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7401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docx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含答案

2018年秋四川省泸县第一中高三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涂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同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不是同一个概念。

所谓传统文化,其实就是传统社会的文化,它们是能够看得见、摸得到的那一部分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

传统文化背后的那个精神连接链,才是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看不见的,它充溢流淌在不同民族的从古到今的人们的精神血液中。

传统不是凝固的沉淀物,而是松散的相对稳定的结构。

承载着历史的惰性力而又不随顺时俗俯仰,是它天然生就的品格。

但当异质文化之水悄然进入这条河流的时候,日积月累的结果,经过相遇相熟到彼此吸收溶解的过程,固有的传统会因之增加或减少,直至发生变异。

此时,传统更新的历史时刻就来到了。

但更新不是废弃自我主体,而是在旧传统中增加了新养分和新资源。

所以陈寅恪先生说,即使吸收西方的思想,也不应忘记本民族的历史地位。

儒家学说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大传统,由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以来的佛教文化特别是禅宗思想的融入,产生了宋明理学,这是不同于先秦两汉儒学的新形态,思想史家称之为新儒学。

陈寅恪高度评价这一文化融会和思想合流的现象。

而儒家思想吸收道教的思想,以及道教吸收儒家和佛教的思想,在唐以后更日趋明显,终于形成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历史奇观。

追其原由,主要是居于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同时这也就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东汉的佛法东传和明代的耶教来华,同为中华文化这一品格的见证;而汉唐两世的繁荣昌盛,则为中华文化这一精神品格提供了历史范例。

所以王国维的《咏史》遥忆唐代的开放繁荣,写下这样两句诗:

“远人尽有如归乐,知是唐家全盛时。

”清朝的道光、咸丰以后的历史,所提供的则是这种精神旨趣反向的历史见证。

传统是从过去流淌到现今的精神河流,每个人都不自觉地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

可是历史的一定时期,社会的精英人物一起站出来反传统,并且形成社会的潮流,传统也会因之发生断层。

但时过境迁,人们又会自我反思,由反传统转变为自觉地接续传统。

近一百年以来的中国,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现在又到了需要自觉地接续传统和让传统成为当代文化与社会建构的有益养分的历史时期。

传统是通过各个历史时期创造出来的文化典范来承载和传承的。

文本经典和典范性的文化遗存里面集中藏有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密码,文本经典的诵习和文物遗存的熏陶,不失为现代人接受和连接传统的有效方式。

和传统的因子连接紧密的大文化人,包括大艺术家、大文学家、大哲学家、大学者,他们所具有的德范与风义,和他们才华卓具的独创性的艺文杰作,能够起到为青年人提供精神楷模的作用。

但并不是所有的艺文人物和他们的创造物,都能达致这一境界,那些没有传统文化的根基,只靠猎奇和追求时尚的作者不足语此。

(摘自刘梦溪《看不见的传统》,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有松散而又相对稳定的结构,固有传统会因与异质文化交融发生变化。

B.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的品格,是形成“三教合一”历史奇观的主要原因。

C.反传统的社会潮流会让传统发生断层,但这些人最终都会自觉接续传统。

D.和传统因子紧密连接的大文化人,其德范风义能为青年人提供精神楷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运用对比论证,明确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B.新儒学的产生过程,证明了传统更新是在旧传统中增加新养分、新资源的观点。

C.文章引用王国维《咏史》中的诗句,肯定了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精神品格。

D.文章层层深入,阐述了中国当代社会自觉接续传统的必要性和有效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传统是看不见的,传统文化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是两者的最大区别。

B.汉唐是中华文化包容性品格的历史范例,其他朝代则不具备这一精神品格。

C.文化典范里集中藏有文化传统的密码,学习文化典范,就能传承文化传统。

D.当下社会,要自觉接续传统,吸收其有益养分,但不能自我封闭,与世界脱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船家相裕亭

盐河里船家有两种:

一是以船为家,老少几代人,吃喝拉极暗都在船上他们以捕鱼运货为生,常年漂泊在盐河里;另一种则是盐河码头上叫得响、玩得转的商贾大户们,他们自家有船,但不玩船,船只粗出去,坐享其成。

