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5014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

是指社会公共组织为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运用社会公共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所实施的管理。

2、社会公共问题

是指涉及社会公众利益、影响社会发展进步的社会问题,如社会治安问题、市场秩序问题、贫富差距问题、通货膨胀问题、人口问题、资源环境问题等。

3、一致同意规则

一项议案只有获得全体投票人的一致赞成才能获得通过。

根据这种规则做出的集体决策可以满足所有投票人的偏好。

4、交易费用

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与监督成本构成。

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以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5、逆向选择

指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

6、投票悖论

指的是在通过"多数原则"实现个人选择到集体选择的转换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或非传递性

7、机会成本

 是指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一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这一概念现在已被延伸到很多领域,表明人们为获得某一利益而牺牲的其他利益水平等。

8、招投标制度

公共产品生产,通过多个厂商的公开竞争,竞价与竞质等方面的较量,然后将企业的资质、信誉进行公示,接受消费者监督,而且还要防止厂商间的相互串谋,提高承接价格一种制度形式。

9、公共组织

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它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第三部门组织。

10、首长制

又称一长制或独任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归一个行政首长执掌的组织体制。

二、简答题

1、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有什么区别?

从管理主体方面看,公共行政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公共管理的主体是社会公共组织,包括了政府和其他非政府公共组织,管理主体扩大了。

从管理理念方面看,政府由过去单纯地注重效率,发展到效率、效益及社会公正、平等并重,并把提高管理与服务的社会效益、保持社会公平、公正放到了突出的位置。

从管理方式方面看,公共管理意味着打破传统的由政府垄断的管理方式,在行政体系内部以及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用企业精神改造政府管理,并把管理的主体也扩大到非政府公共机构领域,运用授权、委托、代理等方式,调动更多的公共机构参与到公共服务与管理中来,不断探索实行公私合作的途径。

从管理过程来看,政府由过去更多地关注管理过程,发展为更多地关注管理的结果,并把投入、产出、成本、效益等重要概念引入公共部门的管理之中。

由此可见,公共管理不是对公共行政的简单否定,而是对公共行政的积极发展,是政府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自己履行管理职责的理念、方式以及管理过程的控制等方面所做出的新的选择。

2、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什么?

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虽然有它的积极作用,但也有它的消极作用,其原因是盲目地追求自发的市场经济,造成了"市场失灵"。

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利用市场法则的结果造成对市场发展的阻碍。

市场失灵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存在的:

⑴自发性。

即各个分散的企业只从自身的局部利益出发,按照市场信号调整微观经济的资源配置,往往使整个社会资源配置处在无政府状态。

它需要经过长期的、无数次的反复,才有可能达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⑵滞后性。

各个市场主体在接受价格信号时,所获得的高于或低于商品价值时,已是在交换之后的事了,此时再行调整,一方面已发生了供应不足或供过于求的状况,另一方面这时的调整也不能及时满足供求平衡的需要。

市场机制的作用自身不具备预见经济变化的功能。

⑶不稳定性。

当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平衡时,不会因此而被稳定下来。

各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还会将资源从效益低下的部门向效益相对较高的部门转移,同时造成这一部门供求平衡的损害。

市场机制的竞争是各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竞争,哪个部门获利相对丰厚,生产者就会调动自己的资源要素向哪一部门转移,从而造成供需平衡的不稳定性。

从根本上说,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对市场行为的过份依赖与放纵。

3、特殊利益集团是怎样影响公共选择的?

特殊利益集团是来自于各自共同利益的选民或某一团体,甚至团体之间的组合体。

它们在自己的活动过程中利用两个管道影响政府经济决策与政治力量。

一是通过提供资金、游说和拉选票等活动对政党施加影响;二是通过选民集中程度对官员施加影响,以谋求所起草和制定的经济政策符合自己的利益。

具体的方式有,第一,将自己拥有的信息提供给政府,以使政府决策有利于自己,这种情况可以视为"跑政策"或称"用脚投票"。

第二,利用组织起来的选票集中度对政府施加压力,可称为"用手投票"。

第三,通过提供资助(如在总统竞选中提供竞选活动资助,或给某一政党的日常活动提供资助)来影响政府决策这种情况可以称"用钱投票"。

第四,在议会开展游说活动,说明自己的愿望和主张,这种情况可以视为"要政策"或称"用嘴投票"。

特别当议会要讨论通过某项政策方案时,相关的利益集团都会开展大规模的游说活动,这时谁嗓门大似乎就谁有理。

4、税收的主要形式特征是什么?

