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9921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docx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docx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专  业  物流管理       

    姓  名        

    准考证号          

    论文题目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         

       

 

2011年8月5日

 

论文评语:

 

论文建议成绩:

 

评审教师签名:

年月日

论文综合成绩:

 

答辩组长签名:

院系盖章:

年月日

学校自考办意见:

 

中文摘要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倡大生产大市场大消费,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的同时,创建我国的现代绿色物流,提倡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绿色壁垒逐渐兴起。

尤其是进入WTO后,我国的物流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将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外国物流企业将进入我国市场,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

这意味着未来的物流业将有一场激烈的竞争。

我国物流业加紧发展绿色物流,是应对未来挑战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的重要机遇。

笔者在此介绍发达国家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国内的差距,以引起业界的重视。

关键词:

现代物流,绿色物流,现状与差距

 

 

Abstract

InChina'ssocialistmarketeconomyandtopromotelarge-scaleproductionlargestconsumermassmarketandtheestablishmentofcorrespondingmodernlogisticsatthesametime,createagreenChina'smodernlogistics,promoteefficientenergy-saving,greenenvironmentalprotection,isnotonlynecessarybutalsourgent.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icglobalization,anumberoftraditionaltariffandnon-tariffbarriersgraduallyfadeout,thegradualriseofthegreenbarriers.Inparticular,enteringtheWTO,China'slogisticsindustry,afterareasonabletransitionperiod,willbecanceledmostforeignequityrestrictions,foreignlogisticsenterpriseswillenterChina'smarketisboundtohaveahugeimpactonthedomesticlogisticsenterprises.Thismeansthatthelogisticsindustryinthefuturetherewillbeafiercecompetition.China'slogisticsindustrytostepupthedevelopmentofgreenlogistics,istoaddressfuturechallengesandtheupperhandinthecompetitionanimportantopportunity.Indevelopedcountries,theauthordescribesthedevelopmentofgreenlogisticsstatusanddomesticgaps,toattractindustryattention.

Keywords:

modernlogistics,greenlogistics,presentsituationandgaps

 

2.2绿色物流的概念…………………………………………………………………………5

2.4绿色物流发展的意义7

3.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7

3.1绿色物流在美国的发展7

3.2绿色物流在欧洲的发展8

3.3绿色物流在日本的发展9

4.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9

4.1.思想认识障碍9

4.2.体制政策障碍10

6.绿色物流发展的必要性12

8.结束语17

9.参考文献18

 

1.绪论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倡大生产大市场大消费,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的同时,创建我国的现代绿色物流,提倡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绿色壁垒逐渐兴起。

尤其是进入WTO后,我国的物流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将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外国物流企业将进入我国市场,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

这意味着未来的物流业将有一场激烈的竞争。

我国物流业加紧发展绿色物流,是应对未来挑战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的重要机遇。

2.绿色物流的产生、概念、内容及意义

2.1绿色物流的产生

物流的迅猛发展给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非常巨大贡献,但物流业的发展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运输车辆的废气,噪音,资源浪费,交通堵塞等一系列不良的影响.还有诸如货物包装物之类的问题给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于是产生了绿色物流这一概念。

2.2绿色物流的概念

所谓绿色物流,是指在商品物流过程中减少对环境造成损害,实现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其目标是将环境管理导入物流业的各个系统,加强物流业中保管、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各个作业环节的环境管理和监督,有效遏止物流发展造成的污染和能源浪费。

具体说来,绿色物流的目标不同于一般的物流活动。

科学地讲,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当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下一代环境的维护以及资源的持续利用。

2.3.绿色物流的内容

【1】、集约资源。

这是绿色物流最本质的内容,也是发展物流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

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

【2】、绿色运输。

运输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是物流活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绿色运输是指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运输。

其实施途径主要包括:

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克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

【3】、绿色仓储。

绿色仓储要求仓库布局合理,以节约运输成本。

布局过于密集会增加运输的次数,从而增加资源消耗;布局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的效率,增加空载率。

仓库建设还应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考虑对所在地的环境影响。

【4】、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的的包装方式,包括包装材料的绿色化、包装方式的绿色化、包装作业过程的绿色化三个方面。

