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4702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docx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

做好小学生心理咨询辅导

沃建中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我国人口素质优化与人口健康促进的重要课题。

从个体发展历程来看,儿童青少年是个体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个体心理可塑性最大的时期。

从现实环境来看,随着社会在科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迅速发展,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日趋复杂,这也使得他们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行为问题。

因此,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培养和教育的模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生心理咨询的基本问题

合格的人才不仅应具有不可替代知识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这也是现代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

首先,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核心。

学生的整体素质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文化知识、道德品质与操作技能等都属于心理素质的范畴。

我们强调的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生活技能的训练,如唱歌、跳舞、画画活动的丰富,而更重要的是个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如个体的自我观念、求知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念等,皆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个体在工作、事业中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个体的心理素质。

其次,健康的心理素质是衡量人口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从健康的角度看,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状态”。

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更要重视心理健康。

人口的质量高低取决于生理与心理的整体素质。

再次,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也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今天,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国际大环境、且极具创造力。

然而,目前我国的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的心理状况并不尽如人意,沃建中等人在全国六大地区的一项研究表明,目前小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处于良好状态,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占16.4%,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占了4.2%。

因此,孩子的心理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小学生是儿童青少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不容忽视。

(一)培养小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我们应确定以下这样的指导思想:

1.重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不同年龄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尤其是小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还不是很稳定,所以辅导教师一定要把年龄问题视为分析小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前提。

2.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线。

发展性的心理问题出现是具有年龄特征的,辅导教师对此应该有所认识,好在实际辅导中做到运筹帷幄。

3.以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核心,主要体现在解决日常问题之中。

思维是能力与智力的核心,思维的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品质上。

我们的研究发现,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是由于学生有限的思维水平导致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临床实践中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使许多心理问题得到解决。

4.以学生的自我为出发点。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个性、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小学阶段,自我意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辅导教师要重视童年经验的积累、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个体的独立意识以及自身在社会中的作用、地位、身份等在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了解了总体的指导思想后,让我们来界定一下心理健康的标准。

健康是每一个人都关心和向往的。

所谓健康,是指身心健全和体能充沛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所指出的: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现,而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一种完好的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程度的提高,各国政府与科学界日益重视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在优化人口素质、提高人口健康程度中的独特地位。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2000年人人享有保健”的全球性目标中不仅重视防治身体疾病,而且特别强调促进人类完善人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实现身心健康。

因此,心理健康是衡量个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它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也就是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地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张厚粲提出界定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

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能正确反映外部世界,有无明显差异;

(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和协调性。

一个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认知过程内容是否完整协调;(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在没有重大的外部环境改变的前提,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行为是否表现出一贯性。

心理健康不像生理健康那样具有比较精确的、易于度量的指标。

心理学家们一般是从个体适应环境的角度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自我意识水平、情绪控制能力、挫折耐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

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衡量儿童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有其独有的特点。

北京师范大学的沃建中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十几年的研究,

(二)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1)了解自我。

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2)信任自我。

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置,并对自己的失败能正确地评价。

(3)悦纳自我。

对自己地外型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和认同。

(4)控制自我。

能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地情绪和行为。

(5)调节自我。

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

(6)完善自我。

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7)发展自我。

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人格。

(8)调适自我。

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9)设计自我。

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但理想与目标能切合实际。

(10)满足自我。

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有了这样的标尺,沃建中认为在实践中衡量或者评判小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就有了参照物。

这个标准也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培养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方式与模式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不管是作基础教育研究的专家,还是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都会有宝贵的心得体会。

沃建中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以下六条原则:

(1)平等性原则。

要求老师与学生平等交往,做学生的朋友,这是上好心理课的关键。

(2)尊重性原则。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人格。

(3)鼓励性原则。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敢于暴露自己的观点,老师不加任何评价。

(4)参与性原则。

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到心理训练中,完成训练任务。

(5)目的性原则。

心理训练目标一定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学生原有心理水平高,教师的目标就可随之提高,反之亦然。

(6)娱乐性原则。

心理训练应在学生愉快的活动中操作,只有产生愉快的体验,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

沃建中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探索,也总结出来一些培养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渠道和方法。

