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50443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2、角色集:

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

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我们称之为“角色集” 。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这就构成了角色集。

  

3、社会:

就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4、社会运行:

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表现为社会各要素之间、各个层次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各方面功能的发挥。

     

  5、社会互动:

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6、符号:

符号就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例如:

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等都是符号,它是一种意愿标志。

      

  7、集合行为:

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

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帕克认为,集合行为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

      

  8、初级群体:

所谓初级群体又称为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它的成员相互熟悉、了解,是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9、群体凝聚力:

又称为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吸引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之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10、社会组织:

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

一是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组织,它是相对于初级群体而言的次级群体,又称为正式社会组织。

它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形成的社会团体。

      

  11、组织管理:

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活动效率,这种效率除了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之外,还有赖于组织自身的管理。

     

  12、社会地位:

在这里,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就叫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个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

        13、社会流动:

所谓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

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

      

  14、社区: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15、社会变迁:

是指一切社会制度(包括社会的根本制度和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人的环境以及道德、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时尚等一切社会现象的突发的、急剧的变化,或演进的、缓慢的变化,都叫做社会变迁。

      

  16、社会现代化:

是指一个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一般指社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逐步脱离传统社会的发展过程。

        17、社会保障:

顾名思义就是社会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社会保障最基本的涵义是,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通过政府授权以现金、物质、服务等形式向因精神和胜利的残疾、年老力衰、以外伤亡、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旨在维持他们最基本和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

也有的国家和地区在此基础上再提供一些面向全体公民的福利设施、服务和物质资助。

   

  18、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

是指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推敲或社会结构与环境失调而影响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 

社会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即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20 社会学:

就是研究人与社会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1 基本社会化:

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22 社区发展:

城乡基层社区中的社区居民依靠社区自身的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23 社会流动:

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移动。

 24 社会问题:

是指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推敲或社会结构与环境失调而影响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 

25 问卷调查:

是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26 社会:

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7 组织:

就是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 28 农村社区:

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们为主体构成的同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29 偏差行为:

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

 

30 社会化:

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 

31 社会互动:

就是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 32 社会制度:

就是基于一定的价值标准而设立和形成的一套相对稳定的、模式化的,被人们习惯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体系。

 

33 城市的郊区化:

是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由城市的中心向城市边缘的郊区迁移和发展的过程。

 

34 社会现代化:

是现时代社会变迁的新形式,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它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全面性发展过程。

35 社会关系:

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政治社会化:

是个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

 

36 社会网络:

是经过各种媒介,通过社会互动所形成的个人之间的复杂联系网 37 家庭制度:

是关于家庭的性质,形式,关系,功能,权利和义务的一整套规范体系。

 

38 制度化控制:

是指按照一整套条文规定,有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

 

39 人力资源:

是指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体现了包含在人体内的生产能力。

 

40 行为社会化:

是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型塑造自身行为的过程。

 41 利益群体:

一般是指在社会利益体系中,具有相同的利益地位,有着共同的利害与需求,共同的境遇与命运的群体。

 42 社区纵向格局:

是指一个社区的各种社会单位和子系统与外部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体现了地方社区与大社会的联系。

 43 结构性流动:

是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方面的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

 

44 习俗:

是指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

 

45 家庭生命周期:

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一定的家庭从产生到消亡的生命过程。

 

46 政治制度:

是国家权力如何产生、如何行使和有关权力结构的规定,由国家颁布并强制执行的,用以约束社会成员和群体活动的规范体系。

 

47 社区建设:

就是以人们日常居住和生活的基层社区为载体,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社区与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合作,来建立一个和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城市管理制度和社会化服务网络相互适应的社区支持系统。

 

48 垂直流动:

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层机构中跨级界限的位置移动。

 

49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实质上就是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

 

50 恐怖主义:

是亚国家组织或秘密团体对非战斗目标发起的有预谋的,有政治目的的,通常故意影响视听的暴力行为。

 

51 集镇社区:

是一种介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的中间形态,是联接两者的桥梁,是一种由农村向城市过渡的社区形式。

