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职责液氯工段冷冻岗位工艺规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6618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岗位职责液氯工段冷冻岗位工艺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岗位职责液氯工段冷冻岗位工艺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岗位职责液氯工段冷冻岗位工艺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岗位职责液氯工段冷冻岗位工艺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岗位职责液氯工段冷冻岗位工艺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岗位职责液氯工段冷冻岗位工艺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岗位职责液氯工段冷冻岗位工艺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岗位职责液氯工段冷冻岗位工艺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岗位职责液氯工段冷冻岗位工艺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岗位职责液氯工段冷冻岗位工艺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岗位职责液氯工段冷冻岗位工艺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岗位职责液氯工段冷冻岗位工艺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岗位职责液氯工段冷冻岗位工艺规程.docx

《岗位职责液氯工段冷冻岗位工艺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岗位职责液氯工段冷冻岗位工艺规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岗位职责液氯工段冷冻岗位工艺规程.docx

岗位职责液氯工段冷冻岗位工艺规程

(岗位职责)液氯工段冷冻岗位工艺规程

液氯工段冷冻岗位工艺规程

1、范围

本标准介绍了液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生产过程和安全原则。

2、主要产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氨:

分子式为NH3分子量17.032,它是壹种无色而又强烈刺激性的气体,熔点为-77.7℃,

沸点-33℃,固态氨为白色晶体。

氨和空气混合的爆炸浓度(氨体积)

最低15.5%,最高27.0%

氨和纯氧混合的爆炸浓度(氨体积)

最低13.5%,最高82.0%

氨于润滑油中的溶解度很小,但极易溶解于水、酒精等溶剂。

液氨于水中的熔解热为4.4千卡/克.分子

气态氨于水中的熔解热为8.8千卡/克.分子

所以生产中要严禁水进入制冷系统中,否则不但会导致系统温度升高,而且会妨碍压缩机的正常工作。

于760mmHg及0℃时,1体积的水可溶解1298体积的氨,氨的水溶液称为氨水,NH3OH,它比水轻且具有较强的碱性,极易挥发出氨气。

氨的液化热4.4千卡,于0℃-15℃时蒸发热为5.0千卡。

当氨中含有水分时,对锌、铜、青铜均会有腐蚀作用(起化学反应生成络合物)

(1)、氨跟水的反应

氨溶于水中,大部分和水结合成壹水合氨

NH3+H2O==NH3.H2O

能够小部分电离成NH4+和OH-,所以氨水显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氨于水中的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NH3+H2O=NH3.H2O=NH4++OH-

也能够简单表示如下:

NH3+H2O=NH4++OH-

壹水合氨很不稳定,受热就会分解而生成氨和水;

NH3.H2O=NH3↑+H2O

(2)、氨跟酸的反应

当氨气和盐酸气接触时能够见到有大量的白烟产生,这白烟是氨水里挥发出的氨跟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化合所生成的微小的氯化铵晶体:

NH3+HCl=NH4Cl

氨同样能跟其它的酸化合生成铵盐.如把氨通人硝酸或硫酸中,就会生成硝酸铵或硫酸铵: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3)、氨跟氧气的反应

氨于氧气中能够燃烧,呈浅绿色火焰。

4体积的氨和3体积的氧混合气体着火发生爆炸,和空气混合时遇火也会发生爆炸,所以按系统制冷生产中,更要特别严禁烟火。

于催化剂(如铂、氧化铁等)存于的情况下,氨跟氧化发生如下的反应:

4NH3+5O2=4NO+6H2O

这个反应叫做氨的催化氧化(或叫接触氧化),它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

(4)、氨跟氯气的反应。

氨和氯气混合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固态小颗粒于空气中生成白色的烟。

反应式:

2NH3+3Cl2=N2+6HCl

HCl+NH3=NH4Cl

液氨的沸点随压力变化情况表:

压力kg/cm2

1.033

4.379

11.895

沸点℃

-33.4

0

30

能够见出,压力越底,液氨的沸点就越低。

液氨于1大气压下沸点-33.4℃,但于12个大气压下,其沸点是30℃。

利用压力对物质沸点的影响这壹性质,使液态物质于低压(沸点低)低温的情况下蒸发气化,从被冷物中吸取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目的。

同时,把气化后的气体升压(提高冷凝点)升温,于高压高温的情况下,用冷却水使其放热冷凝液化,于减压蒸发、循环制冷。

总之,利用压力对物质沸点的影响,使液态物质于低压低温下吸热气化而制冷,再把气化后的气体于高压高温下放热冷凝液化,再减压气化、高压液化、循环制冷。

这就是制冷的基本原理。

2.2、氯化钙溶液

使用冷冻盐水的优点是:

(1)当全厂需要冷冻的地方较多时,能够设壹大型的蒸发器,而将冷冻盐水分送各处使用;

(2)冷冻盐水输送较液态冷冻剂方便,由于盐水的量大,冷冻的温度容易保持稳定;(3)便于制取壹定形态的物料。

其缺点为:

采用冷冻盐水后,为保证蒸发器中冷冻剂和冷冻盐水之间的温度差,以及冷冻盐水和被冷冻物料之间的温度差,则必须降低冷冻剂的蒸发温度,这就降低了冷冻剂的冷冻稀疏。

此外由于冷冻盐水循环也消耗了动力。

壹般对冷冻盐水的要求是:

比热大、凝固点低、对金属及有关材料不起化学作用、价廉易的。

而氯化钙溶液其浓度和冻结温度及热容有着相应的变化关系。

氯化钙溶液特性表

比重15℃

盐含量

(%溶液)

凝固点℃

比热千卡/公斤.度

-30℃

-20℃

-10℃

0℃

1.00

0.1

0.0

1.003

1.10

11.5

-7.1

0.836

1.11

12.6

-8.1

0.822

1.12

13.7

-9.1

0.808

1.13

14.7

-10.2

0.789

0.795

1.18

19.9

-17.4

0.731

0.737

1.19

20.9

-19.2

0.721

0.727

1.20

21.9

-21.2

0.705

0.711

0.717

1.21

22.6

-23.3

0.696

0.702

0.708

1.22

23.8

-25.7

0.688

0.694

0.700

1.23

24.7

-28.3

0.680

0.686

0.692

1.24

25.3

-31.2

0.667

0.673

0.679

0.685

1.26

27.5

-38.6

0.654

0.659

0.664

0.671

1.27

28.4

-43.6

0.647

0.652

0.659

0.664

1.28

29.4

-50.1

0.640

0.647

0.652

0.659

1.286

29.9

-55

0.635

0.642

0.650

0.654

1.32

33.0

-27.1

0.620

0.627

0.633

1.33

33.9

-21.2

0.614

0.626

0.627

1.34

34.7

-15.6

0.615

0.621

1.35

35.6

-10.2

0.609

0.616

由表可知,于选择冷冻盐水浓度时,不能太浓,因为:

溶液的热容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浓度太高时,降低其载热量,这样要达到同样的制冷效率就要增大盐水的循环量和所耗的机械功。

凝固点首先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然后又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

为防止生产中盐水冻结、生产所需要的盐水温度往往高于盐水的凝固温度。

3原料规格

外购液氨外购氯化钙

4生产工艺流程:

外购液氨通过液氨分配台充入液氨贮槽,液氨由贮槽经中间冷却器过冷后到液氨分配台,由调节阀(节流阀)送入氨蒸发器和冷冻水箱中的氨蒸发盘管内,被管外的氯化钙盐水和水换热蒸发成气氨,氯化钙盐水被冷却到-28~-35℃,用循环泵将冷冻盐水输送到氯冷凝器列管内将列管外的氯气冷凝成液氯。

