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15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9364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15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15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15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15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15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15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15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15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15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15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15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15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15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docx

《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15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15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15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docx

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模拟创新题专题15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专题十五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根据高考命题大数据软件分析,重点关注第2、3、5、9、10及创新导向题。

模拟精选题

1.(2016·河南焦作一模,6)某溶液中含有NH、SO、SiO、Br-、CO、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有NH、Na+ ②有胶状物质生成 ③有气体产生 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⑤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③⑤D.②④⑤

答案 A

2.(2016·重庆万州期中)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铜与浓硝酸反应:

3Cu+8H++2NO===3Cu2++2NO↑+4H2O

B.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Cl2:

2Fe2++Cl2===2Fe3++2Cl-

C.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3OH-===Al(OH)3↓

D.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Ca2++OH-+HCO===CaCO3↓+H2O

答案 D

3.(2016·河北衡水模拟)将一定量的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和ClO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苛性钾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是0.09mol

B.ClO的生成是由于氯气的量的多少引起的

C.在酸性条件下ClO-和ClO可生成Cl2

D.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1mol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反应后,生成KClO和KClO3分别是0.06mol和0.03mol,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生成氯化钾是0.06mol×1+0.03mol×5=0.21mol,所以D正确,A不正确,应该是0.3mol;B不正确,应该和温度有关系;C不正确,两种离子不可能都得到电子。

答案 D

4.(2016·南宁质检,1)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氟氯烃作制冷剂会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

B.只通过电解的方法就能实现从食盐水到“84”消毒液的生产

C.加碘食盐中含有碘元素,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D.工业上制漂白粉,所得的氯化物都具有漂白性

解析 氟氯烃作制冷剂会加剧臭氧层空洞的形成,A项错误;电解氯化钠溶液时生成的Cl2和NaOH会发生反应,生成含NaClO的“84”消毒液,B项正确;加碘食盐中碘元素不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的,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C项错误;漂白粉中的氯化钙没有漂白性,D项错误。

答案 B

5.(2016·山东济南模拟,4)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

玻璃管内分别装有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分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

A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白色

B

无色

橙色

紫色

白色

C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无色

D

黄绿色

无色

紫色

白色

解析 由①处产生的Cl2通过②时发生反应Cl2+2NaBr===2NaCl+Br2,通过③时发生反应Cl2+2KI===2KCl+I2,通过④时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因Cl2为黄绿色,Br2为橙色,淀粉遇I2变蓝,Cl2遇碱产生NaCl、NaClO,但棉球是白色的,可知应选A。

答案 A

6.(2016·洛阳统考,13)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图中:

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完

B.Ⅱ图中:

生成蓝色的烟

C.Ⅲ图中:

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D.Ⅳ图中:

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浓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

解析 A项,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成稀盐酸,稀盐酸不能与MnO2反应,盐酸不能全部反应,错误;B项,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错误;C项,CH4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错误;D项,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能使有色布条褪色,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ClO-+Cl-+2H+===Cl2↑+H2O,正确。

答案 D

7.(2015·郑州质检,12)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①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B.按装置②所示的气流方向可用于收集H2、NH3等

C.用图③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I2水后的有机层和水层

D.用图④所示装置,可以证明氧化性:

Cl2>Br2>I2

解析 A项,因为NH4Cl受热易分解,蒸干NH4Cl溶液无法获得NH4Cl晶体,错误;B项,按气流方向应该收集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H2、NH3密度均小于空气,错误;D项,只能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Br2和I2,无法比较Br2和I2的氧化性,错误。

答案 C

8.(2015·豫南九校联考,6)甲是一种常见的单质,乙、丙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甲、乙、丙均含有元素X。

它们有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元素可能为Al

B.X元素不一定为非金属元素

C.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单质甲与OH-反应生成化合物乙、丙,发生歧化反应;乙、丙在酸性条件下生成单质甲,发生归中反应,说明元素X既有正价,又有负价,为非金属元素,两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如Cl2+2OH-===Cl-+ClO-+H2O,Cl-+ClO-+2H+===Cl2↑+H2O,则A、B项错误。

C项,可逆反应为同一条件下同时发生,两个反应不是同一条件下同时发生,错误。

答案 D

9.(2014·烟台统考,12)无色溶液中含有:

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⑥SO、⑦Fe2+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大于7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CCl4层呈橙红色

取②的上层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将③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⑦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⑥

答案 A

10.(2016·河北邢台期末,22)硼与铝的性质相似,能与氧气、氢氧化钠溶液等物质反应。

硼与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硼(BCl3),生成的三氯化硼遇水水解产生白雾(已知:

BCl3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且三氯化硼用于制取乙硼烷(B2H6)。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三氯化硼。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浓盐酸的装置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一个盛装________(填试剂名称)的干燥管代替装置F和G,使实验更简便。

(5)为了顺利完成实验,点燃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字母),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先点燃A处酒精灯,后点燃D处酒精灯

b.先点燃D处酒精灯,后点燃A处酒精灯

c.同时点燃A、D两处酒精灯

解析 BCl3遇水水解,因此由装置A生成的氯气需经装置B净化、需经装置C干燥。

根据BCl3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需用装置E将生成的BCl3蒸汽冷凝为液体。

BCl3遇水水解,因此装置F的作用是防止装置G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E;氯气有毒,装置G的作用是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因此为了使实验更简便,可用一个盛装碱石灰的干燥管代替装置F和G。