 52 教育制度:

是社会的启导,延续和发展制度,是社会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传授知识与科学,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规范体系及组织机构的总和。

 群体:

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情感交流的集体。

 

53 参与观察:

是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的一种观察方法。

 

54 可持续发展:

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

 

55 社会化的生物因素:

是指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

 

56 家庭:

是由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

 57 城市社区:

是指以人事各种非农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的共同体。

 

58 文化丛集:

功能上互相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它们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一个文化丛集。

 

59 再社会化:

也称重新社会化,是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60 参照群体:

是指被某一群体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试图效法的群体。

 经济制度:

是社会用以限制、调节或促进人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行为的社会规范体系,是关于生产要素的分配,产品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制度。

 

61 水平流动:

是指社会成员在同一等级的不同位置之间的横向移动,这种流动不会造成人们社会等级序列地位的改变。

 

62 文化采借:

是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从,融入本文化的过程。

 

63 竞争:

是指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它是社会互动的一种普遍可见的方式。

 

64 社会控制:

主要指对偏差行为给予惩处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1简述战后欧洲社会学发展的特点:

 

     

  二、问答题:

   

  1、为什么同龄群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答案:

所谓同龄群体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

儿童和青少年刚刚步入群体之中,受到同龄人趋同的兴趣、爱好的吸引,以及想获得同龄群体的认同的心理影响,使这个群体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个群体的人们来于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价值观念,因此,影响力不容忽视。

   

  在同龄群体中,儿童感受到一些不同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新的东西。

首先,在同龄群体中的大多数活动不是由某种权威事先为他安排好的,他可以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交往,这可以大大提高自身的独立意识,学会灵活地扮演多种社会角色,增加人际交往和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

其次,个体在同龄群体中接受大量亚文化的影响,形成较为明晰的亚文化意识。

     2、简述社会化的意义。

   

  答案:

可以从两个方面谈人的社会化的意义。

(1)从个人角度来看,首先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

因为,人需要社会化,学习社会生活技能,了解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社会各种制度、习俗传统等行为规范,以获得社会成员的资格,适应社会生活,在社会中生存发展。

其次,继续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须的途径。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总是处于变迁之中,这种社会变迁会造成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发生相应的变化,使人们无所适从,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紧张,严重的甚至影响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人需要继续社会化,以便于重新适应变化和发展了的社会。

(2)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人类社会运行及人类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因为,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社会就不能维持其正常的运行;如果没有社会化,社会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一致性,共同的社会目标也就无法实现;没有社会化,社会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续和发展下去。

社会的发展规律是这样的,新的一代总是从上一代人那里接受社会文化。

   

  3、简述角色失调与社会运行发展的关系。

   

  答案:

人们在角色扮演中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像社会的运行常会产生不协调一样,在社会的角色扮演中也常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到失败,这就是角色的失调。

角色失调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与社会运行发展相互影响:

(1)角色冲突。

 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或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角色冲突会妨碍或破坏社会运行中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应该尽力避免。

它会影响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

(2)角色不清。

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种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个角色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这往往体现在社会运行发展的急剧变迁过程中,因为新的角色、新的职业出现,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权利义务要求,角色承担者不知如何是好,影响社会角色行为。

这体现出社会运行对角色失调的影响。

(3)角色中断和角色失败。

 前者是指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后者是指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

它们的发生即可能是个人原因,也可能是社会原因,但最终都会影响到社会的正常运行。

社会角色在社会互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系到社会的运行状态,是我们应该了解、关注的问题。

     4、什么是社会学?

