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4496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瀑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瀑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瀑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瀑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瀑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瀑布》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瀑布》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瀑布》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瀑布》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瀑布》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瀑布》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瀑布》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瀑布》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瀑布》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瀑布》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瀑布》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瀑布》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瀑布》教学设计.docx

《《瀑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瀑布》教学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瀑布》教学设计.docx

《瀑布》教学设计

《瀑布》教学设计

《瀑布》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瀑布》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第十一单元的主题是“清清的水”,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时体会诗的意境,强调学生独立识一部分生字。

《瀑布》是本单元的开篇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

全诗以描写景物而见长,比喻手法的运用尤具特色。

全诗共三节,分别描写听见瀑布的声音、远看瀑布及近看瀑布的情景。

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以描写的对象为题,突出主体,简洁醒目。

诗句使用叠句、对偶和排比,十分富于节奏感。

读起来琅琅上口。

学情分析:

由于诗词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厚,加之二年级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有限,因此在本课可以利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它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整合语文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感悟语言文字,升华情感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熏陶,背诵这首诗。

3、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中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揭示单元主题,并出示水的不同图片。

2、出示瀑布图片,进行比较,引出课题。

3、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

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

2、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齐读。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齐读。

4、指生分节朗读课文。

其他学生思考:

想一想瀑布是什么样子的,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说一说呢?

三、品读课文,感悟意境

1、第一小节

(1)自读第一小节,想想这一小节写了什么?

怎么写的?

(2)从“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了解到瀑布的声音很大。

指读。

(3)瀑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抓住“叠”字理解叠叠的浪是什么样子,借助画面加深理解。

感悟朗读。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风吹过松林

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比较:

哪句更好?

为什么?

感悟画面,指导朗读。

总结写法。

(4)播放瀑布录音,想一想,你觉得这声音还像什么?

展开交流。

(5)学了第一小节,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6)齐读第一小节,读中感受瀑布的壮观。

2、第二小节

(1)“山路忽然一转,啊!

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抓住感叹号,体会作者心情,感情朗读。

齐读。

(2)“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借助图片,理解为什么将瀑布比喻成白银。

引入李白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抓住“衬”、“丈”字,理解青山从哪些方面衬托了瀑布?

创设情境,朗读诗句。

此时瀑布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第三小节

(1)“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抓住“仰望”,释义,了解反义词。

抓住“屏”理解作者为什么把瀑布比喻成珍珠屏呢?

这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

感情朗读。

(2)“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识记“尘”字,引导学生结合字形记字义。

抓住“烟雾尘”,交流它们什么样?

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播放视频,启发想象。

如果你置身其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这是怎样的瀑布?

个性化体会读。

(3)男女生合作朗读第三节

四、回归整体,学习写法

1、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写的?

(从远到近)

2、结合板书,回顾全文。

3、配乐齐读全文。

五、丰富积累,延伸拓展。

课件出示其他有名的瀑布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

六、课后搜集,完成作业

1、出示家乡水的图片,感受家乡的美。

2、课下游览家乡的水,完成语文天地的习题“说说家乡的水”。

《瀑布》教学设计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6个,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2、学习作者由远到近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3、背诵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够感情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事物背诵全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祖国山河无比壮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景象,进而体会作者通过诗句所表达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解决办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师生共同讨论,计算机软件直观演示。

(一)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结合学习目标与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

(三)各自提出不懂的问题,相互讨论交流。

五、教具准备

投影仪及投影片

六、教学步骤计算机及软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导语:

同学们,你们谁看见过瀑布?

谁能简单介绍一下瀑布?

(瀑布就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水,从远处看好像白布一样,发出的声音很大,景色很美。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诗――瀑布。

(板书课题:

1、瀑布)

(二)初步感知。

1、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附课前预习提纲,把预习情况在小组内交流。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本课的生字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借助拼音渎准生词,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3)找出不懂的词句,画上“?

(三)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认读和理解情况。

2、理解词语。

叠叠:

诗中是指一层又层,前浪未平,后浪又起,也就是后浪推前浪。

屏:

指遮挡用的屏风,多扇相连,可以折叠。

如:

好像。

涌:

这里指水浪往上冲的意思。

2、检查读书情况

(1)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

分小节渎。

(2)指名读全文,思考: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在学生说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基础上,师再问:

主要写了瀑布的什么?

从而引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

作者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的。

(板书:

远――近)

3、学生质疑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质疑

思考:

你读懂了什么?

不懂什么?

(教师要抓住学生提出的一些实质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作为下――节课的学习目标。

一些非实质性的问题,可在当堂让同学们交流解决。

教师鼓励能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同学。

教师根据学生质疑归纳出下节课学习目标:

(1)你感觉瀑布的声音和样子各怎么样?

