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50548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

1.世界及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状况。

2.我国主要可再生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3.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

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措施

内容

开源

修筑水库

开渠引水

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

废水处理再利用

海水淡化

人工降雨

节流

农业

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

工业

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

2.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1)开发水源:

科学地修坝蓄水、修渠调水、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水。

(2)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3)采取全面节水措施:

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保护水资源,节约生活用水。

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1)基本国策:

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具体措施

2.土地退化的防治

(1)概念:

土地退化是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2)表现

①土壤侵蚀、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②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

③涝渍、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3)防治

①原则:

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

②具体措施:

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牧业措施。

1.可再生资源是不断更新再生的,可以不断加大开发力度进行持续利用。

(×)

2.由于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

(√)

3.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

4.能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B)

A.改造不稳定径流    B.跨流域调水

C.大量抽取地下水D.排干湖泊和沼泽

5.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我国解决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主要措施的是(A)

A.海水淡化B.开发水源

C.进行生态环境建设D.采取全面节水措施

6.下列现象的发生能对耕地造成直接危害的是(D)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水土流失 ③赤潮 ④沙尘暴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知识点一

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主要措施

[问题探究]

读教材P49图3.17,探究下列问题。

 

(1)常见的灌溉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滴灌和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灌溉系统中灌溉效率最低的为__________,所需费用最高的是________。

(3)今后应大力发展哪些灌溉系统?

答案:

(1)重力流动式灌溉 旋转式喷灌

(2)重力流动式灌溉 滴灌

(3)滴灌、旋转式喷灌。

[总结深化]

1.世界淡水紧缺的解决措施

2.我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我国在解决水资源问题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工作。

例如,降低单位产值的用水消耗,对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等。

为逐步达到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目标,还需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主要措施

具体措施

开发水源

修坝蓄水、修渠调水、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

进行生态

环境建设

退田还湖

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环境对水的涵蓄能力,全面改变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的现象

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

采取全面

节水措施

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依法)

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农业节水)

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工业节水)

加强宣传,节约生活用水(生活节水)

[对点演练]

永兴岛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2.1km2。

永兴岛是西沙、南沙、东沙、中沙四个群岛的军事、政治中心,是海南省三沙市政府驻地。

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是困扰永兴岛发展的重要因素。

读图,完成1~2题。

1.永兴岛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水不易存储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降水时空分布不均D.气候炎热,蒸发强烈

2.永兴岛为解决淡水不足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海水淡化 ②节约用水 ③收集雨水 ④人工降水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

1.A 2.A 第1题,永兴岛位于南海中,且面积较小,河流较少,所以降落到地表的水大部分流入海洋中。

第2题,永兴岛本身降水丰富,不需要采取人工降水。

3.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中,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世界有许多地区因水而引发冲突,其中最典型的是________地区。

(2)世界上唯一的城市岛国是________(填图上数字代号),该国位于________气候区,它被列为最缺水国家之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海所处的地理纬度虽然与许多最缺水国家相近,但以水资源数量而言,上海并不缺水,这主要是由于上海地区受________环流的影响。

然而现在上海却已成为________性缺水城市。

解决上海的水资源问题,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海水淡化

B.大力开采地下水

C.将取水口从黄浦江移至长江

D.防治水体污染,改善长江、太湖来水的水质

E.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解析:

(1)题,通过阅读地图并根据图例,分析出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绝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由于这些地区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受下沉气流控制)和东北信风带(东北信风来自内陆)的控制下,气候干旱,其中中东地区(或西亚、北非)的水资源最为短缺,这里常常为争夺水资源而产生冲突。

(2)题,新加坡在马来半岛南面,是世界上唯一的城市岛国,在图中位于④的位置。

新加坡由于在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以上升气流为主,终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

但由于新加坡经济发达,地狭人稠,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量大,大部分淡水要从马来西亚引进,所以水资源并不充足。

第(3)题,上海由于在30°N附近的大陆东岸,东临世界上最大的洋——太平洋,受到季风环流影响,降水丰富,但上海地区的淡水污染严重,属于水质性缺水的城市,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因地制宜,目前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取水口从黄浦江移至长江;②防治水污染,改善长江、太湖来水的水质;③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而海水淡化成本太高,目前暂不可能。

如果大力开采地下水,则会引起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

答案:

(1)干旱少雨 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受下沉气流控制)和东北信风带(来自内陆)的控制下,气候干旱 中东(西亚或北非) 

(2)④ 热带雨林 经济发达,地狭人稠,工农业用水量大 (3)季风 水质 CDE

知识点二

土地退化及其防治

[问题探究]

读教材P53图3.18,探究下列问题。

 

(1)坡地的植被可以保持________、涵养________、净化________、调节________,为生物提供________,把不稳定的地表径流转化为稳定的地下径流,稳定________,减少水患。

落叶还可提高________,树木可以减少大雨对________的侵蚀。

(2)坡地毁林后,________、水土流失加剧,会引发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侵蚀带来的泥沙会________河道、水库,引发下游________灾害,农田受淹、被淤。

(3)在山坡地,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防止土壤侵蚀?

