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量。

这里的“单位”是指一完整的商品单位,这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效性的前提。

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鞋子,而不适用于单只鞋子,因此不能说第二只鞋的边际效用超过了第一只鞋。

12•答:

根据基数效用理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Mu/Pi=^,可以由两类商品的边

际效用值和价格求得MU/Pf以及MU/Pc,如表所示

消费量

MU/Pf

M妙Pc

1

5

4

2

4.6

3.5

3

4

3

4

3.6

2.5

5

3

2

6

2

1.5

当MU/Pf=M®Pc时,张某可以选择购买3个单位食品、1个单位衣服,或者购买

5个单位食品、3个单位衣服,或者购买6个单位食品、5个单位衣服。

考虑到张某只有55元的收入,所以第三种选择不可能实现(支出为80元,超过55

元),而第一种选择并没有把收入全部用完(支出为25元),这样,第二种选择为最佳(支出为55元,正好等于其收入)。

所以,张某应该买5个单位食品和3个单位衣服。

13•答案略。

参见梁东黎、刘东《微观经济学》P62-64,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