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4618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小学四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

《小学四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及教学计划.docx

小学四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整册教案及教学计划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四单元:

通信与生活

第一课:

通信连万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知道什么是通信。

  2.使学生懂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离不开通信。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通信”及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

难点是通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学生订阅的报刊、信件、电报单、生日贺卡、半导体收音机、儿童玩具电话机、儿童玩具无线电对讲机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是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的。

在这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有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各行各业。

在前面的两个单元里我们了解了农业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交通运输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再来了解一下,通信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师:

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有许多的事情告诉别人,或是别人有事情或信息告诉我们。

有些事情是可以亲自面谈的,可是有些事情由于路途遥远或是时间的原因无法面谈。

这就需要利用通信手段来解决。

我们打个电话、写封信或拍封电报,这就是通信——“就是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教师:

你们知道常见的通信方式都有哪些吗?

  学生:

(学生讨论)寄送信件、发行报刊、打电话、拍电报、听无线电收音机广播、看电视……。

  教师: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新的通信方式不断地走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像传真。

卫星通信、电视电话等。

  教师:

(把报刊、杂志、信件、贺卡、明信片等展示给同学们)你们都经常阅读什么报纸,订阅哪些杂志,收到过别人寄来的信件和贺卡吗?

  学生:

《人民日报》——可以知道很多国内外大事;

  《广播节目报》——可以了解到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送的节目内容;

  《中国少年报》——可以了解到全国小学生的各种活动。

  教师:

我们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可以了解到很多新闻和国内外大事,可以增长很多的知识,互赠贺卡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教师:

(手持半导体收音机)你们每天都听无线电广播吗?

收音机里每天都播送什么内容?

  学生:

少儿节目、天气预报、新闻与报纸摘要……

  教师:

每天看电视,最爱看什么节目?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

听广播、看电视、打电话、拍电报这也是通信,此外还有我们平时接触不多的传真等。

  教师:

观察图中都是什么通信方式。

  学生:

(看图叙述。

  教师:

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这些通信设施,将会是怎样的呢?

  学生:

(讨论)略。

  教师:

我们现代社会生活是离不开通信的。

  我们通过这些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可以非常快地看到、听到全国的和世界各地的新闻。

有的当时就可以听到、看到。

你们可以举一点这方面的例子吗?

  学生:

卫星转播的奥运会、亚运会、各种大型体育比赛。

  教师:

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好像把地球都缩小了,好像把我们和遥远地方的距离都缩短了。

我们是“在通信中了解社会”了。

  教师:

在通信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遵守相关法律)

  教师依据板书归纳总结全课,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一、传递信息就是通信

  二、现代生活离不开通信

    信件、报纸、电话、电和广播、电讯……

三、在通信中也要遵守法律

 

 

第二课: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

教学目标:

  知识:

使学生知道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和特点;知道近代以来通信的主要种类和特点。

  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小结的主要内容,并能有条理的表达大意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向学生渗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使学生初步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教学重点:

古代通信的特点和方式

教学难点:

古代通信到近代以来的通信变化即如何体现“发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启用电脑点击图片一,提问:

画面反映了什么内容?

(提示:

烽火狼烟)。

  2.教师点击电脑,提问:

你听到了什么?

画面反映的又是什么内容?

(提问:

电波或电信号的声音,反映信息传递的快速。

3.讲述:

以上两组画面反映了通信在人类社会中的变化。

导入新课。

(二)新课传授:

 讨论交流:

①    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②除了烽火狼烟之外,古代还有哪些通信手段?

 第一,古代的通信方式为依靠人力、畜力传递信件实物的邮政通信。

第二,擂鼓传信和飞鸽传书。

(教师追加提问“擂鼓传信传递什么信息,飞鸽传书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古代通信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

燃起烽火点燃狼烟这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当时社会最为快捷的通信方法,可以说是现代预警信号的前身。

那么在我国还有哪些传递信息的方法。

在国外,古代的人们又是怎样进行通信的?

  提示从通信工具、业务种类、传递的速度与数量、传递的内容四方面进行。

教师小结过渡:

古代通信靠人力、畜力完成传递速度慢、数量少。

传递的主要信函等实物没有民间的通信,多是官方通信,那么近代以来通信出现了哪些变化?

