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4355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docx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

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试题(中国古代史--世界史)

初三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

(一)》

一、单选题:

(2.5×20=50分)

1.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繁衍。

有一种远古人类,已经懂得人工取火,会制作装饰品,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

请你判断这种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2.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

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

()

A.北京周口店B.陕西半坡村C.山东大汶口D.浙江河姆渡

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会不会使用工具B.会不会获取食物C.会不会使用火D.会不会制造工具

4.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

()

A.炎黄时期B.尧时期C.舜时期D.禹时期

5.我国长江流域氏族公社的典型代表是:

()

A.元谋人遗址B.半坡氏族遗址C.河姆渡氏族遗址D.北京人遗址

6.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灵渠的开凿B.铁农具的使用C.曲辕犁的制造D.筒车的使用

7.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了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请你指出商鞅变法的哪项内容,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

A.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耕战C.废除旧贵族的特权D.建立县制

8.我们认为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其主要依据是:

()

A.改变了无国家的落后状态B.奴隶制度基本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建立了一整套国家机器D.推动了人类社会由愚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9.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

A.修筑长城B.地方设县C.使用圆形方孔钱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10.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直接原因和根本目的是:

()

A.秦亡教训,收揽人心B.文治天下,鼓励生产

C.人心思治,让利于民D.经济困难,稳定统治

1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爆发于下列哪个省境内:

()

A.河南B.山东C.江苏D.安徽

12.“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①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③减轻或废除刑罚④惩处贪官污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3.在今天陕西省韩城市郊有一座古柏环绕的“汉太史公墓”,郭沫若同志曾为之题“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鹰斧铖,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位太史公的杰作是:

()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资治通鉴》

14.汉武帝为推行大一统,进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采取了谁的主张:

()

A.李斯B.汉景帝C.董宣D.董仲舒

15.秦朝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这里的“有利于”主要是指:

()

A.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安定环境B.促进了各地交流

C.推广了农业经验D.减轻了农民负担

16.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②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③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④使农民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7.“若问古今兴亡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宋代著名政治家司马光的这两句诗,慨括了洛阳作为举世闻名过目的古都,在华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洛阳在历史上曾经是下列那些王朝的都城:

()

①东周②西汉③三国时的魏④北魏⑤东晋⑥西晋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C.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

18.“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这是建于成都的“武候祠”的著名对联。

这里的“武侯”是指:

()

A.关羽B.张飞C.刘璋D.诸葛亮

19.史书记载我国大陆和台湾的正式交往开始于:

()

A.西汉时期B.三国时期C.唐朝时期D.元朝时期

20.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和结束的年代分别是:

()

A.220年和265年B.221年和280年C.222年和280年D.222年和265年

二、材料分析题:

(27分)

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

西汉时,有一位名将,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英勇善战,屡建战功。

汉武帝为奖励他,为他修筑了精致的住宅。

他说:

“匈奴未灭,无以为家。

”这位名将死时只有20岁,汉武帝为他修了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墓,象征他的赫赫战功。

请回答:

(1)        在西汉反击匈奴的主要将领有那些?

(2分)

 

(2)        “匈奴未灭,无以为家”表达了什么精神?

(1分)

 

(3)        为灭匈奴这些名将有哪些贡献?

(2分)

 

(4)        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分)

 

(5)        匈奴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主要的少数民族,你知道它在我国历史上作出了哪些贡献吗?

(3分)

 

2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汉景帝说:

“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

请回答:

(1)        这段话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依据诗句汉景帝是怎样做的。

(3分)

 

(2)当前中国社会的“三农”问题突出,请你为解决当前农业问题提出一个建议。

(2分)

 

23.(9分)阅读下列材料:

江南之为国盛矣。

……民户繁育……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

……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请回答:

(1)        这一材料反映了东晋南北朝时期_____地区的经济开发状况。

(1分)

(2)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这一地区经济开发的表现。

(3分)

 

(3)这一地区经济得以开发的因素有哪些?

(5分)

 

三、简答题:

(23分)

24.为什么秦国能迅速崛起,并在战国末期逐步吞并其他六国?

(9分)

 

25.著名的丝绸之路是怎样被逐步开通的?

它有什么重要作用?

(14分)

 

初三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

(二)》

一、单选题:

(2.5×20=50分).