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怎样朗读才能把瀑布声音和样子的特点表现出来?

4、本课总结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下节课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学会了生字、生词知道了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

作者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瀑布的。

(二)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

这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小节主要写了没见到瀑布,先听到了瀑布的声音。

2、自由读这小节,说出这一小节给你什么感觉?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教师先引导学生概括出这一节给我们的感觉是瀑布的声音很大,瀑布很壮观。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来体会瀑布声音的响亮。

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重点词句中去理解。

(1)“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还没看见瀑布,说明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还没看见瀑布,说明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说明瀑布声音一定很响

(2)“叠叠”“涌”叠叠就是一层又一层,前浪未平。

后浪又紧跟着涌上来,后浪推前浪。

瀑布的声音就像浪涛翻滚时发出的巨响。

指名说出海浪的声音怎么样?

(去过海边的都能说出海浪翻滚时声音很大,哗哗的。

)板书:

叠叠)

(3)“阵阵”“吹”

风吹过松林时,会发出“轰轰”的响声。

瀑布从上落下来冲击岩石,跌进潭里,发出的就是像松涛一样的吼声。

(板书:

阵阵)

(在理解到“叠叠”和“阵阵”这两个重点词语时,播放瀑布落下进的声音的录音,帮助学生理解“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和“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时发出的声音,并让学生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

3、指导朗读

(1)复合投影片出示第一节停顿和重音提示: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2)教师范读。

(3)学生练习读。

(4)揭去复合投影片中的朗读提示

5、学生再次感情朗读第一小节,体会写法的巧妙。

(三)总结学法。

师生共同总结出第一小节的学法:

1、读这小节,了解这小节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说出这一节给你什么感觉?

说说从哪读出来的?

3、有感情朗读这一节。

过渡:

听着瀑布的声音,我们随着诗人转过山路瀑布就出现在了眼前。

瀑布是什么样的呢?

请大家按照刚才学习自学第二、三小节。

(四)自学二、三小节

1、让学生按上述学法自学二、三小节,投影为学困生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读2、3小节,想想:

这两个小节各写了什么?

(2)默读两小节,思考:

看到瀑布之后,瀑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你是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

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3)怎么读才能表现出瀑布的特点?

(4)这两小节中哪些地方写得比较好?

为什么?

2、学生自学,遇到困难可以在组内讨论。

教师要进行巡视指导,深入到学生中间去讨论。

3、学生汇报。

(1)第二小节写远看瀑布的样子。

第三小节写近看瀑布的样子。

(2)学生概括出感觉瀑布很雄伟之后,引导学生重点通过以下词句进行理解。

①“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中的“千丈青山”和“一道白银”(运用计算机软件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没条件的可以用投影。

“千丈青山”实际不是真指千丈,是形容山高。

“白银”是指瀑布。

绿色的高山衬着白色的瀑布,对比鲜明,使得瀑布显得更加壮丽。

(板书:

一道白银)

师提问或生质疑:

为什么作者先说没法比喻,然后又把瀑布比作了白银呢?

(引导学生从作者看到瀑布时的心情去理解。

初见瀑布,它实在太美了,美得超出想象,一时被它的美吸引住了,想不出用什么比喻好。

仔细看看瀑布的样子和周围的山,作者自然想出了这个比喻,并且用一个“衬”字,非常巧妙。

②“一座珍珠的屏”也体现了瀑布的雄伟和美丽。

(继续运用计算机软件)

“屏”是指比较讲究的装饰品,珍珠的屏说明瀑布飞泻而下时,串串乳白色的.水珠被阳光一照,闪着光亮。

整个看,就像一道珍珠做的屏风,真是雄伟、美丽。

(板书:

珍珠的屏)

③“如烟,如雾,如尘”当有风吹过时,珍珠的屏被吹散了,水花飞溅,腾起水气,缓缓飘落,这时就像烟一样飘飘悠悠,像雾一样朦朦胧胧,像尘一样四处飞散。

(计算机软件帮助理解)(板书:

如烟如雾如尘)

师重点指导:

读这句话时,如烟,如雾,如尘之间停顿时间可略长些,声音轻而缓慢,更能够体现出作者此时看得入迷的心情。

说明:

学生理解到哪,教师就随着学生指导到哪并且理解到哪,学生就在已有的基础上练习朗读,师指导。

(3)有感情朗读这两小节。

(4)引导学生说出这几个打比方的句子写得非常好。

在学习第一节的基础上,学生回答出这样写更加形象,具体,使瀑布的样子更雄伟,美丽。

(5)质疑:

为什么作者写到的第二、三小节瀑布的样子不一样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作者的观察角度不同。

(五)计算机软件播放整首诗。

让学生边听,边看,边体会瀑布的雄伟壮丽。

(六)总结。

瀑布从高山上飞流直下,气势磅礴。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仿佛听到了那如浪涛轰鸣,似松涛欢吼的瀑布声音,又仿佛看到了那雄伟、美丽的瀑布景象。

在我们国家,像诗人看到的这样的瀑布还有许多,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浙江的雁荡山瀑布,江西的庐山瀑布等。

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能把我们今天听到的和看到的变为现实。

(七)作业。

《瀑布》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教学流程】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因而我课前采取“小导游30秒”的方式让学生介绍自己游玩过的地方,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入情入境,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五一节快到了,又是一个旅游的好时光,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美丽的大自然玩一玩,大家高兴吗?

2.在“小火车之歌”的律动下,火车来到了“心语林”车站。

课件播放瀑布的声音,猜想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3.了解学情,心中有底。

小调查:

学习课文前你们自己都做了些什么?

(读课文、认字、查资料、提不懂的问题、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等。

l请自己认字的同学读读生字

l请同桌同学互读、互纠、互教、互动。

二、入情入境,感悟诗意

1.小火车开动,来到“快乐林”。

2.欣赏影片,说说你看到或听到什么。

3.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读书方式自主学习,并作学习汇报。

(结合指导朗读,随文识字,重点理解“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4.试着自己美美地读读课文。

三、入情入境,畅所欲言

1.在优美的瀑布声中欣赏各地瀑布图片。

2.我口说我心:

说说自己看完图片最真实的感受。

(感悟瀑布的雄伟、壮观,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画外之音】

《瀑布》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清清的水》中的一篇主体课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中体会乐趣,在朗读中领悟感情,在丰富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兴趣。

《瀑布》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诗文,结合《望庐山瀑布》感受瀑布之美。

3、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抓住瀑布的声、色、形,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法:

主题教学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感悟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读思结合法,联想比较法。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我知道咱班同学最喜欢猜脑筋急转弯,我来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一年四季都盛开的花是什么花?

(假花)什么池不能有水?

(电池)什么布不能做衣服?

(瀑布)

2、让我们一起来写“瀑布”,注意“瀑”字的右下方不是“水”。

(师板书,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联想比较,以诗会文

1、说起瀑布,我们一定会想起一首传诵千古的名诗,同学们知道是哪首诗吗?

(出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配上瀑布图)

2、谁来读读这首诗?

生齐读

3、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今天,王老师也带来了一首写瀑布的诗,但不是古诗是现代诗,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写的,想听老师朗诵这首诗吗?

(老师配乐朗诵《瀑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知道这首现代诗写的是什么瀑布吗?

(是我国最大的瀑布贵州黄果树瀑布)

2、同学们想读这首诗吗?

打开书,自由大声朗读一遍。

3、谁来把你的朗读展示给大家?

(每人读一小节诗)

四、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1、同学们读书已经达到正确、流利了,但要想读得有感情,读得入情入境,还需细细品读。

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首诗,找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节诗,在旁边做上批注。

做批注时,可以从诗歌的语言,也可以从诗歌的内容来写。

(生默读、思考,师巡视,与生交流)

2、准备好了吗?

先不回答,请你把你最喜欢的这节诗读出感情来,用朗读表达出你的喜欢。

3、现在我们来交流,谁来第一个发言,第一个发言是需要勇气的。

(根据生发言,相继出示三小节诗交流感受、感情诵读)

①生:

我喜欢第一节诗(生读)

(出示这节诗,并配上相应的图片)

师:

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生:

这节诗写的是瀑布的声音。

师:

诗中怎么写瀑布的声音的?

生读“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师:

你觉得瀑布声音怎样。

(板书:

声音美)

师:

谁来美美地读一读?

(指导朗读,带上动作读)

师:

这节诗写还没看到瀑布,先听到瀑布的声音,真是未见其形先闻其声,谁能用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听到瀑布的声音,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

师:

听到了吗?

瀑布直泻而下,冲击岩石,跌进潭中,声音如浪涛翻涌,又像松涛阵阵,带着我们的体会一起来读读这节诗。

②师:

继续交流,说说你最喜欢哪小节诗。

生:

我最喜欢第二小节(生读)

(师出示这节诗,并配上相应图片)

师:

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生:

这里把瀑布比作白银。

师:

是啊,瀑布不仅像白银一样有颜色,更是光亮无比,再来读读这句话。

(板书:

色彩美)

师:

这节诗中第二行运用了两个什么标点符号?

