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496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简答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简答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简答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简答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简答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简答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简答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简答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简答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简答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简答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简答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简答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简答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简答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简答题.docx

《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答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简答题.docx

简答题

简答题

何为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前者为“诗之体”,后者为“诗之用”,分别为诗歌的体制和诗歌的表现方法。

《诗经》是按音乐的不同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的。

“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南宋郑樵《通志序》)“风”就是乐曲的意思。

“国风”即指相对于周天子京都而言的各地方土乐。

即十五个不同地方的土风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雅”有“正”意,雅乐即指周天子王城地区的歌曲。

即典范雅正的音乐,“雅”即朝廷之乐。

“颂”,宗庙祭祀的乐歌。

宋朱熹《诗集传》卷一: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宋人李仲蒙解说:

索物以托情,谓之“比”,触物以起情,谓之“兴”,叙物以言情,谓之“赋”。

”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

比即比喻或比拟。

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对中国古代诗歌含蓄蕴藉、韵味悠长的风格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简论《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赋就是陈述铺叙,如《七月》,用铺叙手法叙述农夫一年中所从事的农业活动。

(二)比就是比喻,使诗歌形象更加鲜明。

《诗经》的比喻运用的相当广泛,且形式多种多样,如《相鼠》、《硕鼠》用老鼠比喻统治阶级的可憎可恶,《氓》用桑树由繁茂到凋零比喻夫妇爱情的变化等等。

(三)兴就是托物起兴,是诗开头而引起下文的一种手法。

有的只起开头的作用,但多数都有某种意义的关联,祈祷象征、烘托等作用。

(四)《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对中国古代诗歌含蓄蕴藉、韵味悠长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结合作品来谈谈《诗经》的主要作品内容

(一)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

《大雅·生民》

(二)农事:

《周南·芣苡》、《豳风·七月》

(三)燕飨:

《小雅·鹿鸣》

(四)怨刺:

《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陈风·株林》

(五)战争徭役:

《秦风·无衣》、《小雅·采薇》、《豳风·东山》、《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

(六)婚恋:

《周南·关雎》、《邶风·静女》、《邶风·谷风》、《卫风·氓》

赏析《秦风·蒹葭》

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

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即。

中间阻隔千重,因而思心徘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

此诗共三章,每章八句,上四句写景,下四句叙事抒情。

诗中蒹葭、霜露、秋水等景物描写,渲染出清秋的凄清氛围,为人物的情感和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烘托了人物七万惆怅的情感。

客观景物与主观感情浑然一体,构成了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1)情景交融,意境高远(意境美)此诗三章,每章首二句以“蒹葭”、“白露”描写秋水边凄清的景色,三四句写主人公思人不得的怅惘。

苍苍蒹葭与思人不得的惆怅,水的曲折与思绪的悠长相映衬,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思。

清廖空灵的深秋之景与怅惘迷茫的怀人之思,浑然无间,构成了扑朔迷离的艺术境界。

(2)诗歌借助意象的模糊性与朦胧性,加强了抒情写物的感染力(朦胧美)在幻觉中,那人一会在水一方,一会在水中央,一会在水中沚,一会又在水中坻;忽在水中,忽在岸边,又忽在高地,“伊人”如同幻影一样难以捉摸,但主人公对其的追求却是始终如一的,真实的。

努力追寻她,接近她,让人为之深深感动。

(3)章法结构婉转曲折,回环变化,既增添了诗歌的音韵美,又深化了主题和意境(音乐美)。

三章的兴句,既起到了创造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

描绘萧条凄冷的意境,抒发忧伤失望怅惘之情。

同时又告诉我们时间持续之久,无论世事怎样变化,都无法改变对“伊人”的追求。

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诗人情感丰富,非反复咏叹不能尽其意。

由于在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之中,上下求索,徘徊瞻望,章法的重叠也展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

赏析《豳风。

七月》

《七月》乃“国风中第一长篇”。

《七月》选自《豳风》,豳是国名,在今陕西彬县。

这首诗共八章八十八句,是《国风》中最长的一篇。

它象一幅长卷,生动细致地描绘出春秋时农民一年四季劳动生活的画面。

1、结构上,以月份为经,以每月农事、杂物为纬,纵横交错,叙议结合,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第一章由岁寒授衣写到农耕生产,二、三、四章乘第一章前半写关于“农”事,五章由前章为裘御寒过渡到为自己修屋过冬。