1.隋末的一位商人要把一批粮食经水路从洛阳运到涿郡,应经过大运河的:

()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2.清朝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的皇帝分别是:

()

A.顺治、雍正   B.雍正、乾隆  C.顺治、康熙D.乾隆、嘉庆

3.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管理的皇帝是:

()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嘉庆

4.下列事件发生在康熙在位时的是:

(在正确答案上打“√”)

(1)册封王世班禅

(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统一台湾(4)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5)签定《尼布楚条约》

5.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A.郑成功   B.康熙  C.林则徐  D.戚继光

6.标志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事件是:

()

A.文字狱   B.八股取士  C.设军机处  D.撤消内阁制度

8.《史记》记载:

“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决胜人力。

”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

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

9.“合同为一家”描述的是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关系:

()

A.突厥B.吐蕃C.回鹘D.南诏

10.现在各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11.元朝为了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建立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三省六部制B.行省制度C.设立三司D.八旗制度

12.最早认识到石油用途的中国古代科技著作是:

()

A.《梦溪笔谈》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

13.北宋东京城里的“瓦子”是:

()

A.专供演出的圈子B.娱乐兼商业的场所

C.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D.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14.林升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讽刺的是哪朝统治者:

()

A.南朝B.陈C.北宋D.南宋

15.某中学的中国古建筑研究性学习小组,想要考察明长城最西端的情况,他们应到:

A.阳关遗址B.山海关C.嘉峪关D.玉门关遗址

16.下列关于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郑成功驱逐日本殖民者,收复台湾B.确立中央政府册封西藏宗教首领的制度

C.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D.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17.汉景帝、汉武帝、建文帝和明成祖实行削藩的共同目的是:

()

A.节省开支B.减少多余的官员C.加强中央集权D.提高办事效率

18.生活在明朝时期的一位书生想考中状元,他必须学习:

()

A.唐诗、宋词B.汉赋、元曲C.琴棋书画D.四书五经

19.明朝反映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斗争精神的文学作品是:

()

①《西游记》②《三国演义》③《水浒传》④《牡丹亭》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清朝前期,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最根本因素是:

()

A.缺乏先进技术B.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C.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D.农民贫困,购买力低

二、材料分析题:

(36分)

21.(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进入鼎盛时代。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中央与边疆各族的关系日益密切,对外关系频繁,对各种文化采取开放、兼收并蓄的态度。

国家的统一、政治的开明、经济的繁荣、民族之间友好交往和中外交流造就了盛世之貌。

请回答:

(1)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是指什么时期?

(1分)

(2)这一时期有哪些科技成就居世界领先地位?

试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10分)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

“苏常(苏州、常州)熟,天下足。

材料二: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南方经济有何发展?

(3分)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3分)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6分)

 

23.(13分)阅读下列材料:

宋朝宰相赵普建议宋太祖削弱藩镇的权力,说:

“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请回答:

(1)按照赵普的建议,宋太祖演绎出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一历史故事?

(6分)

 

(2)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按照赵普的建议采取了哪些措施?

(6分)

 

(3)想一想,历史上还有哪个朝代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使君主权力空前加强?

(1分)

 

三、简答题:

(14分)

24.明朝和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两个王朝。

两朝在君权上有个共同点是什么?

分析其利弊,这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初三历史试题《中国近代史

(一)》

单项选择题能力训练:

(2×36=72分)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变中国为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市场B、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解体

C、中国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D、林则徐严厉禁烟

2、以下内容最能够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B、协定关税C、领事裁判权D、赔款2100万元

3、对中国近代史时期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近代史是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一段历史

B、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血泪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侵略、

反压迫的革命史、斗争史

C、中国近代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近代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4、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武器装备落后B、清政府临战时妥协投降

C、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整体落后D、清政府准备不足

5、中国近代史之所以以鸦片战争为开端,是因为: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殖民国家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D、封建社会开始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因为:

()

A、都是因为鸦片的输入引起的B、都签定了损害中国主权和利益的不平等条约C、英国仍然是主要的侵略国家D、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7、沙市被开放为商埠是在: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管条约》D、《辛丑条约》

8、清朝时期,某商人从上海运货物到汉口,一路上受到了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和重重勒索。

他异常气愤地说:

“现在的外国商船、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偏偏我们中国人却不行。

难道非要让我们中国商船也要挂上外国旗帜才行吗?

