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94560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4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Word下载.docx

18.《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

19.《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

20.《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

21.《邢台市工程造价动态》。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而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基础,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就必须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

二是拓展社区服务领域的要求。

随着城乡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设配套齐全的社区服务中心,已成为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有利于加强社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拓宽社区服务领域,推进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等基层服务工作开展。

三是促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加大。

社区服务设施工程的建设,能够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服务,有力地促进城乡“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五)建设地点

巨鹿县西徐庄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拟建于巨鹿县巨鹿镇西徐庄村。

(六)预期目标

项目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设计为3层砖混结构,于20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巨鹿县西徐庄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立足实际,按照适用、经济、卫生、安全、节能等要求建设。

(七)主要建设条件

1.自然气象条件

地势、排水、防洪、防震、气温、风向等,能够满足建设条件,达到项目建设要求。

绝对最高温度:

42.7℃绝对最低温度:

一21.6℃月平均最高气温:

24.1℃

月平均最低气温:

一11.7℃

主导风向:

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

最大风速:

夏季最大风速10m/s,冬季最大风速12m/s

历史最大风速:

34m/s年平均总降雨量:

538mm日最大降雨量:

304mm

小时最大降雨量:

68mm夏季室外相对湿度:

76%冬季室外相对湿度:

57%最大冻土深度:

500mm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8℃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31℃风荷载:

0.3KN/㎡

雪荷载:

0.35KN/㎡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2.供电条件

项目供电由巨鹿县供电公司保障,该公司是国有中二型企业,现有职工214人,下设8部1室1调度所1工区1抄表中心、10

个供电所。

截至 2010 年底,公司资产总额 18829 万元,营业户数

11.04万户,辖区内有220kV变电站1座,容量33万千伏安;

110kV变电站3座,容量19.45万千伏安;

35kv变电站8座,

容量7.35万千伏安;

实现购电3.39亿kwh,售电3.16亿kwh,

营业收入1.4亿元,连续安全生产10115天。

因此,供电条件和供电能力能够满足近期巨鹿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3.供水条件

本项目用水由巨鹿县自来水公司供给。

巨鹿县自来水公司自来水供水能力为2.2万吨/日,目前实际供水量为1.5万吨/日左右。

通过近几年来县城供水管网的改造和建设,自来水的供应已基本覆盖全县城乡,并且水质、水量符合相关标准,能够满足以后若干年城市发展用水需求。

4.排水

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

雨雪水通过地表径流汇入市政雨水管道;

生活污水经厂区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入政府规定排污处所。

5.通讯

邮电通讯发展迅速,境内铺设光缆 40 多公里,开通程控电话

8000 余门,能够提供国内及国际电话、传真和邮政服务。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通讯等弱电管网逐步完善,已经能够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6.交通条件

邢德路贯穿巨鹿县巨鹿镇西徐庄村北,道路交通方便。

7.建筑材料

近年来,巨鹿县城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明

显加快,各种各类的建材市场较多,能够保障城市建设需要。

因此,本项目建设所需用的钢材、水泥、灰砂、砖瓦、涂料等均可从小吕寨镇或巨鹿县城市场购买。

9.周围环境

项目建设地点在西平街以西,生态园内,周围没有污染严重的厂矿,空气较清新,环境较好,适宜项目建设。

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据

备注

技术数据

1

建筑面积

2500

2

耐火等级

二级

3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乙类

4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5

结构类型

砖混结构

6

层数

7

总用地面积

58795

经济数据

建设总投资估算

万元

500

工程费用

450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5

预备费用

三、问题与建议

1.千方百计确保工程质量。

要坚持"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的方针,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好工程招投标、监理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2.加强管理,制定建设计划,科学调度资金,确保工程按计划建成使用。

3.坚持遵循建设规范,合理利用技术标准和技术指标的原则,使整个工程建设既保证工程质量,又节省投资,保障工期。

第二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一、巨鹿县概况

几年来,巨鹿县的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但经济总量少,仍属国家级贫困县。

1.政区位置。

巨鹿位于河北省南部、邢台市东部,地处太行山前冲积平原,属黑龙港流域。

西北距省会石家庄110公里,东北距首都北京395公里。

县境内公路总里程694公里,乡村公路总长606公里。

有邢德线、南郝线、定魏线和杨官线四条省级交通动脉,青银高速、京珠高速、京广铁路、京九铁路夹道而行,筹建中的邯黄铁路、邢德高速横穿境内,是"