税收的形式特征是税收的基本标志。

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比较,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三大基本特征。

(1)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归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给原纳税人,也不直接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

(2)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并运用法律、法规手段强制征收的。

(3)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前,就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纳税人和征税标准等征纳行为规范,征纳双方都必须共同遵守,不能随意变动。

5、什么叫委员制,具有什么特点?

委员制又称合议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由两个以上的委员通上委员会议集体执掌的组织体制。

委员制的优点是:

能够集思广益,容纳多方面的意见,处事考察周全,委员互相牵制,有利于权力监督。

缺点是:

责任不明确,容易造成争功诱过的弊端,委员间相互协调不易,力量难以集中,决策迟缓,并且容易泄露决策机密。

三、问答题

1、公共产品有哪些供给模式?

基本上可以分为政府模式、私人模式、公私合作模式、组织或集体模式四种。

(1)政府供给模式政府拥有强制性征税权,可以解决私人企业因非排他性而导致的收费困难,但是由于政府可能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不能保证以符合效率的原则来提供公共产品。

由政府直接供给公共产品主要包括:

体现国家意志的公共产品,如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法律法规等;与社会公平分配目标有关的公共产品,如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社会保障等;与社会发展有关的公共产品,如环保、科研等。

(2)私人模式私人供给公共产品面临的关键问题是私人是否愿意提供,是否能够解决排他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随着技术和制度的变化,有些公共产品是能够排他的,当条件适合私人供给时,私人供给就成为可能。

当然,私人供给并非意味着比政府供给有效率,但至少是人们对公共产品的供给多了一种选择。

私人供给的公共产品主要有:

医院、学校、道路等。

(3公私合作模式在排他可能的情况下,私人垄断供给会导致收费过高,政府供给会造成过度使用。

单纯的供给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可以采取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

(4)集体合作供给模式不管是政府供给还是私人供给公共产品,只要各利益相关者不能有效地进行合作,就会使得大量的社会资源耗费在各成员之间的讨价还价与相互排斥的过程中,即非合作的公共产品供给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利益的损失。

而公共产品享用者的联合不但可以增加自身供给公共产品的能力,还可以形成一个更有影响力的团体,迫使政府部门或其他主体供给公共产品。

如此,产生了集体合作供给或由一个共同利益者组成的组织来供给公共产品更为有效的观点。

2、我国传统公共管理职能体系有何特征?

在新的历史时期其发展趋势如何?

我国传统的公共管理职能体系是参照前苏联的高度中央集权模式建立起来的,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都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

在这种职能模式下,传统公共管理职能体系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以阶级斗争作为整个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

(2)经济管理职能方面,由于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政府包揽一切经济管理职能。

(3)社会、文化等管理职能也基本是由政府统包统揽,服务职能相当薄弱。

(4)在公共管理职能的运行方面,传统公共管理体系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行政强制手段的运用,尤其是一味依靠用行政强制手段来推行各项公共管理职能。

在新的历史时期其发展趋势: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相应地,公共管理体系的重心及其基本构成必然也要作出相适应的调整与转变。

(1)职能重心的转移公共管理职能体系也由'以阶级斗争为纲"、以专政职能为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与社会发展职能为重心。

(2)公共管理职能体系的转变由于职能重心发生转移,同时也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转变,尤其是受加人世界贸易组织(WTO)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公共管理职能体系的具体构成正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国内统治职能日益次要化,地位相对弱化;2)宏观经济调控与市场培育职能地位日益突出,且占主导性地位;3)教、科、文等发展职能将不断得到重视与加强,以建立起健全、高效的教育体系与科学文化发展体制;4)对外交往职能急剧扩张,不仅外交部,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甚至其他公共管理主体都将强化其外交功能;5)国家防卫职能也将适当加强。

(3)职能方式的转变职能重心与职能结构的转变,必然要求公共管理职能的运行方式作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地,我国公共管理职能方式呈现出以下特征:

