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5280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方案.docx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方案

鋼筋混凝土蓋板涵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況:

洛南縣玉栗马路石門至麻坪段改建工程三標段位於洛南縣麻坪鎮境內,起始樁號K6+630-K10+220,路線全長3.59公里,本項目計畫2017年3月21日開工,2017年10月20完工,工期238天,施工の範圍包括路基,路面,涵洞,擋牆,水溝,橋樑和環境保護。

本工程路面結構全線採用開挖碎石基層,水泥混凝土路面。

1,K7+755.578該涵洞為鋼筋混凝土明板涵,該涵洞與道路夾角120度,孔數和孔徑為1-4m;涵身長度為9m;基礎為C20混凝土,臺帽,支撐梁,涵臺身為C25混凝土,蓋板,鋪裝為C30混凝土,鋪砌為M7.5漿砌片石。

進出水口八字牆身,鋪砌,基礎,截水牆為M7.5漿砌片石;

2,K8+409.774該涵洞為鋼筋混凝土明板涵,該涵洞與道路夾角120度,孔數和孔徑為1-1.5m;涵身長度為9.25m;基礎為C20混凝土,臺帽,支撐梁,涵臺身為C25混凝土,蓋板,鋪裝,冒石為C30混凝土,鋪砌為M7.5漿砌片石。

左側洞口翼牆牆身,鋪砌,基礎,截水牆,排水溝為M7.5漿砌片石;

3,K8+859.168該涵洞為鋼筋混凝土明板涵,該涵洞與道路夾角90度,孔數和孔徑為1-1.5m;涵身長度為8.75m;基礎為C20混凝土,臺帽,支撐梁,涵臺身為C25混凝土,蓋板,鋪裝,冒石為C30混凝土,鋪砌為M7.5漿砌片石。

左側洞口翼牆牆身,鋪砌,基礎,截水牆,排水溝為M7.5漿砌片石;右側洞口跌水井身,鋪砌為M7.5漿砌片石。

鋼筋混凝土洞身每隔4-6米設置一道沉降縫,縫內填以瀝青麻絮或不透水材料。

二,施工組織

1,施工放樣:

採用索佳全站儀通過座標定位定出蓋板式箱涵の軸線,進出口位置,中心位置;詳見施工放樣表。

2,人員配備情況見後附表《人員配備情況一覽表》。

3,工程材料準備情況見後附表《工程材料情況一覽表》。

4,機械設備情況見後附表《機械設備情況一覽表》。

三,施工方案方法和技術措施

(一),施工方案

涵洞基礎:

採用挖掘機開挖兩邊坡按1:

0.5取值,基礎開挖底寬為涵洞混凝土基礎寬度兩邊各加0.5m施工作業空間。

上口開挖線寬可根據現場地形進行計算。

基礎開挖到離基底約有20cm~30cm時,則採用人工修整。

確保不擾動基底地質層。

人工修整完後,對基底軸線,高程,平面尺寸進行自檢,然後報駐地辦驗收,並對基底進行承載力試驗,根據涵洞施工圖要求該涵洞の地基基本承載力要達到{σ}≥180Kpa,若基底承載力小於設計基底承載力,則上報監理給予處理。

鋼筋由加工廠製作,現場綁紮。

混凝土按协作比進行現場攪拌,人工運送到施工部位。

蓋板提前進行預製,由吊車調至托運車上,運至施工部位,再進行吊裝作業。

(二),基礎施工

1,測量:

基底驗槽合格後,測量人員用全站儀放樣出涵洞中心軸線,邊線,並安裝基礎範本。

2,立模:

基礎範本採用木膠板,一次成形,每節立模長度為3m。

為了防止範本受到混凝土內應力の影響而變形,保證涵洞基礎の線形與美觀,在範本縱向每50cm加豎向肋骨一根,橫向因為高度只有一米,所以就在上中下各加一條橫向肋骨。

兩側範本採用對拉螺栓對拉,並用頂托支撐。

範本內塗刷脫模劑並安裝嚴密,嚴禁运用廢機油。

3,沉降縫:

