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91883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70 大小:13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0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0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0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0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0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0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0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0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0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0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0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0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0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0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0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0页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0页
亲,该文档总共1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1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全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docx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学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1.藤野先生

教师寄语: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雷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2.学习文章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

4.深刻体会鲁迅和藤野先生深厚的师生感情以及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感。

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绯红()不逊()诘责()匿名()油光可鉴()畸形()瞥见()杳无消息()深恶痛疾()

发髻() 抑扬顿挫()驿站()

2.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绯红:

 深恶痛绝:

 

标致:

匿名:

 

诘责:

物以稀为贵:

凄然:

畸形:

瞥见:

  

二、自主探究

3.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4.将课文分成三大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35):

  

第三部分(36-38):

  提示:

文中“我”的活动变换了3个地点,请根据地点的变化来划分。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一)细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的题目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畔和看电影事件。

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2.为什么作者对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用“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来解释呢?

   

(二)细读课文4——35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3.文章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

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用自己的话概括)  

   

4.作者为什么要告别藤野先生离开仙台(或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

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

  

   

   

(三)细读36——38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5.文章流露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深怀念之情,请找出文中写鲁迅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表现。

  

(四)概括文章主题。

  

方法链接:

  

6、概括主题的格式:

通过(内容、情节),表达了(情感、思想)。

  

(五)品味下面的句子。

  

7.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注意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8.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

(“伟大”与“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矛不矛盾?

为什么?

) 

四、拓展延伸

从下边两题中,选做一题。

1.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

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2.对于自己的老师,鲁迅只写过三个人,一个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再就是这篇课文所写的藤野先生,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一下,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

五、课堂小结

盘点新知识:

1.反语修辞2.语文学习小方法3.目标回扣

六、达标检测

阅读选文,完成1-5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

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无非”理解为,表达出作者的感情。

“这样”指代,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3.“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这儿的“确”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4.“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你怎么理解?

5.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2、我的母亲

教师寄语: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学习目标:

1.理解文意。

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3.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丰富文化素养。

4.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绰号()庶祖母()吹笙()

摹画()眼翳()舔去()侮辱()

2、解释下列词语。

管束:

气量:

文绉绉:

面红耳赤:

3、作者简介:

二、自主探究

1、理清文章结构。

2、请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3、本文着重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情呢?

请说说这些事情分别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品性。

请尽量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4、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如何呢?

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呢?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1、朗读最后一部分,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

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

2、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那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她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

四、拓展延伸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并联系自己实际,简要评价一下你的父母对你的教育。

五、课堂小结

六、达标测试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质问(zhì)  广漠(mò)

   B、野蛮(mán)  绰号(chuò)

   C、掷钱(zhì)  摹画(mó)

   D、抽屉(dì)   嬉戏(xí)

 2、下列句子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

   B、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

   C、她有时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污辱。

   D、如果我能宽怒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粗词的含义:

   ⑴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⑵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

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她说:

“穿上吧,凉了。

”我随口回答:

“娘(凉)什么!

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

她说:

“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

好用来说嘴!

”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

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

医来医去,总医不好。

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4、找出文中母亲是严师的例子,是慈母的例子,并各用一句话概括。

    

  5、文中画线句体现了母亲的什么心理?

行罚时“不许我哭出声来”,为什么?

    

  6、“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在文中结构上有何作用?

    

  7、概括上文的中心意思。

(用原句回答)

    

  8、评论作者母亲教子的方式。

    

3.我的第一本书

教师寄语: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岸。

---海伦•凯勒

学习目标

1.识记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把握人物心情。

3.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感。

学习过程

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迢迢()()晾晒()掺和()()马鬃()泪水盈眶()()

哄堂大笑()挎着()

2、解释词语

迢迢:

挥之不去:

掺和:

磨磨蹭蹭:

哄堂大笑:

自主探究

1、五分钟内默读课文,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要求:

a、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

b、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

c、语言简练生动,表达流畅自然。

d、同学之间互相补充、评议。

 

2、再次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作者围绕第一本书记叙了哪些事情?

作者分别有怎样的感受?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一)品味语言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二)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合作解决下面问题

1、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2、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

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3、“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拓展延伸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

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你能把你的“第一本书”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吗?

五、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第一本书”回忆了父亲对“我”的爱以及朋友间的友谊和20世纪初艰难中的温情,告诉我们“人不能忘本”,我们应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达标检测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酷()似掺()和脊()背枉()读

 

(二).解释词语

幽默:

凄惨:

奥秘:

翻来覆去: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5题。

晚上,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

第二天早晨,父亲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两本装订成册的课本递给我。

父亲的手真巧,____________________,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

父亲把两本课本用牛皮纸包了皮,在封皮上写上名字。

元贞不再上学了,但我还是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他。

  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

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1、请用横线画出文章中表现“父亲的手真巧”的句子。

 

2、文中横线处应填写的句子是下列哪一项?

请选择。

然后说出选择的理由。

⑴ 他把我们两个半本书修修补补

⑵ 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

选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的开头的那一句“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含有怎样的感情?

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请说说你的理解。

    

 4、这一册书以后再也不会用了,这一点作为教师的父亲不会不知道。

可是他为什么还要认真地修补它呢?

你能说出父亲这样做的理由吗?

