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32477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x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1概述

1.1施工依据

按照设计图纸、设计通知及相应的规范标准进行施工方案编制,主要施工依据具体如下:

1、糯扎渡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土建及金属安装工程招投标文件;

2、《糯扎渡水电站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NZD/C5);

3、《C5-2标施工组织设计》

4、设计蓝图:

(1)、《地下主厂房结构布置图(1/12~12/12)》

(2)、《地下厂房蜗壳外围混凝土体型图(1/5~5/5)》

(3)、《1#~6#机组机墩及风罩体型图(1/3~3/3)》

(4)、《7#~9#机组机墩及风罩体型图(1/3~3/3)》

(4)、《7#~9#机组机墩钢筋图(1/8~8/8)》

(5)、《主厂房1#~9#机组段柱定位图》

(6)、《主厂房1#~9#机组段发电机层以下柱钢筋图》

(7)、《主厂房2#楼梯体型图》

(8)、《主厂房2#楼梯钢筋图(1/3~3/3)》

(9)、《主厂房3#楼梯体型图》

(10)、《主厂房3#楼梯钢筋图(1/3~3/3)》

5、现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施工规范、标准:

(1)、《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

(2)、《水利水电工程模板施工规范》

(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注:

《1#~6#机组机墩钢筋图》未到

1.2工程概述

地下主、副厂房,从右至左依次为副安装场、机组段、主安装场和地下副厂房四个部分组成。

主厂房长396m,下部宽29m,顶宽31m,高81.6m,副安装场段长20m,机组段全长306m(34m×9m),主安装场段70m,地下副厂房长22m,宽29m,高43.1m。

主厂房按6层布置,从上往下依次为:

发电机层、电气夹层、水轮机层、蜗壳层、锥管层和肘管层,相邻机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34.0m,各机组之间隔墙通过渗漏和检修排水廊道连通。

蜗壳层以上混凝土中布置有筒阀接力器廊道、进人门通道、机坑进人廊道,以及上游侧9.64×1.86m、9.64×2.36m和9.16×1.89m(宽×高)的接力器坑。

本措施主要针对EL593.00~EL606.450m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施工编制,主要施工项目为机墩、风罩、楼梯、廊道、主厂房板梁混凝土及预埋件施工。

主要工程量见下表1

表1主厂房发电机部位主要工程量表

工程项目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C25先浇混凝土

m3

5298

7#~9#机组

C30二期混凝土

m3

82

Φ25

kg

3×4762.8

7#~9#机组

Φ28

kg

3×7093.9

7#~9#机组

Φ32

kg

3×80916.6

7#~9#机组

Φ36

kg

3×158283.8

7#~9#机组

预留插筋(Φ32,L=1.0m)

312

7#~9#机组

注:

以上工程量仅为设计工程量,主厂房板梁柱工程量未计。

2施工布置

2.1施工通道布置

1、材料运输:

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浇筑材料运输通道:

主厂房运输洞→安装场→桥机吊运至1#~9#机组工作面;

2、混凝土运输通道:

1#~8#机蜗壳层以上混凝土:

拌和站→主厂房运输洞→厂区第二层排水洞→1#、2#、3#、4#疏散通道和2#空调机室→1#~8#机组工作面

9#机蜗壳层以上混凝土:

拌和站→主厂房运输洞→厂房安装间→吊罐吊运至9#机组工作面

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浇筑应急通道1:

拌和站→主厂房运输洞→厂房安装间→吊罐吊运至各机组工作面

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浇筑应急通道2:

拌和站→主厂房运输洞→厂区第二层排水洞2#空调机室→副安装场→吊罐吊运至各机组工作面

3、人员通道:

人员通道利用布置在厂房上游侧EL605.6的栈桥及三条旋转楼梯作为人员上下通道。

2.2施工供电、供水布置

水、电管线沿用锥管一二期混凝土浇筑期间的水、电供应系统,局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需要适当进行调整。