六七八章成第一章后半写“食”事,理脉清楚,层次井然有序。

诗歌叙事微妙,从表面来看,诗歌既有序而又无序,既散漫而又整齐,仿佛在讲述一年中的故事,又仿佛这故事原本属于周而复始的一年又一年。

2、本篇叙事之妙,妙在事中有情。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叙事,而把事嵌在了鲜翠流丽的背景中。

懿筐、微行、柔桑,是《诗》中不多见的细微的刻画。

更重要处在于诗歌在客观叙事中含情感评价。

奴隶和奴隶主们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诗歌用客观写实手法冷峻地直陈其事(赋),不夸张,也不直接表露情感,只客观叙事,一件件诉说,将自己的劳苦心酸蕴蓄其中,在对比的画面中显示出社会的不平等与不合理。

3、全诗几乎每章皆由引子和本题二部分组成。

引子写时序特征和物候变化,起到时间上的连续作用,化静为动,故而叙事连续不绝,感情低回往复。

本题是指关于衣食劳作的叙说,这是诗的主旨。

赏析《小雅·采薇》

《小雅·采薇》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

全诗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1、2、3章士兵写远别家室,历久不归,饥渴劳苦。

4、5章写将帅车马服饰之盛和戍卒不敢定居之劳。

第6章历久归后雨雪途中的悲喜和痛定思痛的心情。

从艺术上来说,主要有如下特色:

1、妙用起兴。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用薇菜的生长暗示出时令的变化。

景换、景变时移。

同时又反映出士卒行军打仗生活的艰辛苦楚。

2、构思巧妙,结构新颖。

1、2、3、4、5是回忆,最后末章是归途现实。

抒情建立前面回忆写实的基础上。

3、情景交融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

尤其是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写景更是细腻巧妙真切动人。

4、多用叠字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和自然景物特征。

引用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语来说明。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抒情诗传统。

《诗经》可以说主要是一部抒情诗集,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产生了如此众多、水平如此之高的抒情诗篇,是世界各国文学史罕见的。

从《诗经》开始,就显示出我国抒情诗特别发达的民族文学特色。

从此以后,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二、关注现实的“风雅”精神。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屈原《离骚》、汉乐府诗、建安诗人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

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

如陈子昂、杜甫、白居易和新乐府诸家,都是“风雅”精神的体现。

三、比兴手法的运用。

《诗经》所创立的比兴手法,经过后世发展,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

《诗经》中触物动情,运用形象思维的比兴,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

《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两类意象?

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美人、香草。

起着比喻的作用。

美人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香草在《离骚》中种类繁多,其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总之,《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

简述屈原在文学史的地位和影响

1.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文人诗人,开始了从集体传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对后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开创者.

2.屈原对于国家的热爱和忠心耿耿,始终不改其志的崇高精神成为了民族精神的化身,孤高抗争的崇高精神,虽九死不改其志的伟大人格光照千古。

千百年来,在反抗强暴、伸张正义、维护祖国尊严和利益的斗争中,人们总以他为榜样,从他的为人、品格中获得鼓舞和进取的力量。

他的精神品格熔铸成的动人魂魄的诗篇,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进步的作家。

贾谊、司马迁、李白、杜甫、文天祥、龚自珍、鲁迅等人,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和鞭挞,对民生疾苦的关注,无不是屈原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3.文学创作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首先,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句式和结构自由且富有变化。

其次,楚辞突出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

再次,楚辞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重大的影响。

香草美人是对《诗经》比兴的继承和发展。

《离骚》问世以后,“风”、“骚”并称,被视为我国古典诗歌的典范和论诗的最高准则。

他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使之与主体融合,情景交融,形成一系列独立的意象,在诗中起着象征、寄寓的作用。

这种“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表现手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古代诗歌的创作水平,为后世作家广泛继承。

楚辞参差的句式,冲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为五、七言诗的创制铺平了道路。

他创造的楚辞体这一文学样式还直接催生了赋这一新的文学体裁。

简述《楚辞》的特点

1,。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是《诗经》三百篇后的一种新诗体。

2,。

楚辞突破了《诗经》四言为主的句式,以六字句和五字句为基本句式,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在句式中大量而灵活的使用语气词“兮”。

3.楚辞多使用楚国方言,描写楚国独特景物,表现楚国风俗民情,具有鲜明的时代,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4.西汉刘向把屈原。

宋玉等人的作品合为一集,定名为《楚辞》,所以,《楚辞》又是以屈原为首的一群作家的诗歌总集的名称。

 

试论《左传》的主要文学成就

一、高超的叙事技巧

1、叙事时间——叙事时序。

《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

但倒叙与预叙等手法的运用,增强了叙事的生动性。

倒叙就是在叙事过程中回顾事件的起因,或交代与事件有关的背景等。

2、主要采取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以旁观者的立场叙述事件,发表评论,视角广阔灵活,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是全知全能的上帝。