    

  5、“我”拿到父亲装订的这本书后会怎样想呢?

请你帮他将心里活动写出来。

不少于80字。

4.列夫·托尔斯泰

教师寄语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高尔基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

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3.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胡髭() 长髯()鬈()发黝()禁锢()  

锃()亮甲胄()粲()然  盎()然犀()利 

2.解释词语

粗制滥造: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广袤无垠:

藏污纳垢:

郁郁寡欢:

诚惶诚恐:

颔首低眉:

3.请搜集有关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作品的相关知识,交流、补充、归纳。

二、自主探究

1、课文主要可分几部分?

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你觉得喜欢哪一段?

你喜欢这段的哪些词语或句子?

请你放声读一读,并向同学说一说喜欢它的理由。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一)品味语言

①托尔斯泰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②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③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他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二)问题研讨

1、在描写过程中,为什么重点描写他的眼睛?

2、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找出来并说说作用。

3、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

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

4、在写法上,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异同点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传神的细节描写能让人物更加生动,更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的一位同学,抓住特点,选择描写方法,对他(她)进行一段描写。

100字左右。

五、课堂小结

总结自己本节课学习中的得与失。

六、达标检测

1.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长篇小说,代表了他的艺术高峰。

2.根据拼音写汉字。

yǒu(    )黑xuān(    )昂  xī(   )利 侏rú(    )  

酒sì(   ) chì(    )热 càn()然  长rán( )hàn(  )首低眉  广mào(  )无垠  àn(  )然失色 

3.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粗制烂造  鹤立鸡群  正经危坐  诚皇诚恐 

无可置凝  郁郁寡欢  引人注目  藏污纳沟 

4.揣摩品味语言。

①托尔斯泰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②……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③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5.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

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

5.再塑生命

教师寄语:

黑暗将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使人更加喜爱声音。

----海伦·凯勒

学习目标

1.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

2.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3.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搓捻()迁徙()觅食()譬如()栖息()小憩()遨游()

2.解释下列词语。

花团锦簇:

期期艾艾:

美不胜收:

不可名状:

3.作者简介

请学生们搜集有关海伦·凯勒的相关知识,交流、补充、归纳。

二、自主探究

1.海伦•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

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

2.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

3.莎莉文老师又是如何让“我”认识、了解大自然的?

4.莎莉文老师又是怎样逐步引导“我”认识“爱”的?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1.海伦能走出黑暗,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莎莉文老师是光明的引领者,但同时也是海伦自己努力的结果。

课文展示了儿时海伦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起步的足迹。

请通读全文,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说说海伦性格中的特点。

 

2.幼年的海伦得病致残以后,愚昧而又乖戾,但后来却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

这个“再塑生命”奇迹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

文中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四、拓展延伸

海伦是世界有名的残疾成功人土。

请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并说说他们成功的原因。

五、课堂小结

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她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感情隽永的爱心,以及踏踏实实的追求,像春天的种子植于海伦的心田。

本文是海伦献给老师的厚礼。

六、达标检测

(一)阅读课内文段,完成1-5题:

  有一天,莎莉文小姐给我一个更大的新洋娃娃,同时也把原来那个布娃娃拿来放在我的膝上,然后在我手上拼写“doll”这个词,用意在于告诉我这个大的布娃娃和小布娃娃一样都叫做“doll”。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

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二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

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

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坏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

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

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

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

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

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

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⑴________,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旁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啊!

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⑵________我新的思想。

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

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坏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

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字,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

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

啊!

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1、在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⑴ A、跳动 B、激荡 C、回旋 D、徘徊

⑵ A、启示 B、启事 C、启蒙 D、启发

2、“我”为什么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

 

3、“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句中提到的这种眼光是指什么眼光?

4、“这是生平第一次”这句话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

  

5、在这一天里,“我”对生活的态度有了彻底的转变,请你具体说说有什么变化?

 转变前:

转变后: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题次

总分

得分

(一)

(二)

(三)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

A.畸形(qí)诘责(jí)文绉绉(zhōu)眼翳(yì)

B.胡髭(zì)黝黑(yǒu)一绺绺(liǚ)颔首(hàn两)

c.直戳(chōu)解剖(pōu)诱惑(yòu)摹画(mó)

D.滞留(zhì)桀然(còn)庶祖母(shù)脊背(jí)

2、选择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3分)

A.嬉戏野蛮托辞匿名

B.枪毙温厚心慰禁锢

C.粗劣酒肆貂皮敦实

D.争执脾气激荡枝桠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 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 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D. 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列作品、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

B.《我的第一本书》——胡适——父亲

C.《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

D.《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5.请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5分)

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

爱是早晨的阳光拂面,轻而柔;爱是午夜的月光如水,静静地在水中闪耀。

爱有许多名称,爱来自不同的对象,爱也有不同的形式:

浓情蜜意的爱,淡如清水的爱,山盟海誓的爱,不着痕迹的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这里的爱是茉莉花香,你嗅不到清香,却芬芳满怀。

朋友!

你能感受到哪种爱?

6、父母师长教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你一定也积累了许多为人处事的名言警句。

请将你最喜欢的一句工整地填写在下面的方格内。

(3分)

二、阅读理解:

(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16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有时我常常想:

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

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

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7.摘录文段中最能表现“我”对藤野先生怀念之情的词语。

(5分)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