实施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

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设计折叠式包装以减少空载率、建立包装回用制度等。

【5】、绿色流通加工。

绿色流通加工是出于环保考虑的无污染的流通加工方式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总和。

实施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

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废料,与废弃物物流顺畅对接,降低废弃物污染及废弃物物流过程中的污染。

【6】、绿色信息搜集和管理。

物流不仅包括商品空间的转移,也包括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储存和利用。

绿色信息的搜集和管理是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战略的依据,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搜集、整理、储存各种绿色信息,并及时运用到物流管理中,促进物流的进一步绿色化。

2.4绿色物流发展的意义

【1】.企业应对竞争的需要

创建我国的现代绿色物流,提倡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绿色壁垒逐渐兴起。

尤其是加入WTO以后,国内物流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外国物流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

【2】.企业开拓市场的需要

在追求生态平衡的今天,经营者展现给我们的是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而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却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因此在发展物流的同时,要尽快提高认识,更新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发展绿色物流是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相联系,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保证社会实现良性循环。

3.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

3.1绿色物流在美国的发展

美国经济高度发达,也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业的国家之一。

美国政府推行自由经济政策,其物流业务数量巨大,且异常频繁,因而就决定了美国对绿色物流的更大关注。

美国政府在物流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不断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确立以现代物流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其近景远景目标十分明确。

一般企业在实际物流活动中,对物流的运输、配送、包装等方面应用诸多的先进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EDI)、准时制生产(JIT)、配送规划、绿色包装等,为物流活动的绿色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3.2绿色物流在欧洲的发展

欧洲是引进“物流”概念较早的地区之一,而且也是较早将现代技术用于物流管理,提高物流绿色化的先锋。

欧洲最近提出一项整体运输安全计划,目的是监控船舶运行状态。

通过测量船舶的运动、船体的变形情况和海水的状况,就可以提供足够的信息,避免发生事故,或者是在事故发生之后,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这一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尽量避免或者减少海洋运输对环境的污染。

欧洲的运输与物流业组织——欧洲货代组织(FFE)也很重视绿色物流的推进和发展,对运输、装卸、管理过程制订出相应的绿色标准,加强政府和企业协会对绿色物流的引导和规划作用,同时鼓励企业运用绿色物流的全新理念来经营物流活动,加大对绿色物流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对运输规划进行研究,积极开发和试验绿色包装材料等。

3.3绿色物流在日本的发展

日本自1956年从美国全面引进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后,把物流行业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生命线的日本,从一开始就没有忽视物流绿色化的重要意义,除了在传统的防止交通事故、抑制道路沿线的噪音和振动等问题方面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和控制作用外,还非凡出台了一些实施绿色物流的具体目标值。

另外为解决地球的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各种社会问题,日本政府与物流业界在控制污染排放方面,积极实施在干线运输方面推动模式转换和干线共同运行系统的建构,在都市内的运送方面推动共同配送系统的建构以及节省能源行驶等。

4.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业的起步较晚,绿色物流还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绿色物流的服务水平和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家在绿色物流的观念上、政策上以及技术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4.1.思想认识障碍

全社会绿色物流理念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各级政府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企业片面追求局部效应和短期经济效益,忽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效应。

4.2.体制政策障碍

我国物流业传统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多头管理、分段管理体制,造成物流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物流体系内在联系被人为分割,严重制约物流体系的整体统筹与规划,影响各种物流服务的协调发展,妨碍物流社会化、集约化进程,导致物流资源的严重浪费。

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目前我国在绿色物流产业政策方面还缺少相应的扶持政策,各种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

5.我国绿色物流与国外的差距

进入21世纪,物流行业必将把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放在发展的首位,建立全新的从生产到废弃全过程效率化的、信息流与物质流循环化的绿色物流系统。

目前,世界上各国都在尽力把绿色物流的推广作为物流业发展的重点,积极开展绿色环保物流的专项技术研究促进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和开发,进行回收物流的理论和实践研讨,以及积极出台相应的绿色物流政策和法规,努力为物流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我国物流业的起步较晚,绿色物流还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熟悉还非常有限,在绿色物流的服务水平和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家在绿色物流的观念上、政策上以及技术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5.1.观念上的差距