1)在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上,由传统体系下重计划反市场机制转而要求实现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以市场为主、以计划为辅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

2)在社会经济职能的运行方式上,由传统的微观、直接管理方式向宏观、间接管理方式转移。

3)在管理手段方面,由以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运用经济、法律手段为主。

在传统计划体制下,单一化的公共管理部门,也就是各级政府直接运用行政权力,通过行政命令等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来实施各项管理职能。

(4)职能关系的转变职能关系主要涉及不同职能由谁来行使及主体间职责权限的划分间题。

分清职能,理顺关系,划清职责权限是职能转变的一个关键环节。

当前,我国公共管理职能主体之间关系不顺、职责不清的现象还相当严重,甚至于在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职能交叉。

因此,进行职能关系调整与转变,也是实现我国公共管理职能优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主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间及各职能部门间职能关系。

一方面,要确保中央与上级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目标得到顺利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也要使得各地方及下级政府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辖区或职能范围内的相关事务。

2)理顺政企关系。

3)党政关系及各国家权力机关间关系。

4)政府与其他公共管理主体间关系。

3、我国公共财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有何对策?

问题:

(1)公共财政管理尚未得到全社会的足够重视。

人们对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不存异议,但对公共财政管理仍有不同看法。

一种普遍的看法是将公共财政管理狭隘地理解为财政权力关系的明确过程,或仅是一种"分蛋糕"的新框架,而忽视其"管理"的深刻内涵。

因此,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定义十分清楚,但因缺乏有效的操作管理手段而得不到根本落实。

各级财政管理部门仍存在按中央指令办事的思维模式,对于结合实际运用现代公共财政管理技术的热情不高,更谈不上实现公共财政管理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2)预算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矛盾。

在编制方法上,我国目前仍普遍采用基数法,各项基数经过长期历史积累,已具有刚性,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同时也难以更改。

在编制程序上,我国目前采用公历年制,但实际上由于全国各级人大一般在次年二三月份召开,这就造成预算方案的批准滞后于实施约一个季度,为预算约束留下隐患。

并且,预算编制时间中央部门为一个月,地方各级政府最多两个来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难作出科学的预测。

(3)公共收入管理不尽合理。

虽然分税制实施后我国的公共收人管理情况有了很大改观,但仍有不少不尽合理之处。

一是税收征管成本偏高,征税行为存在不规范、不廉洁、低效率的问题。

二是税费没有科学区分,政府收费种类繁多,随意性大,极不利于保证公共收人的稳定增长。

三是公债管理权过度集中,地方政府一直未被赋予举债权,只能通过担保形式为地方发展项目融资,使地方财政的潜在风险增大。

(4)公共支出管理亟需规范。

公共支出仍没有从竞争性领域中退出来,政府投资的营利性企业仍大量存在。

政府采购尚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虽然从2000年起我国在县级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但存在机构设置混乱、职能定位不准、采购量小等问题,出现了县级政府采购泡沫化的情况。

(5)公共财政管理法律制度不健全。

公共财政的一大特点是法治财政。

但我国目前在公共财政管理上法律制度并不健全,有些方面尚未立法规范,许多法律需要重新修订,如《预算法》自1994年沿用至今,在一些重要方面与现实需要不相适应。

法律制度的缺失使有效的公共财政管理失去了重要支撑。

对策:

(1)完善公共预算管理。

在预算方式上放弃基数法,采用绩效管理等先进方法,把绩效管理作为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目标。

当前我国各地正积极推进零基预算,但需要结合实际。

零基预算实际上并不是从零开始编制预算,因此必须防止零基预算改革回到基数法的老路上去。

要结合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加强对预算的立法监督,使财政管理的公共性得到真正体现。

(2)加强公共收入管理。

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现行税制,建立体制健全、分配科学、征管有力的公共收人管理制度。

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等新税种,调整有关税种税率,强化税收征管,降低征收成本与遵从成本,打击偷税、骗税和抗税行为,规范税式支出,充分发挥税收的收人调节作用。

