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9448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docx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

部编一下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

————————————————————————————————日期:

 

第六单元

教材说明:

本单元围绕“快乐的夏天”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

《古诗二首》《荷叶圆圆》《要下雨了》。

学生可在本单元教材的学习中,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乐趣。

教师可在指导学生学习本组教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观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六”,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内容简说:

《古诗二首》《池上》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动作描写,有心理刻画,让我们体会到童真童趣。

诗中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小池》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荫、几片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荷叶圆圆》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

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

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琅琅上口,适合背诵。

《要下雨了》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的运用,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积累经典语句的兴趣。

4.会读会背有关天气的谚语。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和快乐。

教学重难点: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的运用,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积累经典语句的兴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和快乐。

课时安排:

12.古诗二首…………………………………………………………………2课时

13.荷叶圆圆…………………………………………………………………2课时

14.要下雨了…………………………………………………………………2课时

语文园地六…………………………………………………………………2课时

现在的很多孩子难得去亲近大自然,对于夏天的认识也只是止于电视、书本之中,因此,教学本单元的课文,首先必须制作好贴近夏天的实物和课件,为孩子们创设情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同时,在课堂上一定要抓好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去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边欣赏美丽的画面边学习课文中,去体会夏天的美好和乐趣。

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加强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

12.古诗二首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

因此,在教学古诗《池上》和《小池》时,我尝试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

本课设计力求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提高学生的洞察力,使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领悟语言文字的精妙,感受诗歌的魅力。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古诗《池上》,会认诗中的生字,会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受诗中儿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学习重点:

能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前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

教学环节

一、回顾引入。

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诗,指名背诵。

2.揭题,释题。

思考:

“池上”是什么意思?

3.出示课文插图课件,引导学生借助图画说出图画大意。

二、初读课文,自学质疑。

1.按照学习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识记字形,轻声读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生字。

(1)自己练读、开火车读。

(2)同桌对读,检查。

2.给下列生字注音。

()()()

首踪采

()()()

迹浮萍

三、再读感悟,解决疑问。

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过渡:

《池上》这首诗,写的就是图上的事情。

让我们看看图,请大家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3.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4.组织小组合作交流每句诗的意思。

5.组织全班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6.指导朗读:

全诗语速平缓,语气轻松活泼。

要读出小娃天真机灵、调皮可爱的形象。

7.指导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

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1.认真观察要求会写的生字,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反思这节课开始,我启发学生领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在生字教学中,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

然后让学生自由质疑,引导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生成。

符合学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以“读”为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古诗《小池》,会认诗中的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初夏荷塘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前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

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1.复习巩固:

教师引导背古诗《池上》。

2.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引出课文题目。

3.板书课文题目,教师简单介绍作者。

二、初读感知。

1.引导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组织同桌合作读古诗,相互纠正字音。

3.组织展示读古诗。

4.出示生字,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认读。

三、品读课文。

1.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

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2.引导图文对照,理解第一、二句诗意。

3.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插图,你看看池塘里有什么?

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引导图文对照,理解第三、四句诗意。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背诵古诗。

1.组织全班比赛背。

2.引导学生说说:

你喜欢这首古诗吗?

为什么?

3.指导学生画出自己心中小池的样子。

五、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在游戏中复习字词。

2.指导写字:

“立”字共五笔,要写得舒展、立体,一横短,二横长,中间的点和小撇要立起来。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教学反思《小池》很美,怎样让学生感受美,除了老师适当的语言描述,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

学生学习的方式可以不同,理解也可以不同,不必强求。

教师不能人为地去限制学生,用一种固定的模式禁锢学生的思维,重要的是多为学生创造一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条件,给他们提供一些思考的方法、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13.荷叶圆圆

设计说明:

本课设计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从而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正确运用语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摇、珠”等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在朗读中,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

学习重点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

教学环节

一、由图入文。

1.课件出示:

荷叶配乐的美丽画面。

指导学生边欣赏边思考:

荷叶是什么样的?

2.指导学习第1自然段。

3.揭示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借助拼音认真读课文,不认识的字、难读懂的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2.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3.全班汇报认读情况。

4.交流识字方法。

1.我会填。

“荷”是()结构,部首是(),可以组词:

()、()。

三、再读课文。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文中有四个小伙伴愿意和荷叶交朋友,你能找出它们吗?