(感叹号)

师:

用上感叹号表达一种感情,此时作者忽然看到瀑布,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生:

作者突然看到瀑布非常激动、兴奋、惊讶。

(把不同的心情分别送到诗歌的文字里练读)

男同学一起读这一节诗,读出瀑布雄伟的气势,色彩之美。

③师:

喜欢第三节诗的同学请举手。

请××同学读一读(师出示这节诗,并配上相应图片)

师: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生:

作者把瀑布写得很美,比作珍珠的屏。

师:

屏是什么?

珍珠的屏又是怎样的?

师:

是的,瀑布在作者的笔下是那么美丽迷人。

(板书:

形态美)

师:

还有喜欢这节诗的吗?

说说你的理由。

师:

你看,水珠轻柔飘逸,像烟;白茫茫朦朦胧胧,像雾;纷纷扬扬又像尘。

师:

谁来读读这节诗,让我们进入仙境之中,女生一齐来读一读。

4、叶圣陶先生的《瀑布》,写出了瀑布的声音美、色彩美、形态美,这么好的诗我们应该把它背下来。

(生自由背诵,配乐请三位同学上讲台带上动作每人背一小节)

五、比较异同,学习表达方法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叶圣陶的《瀑布》,还联系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请同学们看看这两首写瀑布的诗,作者观察瀑布的顺序一样吗?

先看叶圣陶的《瀑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瀑布的?

何以见得?

(课件出示两首诗)

(板书:

远近)

2、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人是在哪里观察瀑布的?

(远处)

从诗中哪个词可以看出诗人是在远处观察瀑布的?

(遥看)

3、请同学们再看这两首诗,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先看叶圣陶的《瀑布》,作者为了把瀑布写得形象、生动,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他大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比喻,把比喻句找出来读一读。

请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有比喻吗?

这不仅仅是比喻,还是夸张,瀑布哪有天上的银河那么大,但正是李白这一奇特想象,使得这首诗气势雄伟,难怪人们称李白是(诗仙)。

让我们一起背诵《望庐山瀑布》。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庐山瀑布气势雄伟,黄果树瀑布灵动飘逸。

同学们,这么美的瀑布,给你什么感受?

(喜爱瀑布,真想去看一看)

人们说,湖是大地的眼睛。

老师认为,瀑布是大自然馈赠我们人类的美丽奇观,不管谁看到之后都会为之心动。

你们还想看一看更为壮观的瀑布吗?

(师播放视频欣赏)

怎么样?

美不美?

此时心中有何感想?

(我们为祖国有这么雄伟壮丽的黄果树瀑布感到骄傲和自豪)

那么,就让我们全体起立,再一次深情地吟诵《瀑布》。

伴随着优美的乐曲,我们即将结束这节课,愿叶圣陶笔下那壮美的黄果树瀑布永远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瀑布》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⒈认字10个,会写9个生字。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以水为主的风景名胜举不胜举。

每一处都有自己的特色,与其相关的诗歌也有很多。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走近瀑布,去观赏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景观,去聆听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去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可以吗?

⒉板书课题:

瀑布,全班齐读。

认读生字瀑,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与学生谈话,勾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乃至让他们心里每一种莫名的冲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⒈同学们,你觉得这首诗歌写得怎么样?

⒉怎么才能把这么美的瀑布读出来呢?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小节自己试着读读,如果还能说出你喜欢的原因就更好了。

⒊学生自己朗读,教师巡视。

〔在指导学生理解诗意,感受诗意之前,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形成自己的见解〕

⒋谁能把你喜欢的那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学生读到哪一小节,就展开哪一小节的自主学习:

为什么喜欢这一小节?

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

还想问什么?

同学互相帮助解答,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相机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图片或媒体展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身临其境之感。

学生评价的内容也要充分利用,老师机智应付,转化为新的问题。

如:

同学说:

他读的真好!

老师顺势问:

你认为好在哪里?

好像真的看见了瀑布!

,你能让我们也有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吗?

〔这样的设计给了学生一个较大的自主空间,让他们读书、思考、发表意见。

展开讨论不仅仅是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更重要的启发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敢想敢说,思维活跃。

为升入中年级打下良好基础。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地指导他们读好诗歌的每一小节。

⒌假如此刻你就像课文插图中的小朋友一样,正站在瀑布脚下,你会发出一句什么样的感叹?

⒍配乐朗读,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涵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而发,意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

伴着你的读书声,我仿佛站在瀑布的脚下。

此时此刻,我只想说,同学们热爱大自然吧!

因为这壮美的景观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