硼能与氧气反应,为了避免氧气和硼粉反应生成B2O3,应先点燃A处酒精灯,用Cl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答案 

(1)分液漏斗

(2)除去Cl2中的HCl 冷却和收集三氯化硼

(3)2B+3Cl22BCl3

(4)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E 碱石灰

(5)a 先用Cl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避免氧气和硼粉反应生成B2O3

11.(2015·河南八市联考,18)甲学生对Cl2与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Ⅰ.A中溶液变红

Ⅱ.稍后,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现象Ⅱ的原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________。

②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KSCN溶液,最终得到红色溶液。

甲同学的实验证明产生现象Ⅱ的原因是SCN-与Cl2发生了反应。

(4)甲同学猜想SCN-可能被Cl2氧化了,他又进行了如下研究。

资料显示:

SCN-的电子式为

①甲同学认为SCN-中碳元素没有被氧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此证明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

③通过实验证明了SCN-中氮元素转化为NO,他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SCN-与Cl2反应生成1molC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解析 

(1)多余的氯气被B中的NaOH溶液吸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OH-===Cl-+ClO-+H2O。

(2)A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Fe2+被Cl2氧化为Fe3+,Fe3+与SCN-反应生成红色的Fe(SCN)3。

(3)①生成的红褐色沉淀是Fe(OH)3,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4)①在组成SCN-的三种元素中C的非金属最弱,应显正价,由电子式可知其中N显-3价,S显-2价,则C显+4价,处于最高价,故碳元素不可能被氧化。

②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SO,故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硫。

③若含有硝酸根,则在酸性条件下可被还原为NO,NO与空气中氧气反应被氧化为红棕色的NO2气体;④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当生成1molCO2时有1molSCN-被氧化,生成1molSO和1molN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6mol。

答案 

(1)Cl2+2OH-===Cl-+ClO-+H2O 

(2)Fe2+被Cl2氧化成Fe3+,Fe3+与SCN-反应生成红色的Fe(SCN)3,所以溶液变红 (3)①Fe3+ (4)①SCN-中的碳元素是最高价态(+4价) ②硫元素 ③取足量铜粉于试管中,加入A中黄色溶液和一定量的稀盐酸,加热,观察到试管上方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证明A中黄色溶液中存在NO,SCN-中氮元素被氧化成NO ④16

创新导向题

考向一 氯及其化合物

角度1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角度2 氯水性质的多重性

角度3 氯气的实验室制取

角度4 HClO及其盐的性质和用途

1.下列有关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气是黄绿色气体,有毒,有刺激性气味,氯水还可消毒杀菌

B.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C.红热的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雾;H2在Cl2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D.氯水长时间放置会变质,是因为氯气几乎完全挥发,剩下的就是水

解析 A项,氯水中含有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有消毒杀菌作用,正确;B项,液氯是液态的氯气,仍然是纯净物,而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错误;C项,生成的氯化铁为固体粉末,所以产生棕色的烟,H2在Cl2中燃烧,火焰是苍白色的,错误;D项,氯水长时间放置,HClO分解最终变成盐酸,错误。

答案 A

2.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向NaHCO3固体中加入新制的氯水,有无色气泡产生(H+)

B.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C.将AgNO3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Cl2)

解析 A项,新制氯水中存在盐酸,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B项,新制氯水中存在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红色布条褪色;C项,Ag+与氯水中的Cl-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D项,2Fe2++Cl2===2Fe3++2Cl-,Fe3+与SCN-反应使溶液变红色。

答案 B

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MnO2和浓HCl及如图装置制备Cl2。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A中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

B.A中缺少加热装置

C.B中盛放的NaOH溶液可以净化Cl2

D.D中的导管口若连接倒置漏斗可防止倒吸

解析 本题考查Cl2的制备,旨在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与设计能力。

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氯化氢和氯气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B中不能盛放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 C

考向二 溴、碘及其化合物

角度1 溴、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角度2 利用卤素及其化合物综合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萃取分液等内容

4.氯化溴(BrCl)和Br2、Cl2具有相似的性质,下列有关氯化溴性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在CCl4中的溶解性BrCl

B.BrCl氧化性比Br2强

C.BrCl能使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D.常温下BrCl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和NaBr

解析 由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溴元素的,所以BrCl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物应该是NaBrO和NaCl,选项D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

答案 D

5.在已经提取氯化钠、溴、镁等化学物质的富碘卤水中,采用下图所示的工艺流程生产单质碘:

(1)步骤③加Fe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副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⑤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反应原理为I-AgIFeI2I2提纯I2,整个过程中单质Ag可以循环使用。

答案 

(1)使碘化银转化成碘化亚铁(FeI2)和单质银(或将难溶的碘化银转化成可溶的碘化亚铁)

(2)2Fe2++4I-+3Cl2===2I2+2Fe3++6Cl-

(3)Ag (4)萃取、分液 CCl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