一方面,领导和政府的观念仍未转变,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

部分政府领导对物流的推进尚且放任自流,仅有物流的思想而没有绿色化的概念,还缺乏发展的前瞻性,与时代的步伐存在差距。

另一方面,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域外物流绿色经营消费理念仍非常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几乎为零。

经营者展现给我们的是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而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谁也未有足够的重视和关心。

因此在发展物流的同时,要尽快提高熟悉,更新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和面向绿色物流的未来。

5.2.政策性的差距

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因为如此,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而且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做好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建设。

由于物流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系统过多,而这些部门又都自成体系,独立运作,各做各的规划,各搞各的设计,各建各的物流基地或中心,导致物流行业的无序发展,造成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也为以后物流运作上的环保问题增加了过多的负担。

因此,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的局限,按照大流通、绿色化的思路来进行全国的物流规划整体设计,是我国发展物流在政策性问题上必须正视的大事情。

5.3.技术上的差距

绿色物流的要害所在,不仅依靠物流绿色思想的建立,物流政策的制订和遵循,更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把握和应用。

而我们的物流技术和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如我国的物流业还没有什么规模,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没有很好的规划,存在物流行业内部的无序发展和无序竞争状态,对环保造成很大的压力;在机械化方面,物流机械化的程度和先进性与绿色物流要求还有距离;物流材料的使用上,与绿色物流倡导的可重用性、可降解性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另外,在物流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环节上,绿色物流更是无从谈起。

6.绿色物流发展的必要性

6.1绿色物流适应了世界社会发展的潮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环境壁垒逐渐兴起,为此,ISO14000成为众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ISO14000的两个基本思想就是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它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最小。

而国外物流企业起步早,物流经营管理水平相当完善,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

进入WTO后,我国物流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发展绿色物流将是其理性选择。

6.2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绿色物流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

绿色制造是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指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方式制造绿色产品,是一种生产行为。

绿色消费是以消费者为主体的消费行为。

三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6.3绿色物流是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

专家分析认为,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储运、装卸、分装、二次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

因此,物流专业化无疑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

绿色物流强调的是:

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

绿色物流不仅是一般物流成本的降低,更重视的是绿色化和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少污染。

6.4绿色物流还有利于企业取得新的竞争优势

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使企业为了持续发展,必须积极解决经济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改变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产方式,建立并完善绿色物流体系,通过绿色物流来追求高于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优势。

7.绿色物流的发展趋势与管理

7.1绿色物流的发展趋势

绿色物流,是融入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物流活动。

通过改革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环节,绿色物流可以达到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的目的。

【1】绿色物流从诞生起就不仅是为了环保

绿色物流从诞生到现在,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历史。

与传统物流相比,绿色物流还很“年轻”。

回溯绿色物流的发展史可以发现,诱使绿色物流发展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环境问题广受关注。

自上世纪70年代始,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几乎融入到社会经济的每一个领域中。

这其中也包括环境问题对物流行业的影响,绿色物流应运而生。

因此,一些专家学者建议把环境问题作为物流规划的一个影响因素,成为绿色物流的雏形。

此后,绿色物流从运输逐渐扩展到包装、仓储等活动中,逐渐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和体系。

另一个原因是物流市场不断拓展。

从传统物流到现代物流,物流市场在不断地扩张和发展。

“逆向物流”由此诞生。

逆向物流可以减少资源消耗、控制有害废弃物的污染,因此也属于绿色物流的范畴。

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立法限制物流的环境影响。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提出发展循环型经济的目标,积极扶持逆向物流的发展。

【2】绿色物流暗合物流本质属性――资源最有效利用

物流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是绿色的。

美国管理学派认为,物流是“有效率、有效益”的过程,而物流管理是“高效和经济”的手段。

不容置疑,物流的目的是提高效率,而提高效率的目的是压缩成本。

成本压缩创造了物流业的利润空间,即我们所熟知的“第三利润源”。

因此,物流的本质就是通过集约、优化各种资源,提高流通效率、压缩流通成本。

这个过程同时也节约了资源消耗、提高了资源效率,简而言之就是一个节能环保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是物流的本色。

