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7565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日益富强的祖国.docx

日益富强的祖国

《日益富强的祖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新中国成立以后,老百姓餐桌上的变化,感受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

2、通过今昔对比,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

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

教学准备:

调查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揭题。

我们了解了祖国曾经的屈辱历史,为之感到愤恨和屈辱。

那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日益富强的祖国。

(板书课题:

餐桌上的变化)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人吃饱”的问题。

1、餐桌上的变化

祖国的富强在大事中能看到,在我们身边也能看到祖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都说“民以食为天”,就让我们去餐桌上看看,谁先来把自己课前调查的情况给大家说说?

(出示表格)

主食

水果

其它

过去

现在

(出示填好的表格,让学生谈发现)

2、孩子们,从你们的调查中发现了什么?

(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尽相同,我们的生活水平正在稳步上升。

3、这位同学是用表格的形式对餐桌上的变化作了调查,接下来我们来联系教材中的一句话抓住细节,从强烈的反差中提升感悟。

“城市里每个月一个人只能供应250克肉。

”特意从市场买来250克猪肉,让孩子们联系实际,说说这块肉可以怎么吃,吃几顿?

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250克肉的分量有多少,再联系教材:

“在当时却是城里人一个月的供应量。

”引发思考。

通过这一生活细节的挖掘和对比,学生在惊讶之余,深感震撼,提升了他们对今昔生活大不同的感悟。

从而更加感受到这巨大变化的背后,是祖国的日益富强。

《日益富强的祖国》教学反思

本课是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内容。

为了使教学深入,我在教学理念的构建、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安排上进行了精心设计。

通过本课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紧扣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课的开始,我以《餐桌上的变化——从吃啥没啥到吃啥有啥》这一问题作为引子和线索,从学生最常态的生活环节“吃”谈起,让孩子们有话可说。

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对父辈或祖辈的苦难生活鲜有体会,而“知苦”方能“思甜”,“比较”才懂“珍惜”。

于是,为了填补孩子们这方面的感知空白,我做了以下设计:

1、课前布置孩子们采访自己的爸妈或爷爷奶奶,了解他们小时候吃啥喝啥。

2、通过今昔对比,引发思考并抒发感悟。

通过以上环节,孩子们基本上能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谈到自己对过去和现在生活在“吃”方面的体会,从而感受到这巨大变化的背后,是祖国的日益富强。

二、抓住细节,从强烈的反差中提升感悟。

课中,我联系教材中的一句话“城市里每个月一个人只能供应250克肉。

”特意从市场买来250克猪肉,让孩子们联系实际,说说这块肉可以怎么吃,吃几顿?

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250克肉的分量有多少,再联系教材:

“在当时却是城里人一个月的供应量。

”引发思考。

通过这一生活细节的挖掘和对比,学生在惊讶之余,深感震撼,提升了他们对今昔生活大不同的感悟。

从而更加感受到这巨大变化的背后,是祖国的日益富强。

三、几点不足:

1、教师的语言有待进一步精炼,尽可能引导学生补充、完善或评价。

2、个别学生自学意识不够强,还是习惯老师传统的讲授。

虽完成基本教学目标,但缺少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关注这些个别学生,甚至可以手把手教其自学方法。

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在将来的不断实践中继续研究探索。

从教师角度来说,知识层次上的驾驭、把握课堂的能力要求也更高。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还将继续努力,使课堂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日益富强的祖国》教学设计

祥顺镇中心学校鲍国忠

教学目标:

1、体会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工农为生产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

2、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

教学过程:

一、导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日益富强的祖国。

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新课:

(一)了解“中国人吃饱”的问题。

(二)1、“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都要吃饭,那么,从我们的餐桌上能否看到我们祖国发生的变化呢?

板书:

餐桌上的变化。

(三)2、现在我们就请各小组的同学汇报交流一下,过去与现在,人们的餐桌是上有什么变化?

(交流)

(四)3、通过大家的讨论,你有什么感受?

你最想说什么呢?

(五)4、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了解到50年代到60年代,爷爷奶奶这一代人经常忍饥挨饿,吃不饱,70年代到80年代,我们的爸爸妈妈勉强能吃得饱,但吃得不够好,现在我们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六)吃饱吃好,而且吃出花样,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可不要小看了这种变化,要知道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七)因为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国际上曾有人预言:

无论怎样,中国的每一届政府都绝对无法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那结果怎么样呢,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里的统计图。

通过看这个统计图,你明白了什么?

5、师:

由于城镇的开发,我国耕地总面积在逐渐减少,而2004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却大约是1949年粮食总产量的4倍。

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彻底解决了!

6、学到这儿,大家可能和老师一样,产生疑问:

为什么粮食总产量增长得这么快呢?

为什么我们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约21%的人口呢?

