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8355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46 大小:3.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6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6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6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6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6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6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6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6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6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6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6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6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6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6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6页
亲,该文档总共1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1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docx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201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内容概述

中国古代史(远古-1840年)代表着典型的农耕文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体现出浓厚的东方特色。

政治上,经历了从早期分封制、宗法制到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历程,一方面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中央的权力逐渐集中到皇帝手中。

权力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点。

经济上,男拼女织的小农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受到抑制,商品经济依附于农耕经济,未能起到瓦解自然经济的作用。

文化上,儒家思想长期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文学的主流形式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发展过程,书画艺术以写意为特点,古代科技则是典型的实用科技。

1、考点一:

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构建体系]

[核心梳理]

1.政治制度的演变

(1)夏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实行王位世袭制度的王朝。

(2)商朝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加强王权。

(3)西周三种政治制度:

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宗法制,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礼乐制,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1)早期政权(王权)和神权结合,如商朝。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宗族关系深刻影响当时的政治关系。

(3)最高统治集团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是一种间接的松散的管理,地方的独立性、自主性都比较强。

[思维点拨]

封建制度和封邦建国的区别

“封建制度”和“封邦建国”这两个历史概念,由于字面的接近,一些同学对此不甚了解,存在思维误区。

“封建制度”是奴隶社会解体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以地主阶级掌握土地和政权、压迫和剥削农民阶级为标志的社会制度;而“封邦建国”是指分封制,是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广建封国,用以巩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分封制

宗法制

1.规定了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2.受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3.分封对象的多元化

4.层层分封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2.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

3.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积极影响: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扩大了周的统治区域

消极影响:

血缘关系难以保持长久的政治关系。

1.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2.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巩固了分封制,强化了王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了稳定与团结。

在中国的姓氏中,有很多姓就源于周时的封国,如宋、鲁、郑、陈、齐等,中国很多的地名的简称也源自分封制,如鲁、晋等。

1.宗法制忠、孝观念深入民心,造就了中华民族国与家密不可分的观念。

2.受宗法制的长期熏陶,国人养成了谦和忍耐、温良恭敬、勤劳俭朴的社会美德和尊老爱幼、兄弟相亲的社会公德

3.宗法制还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

例如:

重男轻女;修族谱;后代继承父亲的姓氏

4.宗法制中“道德专制”、“男女不平等”“等级观念”“自律盲从”等成为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

尤其是道德专制导致了国人重人治轻法治,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主法制进程

 

2考点二: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构建体系]

[核心梳理]

1.中央官制的演变

2.地方机构的演变

[思维点拨]

四方面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三种制度——行政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其中行政制度是主体,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是配套制度;四个阶段——萌芽(战国)、确立(秦朝)、完善(汉至元)、强化(明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1)秦朝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诸卿直接由皇帝任免;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2)汉朝中朝制度、刺史制度和推恩令:

在中央,汉武帝建立中朝制度,中朝参与决策,限制相权,加强君权。

在地方,设刺史监察地方;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3)唐朝三省六部制:

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4)北宋“强干弱枝”

(5)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6)清朝设军机处:

雍正帝为处理西北军务增设军机处,此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内阁有名无实,六部只是执行皇帝的诏令。

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2.认识

(1)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两对最基本的矛盾。

(2)总的发展趋势是皇权、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地方权力不断遭到削弱(明朝时废除了丞相制度)。

(3)分权是削弱相权的重要手段。

(4)解决中央和地方矛盾的手段:

打击诸侯王的势力、削弱武将军权、分割地方官权力、削除地主割据的物质基础。

3考点三:

选官监察制度

[构建体系]

[核心梳理]

时间

夏朝到春秋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元明清

选官制度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选官办法

依靠血缘关系世袭

西汉开始实行,分察举和皇帝征召,察举制以孝廉为主要标准

选官标准为门第等级

依据儒学经义和才识,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选官特点

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体现,官员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从考查的对象、内容、方式和程序来看,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

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士族世袭政治特权,民意无从体现

择优录取,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

[思维点拨]

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有利于扩大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促进社会公平。

学习过程中注意分析二者选官标准的不同,九品中正制重视“门第”,而科举制重视考试“分数”,从客观性来讲,科举制有利于社会一般民众通过科举获取功名。

1.选官制度

(1)演变

(2)趋势

①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②人才选举逐渐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③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

④用人权由地方向中央转移。

2.监察制度

(1)演变:

中国历代王朝重视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建设。

秦朝中央设御史,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度有一些变化。

西汉:

汉武帝设13州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王以及地方高官;北宋:

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公文必须经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才生效;明朝:

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

(2)评价:

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

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3.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中西文明的比较

[例1] (2012年高考浙江卷)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同姓不婚”。

根据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可知,晋国是周成王弟叔虞的封国,①正确。

燕国是西周王室贵族召公奭的封国,所以两国国君均是姬姓,再根据同姓不婚原则,排除②;宋是殷商后代微子启的封国,③正确;秦是因功臣分封,不是姬姓,所以④正确。

[答案] C

[例2]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

“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进行联系。

材料中的“……专制权……愈积愈进”体现了专制程度不断加深,联系所学知识:

中国古代从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专制程度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尤其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故选C项。

[答案] C

[例3] (2012年高考四川卷)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

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世袭制、分封制、科举制和行省制四个历史概念和把握题干的要求“促进了社会公平”。

世袭制注重财产和门第,将选官限定在贵族范围内,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的机会,故排除A项。

分封制是按血缘关系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属于贵族政治,故排除B项。

科举制是一种考试选官的制度,有利于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选择C项。

元朝创立行省制度,行省长官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便于加强中央集权,与促进了“社会公平”无关,故排除D项。

[答案] C

[例4] (2013年福建四地六校联考)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

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

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外历史比较分析的能力。

中国周代实行分封制,是贵族制,随着周天子权威的下降,诸侯争霸,列国分立;古希腊是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政体由君主制到贵族制再到民主制,与周代同时期是贵族制。

因此,正确选项是A项。

[答案] A

第2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

1考点一:

发达的古代农业

[构建体系]

[核心梳理]

1.耕作方式

(1)原始农业阶段: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2)商周时期:

出现青铜农具,但没有广泛用于农业生产。

(3)春秋战国时期:

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农耕工具:

汉代:

耦犁;唐:

曲辕犁。

3.小农经济: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

4.古代水利灌溉

(1)灌溉工具:

主要有翻车、筒车、风力水车等。

(2)灌溉工程:

春秋战国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和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从汉代起,政府组织大规模的治黄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

[思维点拨]

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农业结构: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农业生产技术日臻成熟。

3.经营方式: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4.耕作方式:

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1.演变: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

2.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实际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弱点

(1)分散性:

属于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2)封闭性: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

(3)脆弱性:

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

4.地位:

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明清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日益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2考点二: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构建体系]

[核心梳理]

1.经营形态: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2.主要行业:

冶金业(铜、铁、钢)、制瓷业(青、白、彩)和丝织业(苏州、杭州)。

3.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晚期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三种主要形态;明中后期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4.突出成就

(1)冶炼技术:

春秋时期人们发明冶铁和炼钢技术。

(2)纺织技术:

西周以后,丝织技术突飞猛进,丝绸外销使中国获得“丝国”称号;松江是元明时期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明代后期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3)陶瓷技术:

陶器为人类所共有,瓷器则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发明。

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

5.资本主义萌芽

(1)条件: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

(2)实质:

雇佣关系。

(3)特点:

出现在少数地区和少数行业;最初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发展缓慢、水平低,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4)地位:

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5)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思维点拨]

图解资本主义萌芽

3考点三:

古代商业的发展

[构建体系]

[核心梳理]

1.先秦时期:

商朝人善于经商,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2.秦汉:

随着交通的发展,商业活跃,但总体水平不高。

开通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3.隋唐:

在黄河、长江流域出现了繁荣的商业城市。

但商业发展有时间、地点限制。

4.宋元:

商业空前繁荣,坊市界限打破,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有些地方使用纸币,海外贸易繁荣。

5.明清: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出现徽商、晋商等商帮,在江南出现了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

[思维点拨]

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的两次突破

第一次:

春秋战国时期。

表现为突破了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原因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奴隶制崩溃。

第二次:

宋朝。

表现为突破了坊、市的界限,商业经营时间的限制也被打破,另外官府也不再直接监管市里的交易活动。

原因是农业、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政府对商税的依赖增加。

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影响

1.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

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定时、定点,后打破时空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

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以农副产品、手工业品为主。

(3)交易媒介的变化:

最初是物物交换,后出现一般等价物,再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

(4)商人组织的变化:

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以地缘为纽带的业缘组织。

2.商品经济在古代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影响

(1)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中很大一部分人就来自于拥有雄厚资产的商人。

一些商业繁荣的城市,成为封建政权的中心,如临淄、邯郸、大梁、郢等。

(2)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如隋、唐、北宋的重要城市如洛阳、长安、开封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