西联东出"

的交通枢纽。

2.政区沿革。

巨鹿历史悠久,有3000多年历史。

始于五帝唐虞之世,始属冀州;

秦始建巨鹿郡;

明、清属顺德府;

民国属直隶省大名道;

1949年建国后,归属邢台专区;

1958年平乡、南和、广宗、任县划归巨鹿县,隶属邯郸专区;

1961年四县划出,巨鹿复归邢台地区所辖迄今。

巨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著名的唐尧禅位虞舜、巨鹿之战、黄市起义

等都发生在这里,诞生过大唐名相魏征、杰出天文学家张遂(僧一行)、农民起义领袖张角等著名人物。

3.政情概况。

巨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辖6镇、

4乡,291个行政村,总面积631平方公里,政区总人口39.4万,其中农村人口31.4万人。

近年来,通过实施"

工业化率先突破,建设食品纺织产业强县"

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

全部财政收入13000

万元,同比增长12.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9亿元,增长19.3%;

实际利用县外资金5.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52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

4541万美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5.2亿元,增长23.9%;

农民人均纯收入3172元。

工业产业。

全县拥有工业企业2228家,资产总计36亿元,职工3.3万人。

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78.5亿元,工业增加值13.8亿元,增长19.4%。

食品、纺织、机件加工、橡塑制品等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壮大,拥有燕南集团、宏鑫集团、三昌集团、方正集团等省市级大型龙头企业。

其中,纺织产业年产值30亿元、食品产业年产值25亿

元、机件加工行业年产值16亿元、橡塑制品行业年产值5.5亿元。

同时,以喜德来家具、宜明沙发等为龙头的家具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业产业。

巨鹿现有耕地面积61.9万亩,粮食总产17.3万吨,农业产值

14.8亿元,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治理连续六年获得河北省红旗县称号。

巨鹿农业特色明显,拥有银花7.8万亩、拘祀6.5万亩、杏8. 1万亩、谷子10万亩,年产干银花900万公斤、枸杞干果1500万公斤、鲜杏8000万公斤、谷子4000万公斤,是"

河北金银花之乡"

、"

河北拘祀之乡"

河北杏之乡"

国家级小杂粮良种繁育基地"

国家级串枝红杏标准化示范区"

和"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近年来,按照"

抓农业抓出工业化来,抓农业产业化抓出工业项目来"

的思路,先后实施了农业财政资金整合、国家级小杂粮基地等项目,培育扶持了灏华科技、鑫苑中药材、天棋中药材、路路通中药材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中药材产业正在不断壮大。

4.经济环境。

在硬环境上,规划建设了23平方公里的省级县城工业新区和巨鹿镇棉纺织、西郭城食品加工、王虎寨机件橡塑、官亭输送带四个市级乡镇工业区,园区实现了水、电、路等"

七通一平"

截止目前,5个工业园区累计投入资金达20多亿元,入驻投资超亿元、超千万元的企业58家。

成功引进了神州巨电、宏福塑料、方盛塑业、韩一毛纺、天信中药材等一批省外亿元大项目。

在软环境上,推行了企业生产经营无干扰期、执法检查备案、首次告知不罚、处罚审核听证等环境建设"

四项制度"

,全力打造绿色服务通道;

通过搭建政银企合作

平台,打造了河北省一流的金融生态环境,县内银行每年贷款投放都在10亿元以上,同时吸引华夏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7家域外金融机构前来投放贷款,每年都在3亿元以上,支持巨鹿企业发展。

商贸流通。

全县拥有集贸市场、各类专业市场20多个,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4438家。

县城建成了明珠商业广场、新华批发市场、巨鹿商贸城、巨鹿家具城、古郡新市场等五大市场,形成了服装、摩托、家具、家电通讯、日用百货批发和枸杞、金银花集散等大型商贸行业,吸引了三慧、生福、畅达等大型物流企业入驻,巨鹿正成为邢台东部的商贸流通中心。