2.3施工排水布置

施工排水主要为施工废水排放,主要为施工用水及洞室渗水,主厂房发电机层混凝土施工排水采用蜗壳混凝土施工排水系统。

排水管出口布置在尾水扩散段,并通过尾水支洞集水坑将施工废水抽排至系统泵再引排至洞外,排水管埋设具体详见《尾水肘管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措施》附图06。

2.4混凝土供应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采用温控混凝土二级配,温控混凝土均由七局火烧寨沟拌和站提供。

主厂房发蜗壳层以上板梁柱混凝土为二级配、非温控混凝土,由本单位120拌和站拌制,采用6m3混凝土搅拌车运至现场。

2.5混凝土拌制及运输

混凝土必须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在规定的拌和楼进行拌制,不得随意更改。

混凝土拌合料通过6m3混凝土搅拌车运至厂区第二层排水洞1#~4#疏散通道、2#空调机室和安装间,在布料机有效浇筑高程内采用布料机直接入仓,局部配溜管、溜槽或泵送入仓;在布料机有效浇筑高程外,采用混凝土拖泵泵送入仓。

采用25t桥机配6m3吊罐入仓作为应急预案。

3#、5#、7#机组发电机层混凝土浇筑时,可利用两台布料机分别从两个疏散通道下料,满足混凝土入仓强度要求;2#、4#、6#、8#机组发电机层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条件限制,布料机只能由一个疏散通道供料,为保证混凝土入仓强度要求和应急,浇筑时可辅以HBT60A混凝土拖泵泵送入仓(混凝土拖泵由布料机供料,混凝土拖泵布置于相邻机组,方便接料和泵送入仓即可);1#、9#机发电机层混凝土浇筑时,可利用一台布料机从疏散通道下料,同时配置混凝土拖泵或吊罐辅助浇筑(现场根据混凝土级配定),以提高浇筑强度。

发电机混凝土施工布置详见附图;布料机施工详见C5-2标“2010-16(地下厂房混凝土浇筑布料机设计方案施工技术措施)”。

2.6材料运输

混凝土施工相关材料用载重汽车运至安装间,再用25t/100t桥机吊运至各工作面。

3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3.1施工总程序

根据施工总进度施工要求,在蜗壳层混凝土浇筑结束、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的浇筑。

安装赶工方案所示,9个发电机层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序为:

9#、6#、1#、8#、7#、5#、4#、3#、2#。

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穿插进行管路及电器埋件施工。

3.2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根据糯扎渡电站地下厂房混凝土施工的相关技术要求,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流程为:

仓面清理→测量放样→钢筋绑扎→模板及预埋件安装、冲仓→校模→仓位验收→浇筑混凝土→表面整平→养护→缝面处理。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

施工准备

钢筋加工、运输

测量放线

基础面处理、验收、架立筋安装

钢筋绑扎、埋件安装、模板制安

砼拌制、运输

砼拖泵、振捣器等施工设备就位

清仓、验收

砼浇筑

封仓(廊道底板抹面)

养护

4混凝土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4.1混凝土分层、分块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浇筑分层分块根据设计蓝图、设计要求及满足混凝土温控要求进行设计。

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浇筑高程总体范围为:

EL593.00~EL606.45m,总层高为13.45m。

因机组浇筑体型的差异,将1#~6#机组由下至上共分五层浇筑,7#~9#机组由下至上共分四层浇筑,蜗壳层以上混凝土具体分层分块详见附图:

1#~6#机组蜗壳层以上混凝土分层情况:

第一层:

EL593.00m~EL595.97m(层高2.97m)

第二层:

EL595.97~EL598.50m(层高2.53m);

第三层:

EL598.50~EL599.85,(层高1.45m);

第四层:

EL599.85~EL602.80,(层高2.95m);

第五层:

EL602.80~EL606.45,(层高3.65m);

7#~9#机组蜗壳层以上混凝土分层情况:

第一层:

EL593.00m~EL596.05m(层高3.05m)

第二层:

EL596.05~EL599.00m(层高2.95m);

第三层:

EL599.00~EL603.00,(层高4.00m);

第四层:

EL603.00~EL604.45,(层高3.45m);

应业主、监理要求,为满足文明施工需要,要求采用布料机和桥机联合入仓方案,如果其中一台布料机临时出现故障时,可采用25t桥机配吊罐辅助入仓作为应急预案。

目前我部采用SHB22型布料机对应混凝土入仓强度为48m3/h;能满足平铺法浇筑(层厚40cm)的40.53m3/h入仓强度要求。

4.2模板选型及配置

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模板按照结构和浇筑部位可分为:

发电机层机墩、风罩混凝土模板、机坑进人廊道模板、进人门通道模板、筒阀接力器廊道浇筑模板、接力器坑模板及蜗壳层以上的板、梁、柱混凝土模板。

发电机层机墩、风罩混凝土模板采用18mm胶木模板,根据需要把模板加工成弧形;机坑进人廊道模板、进人门通道、筒阀接力器廊道及发电机层接力器坑模板均采用普通P3015钢模组拼,廊道顶部弧拱部位模板为P1015钢模板组拼,为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模板拼缝采用石膏填补;主厂房蜗壳层以上柱子、板梁以及楼梯采用18mm胶合板为模板,5×8cm方木为围楞和背枋。

模板及支撑详见附图。

注:

定子基础、下机架轴向基础、下机架径向基础属于机墩后浇混凝土,因尺寸限制,凿毛处理比较困难,所以在该部位须采用免拆模板进行浇筑。

4.3基岩面、基础面及施工缝处理

基面清理主要为新老混凝土施工缝面处理,混凝土浇筑水平缝主要采用冲毛处理,冲毛水压力控制在20~30Mpa;垂直缝采用人工凿毛处理。

施工缝处理达到去掉乳皮,微露粗骨料,表面粗糙标准即可。

先浇混凝土与后浇混凝土缝面(包括水平缝合垂直缝)间设置插筋,插筋规格为Φ25@0.5m×0.5mL=2m,插筋在先浇筑混凝土和后浇混凝土的埋深均为1.0m,且先浇混凝土缝面须凿毛处理。

4.4测量放线

基面处理合格后,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线检查规格,将建筑物体型的控制点线放在明显地方,并在方便度量的地方标注高程点,确定钢筋绑扎和立模边线,并作好标记,焊接架立筋。

4.5钢筋施工方法

4.5.1钢筋加工

钢筋由专业技术人员出据下料单,钢筋工按下料单上的种类、直径、单根长度、根数在钢筋加工厂下料、加工成型、编号标识并分类堆放。

其制作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的调直和除锈应符合:

a、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污渍、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b、弯曲的钢筋应矫直后才允许使用,其矫直冷拉率不得大于1%。

2、钢筋成型应预先放样,成型后的钢筋必须完全与放样吻合,若不吻合,必须调整,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钢筋的弯制应符合设计要求,对加工好的钢筋,应挂牌标识。

4、施工人员按施工部位到钢筋加工厂领取已加工好的并经过检查的钢筋,用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按编号标识分类堆放。

4.5.2钢筋加工、运输及安装

钢筋加工由工程师开出下料单,在加工厂加成型后运至安装间,然后再用30/100t桥机吊运至工作面。

发电机混凝土钢筋根据混凝土浇筑分层适时绑扎。

钢筋接头连接原则:

直径超过Φ28的钢筋,主要采用直螺纹套筒机械连接,无法采用套筒机械连接的接头宜采用帮条焊方式;小于Φ28的钢筋接头宜采用搭接焊方式,焊接接头采用双面焊,焊接长度为5d,单面焊不小于10d,分布钢筋搭接长度求以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为准。