沃教授认为认为,培养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合理渠道应该是以心理活动课为主渠道,同时结合学科渗透和个别咨询辅导。

这样,既能够面向全体小学生,也能够针对个别小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因为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并非是针对那些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更主要的是面对全体学生,以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为本;对于已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个别咨询与治疗。

而且目前把个别的心理辅导与面向全体的心理课结合起来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趋势。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了解小学生各个方面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做好小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的重要前提。

沃建中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总结出了小学生心理发展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重要方面。

下面我们就一一来介绍。

(一)小学生发展中的学习问题

1.学习动机的发展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主体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内在动力。

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起动员定向维持和调节作用。

要使生学习好,就必须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动机的激发,其诱因可能来自学习活动本身获得的满足,也可能来自学习之外所获得间接的满足,前者称为学习的内部动机,后者则称为学习的外在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指向性不同,又可将学习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直接动机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动机,即对学习内容或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

间接动机则指向学习活动的结果。

儿童的学习动机可分为四类:

为了学好分数,不落人后;为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为个人前途而学习;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学习。

整个小学阶段主导的学习动机是第一和第二类,低年级以第一类居多。

儿童的年级越低,直接动机的作用越重要。

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发生紧密联系或为学习兴趣所左右。

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儿童自觉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的影响下,在知识经验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发展变化着,但又有其共同的年龄特征:

(1)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更感兴趣。

(2)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

调查表明,这种学科兴趣的分化时间一般是从三年级开始的。

(3)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

(4)游戏因素在儿童的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

(5)在阅读兴趣方面,一般从课内读物发展到课外读物,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

(6)对社会生活的兴趣在逐步的扩大和加深。

2.学习态度的发展

所谓学习态度,是人们对学习和与学习有关的事物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

使儿童抱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也就是培养儿童对学习和与学习有关的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情感,并能产生相应的行动。

儿童对教师的态度、对班集体的态度、对作业的态度和对评分的态度是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1)对教师的态度。

低年级的儿童对教师怀有特殊的尊敬和依恋之情。

由于自己尚不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因而教师对待儿童的态度是影响儿童学习态度的主要因素。

中年级儿童逐渐对教师产生选择性的、怀疑的态度。

只有那些思想作风好、教学好、对儿童有耐心、公正的教师才能赢得儿童的信任,对儿童的学习产生重大的积极的影响。

(2)对作业的态度。

初入学的儿童还未把作业看成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不能经常以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作业。

在教师的正确教育下,儿童逐步形成对作业自觉负责的态度。

(3)对集体的态度。

初入学的儿童还没有形成班集体,同学之间很少互相关心。

在教师的组织和教学影响下,儿童开始互相关心、互相交往、互相帮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班集体。

从中年级开始,儿童开始具有比较有组织的、自觉的、班集体生活,开始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一员,重视集体的舆论和评价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对学习、对集体的责任感,从而不断地提高学习质量和行为品质。

(4)对评分的态度。

在正确教育的影响下,低年级儿童逐渐了解分数的客观意义,并树立对分数的正确态度。

从中年级起,儿童开始了解学习是一种社会义务,因而把优良的分数看作是高质量地完成学习这一社会义务的客观表现。

3.学习能力的发展

决定儿童在学校能够成功的进行学习的因素,除了前面提及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之外,还包括学习能力这一重要的方面。

小学儿童的学习能力是在教师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又是有一定发展过程的。

这里只谈两个问题。

(1)使学习变成儿童独立的活动。

初入学的儿童还不善于真正的学习活动,要使儿童能把学习当作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专门活动对待,关键在于发展儿童心理的有意性和自觉性。

为做到这一点,教师应注意两点:

第一,向儿童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如指出作业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应当记住什么等;第二,教会儿童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如怎样观察、怎样思考、怎样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等。

(2)使儿童的学习进行智力活动。

儿童学会进行智力活动是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指出(加里培林,1953),在教学中儿童智力活动的形成,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

①了解当前活动阶段。

听老师的讲解或演示来获得一般表象和初步理解。

②运用实物来完成活动阶段。

如用石子或小棍完成计算活动。

③有外部语言参加的、依靠表象来完成活动的阶段。

如儿童经常进行的口算。

④只靠内部语言参加而在脑子里完成的阶段。

如心算。

⑤智力活动过程的简约化阶段。

这时智力活动的能力就基本形成了。

有些儿童在学习上的智力落后,常常是由于在进行智力活动的过程中,缺少某一阶段的活动,或某一阶段的活动进行得不充分所致。

(二)小学生的人格特点

人格作为个体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特质,似乎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来加以描述。