 出示不同年代通信速度对照表,学生讨论。

(三)探究活动:

1.过去的电话什么样子,有什么用途?

今天出现了哪些电话,有什么用途?

  2.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回答进行归纳。

  3.师生共同总结:

过去的电话有话筒(听筒)、话机、话线、电线、很笨重,不能携带。

只能听到声音。

现在,有录音电话,电话有录音机的功能;可视电话,在打电话时能够看到地方,听到声音,拉近了打电话人的距离;传真电话有传真机的功能;电话现在可装分机;无线移动电话、携带方便,可打电话、发收短消息、存储信息、照相等多种功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4.师生畅想未来的通信还会有哪些变化。

第四课:

从看电视说起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选择健康电视内容进行娱乐的能力,能合理安排时间。

2、认识电视、网络、书刊等大众媒体对自己成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大众传媒。

3、能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与父母进行平等交流和沟通。

教学重点:

认识电视、网络、书刊等大众媒体对自己成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大众传媒。

教学难点:

能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与父母进行平等交流和沟通。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

(喜欢)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多媒体播放一些精彩的电视栏目片头)。

师:

平时你们都喜欢看哪些栏目?

为什么?

二、看电视的风波

师:

我有一个小侄子,他也跟你们一样,喜欢看电视,尤其爱看《蓝猫淘气3000问》,可爸爸不让看,怕影响学习,只有周末才让看。

他因此很苦恼,你能帮他想办法吗?

师:

你们的主意都不错,我一定转告他。

师:

你们也有类似的苦恼吗?

生1:

爸爸怕我眼睛近视,不让我看。

生2:

奶奶叫我离电视三尺远。

生3:

他说得不对,应该是三米远。

师:

对,我们看电视一定要注童保护眼睛,不要离电视太近,也不要看得太久。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本,了解一下大人对我们看电视有哪些不同的意见。

(师生共同看课本,教师在大屏幕上指导)

师:

看了他们的意见,你有什么想法?

师:

大人的哪些意见我们是可以接受的?

(板书:

控制时间、内容健康、合理安排时间)

师:

看电视并不是一无是处,你能说说都有哪些好处?

师:

你看电视时和家长争执过吗?

怎么解决的?

师:

如果你是一名小记者,你能针对看电视的话题去询问哪些问题?

师:

我有一个小朋友,他也有好多问题要问,请你们帮他问一问。

三、采访活动

采访要求:

3--5人自由组合,从电视内容、看电视时间和怎样合理安排三个方面选一个话题进行采访,注意填写好采访时间、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

(伴随轻快的音乐,学生们现场采访听课的老师。

汇报采访结果:

第1组:

我们采访的是看电视的时间要求,结论是40分钟以内。

第2组:

我们采访的是电视内容的选择,知道了只看适合小朋友看的一些栏目,少看或不看成人动画,也不看方言剧,因为对我们学习普通话有影响。

第3组:

我们采访的是允不允许孩子看电视的话题,答案是支持、限制。

第4组:

我们采访的是合理安排时间的话题,答案是在课余时间看。

四、拟订协议

师:

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让我们开阔视野、放松心情,生活还真离不开!

如果你们和家人有什么争执,可以拟一份协议。

(多媒体展示一份阅读课外书的协议样本,学生草拟。

同学之间交流自己拟订的协议。

老师随机抽取典型的协议,师生共同评析。

展示协议:

(1)甲方与乙方看电视的时间规定;

(2)甲方和乙方看电视时把一个节目看完才能换;

(3)甲方可选择哪几天晚上看电视;

(4)电视内容必须对自己有益;

五、拓展总结

师:

同学们拟订的协议真不错,希望你们回家以后同父母共同协商后再履行。

除了看电视以外,你们知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大众传媒吗?

生:

网络、广播、报刊、杂志……

师:

说得好!

那你们应该怎样选择呢?

生1:

要选择内容健康的,因为网络里有暴力等不好的内容。

生2:

要控制时间,注意用眼卫生。

生3:

要合理安排时间,课余再去阅读。

师:

今天老师很高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

因为我们知道了要尊重父母,学会了选择内容健康的电视节目,也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

师:

祝你们健康快乐成长!