傅浩迟就属于后一种他家中有九条大船,且有船坞在盐河口。

所谓船坞,就是修补船只的地方。

每年春秋两季傅家跑南洋的大船进港后,直接开进傅家船坞。

船坞里的能工巧匠们给远航回来的船只上棚、打捻、猪漏、换板,最后再上油刷漆将开进船坞来的船,修得像新船一般。

傅浩迟把他的船坞称为大后方。

这是傅浩迟的精明之举,也是养船人家必备的。

你想嘛,他傅家有那么多大船,倘若没有自家的船坞,船上修个扶手,换块板子,堵个舱眼,都要求木工找匠人,一则麻烦,再便是数目可观的费用,可要白白地流入外人的腰包。

傅浩迟请来南洋有名的木匠,外号“大铜锤”“小铜锤”俩兄弟,在他的船坞里做大师傅、二师傅。

名声传出以后,南来北往的船只,只要在盐河码头停靠的,都要来傅家船坞请大师傅或二师傅去修补修补,他们兄弟各领一班人马这自然帮傅家赚了钱。

他们的待遇,傅浩迟有言在先,他傅家人吃肉,不叫他们兄弟喝汤。

每年的薪水,年底一次结清,也可以放在船坞里利滚利地涨。

这一年,秋风乍起。

傅浩迟一场伤寒过后,卧床不起,汤水不进,等家里人把傅浩迟唯一的宝贝儿子傅小迟从赌局里找出来时,老东家傅浩迟已经两眼发呆,无力言辞。

临终时,傅浩迟瞪着两只吓人的大眼睛,告诫儿子:

去手,持家。

去手,是劝儿子戒赌。

傅浩迟料定,要让儿子傅小迟戒赌,除非砍断他的双手,否则,只怕没有救了!

傅浩迟在盐河码头摸爬滚打一辈子,中年事业有成时,喜得傅小迟这么个宝贝儿子,自小对他放纵了管教,等儿子的个头蹿上来,想教他勤俭持家,晚了!

那小子染上了不少坏毛病。

其中,最头痛的就是赌。

为此,傅浩迟动用家法打过,骂过,无济于事。

酒桌上,傅浩迟不止一次抹着泪水跟两位南洋来的兄弟说出掏心窝子的话:

“我这个家,迟早要毁在那个败家子手里。

果然傅浩迟死后不久,傅小迟耐不住手痒,几次到船坞找两位南洋大师傅,想把他们平时修船、补船的那点数全碎银抠去赌。

两位南洋兄弟拿出老东家的遗训教导他,傅小迟不听。

人家一来气,干脆,搁摊子,走人。

那时间,傅家跑南洋的船队尚未回来,家中的积蓄为老东家大办丧事,花费已空,两位南洋兄弟合起伙来,要一次结清放在傅家利滚利涨的几年薪水。

少东家百般挽留,可人家去意已决。

无奈何,少东家典当掉九间西屋,打发走了两位南洋兄弟。

回过头来再盘家底,不禁又是一头冷汗!

父亲留给他的,除了九条漂泊在南洋的大船尚未回来,就是一册入不敷出的账本。

大家庭里,每日的开销已经捉襟见肘。

两位南洋大师傅罢工后,整个船坞陷入瘫痪,船坞里好多木工,一看领头的走了,也都纷纷讨工钱走人。

末了,一个响当当的傅家船坞,不得不关门。

紧接着,与傅家船坞有关的债主纷纷登门讨要木料钱、树油钱、铁钉款等。

更为精糕的是,傅家下南洋的船队,听说少东家不理家务,当年以没有捕到鱼为幌子,竟然漂在南洋,不回来了。

少东家在困境中度日月。

这时间,他已经没有心思进赌场了,面对摇摇欲坠的大家庭,抓耳挠腮。

他辞掉了部分家仆,并用这笔节省下来的薪水重新聘来木工师傅,一板一钉地拾起父亲传给他的傅家船坞,紧接着又把临街的几间青砖灰瓦的旧房加以改造,办起了杂货铺。

等到他手头一天天好转时,当年罢工不干的两位南洋大师傅,领着傅家船队,浩浩荡荡地打南洋回来了。

直到这时,少东家才知道,两位南洋兄弟,当初并非真是罢工不干,而是连照老东家的遗嘱。

到南洋去跟着船队做事。

老东家料定,只有这样,才能给少东家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介绍了盐河里的两种船家,既交待了故事发生的特定环境,使小说带有浓郁的行业特色,又自然引出了下文的情节。

B.小说中“这一年,秋风乍起”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清冷、萧瑟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傅浩迟及傅家命运的即将变化,含蓄蕴藉。

C.傅浩迟建有自家船坞。

既方便自家修船,又能赚钱,这体现了他的精明。

但如此精明之人却在教育儿子问题上始终无技可施。

D.小说结尾才揭开两位南洋兄弟当初离开傅家船坞之谜,这使情节的发展具有跌宕之美,正是作者安排情节的独运匠心之处。

5.傅家船坞请来的南洋木匠兄弟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6.小说故事情节简单,却能给读者多方面的启示,请根据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近二十多年来,中小学课外付费补习教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其主要任务就是在课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补差、培优”,以便他们能在升学考试中获得竞争优势。