大力推进税费改革,促进政府收费规范化。

科学运用公债工具,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3)改革现行公共支出管理制度。

确定公共支出的合理领域和重点,调整公共支出结构,在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同时,加大对教育、科技、农业、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的投人,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广和完善国库集中收付、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等制度,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率。

(4)加强对公共财政管理的审计监督。

制定合乎市场经济要求和中国实际的政府会计准则,全面推行政府会计制度,提高财政透明度。

(5)健全公共财政管理法律制度。

做好旧法规的废止与修订和新法规的制定工作,明确公共财政管理的原则、目标、范围、方式及补救措施等内容,规范公共财政管理行为。

(6)注重信息技术在公共财政管理中运用。

结合我国"电子政府"的建设,实现公共财政管理信息化,促进公共财政管理绩效的提高,提高政府通过公共财政管理驾御经济的水平。

(7)加快公共财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在计划经济下,财政收支计划服从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规划,因此财政部门的工作主要表现为对计划部门工作的事务性细化,财政管理不一定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的建立,社会对公共财政管理人才需求大大增加,毕竟公众越来越关心人民创造的公共资源是如何使用的,用得值不值,是否体现了公平与效率原则。

四、案例分析

英国犯人到澳洲18世纪末,英国人来到澳洲,随即宣布澳洲为它的领地。

这样辽阔的大陆,怎么开发呢?

当时英国没有人愿意到荒凉的澳洲去。

英国政府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把罪犯统统发配到澳洲去。

一些私人船主承包了大规模运送犯人的工作。

起初,政府以上船的人数支付船主费用,至于到了澳州上岸时还有多少人活着就与船主无关了。

当时运犯人的船大多是很破旧的货船改装的,船上设施极其简陋,没什么药品,更没有医生,生活条件十分恶劣。

而船主为了牟取暴利,尽可能多装人,却把生活标准降到最低。

一旦船离了岸,船主按人数拿到了钱,对这些人能否活着到达澳洲就不管了。

有些船主甚至故意断水断食。

3年间从英国运到澳洲的犯人在船上的死亡率达12%,有一艘船上424个犯人竟死了158个,死亡率高达37%,不仅英国政府遭受了巨大的经济和人力资源损失,英国民众对此也极为不满。

英国政府于是想了很多办法。

每艘船上都派一名官员监督,再派一名医生负责船上的医疗卫生,同时对犯人的生活标准做了硬性规定。

但死亡率不仅没降下来,有的监督官和医生竟也不明不白地死了。

政府后来查清了原因:

一些船主为了贪利而行贿官员,如果官员不听从,干脆扔到大洋里喂鱼。

问题没解决,还出了新问题,政府多花了钱,却照常死人。

一些绅士提议,把船主召集起来进行培训,还教育他们要珍惜生命,告诉他们送犯人去澳洲开发是为了英国的长久大计,不能把金钱看得比生命都重要。

但情况依然没有好转,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一位英国议员想到了制度:

那些私人船主钻了制度的空子,而制度的缺陷在于政府付给船主的报酬是以上船人数来计算的!

假如倒过来,政府以到澳洲上岸的人数为准计算报酬呢?

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不论你在英国上船装多少人,到澳洲上岸时再清点人数支付报酬。

问题迎刃而解。

船主主动请医生跟船,在船上准备药品,改善生活,尽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健康抵达澳洲。

因为在船上死掉一个人就意味着减少一份收入。

一段时间以后,英国政府又做了一个调查。

发现自从实行上岸计数的办法后,船上的死亡率降到了1%以下,有些运载几百人的船只经过几个月的航行竟然没有一人死亡。

问题:

请结合公共管理学知识谈一下这个案例对你的启示。

答:

上面的故事中所反映出来的,就是制度的力量。

靠人性的自觉、靠说服教育、靠他人的监督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靠完善的制度却完美的解决了。

启示:

传统的绩效考核考评方法存在的问题是:

从目标到绩效结果的形成过程缺乏控制,没有绩效改善的组织手段作为保证。

而且在考核时,也会对员工造成很大的压力,从而引起员工的反感。

而最大的问题,就是造成组织内形成急功近利、没有长远打算的文化。

只有把绩效管理与公司战略联系起来,变静态为动态管理,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推行更为精细的绩效管理,把管理工具也由单一目标向多维综合方向发展,才能避免上述弊端,创造一种清晰的组织文化,用来保证组织的核心力量,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公共管理概论》模拟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

