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设计与建模 设计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4996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设计与建模 设计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设计与建模 设计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设计与建模 设计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设计与建模 设计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设计与建模 设计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设计与建模 设计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设计与建模 设计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设计与建模 设计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设计与建模 设计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设计与建模 设计报告.docx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设计与建模 设计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设计与建模 设计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设计与建模 设计报告.docx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设计与建模设计报告

 

 

信息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设计与建模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设计与建模

摘要

与模拟通信相比,数字通信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数字传输方式日益受到欢迎。

改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一般有两种措施,一是针对提高频带利用率而采用的部分响应技术,另一个是针对减小码间串扰而采用的时域均衡技术。

部分响应系统可以实现2B/Hz的频带利用率,且传输波形的尾巴衰减大和收敛快。

本次设计在Simulink中仿真,部分响应系统分为信号产生模块、预编码-相关编码模块、信道模块和抽样判决模块,最终恢复出原始基带信号。

关键词:

预编码-相关编码;频带利用率;信号产生;抽样判决;信道

 

1.设计要求

(1)设计信号产生模块,产生二进制基带信号(码元)

(2)设计预编码-相关编码模块(程序);记录编码结果

(3)设计信道模块,噪声可调;

(4)设计抽样判决模块,恢复原始基带信号(码元);

2.设计思路

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包括信号产生模块、预编码-相关编码模块、信道模块和抽样判决模块。

首先通过信号产生模块产生二进制基带信号。

在有控制地引入码间串扰的过程中,使原本互相独立的码元变成了相关码元,但是导致了接收判决的差错传播,因此在相关编码之前进行预编码,这样可以避免差错传播。

经过发送滤波器之后产生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再通过信道,在信道中叠加高斯噪声,然后通过接收滤波器滤除噪声。

最后对得到的信号进行抽样判决,从而恢复出原始的基带信号。

3.设计方案

3.1总体方案设计

设计第一类部分响应系统需要信号产生模块、预编码-相关编码模块、信道模块以及抽样判决模块,恢复出原始的基带信号,确定系统的总体方案如图3.1.1所示。

图3.1.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2具体模块设计

3.2.1信号产生模块的设计

常见的基带信号波形有:

单极性波形、双极性波形、单极性归零波形和双极性归零波形。

信号产生模块用来产生二进制基带信号即码元。

在本实验中采用随机信号发生器产生1011011100基带信号。

3.2.2预编码-相关编码模块的设计

根据预编码规则

进行预编码,根据

进行相关编码。

3.2.3信道模块的设计

经过预编码-相关编码之后形成的信号不适于在信道中传输,因此经过发送滤波器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信道的传输特性通常不满足无失真传输条件,且含有加性噪声。

因此本次系统仿真采用高斯白噪声信道。

经过信道,再经过接收滤波器。

接收滤波器用来接收信号,并尽可能滤除信道噪声和其他干扰,对信道特性进行均衡使输出的基带波形有利于抽样判决。

理想情况下,噪声可以完全滤除,实际中噪声只可以减弱,不可以完全滤除。

3.2.4抽样判决模块的设计

抽样判决器是在传输特性不理想及噪声背景下,在规定时刻对接收滤波器的输出波形进行抽样判决,以恢复或再生基带信号。

经过信道之后产生的信号存在噪声,本次系统仿真抽样判决时规定0.5~1.5之间判为1,-0.5~0.5以及1.5~2.5之间判为0。

4.设计的实现

系统总体电路如图4.1所示

图4.1系统总体电路图

4.1参数的设置

信号发生器参数如图4.1.1

图4.1.1信号发生器参数设置

信道参数设置如图4.1.2

图4.1.2信道参数设置

4.2预编码-相关编码模块的实现

在simulink中连接预编码模块如图4.2.1,

图4.2.1预编码模块

 

由于预编码规则是:

(模二)由原始信号为1011011100,根据预编码规则可以得到预编码之后的信号为1101101000

编码之后得到波形如图4.2.2

图4.2.2预编码和编码后的波形

相关编码规则是:

由预编码之后得到的信号1101101000,根据相关编码规则可以得到相关编码之后的信号为1211211100

4.2.1在Matlab中编写预编码-相关编码

程序如下:

sk=randint(1,10,[110])%取十个随机整数

ak=mod(sk,2)%对数列求模2,得到随机0-1序列

bk=[];%定义b为一个序列

bk

(1)=0;%定义序列的第一个数为0

fori=[2:

length(ak)+1]%从第2位开始循环到n+1列

bk(i)=mod(ak(i-1)+bk(i-1),2)%实现预编码运算 

c=[];%定义c为一个序列

end

fori=[1:

length(ak)]

c(i)=bk(i+1)+bk(i)%实现相关编码

end

4.2.2程序编程结果

 

sk=

1491232732

 

ak=

1011010110

bk=

01101100100

c=

1211210110

 

4.3信道模块的实现

连接电路图如图4.2.1,

图4.3.1信道模块

经过相关编码之后的信号通过发送滤波器进入信道,在信道中叠加高斯噪声,再通过接收滤波器。

得到波形图如图4.3.2

图4.3.2通过信道之后的波形

由波形可以看出实际中噪声不可能完全消除,只可能减弱,因此得到的信号有一定的噪声。

4.4抽样判决模块的实现

抽样判决模块用IntervalTest实现,加上噪声之后进行判决时按照在0.5~1.5之间判为1,在-0.5~0.5以及1.5~2.5之间判为0。

得到波形如图4.4.1

图4.4.1抽样判决之后的信号

抽样判决之后的信号为1011011100,与原始信号相同。

5.总结

设计时遇到的问题:

①查阅资料滤波器用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在实现过程中得不到预期的结果,改变其中的参数也无法实现。

在老师的帮助下,改为数字滤波器,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②开始对滤波器参数进行设置时接收滤波器和发送滤波器相同,得到的波形和输入滤波器的信号相差很大,后来和同学讨论之后发现若要得到和输入滤波器相同的信号,发送滤波器应该为

③抽样判决时查阅资料用到的是开关模块,在设计时由于噪声没有完全滤除,得到的信号没有规律,不能用开关模块。

通过自己在Simulink中寻找找到了IntervalTest,并根据得到的波形设置抽样判决标准。

心得体会

通过两周的信息处理课程设计,我学会了很多。

由于对Simulink不太熟悉,对元器件的使用也不太了解,仿真时一直存在错误,通过看帮助,查资料以及询问老师最后都解决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对通信原理课本上的第一类部分响应相关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另外熟悉了Matlab以及Simulink的使用。

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也学会了与人沟通,此次课程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成功完成了设计。

另外还有同学的帮助,与同学讨论遇到的问题,远比自己一个人慢慢理解有用。

三人行必有我师,应该吸取别人的长处,认真考虑别人的意见。

感谢老师的指导以及同学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