钢筋严格按由下往上分层安装,上下层钢筋对齐,钢筋层间净距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与模板间设置与结构混凝土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垫块,以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4.6模板施工及支撑体系

发电机层机坑进人廊道、筒阀接力器廊道模板均采用φ48钢管脚手架和拱架支撑,拱架间距为0.50m;发电机层排架间距为0.75m,排距为0.75m;发电机进人门通道及机坑进人廊道排架间距为0.50m,排距为0.50m;主厂房发电机层板梁采用φ48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进行浇筑,其中板下部脚手架间排步距分别为:

0.75m、0.75m、1.2m;梁下部脚手架间排步距分别为:

0.5m、0.5m、1.2m;柱子利用满堂脚手架进行模板固定,具体详见附图。

在模板安装之前,需在模板外侧各布置一排Φ28@1.0m,L=70cm(外露20cm),以便拉筋固定,防止廊道和通道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偏移。

发电机层机墩、风罩混凝土模板主要采用Φ14定位锥拉杆对拉或焊固于边墙锚杆或底层混凝土浇筑时预埋钢筋上,模板间设内撑,并随混凝土浇筑而拆除,模板横向(环向)采用φ48钢管弧形背单。

4.7预埋件施工

土建预埋件按照设计图纸中指定位置与结构钢筋一同进行安装,机电预埋件根据立模及钢筋安装进度及时通知机电安装单位埋设,各类埋件需固定牢固,严禁错埋和漏埋,并在混凝土浇筑工程中和浇筑完成后对预埋件进行保护。

接地网由安装公司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安装,其材料采用设计图纸指定的镀锌扁钢进行敷设,安装位置和焊接长度须满足设计要求,并与结构钢筋焊接成网格。

混凝土中的各种监测仪器在混凝土浇筑前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安装,仪器安装后应妥善保护,并及时量测记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对各种埋件进行观察、保护,混凝土下料和振捣时,应避开仪器埋件,防止碰撞埋件变形。

4.8混凝土施工程序、方法及技术要求

4.8.1混凝土浇筑施工程序

蜗壳层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即进行发电机层混凝土第一层浇筑(蜗壳二区混凝土须在蜗壳闷头拆除后方能施工,所以在该区域内的发电机层混凝土暂不施工,待蜗壳二区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进行浇筑)。

在发电机层混凝土浇筑时,主要先进行发电机层机墩、风罩混凝土的浇筑,机组间的板梁柱混凝土可根据需要调节。

4.8.2混凝土级配选型及入仓方法

根据投标文件,主厂房发电机层采用C25W6F50、坍落度为12~16cm的二级配混凝土,发电机层内的板梁柱及楼梯采用C30W6F50、二级配混凝土。

发电机层EL599.00以下混凝土采用布料机直接入仓,局部配溜管、溜槽或泵送入仓。

EL599.00以上混凝土因布料机高度限制,浇筑时采用泵送入仓。

4.8.3混凝土浇筑平仓及振捣

混凝土在平仓后进行振捣,二级配大体积混凝土用φ100插入式高频振捣器。

振捣器不能直接碰撞模板、钢筋和预埋件,以防模板走样和预埋件移位,在预埋件特别是止水片周围应细心振捣,必要时辅以人工振捣密实。

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汽泡、开始泛浆为准,插入式振捣器一般为20~30s,高频振捣器不应小于10s。

振捣器移动的距离以不超过其有效的半径,并插入下层5~10cm,振捣顺序依次进行,方向一致,振动棒快插慢拉,以保证混凝土上下层结合。

柱混凝土单层下料厚度不大于50cm,柱每小时浇筑高度不大于两层下料厚度,板铺料采用台阶法从上游端向下游端进行,然后以φ50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

仓内注意薄层平铺,人工平仓,防止骨料分离,注意层间结合,加强振捣,确保连续浇筑,防止出现冷缝,浇筑过程中模板工和钢筋工要加强巡视维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楼板浇筑结束后人工找平并抹面。