优质高中和大学的资源分布均衡度不一,供给也相对有限,而学生个体需求和发展水平又是多样化的。

一些学生家庭,在正规小学、初中或者高中教育难以满足孩子个性化需求时,就力求借助付费的课外补习教育以求子女能够成功进入好的中学与大学。

在现代社会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被当作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服务产业。

教育行业蕴含着无限的商机,课外辅导机构呈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态势。

在我国,儒家思想中重视教有、积极向学、注重纸笔考试的文化传统,为课外补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毋庸讳言的是,有的学生因为课外补习会在学校课堂上睡觉,还有学生因为提前补习相关课程,导致教师正常教学进度受到影响;由于课外时间大部分用于各种补习,学生的业余时间受到压缩,影响了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

基于学校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和教师职业伦理责任考虑,目前政府层面已明令禁止正规学校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家教”。

另外,政府可以发挥办学质量较好的课外补习教育机构的作用,通过提供补习券、补习津贴等公共服务方式,帮助农村和低收入家庭子女等弱势群体,接受质量较高的免费或者低费用的课外辅导。

这方面国外有成功案例,如韩国实施的“放学后教育计划”以及通过卫星电视和广播放送等方式提供的补习课程,还有西班牙2001年开始实施的“地区教育补偿计划”等等。

某种程度上,课外补习教育可以被看成是正规学校教育办学质量的影子或者镜子,从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正规学校教育服务质量的值得改进之处,进而得以更好发挥学校正规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摘编自刘消华《课外补习:

禁与疏、利与弊之辩》,2018年2月3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我国学生家庭参与校外教育情况调查表

表一

类别及学段

学科班

兴趣班

小学

初中

高中

小学

初中

高中

参与率

33.4%

40%

40%

27.9%

16.2%

13.2%

生均费用

5021

3354

表二

地区

地域差异

城乡差异

城市内部差异

东北部

东部

中部

西部

城镇

农村

一线

二线

其他

学科班

参与率

60.8%

38.1%

38.0%

30.5%

44.8%

21.8%

43.4%

48.8%

41.8%

生均费用

3693

2535

1463

1308

2712

345

5739

3772

1635

兴趣班

参与率

21.9%

26.7%

19.4%

17.6%

29.0%

5.4%

41.2%

29.6%

25.6%

生均费用

744

1146

547

533

1082

81

2270

1208

809

表三

家庭经济状况

父母学历状况

消费水平最低的5%家庭

消费水平最高的5%家庭

父母未上学

父母大学以上学历

学科班

7.5%

54.3%

20%

70%

兴趣班

0.8%

45.7%

(摘编自魏易、刘舒畅《诽在补,补什么》,2018年2月3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黄全愈曾提出“三脚架理论”:

这“三个脚”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再由这三个脚支撑起一个“中心”----自我教育,三个支撑点的教育应围绕自我教育来设计开展。

这一提法自有新意:

孩子、学生是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每一家校外培训机构重要的存在,他们的重心在于探索未知世界,而不应止步于重复证实已知世界。

一个人的发展需要更丰富的内容,需要多样的休验。

比如,对美的欣赏,而不是纠结、痛苦于如何学会----从数数开始,打破以往我们对数学的印象,重新建立对数学的理解;比如,从诗歌阅读开始,品味语言的神奇;比如,在《诗经》中漫步……看似无追求,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追求?

而这正与某些学校的探索不谋而合,何不由此探索公立学校与培训机构更好的互补形式?

这些课程的兴起,正是源自一些家长的教育理念的变化,不再计较分数的起落,更关心孩子的审美、兴趣的引导,回归教育的本义。

如此,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从目前专注于学科培训走向真正的兴趣培训,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从强化“应试教育”的“训练营”成为素质教育的“成长空间”。

(摘编自靳哓燕《从“训练营”迈向真正的“成长空间”》,2018年2月3日《光明日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小学课外付费补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客观上能起到对学校正常教学进行查漏补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作用。

B.随着学段提升,校外教育学科班的参与率明显呈逐级上升趋势;而兴趣班的参与率则与之相反,且整体上低于学科班,费用也同样低于学科班。

C.学科班与兴趣班的参与率在不同的地域存在着差异,城乡之间的差别相对较大,参与率的高低跟家庭消费水平和父母的学历状况有着直接的关联。

D.不同城市在学科班参与率上存在差别,但都高于兴趣班的参与率;家庭花在学科班上的费用普遍高于兴趣班,一线城市要远高于二线及其他城市。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和供给的有限性、学生个体需求和发展水平的多样化,使得各种课外付费补习班应运而生并成为一种市场需求。

B.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行业所蕴含的商机越来越受到关注,吸引着更多的教育从业者投身其中,推动了课外辅导行业的快速发展。

C.材料中引用美国的“三脚架理论”,提出要强化孩子的自我教育,重视兴趣培养,隐晦地批评了儒家思想中注重纸笔考试的文化传统。

D.目前有的课外补习教育千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对其进行适度监管、科学引导已成当务之急。

9.要推动课外补习教育科学发展,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

请结合材料分条概括。

(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白,字太白,山东人。

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

十岁通五经。

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

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

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

“子,谪仙人也。

”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

遂荐于玄宗。

召见金銮殿,论时事。

因奏颂一篇。

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

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

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

恳求还山。

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

“汝何人,敢无礼?