你认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生答)

指名说,师引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了。

7、师:

说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我们就不得不提起一位农业科学家,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他的名字叫袁隆平。

请大家打开书67页,自读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这一信息材料。

师:

有了袁隆平有杂交水稻种子,我国水稻单产量由原来的200多公斤增长到现在的600多公斤。

全国每年可多产粮食上百亿公斤。

这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还为解决世界粮食生产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也因此被世界誉为“水稻之父”。

(二)探讨“中国人吃好”的问题

1、师:

对现在的中国人来说,吃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变着花样吃,天天吃到各种不同的蔬菜。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蔬菜品种越来越多。

为什么原来有季节性的蔬菜现在一年四季都能买到呢?

指名说。

2、师:

蔬菜的品种多,而且大多一年四季都能买到,使我们的餐桌越来越丰盛。

自由阅读教材66页的内容,看一看为了让我们吃上安全、营养、卫生、健康的蔬菜国家、社会都为我们做了哪些?

三、拓展:

1、那么,你们知道我们通河县有哪些特产和种植养殖基地呢。

(讨论汇报)

2、通过刚才的讨论,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四、升华:

探讨我们生活变化的原因,了解改革开放的政策。

1、师:

以上资料表明,建国以来,我们的生活确确实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我们的祖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请你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指名说。

2、师:

是啊,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

他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现代化建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分田到户,在城市废除终身制,打破大锅饭,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我国沿海建立了经济特区,对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等。

是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让我们伟大的祖国走进了美好的春天。

3、为了缅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让我们一起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

播放音乐,结束全课。

板书设计:

2、日益富强的祖国

餐桌上的变化:

吃不饱

吃饱

吃好

(安全、营养、卫生、健康)

日益富强的祖国》教学设计

2010-07-0509:

51:

03|分类:

默认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日益富强的祖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工农为生产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

2、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

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

教学准备:

1、各种调查表、图片。

2、录音机、录音磁带、歌曲歌曲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揭题。

我们了解了祖国曾经的屈辱历史,为之感到愤恨和屈辱。

那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日益富强的祖国。

(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人吃饱”的问题。

1、“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都要吃饭,那么,从我们的餐桌上能否看到我们祖国发生的变化呢?

板书:

餐桌上的变化。

2、现在我们就请第一小组的同学汇报交流一下餐桌的小调查的情况。

问题:

老师,长辈们生活的那么苦,为什么短短的几十年我们就能这么幸福呢?

师:

你们小组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待会儿我们来共同讨论解决。

3、这位同学是用表格的形式对餐桌上的变化作了调查,还有的同学是通过采访的形式进行调查的,请听他们的采访录音。

4、他们生活的真的如此吗?

想不想在老师这里得到证实?

想知道老师们小时候都吃些什么吗?

我们请咱们班的小记者现场采访一下老师。

(掌声有请我们的小记者)

让我们再一次用掌声谢谢接受采访的老师,也谢谢我们的小记者!

同学们,通过调查和采访,你有什么感受?

你最想说什么呢?

那么老师也想采访你们现在都吃些什么?

(教师随机采访,发出感慨。

5、从大家的采访和调查情况,我们了解到50年代到60年代……

(出示统计图)通过看这个统计图,你明白了什么?

6、师:

由于城镇的开发,我国耕地总面积在逐渐减少,而2004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却大约是1949年粮食总产量的4倍。

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彻底解决了!

7、学到这儿,大家可能和老师一样,产生疑问:

为什么粮食总产量增长得这么快呢?

为什么我们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约21%的人口呢?

你认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师引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了。

8、师:

说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我们就不得不提起一位农业科学家,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他的名字叫袁隆平。

请大家打开书67页,自读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这一信息材料。

师:

有了袁隆平有杂交水稻种子……袁隆平也因此被世界誉为“水稻之父”。

三、引导学生探讨“中国人吃好”的问题

1、师:

对现在的中国人来说,吃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变着花样吃,天天吃到各种不同的蔬菜。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蔬菜品种越来越多。

第二小组的同学们对蔬菜出产时间也作了一些小调查,请组长汇报一下你们调查的情况。

师:

为什么原来有季节性的蔬菜现在一年四季都能买到呢?

指名回答:

2、师:

蔬菜的品种多,而且大多一年四季都能买到,使我们的餐桌越来越丰盛……

3、那么,你们知道我们这里有哪些特产和种植养殖基地呢?

(请第三小组的同学汇报一下他们收集到的资料。

师:

从第三小组收集到的资料中,你体会到什么呢?

(学生回答)

4、孩子们,去过超市、农贸市场吗?

你们有新奇的发现吗?

(请第四小组的同学们汇报。

四、引导学生探讨我们生活变化的原因,了解改革开放的政策。

1、师:

以上资料表明,建国以来,我们的生活确确实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我们的祖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请你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学生自由发言)

2、师:

是啊,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

(出示图片)……

3、请看书上64-67页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看看你们还有什么疑问?