7.2.绿色物流的管理

【1】绿色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的原材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的好坏优劣直接决定着最终产成品的性能,所以要实施绿色物流还要从源头上加以控制。

因此在绿色供应物流中有必要增加供应商选择和评价的环境指标,即要对供应商的环境绩效进行考察。

【2】绿色生产管理

绿色生产又包括绿色原材料的供应、绿色设计与制造以及绿色包装。

绿色产品的生产首先要求构成产品的原材料具有绿色特性,绿色原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环境友好性;不加任何涂镀,废弃后能自然分解并能为自然界吸收的材料:

易加工且加工中无污染或污染最小;易回收、易处理、可重用的材料,并尽量减少材料的种类,这样有利于原材料的循环使用。

绿色设计要求面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即在概念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产品在制造、销售、使用及报废后对环境的影响,使得在产品再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可拆卸、易收回,不产生毒副作用及保证产生最少的废弃物。

绿色制造则追求两个目标,即通过可再生资源、二次能源的利用及节能降耗措施缓解资源枯竭,实施持续利用:

减少废料和污染物的生成排放,提高工业品在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与环境的相容程度,降低整个生产活动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风险,最终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

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其特点是材料最省,废弃最少且节约资源和能源;易于回收利用和再循环;包装材料可自然降解并且降解周期短;包装材料对人的身体和生态无害。

绿色包装要求提供包装服务的物流企业进行绿色包装改造。

包装是在商品输送或储存过程中,为保证商品的价值和形态而从事的物流活动。

【3】绿色运输管理

交通运输工具的大量能源消耗;运输过程中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产生噪音污染;运输易燃、易爆、化学品等危险原材料或产品可能引起的爆炸、泄露等事故。

都会对环境造成很到的影响。

因此构建企业绿色物流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1)合理配置配送中心,制定配送计划,提高运输效率以降低货损量和货运量。

共同配送统一集货、统一送货可以明显地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拥挤状况,可以提高市内货物运输效率,减少空载率;有利于提高配送服务水平,使企业库存水平大大降低,甚至实现“零”库存,降低物流成本。

(2)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

联合一贯制运输是指以件杂货为对象,以单元装载系统为媒介,有效地巧妙组合各种运输工具,从发货方到收货方始终保持单元货物状态而进行的系统化运输方式。

通过运输方式的转换可削减总行车量,包括转向铁路、海上和航空运输。

联合一贯制运输是物流现代化的支柱之一。

(3)评价运输者的环境绩效,有专门运输企业使用专门运输工具负责危险品的运输,并制定应急保护措施。

8.结束语

由此可见,我国的绿色物流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物流绿色化对我们来说,还有相当漫长的一段路途。

如今世界上的一些大的物流公司进入中国,跨国物流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由于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故必须要加快物流的绿色化建设,物流企业必须加快调整和整合,如若不然,就会失去竞争力,一旦国外在物流业的绿色化上设置准入壁垒,我国稚嫩的物流业就将遭受巨大打击。

可以说,发展绿色物流是参与全球物流业竞争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汉民,严新,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现代物流标准体系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2:

23-25

【2】汪本强,江可申,又一次社会大工—浅谈物流经济出现【J】,物流科技,2003.6:

78-80

【3】汤世强,吕运福,我国现代物流配送发展研究【J】,徐州建筑技术学报,2003.6:

65-67

【4】刘妍,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第三方物流经济意义分析【J】,价值工程,2003,1:

45-47

【5】陆宏平,关于我国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思考【J】,新物流,2003,26:

89-91

【6】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02

(2):

107-176.

【7】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杨永恒,王永贵,尹齐琪:

浅析第三方物流的战略动机及其选择模型。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4)

【9】郝聚民:

第三方物流。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10】李亚琦:

供应链协调管理下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策略研究。

江苏商论,2007(9)

【11】刘旭:

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价值分析。

交通企业管理,2007

【12】董千,李国强,江红:

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