3、《左传》叙事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

(1)《左传》写战争,作者对战争的看法有一定的思想原则。

写军事行动,常常着眼于政治问题,把军事和政治结合起来,往往详写战前的背景、将帅的谋略、力量的对比、人心的向背、战争的性质等,而战斗的过程往往略写。

战争还没有开始,就已经预示了战争的结果。

(2)作者还注重分析战争的结果和善后工作。

(3)作者描写战争的重点在于揭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原因,分析归纳战争的基本规律。

(4)在叙述战争的过程中,情节曲折细致,注重细节的刻画,生动逼真,故事性戏剧性强。

二、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1、许多人物写得个性鲜明。

如不卑王侯、善驭战机的平民曹刿;与敌人巧妙周旋的郑商人弦高;忠心耿耿、性情暴躁的先轸;阴险虚伪、深有城府的郑庄公;残暴昏庸、沉溺玩乐的晋灵公等等。

2、《左传》不仅能够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突出的性格特点,而且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有的甚至能够写出性格的发展来。

如重耳。

叙叙重耳历经19年的流亡生涯,最终成长为一位心胸宽阔、胆识俱备、沉稳老练、深谋远虑的政治家。

3、《左传》注重人物的行动和对话的描写。

4、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场面描写尤其体现在擅写战争场面,简洁生动。

如《晋楚城濮之战》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描写。

而对人物刻画则多用细节来表现其性格特征,如晋国俘虏了秦国三将帅后又因襄公母亲而释放,晋军主帅先轸“不顾而唾”的细节就表现出了他耿直急躁的性格。

三、《左传》语言艺术:

行人辞令和大夫辞令。

简洁生动,委婉有力,生动传神,“文典而美”,“语博而奥”。

叙述语言简练含蕴,词约义丰。

“中军、下军争舟,舟中指可掬也。

举例论述《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战国策》善于组织材料,结构安排合理适当。

在选材和结构上,多是围绕某人的游说,谋策,议论为中心来组织材料,结构篇章。

《战国策》的篇章长短不一,且短篇较多,结构的组织自然不如《左传》完整,但每篇都有一个论说或记叙的中心议题或事题。

《战国策》的一些优秀篇章,情节起伏曲折,结构比较完整,选材也体现着向中心人物集中的倾向,为纪传体的出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2.《战国策》长于叙事,长于描写,长于刻划人物性格。

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如追名逐利的苏秦,善于讽谏的邹忌,食客中的冯媛等。

《战国策主要也是靠人物言行的描写刻划性格和形象,其优秀篇章性格化的语言和传神的行为都表现得相当出色。

《战国策》的优秀篇章在叙事写人时,开始注意以完整细致,生动曲折的情节,来展示人物的形象和内在精神。

3.《战国策》的说理论事善于运用铺张,夸张,渲染的修辞手法,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比喻来增强生动性和说服力。

文章纵横驰聘,流畅明快,感情充沛,气势恢宏,体现了纵横家的语言特色。

《战国策》对后代散文和辞赋的发展及文风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概况

1、春秋至战国初为第一个时期,代表作有《论语》、《老子》《墨子》,特点为语录体,简单的言行记录,无完整篇章。

2、第二个时期为战国中期,代表作是《孟子》、《庄子》,论辩体,未完全摆脱语录体的影响,仍以对话为主。

但篇幅扩大,论题集中,开始向长篇议论方向发展,专题论文逐步形成。

3、战国后期为第三个时期,代表作为《荀子》、《韩非子》,发展水平为专题论文,形成了结构完整的论说文体制。

代表了说理散文的最高成就。

结合作品谈谈孟子散文的文学成就

1.孟子“好辩”,其散文善辩,具有雄辩的力量。

善于捕捉要害概念,把目标集中在论题上层层分析。

(如齐桓晋文之事中论“不能”与“不为”)能够对事理进行透辟的掌握和有力的逻辑论证。

2.注意论辩技巧,熟练运用类比推理,善设机巧,引人入彀。

如“罔顾左右而言他”。

如“文王之囿方七十里”,问题不在于大小,文王与人同乐,故七十里为小,而宣王仅四十里,然不与民同乐,设陷阱于国中,自然民犹以为大。

这是先扬后抑,欲擒故纵手法的运用。

3.气势浩然的散文风格。

感情充沛,气势雄健,富于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

(1)文以气为主,气盛则言宜。

气盛言宜,孟子内在修养上的浩然气概,是《孟子》气势充沛的根本原因。

(2)孟子至“养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至大至刚的“大丈夫之气”。

表现出孟子强烈的人格自尊、坚强的自信,对自己的理论具有充分信心的主体精神的体现。

4.注意形象性因素的运用,善用比喻和寓言。

比喻广泛丰富、恰切而自然,《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不为”与“不能”,“缘木求鱼”等等。