   

  答案: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社会学的概念解释有很多种,在对这些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之后,我们发现社会学有这样一个特点:

即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有着自身的结构特征和运行特征,始终存在着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关系与作用。

而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其社会关系与社会行为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社会运行和发展中如何形成相互之间的和谐,以及影响、制约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因素为何,就成为社会学研究的目标对象。

为此,我们给社会学作出了这样的界定: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的社会科学。

我们可以把定义观点浓缩为五个字:

即“社会运行论”。

 

    5、社会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

人类社会一经形成就要发挥其作用,这种作用我们称为社会功能。

社会的基本功能有以下方面:

(1)整合的功能。

在同一社会中,不同的社会关系、社会群体、社会内外的文化、体制等多方面都有可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矛盾,社会整合功能就是发挥着协调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问题与矛盾,使社会出现协调运行和良性发展的局面。

(2)交流的功能。

人类创造了语言、文字、符号等交往的工具,使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群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成为可能。

社会为人类的交往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场所和规范,为人类互动提供了条件并使其合理地进行。

(3)导向的功能。

任何社会都会有一整套行为规范,如:

道德、法律等,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规定和指导人们的思想、行为的方向。

(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一代代的更替,而社会却是长存的。

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会通过社会而得到积累和发展。

     6、简述抽样的方法。

   

  答案:

抽样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非随机抽样,另一种是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是按照概率原理进行的,在研究方法内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被选中,因此,能够控制抽样的误差。

非随机抽样是不按照概率原理进行抽样,无法知道样本分布的情况和代表性,它是根据调查者自己的判断或偶然遇到的调查对象进行抽样,然后对样本进行调查。

该方法简便易行,省时省力,只是无法知道总体的规模,无法判断样本的代表性。

有这种方法调查的结果,只能作为研究整体的参考,不能把样本调查的结论推及总体,有局限性。

研究者多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7、阐述当前我国青少年社会化失误所产生的犯罪现象的原因。

   

  答案:

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社会病态,主要源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在这种特定的环境和背景下不一定都会犯罪,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可能有出现社会化过程失当的人。

现在和将来,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面临着一些不利于他们社会化的条件和因素:

例如:

1、转型期,尚未理顺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社会规范体系,会影响或干扰他们的心理成长和思想成长。

象现在许多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过分强调自我,个性,(在思想、行为、利益分配等方面,我行我素)而忽略了与社会、与群体、与他人的相互协调,造成矛盾或冲突。

2、当前的社会转型,面临着政治、经济的改革,观念的冲突、规范的冲突不可避免,这对于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少年的成长也是十分不利的(例如,一段时间,青少年的理想和追求出现误区,忽略人生的远大理想,以为金钱至上。

追求短期效应,个人利益至上)。

3、我国目前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活的贫穷与欲望的上升,成为影响社会犯罪率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据调查,我国现在,犯罪年龄趋于小化,犯罪手段更趋于恶劣、残忍。

十几岁的孩子,可以因为一个足球把人杀死。

十几岁的孩子就可以形成很有组织的犯罪团伙,等等,这些事实不得不让人们深思。

因此,社会的转型必然会影响到正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少年,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否则,我们可能会因为社会的转型而牺牲一代人,这是一个惨重的代价。

   

  8、什么是代差?

结合实际阐述代差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答案:

代差也有人称为代沟,是指两代人之间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别。

从社会学意义上理解,代差反映的是在两代人生活的这个时代里,整个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变化速度和程度,也反映出两代人在社会化各阶段上的差异。

整个社会系统变化越迅速、越深刻,那么两代人在各自的社会化中所形成的个人信念、个性、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等的差异也就越大、越宽。

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系统正在经历着急剧而深刻的整体性的结构变化,同时带动社会的规范体系、价值标准、行为方式也发生令人惊心触目的变化。

这一切导致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新、老两代人之间的思想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等方面的差异对立和冲突。

一个社会如果对此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的话,就不能有意识地加以调适,必然造成亲子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甚至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引起种种社会问题。

对其加以解决,以避免造成更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就必须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首先,我们认识到代差在各个时代、各个社会中是客观存在的。

因为社会是发展的,有发展就有变化,有变化,就有差异。

其次,对代差的性质要做具体的分析。

不能一概否定老的、旧的、传统的,要客观、理性的分析、理解。

第三,不同社会、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不同的代差状况也要采取不同对策。

如何控制或引导由代差引发的问题或矛盾,最终要以能否达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为基准。

因此,我们要正视它的存在,充分认识到它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9、你认为成功的角色扮演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为什么?