第三课:

从古到今话交通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知道车、桥、路、船的变化历史。

2、根据查找的资料,探究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在探究中使学生了解从古到今交通发展过程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3、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

1、预习教材60-63页,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分成六个小组,参考教材提示的相关内容的学习方法搜集资料。

分组情况:

陆上交通小组(一至四组):

分别查找有关路、桥、陆上交通工具(自行车组、机动车组)发展变化的资料。

水上交通小组:

查找有关船的发展变化的资料。

空中交通小组:

查找有关热气球、飞艇、飞机等飞行器发展变化的资料。

2、教师准备相应课件与资料。

三、教学过程

活动1、由现实生活中交通运输工具的变化导入

师: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各种各样的交通运输方式,并感受到交通的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课前布置了让大家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及身边其他人所经历的交通工具的变化。

同学们,都整理好了吗?

(学生汇报采访结果,教师适当鼓励、点评)

小结:

就如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今天的交通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舒适。

活动2、分组谈交通的发展史

师:

正如我们刚才谈到的一样,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交通设施,交通工具都经历了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

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故事。

师:

课前让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分成了六个小组。

分别从陆上交通、水中交通、空中交通中挑选自己喜欢的方面进行资料查找。

要求:

按交通方式发展演变的顺序整理查到的资料。

在了解资料的基础上,找到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化,并以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

概括后请把小标题和具体时间填在表格里,并商讨如何把资料展示给大家。

开始交流整理小组的资料,学生组内整理交流。

教师的适当点播:

1、正如这位同学说得那样,我们今天正在研究的以太阳能、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汽车是我们未来交通发展的方向。

但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今天,我们虽有了这么多的车,但人们用得最多的还是自行车。

这是为什么呢?

2、再好的车,也需要宽阔平坦的道路,我们来听一下关于道路的发展史。

3、但再好的路,也有遇到河的时候,我们要想过去就需要——桥。

4、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请大家看一下。

边放图片边讲解。

这是木桥,后来人5、那有没有不用走路、过桥的交通工具呢?

船。

6、最后一组介绍什么。

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跟老师从古到今话交通,同学们讲到了天上的飞机,陆地上的车。

水中的轮船。

(边说边板书)现在老师讲讲地下的地铁,大家都坐过吧!

最早的地铁出现在1860年的英国,在开通的第一年,就运送了650万人。

我国的第一条地铁是1969年建成的北京地铁。

地铁为缓解地面的交通压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还有埋在地下的管道运输。

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聪明的中国人在四川用竹子做成管道运送天然气和卤水熬制食盐。

同学们请看图片,现在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石油和全部天然气*管道运输,管道运输正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让学生看板书)

大家看,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天上有飞机,水中有轮船,路上有汽车、火车、自行车,地下有地铁、管道运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

活动3、研讨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有着这样的变化

师:

通过以上各组同学的展示,使我们了解了交通从古到今走过的轨迹,但此时我们不能不产生这样的疑问:

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有着这样的变化呢?

请大家结合我们查到的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1、因为人类勇于创新,有了梦想就永不言弃。

2、因为人类勇于创新,有了梦想就永不言弃。

就拿我们船来说吧,虽然,第一艘蒸汽船被称为“笨家伙”,但人们没有放弃。

3、是人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桥的故事,可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1934年春,他担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以周密的勘测和精湛的设计,拿出了比当时铁道部顾问、美国桥梁专家华德尔既好又省的方案。

从1935年春正式开工起,他创造性地使用造桥方法,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建成了长1453米,高71米的钱塘江大桥。

这一壮举显示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中国人民具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4、因为人类有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

自行车刚发明时,只能用脚蹬地前进……

5、人类有一种献身精神。

从人类有了飞行的梦想,就有无数人付出了汗水、心血乃至生命,才有了飞机的发明。

活动4、课后引伸,为下节课做准备。

师:

正如同学们说得那样,我们一起了解了交通的历史。

交通发展的历史,是古人用勤劳与智慧创造的。

我们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请同学们利用课下时间,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交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你的改进方法。

在下节课时展现给大家。

板书设计

从古到今话交通

飞机

空陆海      船      车        立体交通网

管道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