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组织齐读课文。

4.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荷叶是小水珠的(),是小蜻蜓的(),是小青蛙的(),是小鱼儿的()。

四、读第2自然段。

1.读第2自然段,正音、评价。

2.在教师指导下理解课文。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做眨眼睛的动作边朗读课文。

(2)读出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快乐、舒服的心情。

(3)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预设:

小水珠会对荷叶说:

“谢谢您,荷叶妈妈,躺在您的怀里好舒服啊!

”)

(4)带动作、加表情练习朗读第2自然段。

3.自由练背。

4.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对荷叶说: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背诵第2自然段。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

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树立了师生平等合作的观念,激发学生兴趣,创设乐学氛围。

始终以学生为本,师生之间像朋友,是伙伴,课堂始终以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为主体,在课堂上注意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巩固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学习重点: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

1.引导开火车认读生字。

2.组织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

1.指导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第3自然段。

(2)再读思考:

小蜻蜓把荷叶当成了什么?

(3)想象一下:

小蜻蜓会对荷叶说什么?

2.指导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2)引导学生默读思考:

小青蛙把荷叶当成了什么。

(3)引导学生想象小青蛙和荷叶的对话。

3.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导学生多种形式读一读最后一段。

(2)引导学生默读思考:

小鱼儿把荷叶当成了什么,它的心情怎样?

(3)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文。

1.指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圆圆的荷叶绿得可爱,它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带来了欢乐。

想想荷叶还会给谁带来快乐呢?

2.启发思考:

读了课文,你们想对荷叶说些什么?

3.根据板书背诵全文。

1.小组合作想象说话。

 

14.要下雨了

设计说明:

本课设计旨在通过儿歌、图片、朗读、各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等,训练语言、积累语言、感悟语言,创造出种形、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坡、沉”等1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认识“坡、沉”等13个生字。

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

教学环节

一、情景导入。

1.出示课件:

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

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2.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并标清自然段序号。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纠正读音。

3.组织开展“识字交流会”:

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的。

4.引导同桌互相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5.组织开火车认读生字。

6.送生字回家,引导齐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圈画出生字,并标清自然段的序号。

三、再读课文。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组织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

3.指名分自然段接读课文。

4.启发思考:

课文中出现了几种小动物?

5.组织全班交流。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布置作业。

1.组织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2.组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中我开展“识字交流会”掀起了课堂的高潮,让学生们积极地分享他们的识字经验。

学生们不仅各抒己见,加深了对生字的印象,而且可以从其他同学口中学到更多的识字方法。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规范地书写“吧、吗”等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的三种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学习重点:

会书写7个生字,了解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头饰和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出示生字卡,指名抽读。

二、品读课文。

1.

(1)练习朗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

(2)看图,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3)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燕子着急的心情。

学习生字“边”。

2.

(1)讨论得出小白兔不肯定是不是要下雨,读出半信半疑的语气。

(2)他看到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

(3)戴头饰分角色朗读第4~6自然段。

3.

(1)讨论,可以换成“立刻、马上、赶紧”等。

(2)自主学习第7~9自然段,朗读后回答问题。

(3)汇报朗读,学习生字词。

(4)“消息”指人或事物的动向或变化的情况。

文中指“要下雨了”的信息。

(5)想象说话,演一演。

(预设:

小兔子说:

“小蚂蚁,要下雨了,你快回家吧,你这么小,会被雨水淹死的。

”)

4.填一填。

要下雨了,()忙(),()忙(),()忙()。

5.“消息”原指关于人或事物的动向或变化的情况,本文指()这件事。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要下雨了,燕子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下雨了,小鱼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下雨了,蚂蚁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下雨了,天气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要写的7个字。

2.组织全班交流,掌握书写要点。

3.教师范写,强调要点。

4.巡视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5.展示作品,交流评议。

6.辨字组词。

马()巴()

吗()吧()

牙()尼()

呀()呢()

四、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说一说:

你们还知道下雨前有什么自然现象吗?

2.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索:

要下雨了自然界会发生变化,那么天要晴了自然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3.引导学生练习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语文园地六

学习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展示台”,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字词句运用”,知道怎样把句子说具体,怎样通过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不同的意思。

3.会读会背关于天气的谚语,激发学生主动积累、热爱观察生活的兴趣。

学习重点:

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展示台”,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字词句运用,知道怎样把句子说具体,怎样通过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不同的意思。

学前准备:

制作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

一、导语引入

1.夏天到了,天气炎热,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最喜欢做什么呢?