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增大。

(3)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

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组织形式——工场手工业。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经济上瓦解着封建制度,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思想上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促使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

黄宗羲作为民主思想的代表,猛烈抨击君主专制,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4考点四:

古代的经济政策

[构建体系]

[核心梳理]

1.土地制度

(1)井田制:

出现于商周时期,是一种土地国有的所有制形式;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

(2)土地私有制:

战国时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主要形式有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3)土地国有制:

北魏、隋唐都曾经实行过均田制,这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唐朝后期,均田制瓦解。

2.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

①古代生产力不发达,农业是国家统治的主要经济基础;②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较大等特点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③中国两千多年来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是决定性因素。

(2)发展过程:

①商周时期统治者重视并鼓励民间商业的发展;②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兴起;③汉代私营工商业受到沉重打击;④中唐以后,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⑤明清时期,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严格限制商业活动。

(3)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②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封建专制。

3.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

(1)原因:

①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②政治:

清代初年防范“外夷”的侵犯和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③思想:

轻商思想与小农意识。

(2)概况:

严厉限制对外贸易,只准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闭关锁国政策在鸦片战争后被打破。

(3)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殖民者的入侵,但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思维点拨]

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相互关系

1.重农抑商政策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作用

(1)在封建社会初期,其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使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日趋活跃,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统治者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对立起来,并利用封建专制制度实行一系列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措施。

这就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导致中国社会发展的滞后。

因此,在封建社会的晚期,重农抑商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消极作用。

2.中国和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状况的不同及原因

3.明朝中期至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西方的比较

[例1] (2012年高考海南卷)《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

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

这反映了(  )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解题思路] 从题干反映统治者“藉田”、“亲蚕”的现象,以及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的历史现象说明,统治者重视农桑生产,这正因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D项正确;本题易因表面认识而误选A项,主要是无法正确解读“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信息;B项无从体现;C项说法错误,重农抑商是从秦国的商鞅变法开始。

[答案] D

[例2] (2012年高考江苏卷)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  )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解题思路] 本题从画面提供的场景入手,解题关键是熟知宋代城市商业的特点。

A项在规定区域设置市,市和坊分开,与图片中打破市坊的界限不符,故排除。

B项草市和C项夜市都与图片中白天城市商业的繁荣没有关联,故排除。

“大街两边民户铺席”说明了宋代商业的特点——市、坊混在一起,也与图片场景相吻合,故选D项。

[答案] D

[例3] (2012年高考北京卷)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D.不纳租税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商人地位与统治者的政策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主要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其根本主张是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商人不从事生产与政府的重农政策发生根本性冲突,A项符合题意;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商人的诚信为本等经营理念深受儒学的影响,故B项错误;C项明显错误,中国古代明显受到宗族观念的影响,商人也不例外,如兴建宗族祠堂等;由于实行重农抑商,因而政府往往对商人征收重税,所以D项错误。

[答案] A

[例4] (2012年福建四地六校联考)据资料统计:

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  )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明清时期繁荣的商品经济没有使中国出现革命性变化的内部原因主要是中国政府的政策。

C、D两项都是在鸦片战争时期;B项说法错误。

[答案] A

第3讲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1考点一: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及其影响

[构建体系]

[核心梳理]

1.对道、儒、墨、法家思想的认识

2.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的繁荣,奠定了中国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的理论武器,道家思想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中的哲学思想。

[思维点拨]

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2考点二:

儒家思想的演变

[构建体系]

[核心梳理]

1.春秋战国时期儒学创立与发展

孔子提出“仁”和“礼”;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

2.汉代儒学

(1)思想来源:

以儒家思想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2)理论基础:

“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

(3)新增内容: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大一统。

(4)评价: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一定程度上限制君主的权力。

3.宋明儒学

4.明清儒学的新发展

(1)李贽及其思想:

他自称“异端”,力图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有强烈的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

基本主张: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认为人皆有私,主张个性自由。

(2)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张

①政治上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独裁,提出限制君权、倡导言论自由的设想。

②经济上重视发展工商业,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

③思想上批判程朱理学脱离实际,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关乎国计民生。

[思维点拨]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当今公民的道德规范,“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以人为本”思想有利于当今民主政治建设的借鉴,“和为贵”和“和而不同”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等。

一、多角度认识古代主流思想

1.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民本思想

(1)孔子的民本思想是“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荀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君舟民水”。

(4)董仲舒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天人感应”学说上,即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5)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主要是“天下为主,君为客”。

2.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