冷冻水箱中的水则被冷却到1~10℃,由冷冻水泵输送到氯氢工段的Ⅱ钛冷却器、硫酸冷却器和氯化氢工段氢气冷却器,次钠岗位冷却次钠。

氨蒸发盘管内的气氨由氨压缩机抽出进入低压段压缩后到中间冷却器降温,然后进入氨压缩机的高压段,再经油氨分离器分离油污,油污进入集油器定期排放。

气氨进入立式氨冷凝器用水冷却,使气氨冷凝成液氨流入氨贮槽,循环使用。

5、生产控制指标

本岗位应控制的生产工艺指标见表

生产工艺控制指标表

受控部位

控制项目

控制指标

控制

次数

备注

1

氨蒸发器

氯化钙盐水比重

1.286(15℃)

经常

氯化钙盐水温度

-28—-35℃

经常

2

双级制冷压缩机

低压入口压力

0—0.047MPa

经常

低压入口温度

-20—5℃

经常

低压出口压力

0.2—0.35MPa

经常

低压出口温度

<110℃

经常

高压入口压力

0.2—0.35MPa

经常

高压入口温度

0—10℃

经常

高压出口压力

<1.6MPa

经常

高压出口温度

<130℃

经常

油压

比进口压力高

∽0.15MPa

经常

轴承温度

≤65℃

经常

3

中间冷却器

气氨压力

0.25—0.35MPa

经常

液氨液面

1/2—2/3

经常

4

油氨分离器

气氨压力

<1.6MPa

经常

5

氨冷凝器

气氨压力

<1.6MPa

经常

气氨纯度

>65%

抽查

6

液氨贮槽

压力

<1.6MPa

经常

7

集油器

排油

1次/周

8

冷冻水箱

输出冷冻水温度

1—10℃

经常

9

系统抽真空

真空度

0.093MPa

经常

6主要设备壹览表

本岗位所管的主要设备见表

设备壹览表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材质

备注

1

液氨分配台

Φ89×900×4.5

1

A3

无缝钢管

2

液氨贮槽

ZA—3.5

2

16MnDR

3

中间冷却器

YQ60

3

组合

F盘管=3.6㎡

4

氯化钙蒸发箱

LZZ-90

3

组合

1#3#F=90㎡

2#F=120㎡

5

冷冻水箱

1

组合

F=120㎡

6

冷冻盐水泵

65AFB-4011KW

80AFB-3815KW

各1

组合

7

冷冻水泵

HTB3。

2/20-12。

2KW

65AFB-30-d11kw

各1

组合

8

双级制冷压缩机

8ASJ17

3

组合

氨压缩机

6W-12.5

1

组合

氨压缩机

9

油氨分离器

B型YF-125

1

16MnDR

10

氨冷凝器

LN140

3

16MmDR

LN217

1

16MmDR

11

集油器

JY-200

1

16MnDR

7安全生产原则

氨是无色气体,有辛辣刺激性臭味。

液氨接触人体皮肤会冻伤肌肉,气氨是壹种有毒气体,对呼吸器官和眼睛有刺激作用。

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氨和空气混合的爆炸范围为含氨13~27%。

为此,生产操作中应注意:

1、充氨排油操作时,要戴眼镜,胶手套等防护用品,如液氨滴入眼睛或接触人体皮肤,应用大量水冲洗,严重时找医生治疗。

2、受压容器、管道禁止用铁器敲击。

3、充氨管必须用无缝钢管,不得用胶管。

充氨时,先略开液氨钢瓶,见是否有氨气冒出,否则禁用。

4、经常注意防止空气漏入系统内,氨纯度应保持于95%之上。

8、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

8.1、有毒有害物质允许标准

本岗位所接触的有毒有害物质为:

液氨、气氨。

8.1.1、液氨接触人体会冻伤肌肉。

8.1.2、气氨是壹种有毒气体,对呼吸器官和眼睛有刺激作用。

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氨和空气混合的爆炸范围为含氨13∽27%。

8.2、预防灾害的措施

8.2.1、冷却塔等构筑物的避雷装置应完好,以防雷击。

8.2.2、日常作业中应注意的事项

8.2.2.1、受压容器、管道禁止用铁器敲击。

8.2.2.2、充氨管必须用无缝钢管,不得用胶管。

充氨时,先略开液氨钢瓶阀,见是否有氨气冒出,否则禁用。

8.2.2.3、经常注意防止空气漏入系统内,氨纯度应保持于95%之上。

8.2.2.4、所有电动机应该可靠接地。

8.2.2.5、靠背轮等转动设备应该装有安全罩。

8.2.2.6、设备、管道、阀门严禁带压修理。

8.2.2.7、于运行中,严禁非操作人员乱动各设备及阀门。

8.2.2.8、压力表、温度计等仪器仪表应定期效验,平时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8.2.2.9、经常检查各种转动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各种转动部位的磨损情况。

准确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

8.2.2.10、操作人员于水池边巡检,根据具体情况需要,穿上救生衣。

8.2.2.11、不要近距离的接近水池、转动的机泵。

8.2.2.12、上下楼梯应至少壹手扶好楼梯扶手。

8.2.2.13、于生产岗位不许吸烟,不得随意动火。

8.2.2.14、停车检修时,必须将设备及管道中的氨气处理完,需动火的,必须办理动火证,于分析合格有安全员监督下进行。

8.3、发生灾害的处理方法

8.3.1、火灾:

立即用灭火器灭火,同时报火警且向生产部调度室方案。

8.3.2、雷击:

雷击导致停电,应按紧急停车操作。

8.4、应穿戴的劳保用品

8.4.1、本岗位操作人员应穿涤卡布质的工作服。

对不利行走安全的鞋子不应穿着。

鞋子能够是平底皮鞋、布鞋、塑料鞋和水鞋。

8.4.2、充氨排油操作时,要戴眼镜,胶手套。

于平时操作和处理问题时,也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和劳保用品。

8.5、受伤害的急救措施

8.5.1、液氨滴溅入眼睛或接触人体皮肤,应用大量水冲洗,严重时找医生治疗。

9、主要设备及其维护保养和使用

9.1、主要设备(包括仪表)的维护保养

9.1.1、操作室内的仪表盘要保持清洁,定期通知仪表人员来检查、校正关联仪表的准确性。

9.1.2、氨冷凝器、中间冷却器、液氨贮槽必须按压力容器要求定期试压,探伤测厚等检查。

9.1.3、水泵和酸泵应定期检查润滑油,努力做到轴见光,设备见本色。

10、原始记录

10.1、填写原始记录,应做到及时、正确、不涂改、不弄虚作假、不出差错。

记录后,记录者应签名,不允许有代签现象。

10.2、原始记录应按规定的时间顺序进行记录,不得记回忆录或预想录。

提前或超过15分钟视为不按时记录。

10.3、原始记录应用碳素或蓝黑墨水填写,字体要求仿宋体,字迹工整、排列有序。

10.4、原始记录中不需填写的空格要求划对角斜线,划线空格上用简洁文字描述不记录的原因,如停车等。

10.5原始记录要求纸面清洁,无涂改现象。

更改时只能划改,且于划改处签名。

11、原料、工具的保管和使用

11.1、岗位配备的扳手、螺丝批、胶钳、铁锤等器具应妥善保管好,不应外借。

11.2、每班人员于交接班时均应清点本岗位工具的完好情况,且做好记录。

12、消防器材、防护器材的使用和保管

12.1、防护器材使用完毕应放于固定位置妥善保管,交接班时注意清点。

12.2、消防器材应长期存放于灭火箱内,使用过后及时向安全员汇报,及时更换。

12.3、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时,应手提灭火器于距离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拔出保险销,壹手握住喷射软管的喷嘴根部,然后用力握紧,开启压把,使灭火器对准火焰的根部喷射,将火焰全部喷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