”你认为这件事最早发生在哪一年:

()

A、1842年B、1844年C、1856年D、1858年

9、1859年,英、法公使指使其舰队炮轰大沽口,中国军队英勇还击,英法舰队残败。

这一消息传到英、法后,英、法侵略者叫嚣要“实行大规模报复”。

其报复行动不包括:

()

A强迫清政府签定《天津条约》B再度攻陷天津C攻占北京D洗劫并焚毁了圆明园

10、洋务运动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

()

A、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抵制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D、瓦解了中国的封建经济

11、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

A、重军事轻经济B、没有兴办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

C、没有触动封建制度D、没有大力宣传西方社会的思想和文化

12、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D、学习了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了清朝统治

13、《马关条约》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最大的条款是:

()

A、割让大量领土B、支付巨额赔款C、开辟内河航线D、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4、中法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战争首先从中国境外爆发B、清政府都曾正式宣战

C、参战的清军水师都属于北洋水师D、战争都是中国的边疆危机和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15、戊戌变法运动的主要要求是:

()

A、“自强”和“求富”B、兴民权和发展资本主义

C、“兴西学”和废科举D、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16、戊戌变法的下列内容中,直接触犯了顽固派利益的是:

()

①裁撤冗员②旗人自谋生计③设立京师大学堂④裁汰旧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7、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资产阶级改良运动②爱国救亡运动③中国近代第一次解放潮流④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8、戊戌变法的最突出功绩是:

()

A、挽救了民族危亡B、发展了社会经济C、促进了思想启蒙D、推进了社会改革

19、戊戌变法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

A、袁世凯的出卖B、资产阶级软弱无能和脱离群众

C、顽固派势力强大D、光绪帝没有实权

20、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民族矛盾上升的反映B、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是清政府扶植的结果D、有盲目排外的思想

21、辛亥革命最主要的成果是:

()

A、  推翻了君主专制B、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22、辛亥革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迫害B、南京临时政府的涣散和软弱

C、袁世凯的政治欺骗和军事压力D、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

23、以下选项不属于辛亥革命失败给中国人民留下的深刻教训的是:

()

A、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中国人民最主要、最凶恶的敌人

B、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胜利

C、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D、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24、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

A、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B、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

C、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D、都采取暴力斗争方式

25、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连连失败,表明:

A、中国革命的条件还不成熟B、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C、中国人民不响应革命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26、下列选项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

A、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

B、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

C、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27、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最明显的不同是:

()

A、斗争的性质B、领导力量C、群众基础D、所处时代

28、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能够实现的最根本原因是:

()

A、两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一致B、两党各自保持独立

C、两党在该阶段的政治纲领基本一致D、两党的经济利益一致

29、孙中山在临终遗嘱中说:

“为求得中国之自由解放……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他的这种认识开始于:

()

A、1894年创立兴中会时B、1905年组织中国同盟会时

C、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时D、决定国共合作,改组国民党时

30、北伐战争胜利了,但却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其理由是:

()

A、  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

B、  这次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  大革命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  共产党的领导人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工农运动陷入低潮

31、对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性质的正确表述是:

()

A、  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C、  革命统一战线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

D、  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

32、1926年北伐战争胜利的最主要表现是:

()

A、完成了全国的政治统一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C、彻底铲除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D、工农运动的蓬勃开展

33、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胜利,必须:

()

A、  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B、建立、巩固和发展革命统一战线

C、将革命的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D、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34、万里长征是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

()

A、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革命中心地区的转移

C、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D、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3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在:

()

A、洋务运动后B、戊戌变法后C、中法战争后D、甲午中日战争后

36、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旗帜。

“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奏响的主旋律,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具体表现在:

()

①两次运动的中心都在北京②两次运动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③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④青年学生旗帜鲜明地站在运动的前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初三历史试题《中国近代史

(二)》

一、      单选题:

(2×20=40分)

1.鸦片战争中,在虎门为抵抗英军进攻而牺牲的民族英雄是:

()

A.关天培B.葛云飞C.陈化成D.邓世昌

2.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望厦条约》B.《黄埔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

3.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颁布的重要纲领是:

()

A.《天朝田亩制度》B.《钦定宪法大纲》C.三民主义D.《土地法令》

4.以下活动属于洋务派筹划,兴办的是:

()

①推行新政②设立翻译馆③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④兴办新式学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同盟会

6.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不包括:

()

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C.护国运动D.护法运动

7.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

A.鸦片战争B.新文化运动C.五四爱国运动D.新中国的成立

8.中国共产党成立于:

()

A.1920年B.1921年C.1922年D.1923年

9.标志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的是:

()

A.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B.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0.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B.中国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

C.中共领导人王明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D.中共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11.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形式上完成统一的标志是:

()

A.国民政府北伐的胜利B.国民党政府的建立C."宁汉合流D.东北易帜

12.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

()

A.中国工农革命军B.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C.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D.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3.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从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洛川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4.下列诗句,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  )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5.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思想基础B.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组织基础

C.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D.无产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阶级基础

16.从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社会性质是:

()

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7.对洋务运动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引进了一些先进生产技术

18.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

()

A.上海B.北京C.武汉D.广州

19.中国共产党成立于:

()

A.1920年夏B.1921年7月C.1922年冬D.1923年7月

20.1945年,陪同毛泽东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