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5.2亿元。

5.文教卫生。

全县共有中小学校、幼儿园278所,在校学生4.6万名,教职员工3229名。

其中巨鹿中学、巨鹿县第二中学是河北省省级示范性中学,育红小学是全国德育实验小学,县直幼儿因为市级示范性幼儿园。

县职教中心是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委确定的"

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

,每年为县内外企业培养各类实用专业技术人才3000名。

巨鹿是河北省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河北南部最大的劳动力培训基地和河北省纺织行业培训龙头基地。

医疗卫生工作不断加强,全县共有县级医疗机构4个,10个乡

镇全部建立了卫生院,拥有各类医生1346人。

其中,巨鹿县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巨鹿正在发展成为河北一流的医疗强县。

6.基础设施。

围绕建设"

河北最靓最绿的县城"

,大力度推进城市建设"

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

活动。

建成了三星级华丰宾馆、巨鹿公园、文化中心、环城路网、住宅小区等一大批精品工程,对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亮化,对小街小巷进行了改造治治理,城市面貌明显改善。

规划启动了23平方公里的县城新区,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2010年城区面积达到9.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8.8万,城镇化率达到35.1%。

目前,全县水电通讯设施齐全,在全省率先实现了291个行政村、8.7万农户"

户户通自来水"

,实现了城乡统一联村供水,日供水3万吨;

拥有3.5-22万伏变电站12座,其中22万伏1座、11万伏3座、3. 5万伏8座;

通讯设施快速发展,全县固定电话装机3.7万台、宽带5500户,移动通讯用户达到7.5万户。

巨鹿在邢台市率先实现了"

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公交车、村村街道硬化"

二、需求分析

虽然巨鹿县五保建设工作有较快发展,但基础设施仍不能满足全县社区服务的需要。

尤其随着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巨鹿县社区服务机构设施落后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这不仅影响到巨鹿县城乡“三

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和谐。

三、建设规模

(一)建设原则

1.根据国家的设计规范、建筑规范、环保规范、安全规范、节能等标准,结合项目实际需要,进行测算和设计。

2.充分考虑项目的近远期发展,实事求是,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以满足需要为主,留有发展空间。

3.坚持"

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小型多样、经济实用、讲求效用、服务群众"

的原则。

4.工期短、见效快,能够尽快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建设规模

项目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绿化面积500平方米。

第三章建设地址

一、建设地址选择的原则

1.符合乡镇规划与建设需求。

选址要与乡镇建设整体规划相适应。

2.整合各种资源,提高投资效益。

项目选址必须坚持经济性原则,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乡镇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规划条件,最大限度地减

少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

3.项目选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项目的特性。

二、建设地点与地理位置

新建西徐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拟建于巨鹿县巨鹿镇西徐庄村,邢德路南侧,西平街西侧,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

三、建设地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目前,项目建设地点为乡镇国有建设用地,总用地面积58795平方

米。

四、土地利用合理分析

我国土地资源严重匮乏,节约用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项目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土地节约利用政策,贯彻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做到按照乡镇土地总体规划,依法、科学、合理、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发挥有限土地的最大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项目各项指标均达到有关规定和规划要求。

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和年度利用计划,能够满足集约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

第四章建设方案

一、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建筑设计指导思想

1.新建西徐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应满足乡镇整体规划,并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充分体现自然环境良好的城市风貌。

2.项目的建设既要长远考虑,也要从现实出发,设施的建设要考虑具有较长期的先进性,建筑设计依照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体现新时代的城市建筑风貌,无论是在空间布局和建筑体量上,还是在建筑功能、设施上,都应追求建筑多功能化的要求。

3.应以人为本,从社区服务对象需求出发,为人设计良好的现代化设施和环境。

4.设计以充分发掘本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充分理解、尊重地域文化,利用特定的符号、特征,充分利用地方建筑材料,通过有机组织,体现地方特色,延续和创新历史文脉。

5.该项目属公共设施,设计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设计规范和法律法规。

(二)建筑设计原则

依据以上指导思想,确立如下规划原则:

1.整体综合性原则。

建筑从功能安排和视觉空间形象上应协调共生,独具特色,使城市空间形象既统一又丰富多彩。

2.特殊性的原则。

具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别具一格。

3.超前性的原则。

规划设计以有一定的超前性,符合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可操作性的原则。

以现实条件为基础,做到规划设计在建设实施阶段现实可行。

二、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根据项目规划设计的总体方案,以及各相关专业规范,结合建设方的要求,建筑设计做到:

(一)结构与功能

整个布局应体现功能明确、分区科学、统分结合、运行节约的原则。

功能的要求应尽可能综合思考现实与未来、整体与局部、功能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应注重合理的功能分区,减少相互干扰,单体平面各功能空间组织合理、分区明确、面积适宜,满足日常工作的使用,使得工作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

项目区内设置厨房、餐厅、会议室、培训中心、社区保障服务办证厅、劳动信息中心、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等,满足社区服务的需求。

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对发展巨鹿县的社会福利事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力求简洁、明快,又不失庄重大方。

建筑形象注重时代特征,营造开放性的形象。

同时又体现现代气息的公共事业建筑,充分体现时代的特征。

主体比例关系明确,梯度严整有序。

精致的细部尺寸把握,使建筑立面体现现代建筑理念的风格。

三、建筑方案

本项目建筑面积2500㎡。

建设3层综合楼1栋。

(一)总体布置与说明

1.动力设施布置要合理,确保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2.充分考虑项目区的地形、地质、地貌等条件,因地制宜,使区域尽可能紧凑布置,实现集约利用用地。

3.土建工程布置应符合防火、卫生和各种安全规定,满足地上、地下管线的敷设和绿化布置以及施工要求。

4.注意工程形象建设,应与城镇总体规划相协调,尽力减少项目建成后的各种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场地整理

项目的建设场地为净地,需要对所占场地进行平整,实现"

五通一平"

为使雨雪水能够顺利排入城市排水系统,在竖向布置设计中,利用土方进行填方并压实,以保证场地坡向城市道路。

(三)主体工程

新建西徐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2500㎡。

工程主体设计为地上3层,砖混结构,长度为64.1m,宽度为13

m,层高为3.2m。

其中:

1层为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社区保障服务办证厅,

2层为劳动信息中心、会议室,3层为培训中心及其他附属设施。

主楼设计抗震类别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四)配套设施

1.供电。

项目区外供电线路架空,项目区内线路采用地埋式敷设,从西徐庄村供电管网接入。

2.供水。

利用乡镇供水管网,从西徐庄村引入项目区,通过管网送至各用水场所。

3.排水。

项目排水实行雨、污水分流制。

雨、雪水直接汇入项目区内雨水管道,再排入乡镇雨水管网;

办公和生活污水首先分区分段排入化粪池消化处理后,最终流入规定排污处所

4.供热。

项目采用锅炉冬季取暖,热源利用新建锅炉房。

设计冬季室外计算温度为0.8℃,室内设计温度为18℃。

5.制冷。

夏季制冷采用单体空调制冷。

夏季室外计算温度为

35.2℃,室内设计温度为28℃。

6.通讯。

电话线路,在项目设计和施工时,由相关部门和单位配合设计。

第五章节能节水措施

资源节约是国家重大战略方针,不仅可控制和降低能源的过度消耗,还可以使整体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我国建筑用能数量巨大,占全国总能耗的近30%,有巨大的节能空间。

建筑节能是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用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通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

节能减排已被提升到基本国策的战略高度。

建筑用能

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占有较大比重,也是"

十二五"

期间的重点节能领域。

公共建筑量大面广,切实加强建筑节能工作,将对控制和降低能源消费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项目应严格按照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建设。

一、项目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一)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0号公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3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2号);

4.《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印发);

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国家发改委第40号令发布);

6.《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

7.《能源标识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质监总局令第17号发布);

8.《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国家建设部长令第143号发布);

9.《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河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57号公布);

10.《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冀政

[2006]19号);

1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

2010年第6号令);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98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二)相关标准、规范和资料

1.《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2.《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006)

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81-2009);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0352-2005);

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