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讨论解决。

课前第一小组同学的问题谁能回答了?

(找同学回答)还有问题吗?

你们没有了,那老师给你们提个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4、为了缅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爷爷,让我们一起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踏着坚实的脚步,树立百倍的信心好好学习,让我们的祖国迈进更美好的明天……

播放音乐,结束全课。

附板书设计:

日益富强的祖国

餐桌上的变化

50-60年代70-80年代现在

吃不饱基本吃饱吃饱吃好营养搭配

贫穷落后繁荣富强

日益富强的祖国》教学设计

济宁实验小学王磊

教材简析:

《日益富强的祖国》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的第二课。

本课通过“餐桌上的变化”“从无到有”“中国的第一”这三方面了解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科学十时微迅猛发展,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并生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体会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工农为生产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

2、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

教学准备:

1、各种调查表

2、课件(录音、图片、歌曲等)

教学设计“

一、视频导入

同学们,建国60年中的阅兵式让我们记忆犹新,现在就让我们再来重温那一幕吧!

(播放视频)看完这些,你有什么感受?

(强大、富强、整齐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益富强的祖国》。

二、餐桌上的变化

祖国的富强在这样的大事中能看到,在我们身边也能看到祖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都说“民以食为天”,就让我们去餐桌上看看,谁先来把自己课前调查的情况给大家说说?

(出示表格)

主食

水果

其它

过去

现在

(出示填好的表格,让学生谈发现)

孩子,从你们的调查中发现了什么?

(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尽相同,我们的生活水平正在稳步上升。

三、感悟“农业发展”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爷爷奶奶那时不但品种少,而且还有人会吃不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

谁愿意把你去超市、农贸市场调查的情况向大家汇报一下?

(生答)

1、哦,你调查的是粮食方面。

你对粮食方面还有那些了解?

教师补充:

(1)是呀,建国初期,我国粮食产量非常低,而且品种相对单一,而现在粮食产量是原来的五倍呢。

(2)(出示袁隆平的图片)你对他了解多少?

(出示文字)

让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组统计图(出示建国前和现在粮食产量的统计图)孩子们,看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想对他说些什么?

(3)是呀当时就有农民伯伯开玩笑说:

“我们能吃饱,主要靠两平”,一个是袁隆平,那另一个是(邓小平),他改革开放的春风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其实我们前进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过,李登海就是其中的一位(出示图片、贡献)。

师小结:

都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更是如此。

正是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目前,中国粮食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不仅基本解决了十三亿人的吃饭问题,保证了国内粮食安全,而且为促进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谁还调查了其它方面?

2、蔬菜、水果

现在有那么多的选择呀,可是孩子们,我们的家长看到这些却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出示图片),你都知道哪些以前冬天没有,现在却能出现在餐桌上的蔬菜、水果?

还真不少呢,我们不禁发出疑问了,为什么餐桌上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呢?

(蔬菜大棚)你去过蔬菜大棚吗?

里面是什么样子?

(让学生充分的说)

师补充小结:

是呀,我们现在不但吃得饱,而且还吃出了营养,吃出了健康呢。

是呀,看着现在餐桌上天天变化的菜肴,我们多么幸福呀!

3、肉禽蛋奶等农副产品

是呀,孩子们,在以前,这些东西有可能只在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点,而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这些农副产品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现在我们还是这样家家户户在家里养殖吗?

(养殖基地)是什么样子的?

用你的语言带我们走一圈吧!

(生答)

正是由于这些高科技的养殖基地,我们的餐桌上才会出现这么多丰盛的食物,我们的各项需求才能得到满足。

4、其它(有哪些是以前没见过的)

以前见都没有见过的东西,现在都很平常了呢。

小结:

是呀,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由原来的吃不饱到现在的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原来面粉只能做馒头、面条,现在却能做出油饼、锅贴等食物,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呀!

四、结课

同学们,当你看到我们由原来的吃不饱、用不上,到现在的吃得好、用的好时,你最想说些什么?

(生答)是呀,我们看到我们伟大的祖国,现在正以稳健的步伐,飞速前进着,相信以后,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让我们一起为祖国唱首赞歌吧!