2.指名说。

3.师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关于夏天的词语。

二、初识生词

1.课件出示园地识字加油站,指名带拼音读。

2.翻开课本P77页,学生自读识字加油站,边读边画出生字。

3.认读生字“棍、瓜、汤、蚊、蒲、扇、椅、萤、牵、织、斗”。

4.小组读、带读、齐读。

5.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重点认读生字“棍、汤、扇、椅、萤、牵、织、斗”。

三、认读生词

1.指名读,开火车读。

2.拓展识词,全班交流。

3.全班齐读,并说说这样的字词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展示台

过渡:

除了前面识字加油站外,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识字途径,比如:

商店名称,商品广告,食品品称等等。

请看:

一、展示台识字

1.课件展示食品图片。

2.自由读图片上的字,不认识的同组帮忙。

3.指名读,全班交流。

4.思考:

这些词你在哪些地方见过?

5.指名说。

师总结:

商店里,超市里,小卖部,家里都可以见到这些字,看来,我们想认识字宝宝,有很多途径呀!

二、拓展识字

1.你在哪些地方认识了哪些字?

能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2.小组交流自己识字的途径,并拿出卡片汇报自己认识了哪些字。

读音有误的互相更正读音。

3.全班交流汇报。

共同评价。

4.再次齐读展示台上的生字词。

【字词句运用】

一、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

1.课件出示句子:

小白兔割草。

2.指名读,说说这个句子是怎么组成的。

3.生汇报交流,指名回答:

谁在干什么?

4.指名说几个类似的句子。

5.课件出示句子:

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6.指名读,这个句子又是怎么构成的呢?

你能举个相同的例子吗?

7.分别齐读两个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8.师总结:

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第二句多了个“在山坡上”,这个句子的意思就比第一个句子说得完整一些,具体一些。

师举例。

9.课件出示句子:

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10.指名读句子,思考:

三个句子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11.生回答,师总结:

第三句说得更清楚更具体,今后我们在说话时,也应该像这一句一样。

要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明白,就要学会把句子说具体。

12.分组读三个句子,比比哪个组读得好。

二、完成相关练习

1.课件出示P78页句子:

小鸭子游泳。

小鸭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鸭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能把这两个句子仿照例句写具体呢?

3.生完成以上句子。

4.作品展示,全班交流。

三、布置作业

1.把自己课外认识的生字写进自己的“词语篓”里。

2.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形式写一句话,读给同桌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交流

1.小组交流自己的“词语篓”里有多了哪些词语宝宝。

2.指名交流,并读给大家听。

3.全班交流。

二、导语引入新课

1.导语:

同学们,我们在说话或者和别人交流时,如果要表达不同的意思或者不同的思想感情,就要用上不同的标点符号。

那么,我们见过的标点有哪些呢?

2.指名说,师生共同评价。

3.课件出示标点“,”“。

”“?

”“!

4.师简单介绍四种标点的基本用法,并举例,例句用课件展示。

5.指名读例句,并说说每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和包含的思想感情。

6.师读以下例句,让学生认真倾听每句话的朗读语气。

(1)公园里的花开得真美呀!

  

(2)你吃饭了吗?

  (3)我们在玩丢沙包的游戏。

(4)放学了,我背着书包高兴地回家去。

7.再次指名朗读,体会每句话的朗读语气。

8.全班齐读。

三、完成加标点练习

(1)小鸟飞得真低呀()

(2)你写作业了吗()

(3)天安门前的人非常多()

(4)爸爸看到我来了()高兴地笑了()

1.生完成以上句子。

2.展示交流,并读一读。

日积月累

一、课件出示P79页谚语

1.师范读,生边听边圈出生字读音。

2.生自由读,同桌互读互评。

3.指名读,全班交流评价。

4.再指名读,讨论交流每句的意思。

二、背诵,拓展含义

1.组内尝试背诵。

不会背的其他同学帮忙。

2.师指导背诵,指名背。

3.全班进行背诵比赛,获胜者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4.全班齐背,师总结四句谚语所包含的意思,教育学生要多观察,激发学生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