1、公共行政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组织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它是实现政府职能的管理活动。

2、多数票规则

是民主国家经常使用的投票规则。

这种决策规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这里的"多数"可以是简单多数即超过半数,也可以是特定多数如三分之二等。

3、道德风险

指的是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

4、政治学

是研究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行政管理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它本身融合了政治学、法学、企业管理学等各种现代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为国家行政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包括政府行政部门自身事务的组织管理。

5、招投标制度

公共产品生产,通过多个厂商的公开竞争,竞价与竞质等方面的较量,然后将企业的资质、信誉进行公示,接受消费者监督,而且还要防止厂商间的相互串谋,提高承接价格一种制度形式。

6、集权制

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机关,下级机关仅有有限的裁量权,须依靠上级机关的指令办事的组织体制。

7、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改进是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8、竞争性

是指对同一个产品在消费中不同的消费者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一个人对产品的消费会减少或妨碍另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或者说会减少另一个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可得性,如果要多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就必须有额外的支出。

9、社会保障

既是对公民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也是确保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风险规避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一面:

一是社会保险体系,这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它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四大类;二是社会救济体系,这是对社会保险体系的补充。

10、外部性

是指某人的经济决策通过非市场的价格手段直接地、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人的效用函数,并成为后者自身所不能加以控制的变量。

二、简答题

1、公共管理具有什么特点?

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以社会公共组织为依托;以社会公共权力为基础;以多样化科学方法为工具;强调公平与效率、自主与责任的统一;必须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2、税收的主要形式特征是什么?

税收的形式特征是税收的基本标志。

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比较,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三大基本特征。

(1)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归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给原纳税人,也不直接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

(2)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并运用法律、法规手段强制征收的。

(3)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前,就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纳税人和征税标准等征纳行为规范,征纳双方都必须共同遵守,不能随意变动。

3、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组织人员、组织目标、职能范围、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力与职权、权责划分、规章制度、团体意识、组织设计、支持硬件、技术和信息

4、什么叫委员制,具有什么特点?

委员制又称合议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由两个以上的委员通上委员会议集体执掌的组织体制。

委员制的优点是:

能够集思广益,容纳多方面的意见,处事考察周全,委员互相牵制,有利于权力监督。

缺点是:

责任不明确,容易造成争功诱过的弊端,委员间相互协调不易,力量难以集中,决策迟缓,并且容易泄露决策机密。

5、中央政府的职权包括哪些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89条的规定,我国中央政府即国务院共享有18项职权。

这18项职权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1)制定行政法规和发布行政命令。

(2)提出议案。

主要是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提出议案。

(3)组织领导。

规定各部、委的任务、职责,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有关工作;规定中央与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职能的具体划分;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制和区域划分,按照法律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奖惩、调动行政人员。

(4)管理指挥。

领导和管理经济、城乡建设、教育、科学、卫生、体育、计划生育、民政、公安和司法行政、监察、对外事务、国防建设、民族事务;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的戒严。

(5)监督审计。

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委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审定行政机构的编制;审计各级行政机关的财务收支。

(6)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三、问答题

1、新公共管理运动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1)公共部门管理陷入力不从心的窘境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福利国家观念深入人心,政府积极介入到经济领域以及其他事务中,以矫正市场失灵、提高经济增长率,使得公共部门规模急剧膨胀。

开支剧增,但是政府管理效率低下、问题多多。

(2)私人部门竞争加剧战后,私人部门竞争加剧,美国独霸全球市场的格局被打破,私人部门寻求政府支持并要求公共部门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为私人企业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

政府的公共政策对国家的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政府部门的能力成为特别受关注的领域。

(3)信息技术的传播是公共管理发生变革的催化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立起灵活、高效、透明的政府创造了可能性。

信息技术帮助公共部门节约了管理成本,同时由于信息的快速传递,需要政府对外界事故和危机作出快速反应。

(4)经济和管理理论的发展1)公共选择理论直接奠定了公共部门改革的思想基础。

2)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一代理人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的引入为公共部门如何搞好公共事务管理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