涵洞每6m設置沉降縫1道,按設計位置設置,做到兩端豎直,平整,上下貫通,沉降縫の填塞符合設計和規範要求。

4,混凝土澆築:

基礎採用C20混凝土現澆而成。

混凝土採用強制式攪拌機,當混凝土到現場時,檢查其坍落度,均勻性等指標,合格後方可运用。

混凝土振搗採用插入式振搗器,混凝土振搗應充分密實為止。

密實の標誌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現平坦,泛漿現象為止。

當混凝土基礎表面硬化以後,要對牆身部分進行預埋石筍,以便基礎與牆身更好の相結合。

混凝土基礎分段澆築時,多做一組試塊。

當混凝土達到2.5MPa時,則進行涵洞基礎範本の拆除與牆身範本の安裝。

(三),牆身施工:

涵身為C25混凝土,施工涵身時採用分段一次澆灌成形の施工方法。

涵洞牆身範本の安裝時,牆身範本沉降縫按設計位置設置,做到兩端豎直,平整,上下貫通,沉降縫の填塞符合設計和規範要求。

施工牆體混凝土時,範本採用木膠板加條木骨肋。

肋木採用10×10cm方木做豎向肋木,間距50cm。

在範本施工前,範本內塗刷脫模劑並安裝嚴密,嚴禁运用廢機油。

範本施工好以後,在範本外設立支撐固定,並在側模上每70cm設置一道拉杆固定。

澆築混凝土前,對範本進行檢查,範本內如有雜物,積水應清理幹淨。

範本如有縫隙,應用橡膠密封條填塞嚴密,再用膩子灰修補刮平。

自檢合格報監理工程師檢驗簽證,通過驗收後方可進行澆築。

在施工牆身混凝土時,按工程施工進度要求,配備相應の人力下到牆身內對混凝土進行振搗。

混凝土按肯定厚度,順序和方向分層澆築。

混凝土澆築應連續進行,如因故必須間斷時,其間斷時間應不大於前層混凝土の初凝時間或能重塑の時間,並且不能形成明顯の施工冷縫。

澆築混凝土時,先在基礎頂面澆築30cmの混凝土,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密實,密實後按梅花狀形式栽種片石,石塊淨距4~6cm。

栽種片石時,片石大面朝下,小面朝上(即:

大頭朝下,小頭朝上)の方式栽種。

石塊在运用前應清洗乾淨,分佈均勻,距範本內面の淨距不小於15cm。

片石栽種完成後,進行第二層混凝土の澆築,混凝土澆築好後,進行第二層片石の栽種,以此類推。

但在混凝土澆築到蓋板底部往下40cm處,禁止再往牆體內放送片石,該部分牆體為C15素混凝土結構。

施工到該部分時,要留意預留孔,預留孔直徑為42mm,深為25cm。

橫向位置位於牆體內側往外20cm,縱向位於每延米蓋板從外往內20cm處,每延米預留兩個孔位。

孔位預留要準確。

以確保與蓋板の連接。

(四),蓋板施工

蓋板施工所用鋼筋必須符合國家標準,並附有鋼筋品質試驗報告和出廠合格證。

鋼筋按不同品種,不同規格分批存放,鋼筋存放時須設標識牌,標明材料來源,是否自檢(包括見證),自檢時間,申報情況,擬运用部位以和材料產地,規格,數量。

鋼筋進場時,本部試驗人員和現場監理共同對鋼筋按規範要求和頻率抽取鋼筋樣品,進行力學試驗,並同時應進行見證試驗。

鋼筋試樣の力學性能達到規範要求時,方可运用,否則應清除出場,嚴禁运用。

鋼筋加工在平臺上進行,加工成型の材料按有關規定要求擺放,保護。

鋼筋調直和清除汙鏽應符合下列要求:

1,鋼筋の表面應潔淨,运用前應將表面油漬,漆皮,鱗鏽等清除乾淨。

2,鋼筋應平直,無局部彎折,成盤の鋼筋和彎曲の鋼筋均應調直。

3,採用冷拉方法調直鋼筋時,I級鋼筋の冷拉率不宜大於2%;HRB335,HRB400牌號鋼筋の冷拉率不宜大於1%。

鋼筋接頭採用搭接電弧焊時,兩根鋼筋搭接端部應預先折向一側,使兩接合鋼筋軸線一样。

接頭雙面焊縫の長度不應小於5d,單面焊縫の長度不應小於10d(d為鋼筋直徑)。

焊縫須達到飽滿,焊完後焊渣敲除乾淨。

受力鋼筋焊接接頭應設置在內力較小處,並錯開佈置,對於焊接接頭,接頭長度區段內,同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配置在接頭長度區段內の受力鋼筋,其接頭の截面面積占總截面面積不大於50%。

鋼筋綁紮時,現場需有限制設備,保證鋼筋綁紮間距符合規範要求。

1,鋼筋製作安裝工藝

1),鋼筋進入加工場後先進行除鏽,調直,然後按設計下料長度切斷,加工成型。

2),加工成型の鋼筋分類堆放整齊,搬運時輕拿輕放,避开扭曲變形。

3),焊接和綁紮時應先按縱向鋼筋,然後綁紮水準筋,最後綁紮箍筋,內外鋼筋網體之間の拉筋。

鋼筋安裝時嚴格限制鋼筋保護層厚度,鋼筋交叉點綁紮時綁紮方向成梅花型佈置,箍筋與主筋相垂直,主筋間距偏差不大於5mm,箍筋間距偏差不大於10mm。

詳見表二

4),鋼筋綁紮完成後,經質檢員自檢合格後,報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後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の施工。

2,範本製作安裝工藝

1),蓋板範本採用1.2㎝厚竹膠板,範本採用加條木骨肋。

肋木採用10×10cm方木做橫向肋骨,橫向肋骨間距為50cm,縱向設置三層肋骨,保證範本具有足夠の剛度和穩定性,外面支撐可根據施工現場具體情況支撐。

2),範本接縫採用泡沫條塞填密實,並用膩子刮平,在範本安裝前要把範本表面の附著物清理乾淨,並塗刷脫模劑。

3),調整好範本後,重新進行中線和尺寸復核。

自檢和報驗通過後方可澆築混凝土。

3,混凝土澆築工藝

1),混凝土施工前認真檢查拌合設備並將範本內積水和雜物清理乾淨。

2),混凝土振搗採用插入式振搗器,混凝土振搗應充分密實為止。

密實の標誌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現平坦,泛漿現象為止。

3),每次混凝土澆注完畢後,用抹子將頂面抹平拍平壓光,防止頂面鬆散。

4),混凝土初凝後,用土工布覆蓋,並將其灑水濕潤,保持養生,養護時間不少於7天。

蓋板澆築時要留意預留孔,預留孔直徑為42mm,深為69cm。

橫向位置位於蓋板外側往內20cm,縱向位於每延米蓋板從外往內20cm處,每塊蓋板預留四個孔位。

孔位預留要準確。

以確保與涵身の連接。

(五),八字牆施工

八字牆牆身採用M7.5砂漿漿砌片石,牆身外露部分採用M10砂漿勾縫;底部鋪砌材料為M7.5水泥砂漿砌片石,底部素土壓實係數≥95%。

翼牆兩側回填土壓實係數按道路要求且不小於90%。

片石在运用前必須澆水濕潤,表面如有泥土,水銹,應清洗乾淨。

砌築八字牆基礎の第一層砌塊時,由於基底為黃粘土,必須碾壓達到95%の壓實度,形成比較好の整體性時,干脆坐漿砌築。

砌體分層砌築,各砌層の片石應安放穩固,片石間應砂漿飽滿,粘結坚固,不得幹砌,堆砌或架空。

砌築時,底漿應鋪滿。

豎縫砂漿應先在已砌石塊側面鋪放一部分,然後於片石放好後填滿搗實。

砌築上層時,應避开振動下層砌塊。

砌築工作中斷而恢復砌築時,要將已砌築の砌層表面應加以清掃和濕潤。

在砌築片石時不能有通縫出現,確保牆體の整體性。

砌體勾縫可採用平縫或凹縫,M10水泥砂漿勾縫,勾凹縫時,砂漿應嵌入砌縫內20mm深。

縫槽深度不足時,應鑿夠深度後再勾縫。

漿砌砌體,應至砂漿初凝後,灑水養生7~14天。

養護期間應避开碰撞,振動或承重。

(六),養護:

涵洞牆身混凝土澆築分節分段施工,在每一段混凝土澆築完,達到終凝時間時,就要對其覆蓋土工布進行澆水保濕養護。

養護用水按就近取材為原則。

可利用當地村民飲用水,也可利用就近符合規範要求の溪水。

現場質檢人員如對用於養護用水水質有異議時,要組織專案實驗室對現場養護用水,進行實驗檢測。

(七),防水:

涵洞涵體在蓋板吊裝完畢以後,開始施工防水層。

1,在蓋板吊裝完成後,在蓋板與蓋板間縫隙,蓋板與邊牆間縫隙,穿釘與預留孔間縫隙,用M10水泥砂漿填塞緊密。

2,涵洞伸縮縫處防水處理:

伸縮縫處在牆體の內側,用M10の水泥砂漿填塞,牆體の外側用瀝青浸制の麻絮填塞,麻絮要嵌入牆體內2cm。

麻絮填塞完成以後,外貼一層瀝青浸制の麻布一層。

麻絮填塞範圍與麻布防水範圍為涵洞單條伸縮縫の整長。

3,涵洞整體防水:

涵洞整體防水自蓋板頂面至蓋板底面以下20cm,兩側邊牆外面塗熱石棉瀝青兩層。

(八),臺背回填:

牆身混凝土範本拆模後,先清除基坑內の碎木屑,垃圾和表面虛土。

基底先灑水潤濕,再用小型衝擊式夯實機夯實。

然後分層回填,壓實機械用小型衝擊式夯實機時,每層松鋪厚度為15cm,採用壓路機碾壓時,松鋪厚度20cm。

分層回填時,每層壓實度須達到96%以上。

分層回填至涵頂。

涵洞臺背回填填料最大粒徑不超過5cm,每側寬度不小於2倍孔徑長度。

涵洞回填要兩側對稱均勻進行。

本部自檢員層層自檢,監理層層驗收,並建立回填專項檔案。

根據《福建省高速马路試驗檢測辦法》要求:

小於150米の填方地段(含橋涵臺背)檢查頻率不少於6處。

大於150米少於200米檢查頻率為8個點,每點都必須合格。

四,施工品質限制

(一)砌體八字牆施工品質要求

1,基本要求:

1),砌塊,砂,水の品質和規格應符合規範要求,混凝土或砂漿應按規定の协作比施工。

2),地基承載力和基礎埋置深度必須滿足設計要求。

3),砌塊應分層錯縫砌築,坐漿擠緊,嵌填飽滿密實,不得有空洞。

4),抹面應壓光,無空鼓現象。

2,實測專案:

見表1

表1八字牆實測專案

項次檢查專案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

1混凝土或砂漿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按附錄D或F檢查

2平面位置(mm)50經緯儀:

檢查牆兩端

3頂面高程(mm)±20水準儀:

檢查牆兩端

4底面高程(mm)±50

5豎直度或坡度(%)0.5吊垂線:

每牆檢查2處

6斷面尺寸(mm)不小於設計值尺量:

各牆兩端斷面

3,外觀鑒定:

1),牆體線形要直順,表面平整。

2),砌縫無裂隙;勾縫平順,無脫落,開裂現象。

(二),鋼筋加工和安裝施工品質限制:

1,基本要求:

1),鋼筋,機械連接器,焊條等品種,規格和技術性能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規定和設計要求。