孟子还善于用寓言来说理,他的寓言不以故事情节取胜,而以描述生动见长。

如“齐人有一妻一妾”,“校人烹鱼”。

5.语言明白晓畅,不事雕琢。

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

它继承发展《论语》、《作传》等开创的新的书面语言形式,形成了一种新的精炼简约、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

可以说,后来通知我国两千多年的标准书面语,在《孟子》那里已经成熟了。

简述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如为论述题,请结合作品来答)

1.深奥的哲理和奇特的形象融为一体。

《庄子》散文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情节性很强的寓言故事来表明抽象的哲理,把文学和哲学融为一炉,是深邃的哲理显得形象具体,充满情趣。

2.超绝的想象和奇妙的意境高度和谐。

《庄子》散文形象丰富,构思奇特,夸张大胆,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刘熙载说庄子“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基本概括了他超凡脱俗的意想和荒怪的艺术特点。

3.真挚强烈的感情和自然瑰丽语言的统一。

《庄子》的语言艺术在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造语新奇,文辞富丽,生动传神,感情充沛,有浓厚的抒情色彩,旺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其基本语言艺术风格就是汪洋恣意,自由洒脱。

《荀子》散文的文学特点

《荀子》对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有所批评,又吸取百家学术的精华,融汇贯通,自成一家。

荀子的学说范围很广,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

《荀子》现存32篇,是其学说的集中体现。

这32篇绝大多数是说理散文。

荀子另有一篇《成相》辞和一篇《赋》,对汉赋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1、荀子的说理文擅长论辩。

其文章结构绵密严谨,论辩透辟,理论系统完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2、《荀子》大量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譬喻,深入浅出,生动巧妙地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理论浅显易懂。

如《劝学》几乎全为引类譬喻重叠而成。

3、其散文富于文采,大量运用排比句法,或以韵语描写、抒情、做强了气势,调协了音节,更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

《韩非子》的散文的艺术特点

1、峻峭犀利、凌厉无比的政论散文

《韩非子》中,其文多是针对现实问题而发,对战国时期的社会现实有冷峻的观察,其文,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所向披靡。

韩文中的长篇大论,如《显学》、写得波澜壮阔,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短篇辞旨简洁爽利。

《韩非子》以论辩的透彻,逻辑的严密,成为先秦说理散文论辩艺术的集大成者。

2、《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寓言是采用虚构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化来寄予某种事理的一种文学样式。

语言的本质在于比喻,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寓言是由比喻的修辞手法发展而来的,它是比喻的发展和高级状态。

其寓言特点为:

(1)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

(2)形象化地体现了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

(3)韩非寓言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

如“棘刺母猴”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跌宕生姿。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与《庄子》的有何异同?

1.《韩非子》使寓言故事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

《韩非子》与《庄子》的寓言故事都有很多,但《庄子》的寓言故事只是说理文的构成部分,并非是独立的文学体裁。

《韩非子》则开始有意识的搜集、整理、创作寓言,分门别类。

像《内储说》、《外储说》、《说林》等都是寓言故事专集。

2.风格不同。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很少有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故事传奇,《庄子》则奇幻玄虚,怪诞神奇。

3.改变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

如《韩非子》让自己笔下的孔子法家化,《庄子》使其道家化。

简述李斯《谏逐客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李斯的代表作品是《谏逐客书》,写在秦王政十年,即公元前237年。

当时秦王曾经下令驱逐从别的国家到秦国来的一些客卿、士人,李斯当时从楚入秦,也在被逐之列。

他对此事很不满,写了这篇《谏逐客书》,陈述如果秦王实行逐客令,其危害将是无穷的。

文章劝谏秦王要取消逐客令,要有气量容纳各国的人才。

李斯在这篇上书中,从“跨海内、制诸侯”、“成帝业”的远大政治目标出发,列举了历史上客籍人物对秦国的贡献,指出如果采取“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作法,那么就等于把武器借给敌人,把粮食送给强盗。

就是说人才外流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以至于必然导致秦政权的危亡。

《谏逐客书》中的对比很有特色,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列举秦国四君进用客卿之功,与秦王逐客对比