多年来,心理学家对人格所下的定义不下百种,它们多从心理学不同的角度对人格加以描述,但没有一个定义能将人格的所有特点完全加以概括。

个体的人格具有极端的个别化的特点,世界上不存在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但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共同性,这种共性是指某一个群体、某一个阶级或某个民族共同具有的典型的人格特征,它表现在人们对问题的看法;对己、对人、对事所持的态度和价值判断;在愿望的实现中,都有某种共同性或相似性。

人格具有稳定的特点。

但这种稳定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

人格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一个人长期生活历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

但现实生活是十分复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也是纷繁多变的,因此作为人的生活历程反映的个性特征,也必然随着现实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而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从广义上来说,人格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自我调节系统五个基本方面。

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它以积极性和选择性为特征。

其中包括需要、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不同成分。

个性心理特征指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感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以流动性和变化性为特征。

心理状态是指在当前一刻相对稳定的心理背景,它包括范围很广,涉及心理过程的每一个方面,其特点为变化性、直接现实性和广泛性。

自我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它在心理结构上又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人格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主要受到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其中生物学因素中又包括遗传因素和生理特点。

遗传因素是人格形成的生物学基础,由于先天的神经活动类型的差异,个体对相同事物的反应各不相同。

此外,个体的体貌特征及生理的成熟速度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良好的体貌特征使个体容易产生自信,形成健康的人格;相反,则容易使个体形成自卑等不良人格特征。

研究还发现,生理成熟较早的个体,其攻击行为较少,独立性较强;而生理成熟较晚的个体的攻击行为较多,且对他人的依赖性较强。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和学校教育因素。

其中家庭因素又包括7个主要方面:

①早期儿童与父母的关系;②父母的人格特征、价值观和受教育水平等;③儿童的出生顺序;④家庭的物质环境;⑤家庭的情绪氛围;⑥父母的教养方式;⑦家庭结构。

学校教育因素主要包括:

①课堂教育,包括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及课堂环境等;②集体活动;③教育者的人格特征;④同伴关系。

拥有健全的人格是每个人的渴望,但由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又使得每个人的人格都或多或少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对于人格尚未定型,仍在发展变化的小学生来说,学校教育对其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了解每位学生的人格特点,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手段。

同时,应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认识自己在个性特征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并帮助他们克服自身弱点,充分发挥优势。

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其人格的发展与完善,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小学生发展中的情绪问题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指有机体在生活环境中受到刺激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暂时的较剧烈的态度及其体验。

当有机体的某种需要获得满足,则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满意、愉快、喜悦等;反之,当有机体的某种需要未得到满足,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的体验,如不满意、痛苦、忧愁、恐惧、愤怒等。

情绪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1.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的、平静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

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经验,而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似乎在人的心理上形成了一种淡薄的背景。

当一个人处于某种情景中,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

良好的心境使人有“万事称心如意”之感;不良的心境则使人感到凡事枯燥乏味,易于激怒,遇到困难也难以克服。

中国古语所说的“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就是心境的表现。

2.激情。

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如欣喜若狂、暴跳如雷、恐惧、绝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

激情是由人对具有重大意义的强烈刺激和发生对立意向冲突所引起。

在激情状态下,总是伴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和内脏器官、腺体的变化。

暴怒时,肌肉紧张、双目凝视、怒发冲冠、面红耳赤、咬牙切齿;绝望时,目瞪口呆、面色苍白;狂欢时,手舞足蹈、高声大笑;悲痛时,木然不动或涕泪交加等。

3.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人在工作生活中,往往会遇到突然发生的事件或偶然发生的危险,他们必须迅速地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动员整个机体的力量,及时作出决定,以应付紧急情况,这时候产生的特殊体验就是应激。

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有两种表现:

一是急中生智、当机立断、摆脱困境;一是束手无策、手忙脚乱、陷入窘境。

经过六七年的发展,儿童情绪已基本具有人类所具有的各种情绪表现形式。

进入小学以后,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从游戏转入学习。

与游戏相比,学习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活动。

在学习活动中,儿童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因此,儿童在学习活动中更经常地产生种种情绪体验:

学习活动的成败带来强烈的情绪体验,掌握某方面的知识产生满足感,考试获得好分数会因成功而带来喜悦。

相反,如果学习不好,则可能因此产生挫折感,体会到痛苦、悔恨、羞愧等种种情绪。

具体来说,小学生的情绪变化有以下这样一些特点:

1.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小学生以学习活动为其主导活动,因而其大量的情感内容主要与学习活动和学校生活相联系,学习的成败,集体的地位,同伴之间的关系,都使儿童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

同时,小学生的各种社会性情感也在不断地发展起来,大大充实了儿童的情感世界。

2.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情感表现还是比较外露、易激动的,但其情绪体验逐步深刻。

有研究发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儿童的归因能力不断增加,愤怒的情绪开始逐渐减少,并更加现实化。

5岁儿童会因为父母因下雨而取消野餐计划而感到愤怒,小学生则可能了解到实际原因而产生失望感;学前儿童常因父母的各种规定(吃饭、睡觉、洗澡)而产生愤怒,小学生则经常在同伴交往中或在学校情境中受到戏弄、讽刺、不平等待遇等而产生愤怒;学前儿童常用哭泣等直接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不满,小学生则逐渐学会以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3.情感更富有稳定性

小学生的情绪具有很大的冲动性,他们不善于掩饰,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但与学前儿童相比,他们的情感已逐渐内化,小学高年级学生已逐渐能意识到自己的情感表现以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且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的能力也逐步加强。

随着儿童对学校生活的适应,他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小学生尚未面临升学、求职等重大压力,因而其基本情绪状态一般是平静而愉快的。

(四)小学生发展中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人基本的社会性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学业、事业成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人际关系的发展是儿童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人际交往作为个体社会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必备的社会活动,也是个体保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人际关系则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

随着社会发展,人际交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际交往能力已经成为除智力以外个体必备的一种能力,人际交往水平也成为衡量个体社会性的标准。

同时,人际交往也是小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心理健康的水平。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水平往往受到年龄、性别、社会经验、自我意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生长发育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儿童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水平不断地发生改变,并表现在与不同对象交往水平的差异上。

从社会接触的范围来看,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包括同伴(同性和异性)、父母、老师。

下面,我们将简要从同伴交往、亲子交往和师生交往几个方面,概要介绍小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发展特点。

1.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它在小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小学生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同伴关系不良则有可能导致学校适应困难、社会能力缺乏、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和障碍。

进入小学以后,儿童相互交往的频率大大增加,共同参加的社会性活动也进一步增多,其社会性交往也逐渐更富有组织性。

由于小学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得到发展,他们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目的,能更好地对他人进行反馈,其同伴间的交流更加有效。

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有几个基本特点:

①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

②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

③儿童梗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

④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

⑤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始建立友谊关系,并对友谊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友谊关系的建立,不但为儿童提供了互相学习社会技能、交往、合作和自我控制的机会,而且还是儿童体验情绪和进行认识活动的源泉,并为以后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基础。

在小学阶段,儿童与同伴的交往随年龄增长而稳步增加,其中更多的是与同性伙伴进行交往。

2.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儿童青少年社会联系中出现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一种人际关系,与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相比,它也更具稳定性。

从心理意义和社会资源两方面来看,亲子关系是一种不对称的相互作用关系。

关于亲子关系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亲子关系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会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不良的亲子关系是导致儿童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它与儿童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社会退缩、社会责任感缺乏等不良心理和行为有高相关。

研究者还发现,亲子关系的质量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问题行为的影响是长期性的。

一些追踪研究表明,早期亲子关系不良对入学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行为等均有显著的影响。

(2)亲子关系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有重要影响。

(3)亲子关系的质量对儿童青少年的学业成败有很大影响。

研究表明,亲子关系好的儿童往往更愿意努力学习、学习成绩也较好;而亲子关系不良的学生会受到家庭因素的困绕,有的学生无法专心学习、精神不振;有的学生有逃学、早退等不良现象,他们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