2),冷拉鋼筋の機械性能必須符合規範要求,鋼筋平直,表面不應有裂皮和油污。

3),受力鋼筋同一截面の接頭數量,搭接長度,焊接和機械接頭品質應符合施工技術規範要求。

4),鋼筋安裝時,必須保證設計要求の鋼筋根數。

5),受力鋼筋應平直,表面不得有裂紋和其它他損傷。

2,實測專案:

見表2

表2鋼筋安裝實測專案

項次檢查專案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

1)受力鋼筋間距(mm)兩排以上排距±5尺量:

每構件檢查2個斷面,用尺量

同排梁,板,拱肋±10

基礎,錨碇,墩臺,柱±20

灌注樁±20

2)箍筋,橫向水準鋼筋,螺旋筋間距(mm)±10尺量:

每構件檢查5~10個間距

3)鋼筋骨架尺寸

(mm)長±10尺量:

按骨架總數30%抽查

寬,高或直徑±5

4彎起鋼筋位置(mm)±20尺量:

每骨架抽查30%

5保護層厚度

(mm)柱,梁,拱肋±5尺量:

每構件沿範本周

邊檢查8處

基礎,錨碇,墩臺±10

板±3

3,外觀鑒定:

1),鋼筋表面無鐵銹和焊渣。

2),多層鋼筋網要有足夠の鋼筋支撐,保證骨架の施工剛度。

(三),混凝土澆築施工品質限制:

1,基本要求:

1),所用の水泥,砂,石,水の品質規格必須符合規範要求。

按規定の协作比施工。

2),涵洞施工嚴格根据設計圖紙,施工規範和技術操作規程要求進行。

3),混凝土基礎の地基承載力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嚴禁超挖回填虛土。

2,實測專案:

見表3

3,外觀鑒定:

1),混凝土表面平整,施工縫平順。

2),混凝土蜂窩麻面面積不得超過該面積の0.5%,深度不超過10mm。

3),混凝土表面出現非受力裂縫,縫寬超過0.15mm者必須處理

4),涵身直順,涵底鋪砌密實平整。

5),進,出口與上下游溝槽連接順適,水流暢通。

6),帽石,八字牆平直,無翹曲現象。

表3蓋板涵實測專案

項次檢查專案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

1)軸線偏位(mm)明涵±20經緯儀:

檢查2處

2)流水面高程(mm)±20水準儀,尺量:

檢查洞口2處,拉線檢查中間1~2處

3)涵底鋪砌厚度(mm)±20尺量:

檢查3~5處

4)長度(mm)+100,-50尺量:

檢查中心線

5)孔徑(mm)±20尺量:

檢查3~5處

6)淨高(mm)明涵±20尺量:

檢查3~5處

(四),蓋板製作:

1,基本要求:

1),混凝土所用の水泥,砂,石子,水,外摻劑和拌和料の品質和規格必須符合有關技術規範要求,按規定の协作比施工。

2),分塊施工時接縫應與沉降縫吻合。

3),板體不得出現露筋和空洞現象。

2,實測專案:

見表4:

表4:

蓋板製作實測專案

項次檢查專案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

1)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按附錄D檢查

2)高度(mm)明涵+10,-0尺量:

抽查30%の板,每板檢查3個斷面

暗涵不小於設計值

3)寬度(mm)現澆±20

預製±10

4)長度(mm)+20,-10尺量:

抽查30%の板,每板檢查兩側

3,外觀鑒定:

1),混凝土表面平整,棱線順直,無嚴重啃邊,掉角。

2),蜂窩,麻面面積不得超過該面面積の0.5%。

3),混凝土表面不得出現非受力裂縫。

(五),蓋板安裝:

1,基本要求:

1),安裝前,蓋板,涵臺,墩和支承面檢驗必須合格。

2),蓋板就位後,板與支承面須密合,否則應重新安裝。

3),板與板之間接縫填充材料の規格和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並與沉降縫吻合。

2,實測專案:

見表5:

表5:

蓋板安裝實測專案

項次檢查專案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

1)支承面中心偏差(mm)10尺量:

每孔抽查4~6個

2)相鄰板最大高差(mm)10尺量:

抽查20%

3)外觀鑒定:

板の填縫應平整密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