  答案:

社会上没有一个人是不承担一些社会角色的。

当他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时,就会去承担这个角色,并按照这个角色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这就是我们说的角色扮演。

一个成功的角色扮演者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社会角色的确定。

   

  在角色扮演中,首要的任务是角色确定,也就是说,我是谁,我在社会中到底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

如果搞不清楚我是谁,我在社会中到底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的话,那么你就不可能去扮演好这个角色。

每个人在社会中随时都面临着这个问题,即我是谁?

角色确定不当,就会出现角色扮演的失误。

其表现为不能胜任角色、不能承担合适的角色、选择了不适当的角色等。

     

(2)社会角色的表现。

   

  人们在确定了所要担当的角色后,直接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把这个角色表现出来。

这需要如下一系列环节:

首先,道具、布景的设计、安排对角色的成功表现起着重要作用;其次,一个成功的角色要有合适的衣着、仪表和言谈举止;最后,角色的台前、台后表现要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相互配合。

     (3)社会角色的扮演   

  以上都是从静态角度来说的,而一个成功的角色扮演还表现在一个动态的过程。

角色扮演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是对角色的期望。

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首先遇到的是社会或他人对这个角色的期待。

只有较好地把握住角色的期待,才能按照角色期待扮演好这个角色。

其次是对角色的领悟。

人们对角色的扮演虽然受社会期望的影响,但是在更大程度上是他们自己对角色的认识、理解,即对角色的领悟。

只有充分理解好自己的角色,对于一个角色扮演的评判标准,以社会的评判为准的,而不以个人的评判为准,才能很好地扮演这一角色。

最后,对角色的实践。

对角色的实践是角色领悟的进一步发展,是在个人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角色。

在很多情况下,对角色的领悟与实践是一致的。

在角色实践中,也常常出现角色的建设,就是在一些没有预料的情况下,角色扮演者灵活地创造出了适时的角色扮演,这是在社会转型、变化发展中需要的一种角色扮演,有助于角色的成功扮演。

 

10、社会运行条件对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答案:

(1)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表现为社会各要素之间、各个层次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各方面功能的发

挥。

   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的运行。

纵向运行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表现为社会的延续、变异、中断等不同的运行轨迹。

 横向运行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社会诸系统的7相互作用。

表现为在社会整体中,社会各要素、各系统的区别是相对的,它们相互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叉、渗透。

同时,这些要素、系统之间还有着相互的制约与影响,存在着相互的促进和转化关系。

这就是我们的现实复杂的社会体系。

协调横向间的关系,最终达成社会的良性运行。

   

  人类社会一般说来,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即社会的良性运行、社会的中性运行、社会的恶性运行;与之相对应的是协调发展、模糊发展和畸形发展。

   

  

(2)社会运行主要有如下几个条件:

   

  一是人口条件。

它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

人口条件包括:

人口的数量是否适度、人口的质量如何、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口的聚集密度等因素。

人口条件直接关系社会的运行:

人口过多,就会导致就业问题、吃饭问题;人口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社会问题增加,例如,老年社会,如何解决老年人,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会产生社会的不安定,犯罪率上升等问题;人口质量偏低,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文化素质、体能素质等;以及人口发展与生产发展的适当比例关系,人口数量与生产资料的数量相互关系等,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阻碍的作用。

   

  二是生态环境条件。

生态环境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

生态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貌和各种自然资源。

人类要依赖与自然环境,不同的自然环境能起到加速或阻碍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

因此,人类与其所生存的环境能否协调发展,能否合理的利用、开发、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关系到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

这也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关注的人类生存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三是经济条件。

它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

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如何,生产方式怎样,是否有较为完善的、合理的经济运行体制与秩序,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社会的公平,以及社会发展。

例如,我国目前,经济体制的转换,怎样迅速地建立起有序的经济秩序,完善经济分配体系,缩小社会成员间的贫富差距,提高社会成员的满意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运行和发展问题。

   

  四是政治条件。

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建国以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