楼板由于柱子较多,在柱子钢筋及边墙上用红油漆标出结构高程线作为抹面基准线。

4.9混凝土温控措施

主厂房发电机混凝土属温控混凝土,混凝土出机口温度为12℃~14℃,入仓温度不高于19℃。

根据肘管一期混凝土浇筑情况看,三级配C25W6F50混凝土能满足最高容许温度要求,不需要埋设冷却水管。

为保证主厂房发电机温控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我单位在发电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取以下温度控制措施,具体如下:

(1)尽量减小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及分块长度;

(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坍落度按12cm~14cm的下限控制;

(3)控制混凝土层间间隙在5~7天;

(4)混凝土浇筑收仓后6~18小时,开始洒水养护,且养护到上层混凝土浇筑为止;

(5)合理配置资源,尽量缩短混凝土从出机口到入仓时间;

(6)采用预冷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入仓温度控制在19℃以内;

(7)混凝土水平运输全部采用混凝土搅拌车,罐体包裹保温被,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暴晒时间,并定时用冷却水冲洗车罐降温。

5施工进度计划

主厂房发电机层混凝土5层浇筑,发电机层板梁柱及楼梯混凝土考虑在发电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不占直线工期。

根据赶工计划安排,发电机层施工计划工期为90天,7#~9#机组因工期较紧,计划工期为76~80天。

主厂房发电机层混凝土浇筑计划于2011年05月05日开始,2012年05月30日结束。

具体时间安排详见下表2。

表2主厂房发电机层混凝土施工计划表

机组浇筑顺序

发电机层混凝土施工时段

工期(天)

1#机组

2011.06.14~2011.09.12

91

2#机组

2012.03.02~2012.05.30

90

3#机组

2012.02.29~2012.05.28

90

4#机组

2011.11.10~2012.02.27

90

5#机组

2011.10.12~2012.01.09

90

6#机组

2011.06.10~2011.09.07

90

7#机组

2011.10.02~2011.12.18

78

8#机组

2011.07.11~2011.09.28

80

9#机组

2011.05.05~2011.07.19

76

6施工资源配置

6.1施工人员配置计划

根据工期要求、施工进度及施工程序安排,单个机组发电机混凝土浇筑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计划见下表3:

表3混凝土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表(单个机组)

工种

管理人员

技术员

质检员

安全员

测量工

驾驶员

混凝土工

钢筋工

模板工

电焊工

架子工

混凝土泵车工

普工

合计

人数

4

4

2

2

4

14

4

20

30

20

12

30

4

35

185

备注

每天按两班制作业,每班12小时

6.2施工设备及主要材料配置

表4混凝土主要施工资源、设备配置表(单个机组)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模板

18mm厚胶合模板

2

1#~6#机组

2

模板

18mm厚胶合模板

1

7#~9#机组

3

载重汽车

/

3

4

25t桥机

/

1

5

电焊机

/

6

6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6m3

4

最低配置

7

混凝土拖泵

HBT60A

2

1台备用

8

100t桥机

1

材料吊运

9

布料机

SHB22

2

10

高频振捣器

φ100

30

11

软轴式振捣器

φ50

20

12

钢管

φ48,壁厚3.5mm

t

30

13

钢筋切断机

GQ-40

2

14

钢筋弯曲机

GJ7-40

2

15

潜水泵

6

16

冲毛机

2

注:

模板单位(套)是以一个机组浇筑时的模板使用量为计算单位。

6.3赶工施工设备及主要材料配置

因主厂房正在实施赶工,所以在蜗壳层以上混凝土浇筑时,较原规划增加了2个机组的施工人员及资源配置。

详细增加资源见相关赶工措施。

7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7.1质量评定标准

钢筋及模板的加工制作及安装的质量评定标准参见《云南省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7.2质量保证措施