(播放《歌颂祖国》)

“人民当家做主人”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

“人民当家做主人”是本单元的第一个活动主题。

教科书依据学生认知规律,从认识、感受、体验等方面精心设计了三个主题活动:

“采访人大代表”“感受村民选举”和“做合格小公民”。

我在教学“采访人大代表”中,介绍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人大的组成和职权,以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职能。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初步理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含义,使学生知道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的,培养学生的参政意识和爱国情操。

考虑到学生年龄小,对国家政治制度的陌生,教学中创设情境,以采访为手段,以两个问题的提出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体验中亲身感受到人民拥护、爱戴人民代表,人民代表热心为辖区居民服务的情况。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变抽象的概为念为具体可感的生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

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进行采、了解采访资料、制定采访计划、整理采访记录告示方面一定要给予支持和帮助,做好理顺工作。

及时组织学生的采访交流会,汇集采访信息,使学生感性地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意义。

从学生现实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社会问题人手,构建发展的学习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全国人大代表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如主题活动“感受村民选举”来源于学生身边生活的初步体验,学生比较感兴趣,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采访人大代表”则是具有研究价值的社会问题,通过设计一些自主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公民的法制意识、主人翁意识、国家意识。

这样,从国家到社会,从社会到学校逐步接近日常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体验,体现学科的生活性。

无论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家或地方的重大事务进行表决,还是深人群众、体察民情、提出议案,这些都表明了“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出代表为人民”,人民代表既是一种荣誉,又是一种责任。

问题反思:

教科书中提供的信息容量比较大,班级管理的内容、班干部职责、竞选班干部的基本程序、村民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国家组织机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人大代表的基本程序等,教学中,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

教学重建:

教科书中提供的信息容量比较大,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

教学中,我采用灵活多变的呈现方式便于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去了解、获取。

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资料,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很多,请各组同学之间互相介绍介绍。

他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我们了解了很多知识,知道了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出代表为人民。

同学们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搜集了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的资料,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

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问题,老师建议同学们采访一下我们周围的人大代表。

采访之前,让学生先制定一份采访计划吧。

《做合格小公民》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

在教学《做合格小公民》中,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责任感,依法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

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通过学生对活动的参与,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民主管理的益处。

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这是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班级风气的好环与班干部工作是否得当有很大关系。

班主任要让大家把班级能力强,又热心班务工作,深受大家信任的同学推选出来担任班干部,这样班干部的工作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班干部由于工作经验和对问题认识的不足,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这就需要班主任及时加强对班干部工作的指导,使其顺利开展工作。

对班干部工作的指导,还表现在经常主动去关心班干部的学习、生活、思想,要爱护他们,信任他们,及时肯定班干部的工作成绩。

还要在班里经常要求大家支持他们、理解他们、配合他们,要求大家与班干部一道搞好

班级工作。

当然,对班干部工作也要经常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今天,全体学生首先对三名班长进行了民主评议,其效果是可以预见的。

这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作为班级主人翁的精神所在,而且还促进了班集体的健康成长,也使班干部工作有一定压力和动力。

同学们对这届班干部的工作进行民主评议。

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许多内容涉及到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的教育,但由于教学内容繁多,学生难以准确把握编者的意图,所以,作为教师的我在割舍自己心爱的教学方式,利用最为直白的引导式的对话式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有一种新颖的感觉,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课始就能对整篇文章有个整体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明白道理,为导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思品教学的效果。

问题反思:

上课前,我们认为教案设计的特别合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呵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的驾驭不力,导致了在上课时,没有能将问题进行深度挖掘,而只停留在了浅层次上,留下了最大遗憾,所以说,上完课后,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轻松,解脱了的感觉。

仍然沉重,一种无法抹去的遗憾在心里回旋了好几天。

尽管老师们一致都在说挺好的,可以可以。

可是我知道,这堂课没有上出我理想中的效果。

教学重建:

上完课后,我们认为教案设计的虽然合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的驾驭不力不够,导致了在最终的在课上,没有能将问题进行深度挖掘,而只停留在了浅层次上,留下了遗憾,所以说,教案设计要全面,才能上出出理想中的效果。

这是有关培养公民意识的一堂品德课。

经过反复思考后,我决定以本为本,我们从小处着手——即民主。

教学目标为以实际行动营造班级民主氛围,使学生感受到民主生活的美好。

根据我所进行的学情调研,发现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不明白民主概念。

所以我的设想是,由民主测试,引出民主的概念,以及究竟什么是民主。

第二,引导学生回忆学校中曾有的温馨的民主场景。

体现互相尊重的感情。

第三,这就是最关键的地方,在行动上参与学校的决策。

我经过再次仔细研读课本,思路确实比自己设计的似乎更加清晰,更一目了然。

当然,没经过课堂的检验不可盖棺定论。

“祖国走向富强”1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

“祖国走向富强”包含“辉煌的成就”和“迈向‘小康社会”’两个主题活动。

我在教学“辉煌的成就”时,着重介绍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这部分内容是“认识祖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就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点,补充一些生动的历史资料和小故事,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

并通过图片或音像资料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中还采用了大量写实风格的照片和文字,版式设计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具体内容和各项活动安排,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举和探究欲望,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

设置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兴趣、爱好出发,进行观察、发现,通过观察、发现,通过调查、采访、搜集资料等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形成自己的独特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关心国家大事的能力,。

教学中我备好了需要的资料(课件、视频《歌唱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