2、秦王喜好别国珍宝、美色、音乐、与排斥客卿对比

3、纳客之利与逐客之害对比

简要谈谈《谏逐客书》的艺术特色

(1)文章在艺术上排比铺陈,富于文采,写得很有说服力。

(2)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文风波澜起伏,宏放雄辩,有纵横家之风。

《过秦论》艺术特色:

1、对照手法。

然后笔锋陡转,极写陈涉领导的起义队伍力量虽小,而响应者很多,很快推翻秦朝,从而在鲜明的对照中得出秦亡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

这里铺张描写和对照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使全文雄辩滔滔,感情充沛,气势奔放,极具感染力。

2、赋法创作。

铺陈、夸张、排比、对仗、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形成了内在的韵律,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加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文章先对秦国自孝公以来逐渐强大的过程,特别是秦始皇时开始出现的显赫声势作了铺张描写和大力渲染。

与之相适应,该文语言音节铿锵,酣畅淋漓,于大致的整齐中,又见参差的韵致。

达到了得心应手,随心所欲的境界。

3、叙事说理。

不空发议论,注重用事实说话,在叙事中据叙事对象不同而有详略安排。

一系列事实强化了文章的气势,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简述《子虚》、《上林》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子虚赋》、《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赋中具有开拓意义和典范作用的成果。

作品虚构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幷通过他们讲述齐、楚和天子畋猎的状况,他们对此事的态度,结成作品的基本骨架。

《子虚赋》写楚臣子虚使于齐,讲述齐王畋猎之盛,而夸耀楚王游猎云梦的盛况。

乌有先生批评子虚“奢言淫乐”。

《上林赋》紧承上篇乌有先生的言论展开,写出亡是公对子虚、乌有乃至齐、楚诸侯的批评,幷通过渲染上林苑游猎之盛及天子对奢侈生活的反省,艺术地展现了汉代盛世景象,表明作者对游猎活动的态度、对人民的关心。

艺术上:

1、按时空顺序和以类相缀兼用的铺陈方式2、主客问答的结构方式与夸张笔法的融通。

3、句法灵活多变,句式长短不一。

作者用大量的三言排比句式描绘了天子的狩猎活动,在中国文学史上开风气之先。

《史记》一书的体例是怎样的?

《史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尤其是历史学文化做出的极其宝贵的贡献。

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本纪”除《秦本纪》外,叙述历代统治者帝王的政迹;“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述的联络和补充;“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他们分别叙述天文、立法、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世家”主要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历史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国君统治的历史。

《史记》就是通过五种不同的体例和他们之间的配合而构成了完整的体系。

它的记事,上自黄帝,下至武帝太初年间,全面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

司马迁是如何刻画项羽形象的?

1、选择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典型事件和细节。

如早年小事,如第二段的巨鹿之战关于项羽除伏章邯,解赵之围,均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威猛无畏和善于指挥的特征,为推翻秦朝作出巨大贡献。

(对待曹无伤的不同态度;张良曰: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曰:

“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

2、通过不同人物性格对比。

如与刘邦在鸿门宴上的明争暗斗,显示出项羽的有勇无谋,头脑简单,缺乏政治头脑,他不懂谋略,算不上是军事家,更称不上政治家,揭示出他只能败在刘邦手下。

垓下之战项羽夜饮不眠,慷慨悲歌,揭示人物矛盾和痛苦的内心世界。

项羽乌江自刎与汉军五分其体的行径形成强烈的对比,再现他的英雄本色。

3、通过一些具体场面的描写和渲染,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被围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态度:

司马迁对于项羽既有喜爱,又有惋惜,把他刻画成一个悲剧英雄。

4、作品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性,由于作者个人遭遇,对项羽是笔端含情,时露惋惜之情。

本文着重歌颂项羽英勇善战,同情其不幸的结局,人物的形象在本篇中得到了有所侧重然而突出鲜明的表现。

除了项羽外,还有:

两大集团的人物,汉有刘邦、张良、樊哙。

楚有项羽、项伯、范增。

每个人身上的文字都不多,但都个性鲜明,呼之欲出。

刘邦的形象是机敏善变。

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能听从别人的意见,委曲求全,逃避利害。

这是政治斗争中很必要的一种素质。

张良作为智囊人物,反应机敏。

他在突如其来的事件面前,从容不迫的策划了刘邦对付项羽的所有活动。

范增老谋深算,对天下的形势预见得非常清楚,对刘邦的真实意图也了解得非常清楚。

所以他几次三番举手中玉佩暗示项羽,在不奏效的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