1、制定质量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并严格实施。

2、严格按国家和行业的现行施工规程、规范以及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组织施工。

3、严格按《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的要求,对各工序的单元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评定。

4、严格控制混凝土入仓强度,做好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检测。

5、混凝土拌合应严格按试验室配合比进行,未经监理工程师及试验人员同意,不得随意改动混凝土配比

6、过程严把“四关”:

一是严把图纸关,组织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复核,了解设计意图,并层层组织技术交底。

二是严把测量关,施工放线由专业测量工实施,校模资料要求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三是严把材料质量及试验关,对每批进入施工现场的商品混凝土及钢材等按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验,杜绝不合格材料及半成品使用到工程中。

四是严把工序质量关,实行工序验收制度,原则上上道工序没有通过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使各工序的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7、每仓混凝土浇筑前进行仓位设计,将责任分区并落实到人,浇筑过程中实行谁施工谁负责的制度。

8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法规、安全技术标准和业主、监理的有关要求,制定以下安全目标:

职工安全教育率达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隐患整改率达100%,不发生责任伤亡事故,不发生重大机械设备严重损坏事故,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不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控制轻伤事故发生8‰以下。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教育员工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提高全体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处理原则是“以教育为主,以罚款为辅”。

认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整改隐患,增强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心,做到齐抓共管。

8.1施工危险源和安全管理难点分析

主厂房发电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高处作业、用电作业、电(气)焊割作业、起吊作业、交通运输等高风险作业,施工战线较长、工作面狭窄、潮湿,人员及车辆流量较大,易发生坍塌、高处坠落、触电、起重伤害、机械伤害等。

主厂房发电机混凝土施工安全管理难点突出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点多面广,工作面狭窄(廊道及进人门通道混凝土施工等),工作环境潮湿,施工存在交叉(混凝土施工及金结安装等)作业,安全问题突出;二是施工中用电作业频繁,安全风险较高;三是施工高差较大,施工通道和高处作业风险比较高;四是作业人员及施工材料运输量大,工区施工道路路况比较复杂,交通安全管理难度较大。

8.2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所用的动力线路和照明线路,必须按规定高度架设,线路完好无损,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配电系统和布置闸刀、开关的部位,设醒目的安全警示牌,所有用电设备做到“一机一闸一漏”。

2、在狭窄部位(廊道及发电机理二期混凝土施工等)一律使用36V及以下的安全电压,狭窄、潮湿部位采用有防护罩的灯具。

3、电焊机配置专用漏电保护器(保证电焊机空载电压≤36V),使用专用线材,不得利用排架等作为接零,接零点距施焊点间距≤3.0m;作业人员穿戴专用的劳动保护用品,作业时有监护人监护。

4、施工现场使用的二、三类机电设备及电动工具(包括:

振捣器专用电机、电焊机、砂轮机、切割机、钢筋弯曲机、钢筋切断机、钢筋调直机、刨床、电圆锯、角磨机、电钻及冲击钻等)除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外,每班必须检查电气设备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的遮栏或防护罩是否完好,防止触电和机械伤害。

5、根据施工的需要,每个机坑设置单独的双向(下部由机坑底部向作业面延伸;上部由引水下平洞末端向工作面延伸)施工通道,通道必须严格要求制作、安装,通道宽度(≥60cm)、坡度(≤55°)及踏步间距(25~30cm)等控制在要求范围内,设双扶手(高度:

1.0m)侧面用密目网全封闭,底部用竹夹板或木板封闭。

6、按相关规范的要求做好高空临边部位(特别是机坑隔墩顶部)的安全防护(拦杆高度为1.2m,底部挡脚板不低于20cm,侧面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作业面高度大于3m时,下部设一道水平安全网,水平网离作业面≤3.0m,并随作业面的上升一起升高。

)。

7、作业平台用合格的材料(竹夹板或5cm木板)满铺,用φ12铅丝绑扎牢固,无探头,过程不随意拆除构件;平台有承载力标识,不超载堆放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