”白供状不书姓名,曰:

“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宰惊愧,拜谢曰:

“不知翰林至此。

”白长笑而去。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

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

璘败,累系浔阳狱。

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

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10.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B.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C.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D.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十岁通五经通:

通晓B.后天才赡逸逸:

超过一般

C.辟为僚佐辟:

开辟D.白益傲放益:

更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李白是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的,所以李白字“太白”。

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

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得以步上仕途,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

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1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

(5分)

(2)宰惊愧,拜谢曰:

“不知翰林至此。

”白长笑而去。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猛虎行①张籍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

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

【注】①这首诗创作于中唐时代,正值安史之乱结束不久后的藩镇割据时期。

地方政治不稳,官府与地方势力狼狈为奸,人民生活困苦。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这是一首乐府体的寓言诗,全诗以写猛虎危害村民来影射当时的社会,比喻贴切,叙述简洁。

B.第二句借猛虎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绕村寻衅,喻指如猛虎般的恶势力凶恶残暴,胆大妄为。

C.第四句写慑于猛虎的淫威,山中的麋鹿全都不敢有半点动静,喻指劳动人民战战兢兢地生活。

D.第五、六句,写百姓为逃脱虎患,年年在深山中抚养孩子,孩子怕招来老虎,不敢相互追逐。

E.最后两句,作者借“不敢”和“空”这两个词直接写出了老虎的凶猛和“五陵年少”的胆怯。

15.本诗“寄思遥远,不言胸中正意,自见无穷感慨”,请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在<<蜀道难>>中,李白表示自古以来蜀秦之间就没有沟通来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写出了两地之间被高山峻岭所阻的情状.

(2)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临船的寂静和优美景色衬托出琵琶女的高超技艺.

(3)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

 

第II卷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加点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快的”和“滴滴”两款打车软件先后分别获得阿里巴巴和腾讯近1亿美元的融资,这让传统商业势力重足而立的同时,更让智能手机用户趋之若鹜。

②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

③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④阅卷时所看到的许多考生作文至今记忆犹新。

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堪卒读,难以入目。

⑤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

酷故事。

⑥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A.①③④B.①④⑥C.②④⑥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紫阳街道新安村的120盏路灯已经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为该村群众晚上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该便民举措受到该村群众一致好评。

B.10月27日,“翰墨中国”书法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

参展作品围绕“中国梦”为主题,用书法的艺术形式传承中国文化精神。

C.日前,《中医药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草案一旦获得表决通过,中国将诞生第一部关于中医药的国家法律。

D.安倍政府在拒绝深刻反省二战侵略史的背景下,日本安全政策的改变及其发展进攻性战力的军事动向应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某老师七十大寿,一位学生写了一副贺寿对联,上联:

一粒种,千滴汗,春播秋收,硕果累累。

下联:

万卷书,百回讲,谈古论今,音容宛在。

B.“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

”(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

C.临川太阳镇江先生的儿子今年以优异成绩荣录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乡亲们纷纷前往祝贺,他连连道谢说:

“好说!

好说!

D.老同学,久违了!

我们大学毕业有三十年没见面了吧?

你难得来我们这个偏僻的江南小镇,这回就多住几天吧。

20.春节期间,在北京工作的小王收到了二叔在北京读大学的儿子带来的土特产,他很高兴,给二叔写了一封信,但其中一段有5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5分)

我非常高兴地笑纳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

看到这些土特产,我又想起了二叔您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爱护,真是非常感谢您。

至于您想让我为您的令郎毕业后联系工作一事,我会鼎力相助,一定不会让您心凉的。

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您肯定会喜欢的!

(1)“”改为

(2)“”改为

(3)“”改为

(4)“”改为

(5)“”改为

21.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般性原则的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大前提的小前提,一个由此引申出的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

大前提必须引用名言,语言简明、连贯,句式不要求完全一致。

(6分)

示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是圣贤,所以肯定会犯错。

(1)(2)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在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的舞台上,“90后”辽宁舰退役女兵古丽帕丽·乃比江饱含真情地讲述她心中的海军梦,展现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之间的关系。

工程师夏荔讲起了一家三代铁路人的故事展现了个人奋斗与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