答案:

(1)水土 水源 空气 气候 栖息地 水流 土壤肥力 土壤

(2)土壤侵蚀 滑坡 泥石流 淤积 洪涝

(3)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修筑水平梯田等。

[总结深化]

土地退化

的概念

是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表现

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发生了不利的变化

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盐渍化

涝渍、污染造成土壤质量下降

防治措施

生物措施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栽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建立“防、治、用”相结合体系,将防治工作与消除贫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使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工程

措施

水利工程:

修建水库、灌渠等

水土保持工程:

修梯田、淤地坝等

农牧

业措

施 

突出农田基本建设,采用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如等高耕作,施用有机肥料,适时耕作,发展舍饲养畜,种植牧草等

[拓展延伸] 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不同

(1)西北地区:

以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为主。

(2)北方地区:

以不合理的灌溉引起的盐渍化和土壤侵蚀为主。

(3)南方地区:

以土壤侵蚀和污染造成的土地质量下降为主。

(4)青藏地区:

以寒漠化(两极、高山或高原等寒冷气候下的荒漠)为主。

[对点演练]

下表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读表完成1~2题。

年代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

度/(km2/a)

1560

2100

24600

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合理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解析:

1.D 2.C 第1题,我国土地沙化速度加快主要是人为原因(破坏植被等)导致西北地区生态恶化,而自然因素影响相对较小。

第2题,A项会加剧土地沙化程度;B项可在相对较为湿润的地区发展,但对整个干旱区而言,也会加大环境压力;D项不现实。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不同年份耕地面积统计表(单位:

千公顷)。

年份

全国耕地面积

年内减少面积

A

B

农业结构调整

灾毁

1999

129205.5

394.6

205.3

134.7

107.1

2001

127615.8

590.7

163.7

30.6

108.3

2003

123392.2

2237.3

229.1

50.4

364.1

2005

122082.7

390.4

138.7

53.5

12.3

 材料二 我国每年因灾害毁损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各省。

灾损耕地严重的省份也是开荒面积最多的地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5。

(1)据统计,2005年我国东部耕地减少面积占全国耕地年内减少面积的2/3。

那么,导致这一结果的前两位原因A、B分别是什么?

针对耕地资源锐减的突出问题,东部地区应采取怎样的对策?

(2)材料二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3)山东省是人口大省,而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面对现实,应采取哪些措施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解析:

(1)题,据表即可得出生态退耕和建设用地是导致东部耕地减少的两大主要原因;对于耕地应加强管理和保护,节约用地。

(2)题,材料说明不合理的垦荒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第(3)题,山东省应该采取科学种田、改造中低产田、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等措施。

答案:

(1)A是生态退耕,B是建设用地。

对策:

节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2)灾毁引发开垦荒地;在生态脆弱地区,过度开垦荒地会造成土地退化,甚至灾毁。

(3)改造中低产田;改进灌溉技术;增加科技投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等。

由于世界人口持续增长,经济持续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世界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

有必要通过开源和节流措施逐步解决缺水问题。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不属于开源措施的是(  )

A.海水淡化       B.修筑水库

C.改进灌溉技术D.人工降雨

2.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我国解决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主要措施的是(  )

A.海水淡化B.开发水源

C.进行生态环境建设D.采取全面节水措施

解析:

1.C 2.A 开源是开辟水源,主要包括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人工降雨等,改进灌溉技术属于节流措施。

因为现有技术条件下成本太高,实施海水淡化不是我国解决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主要措施。

读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2000年)表,回答3~4题。

  地区

内容  

世界平均

中国平均

河西走廊

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

海河流域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30%

20%

92%

79%

80%

95%

3.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可利用量均高于世界平均值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

4.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

A.降水总量少B.降水年际变化大

C.浪费更严重D.水资源需求量大

解析:

3.C 4.D 第3题,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可利用量小,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为华北海河流域;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所以C正确。

第4题,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海河流域工农业发达,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

5.下列关于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中,属于农牧业措施的是(  )

A.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B.施用有机肥料,适时耕作

C.修梯田、淤地坝

D.修建水库、灌渠等

解析:

选B A项属于生物措施,B项属于农牧业措施,C项属于工程措施中的水土保持工程,D项属于工程措施中的水利工程。

6.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不同土地退化类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区域土地退化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A.石漠化B.草地退化

C.沙漠化D.土地污染

(2)试分析乙区域相对于丙区域土地退化更为严重的人为原因。

(3)从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c区域土地加速退化的原因。

(4)土地退化将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土地资源,恢复土地生产力?

解析:

(1)题,由图可知,a区域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土地退化的方式主要有草地退化和沙漠化。

(2)题,乙区域位于内陆,大陆性更强一些,自然生态环境更脆弱,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植被破坏等都可能成为土地退化的原因。

第(3)题,设问的限定词很明确,答题时一定要把握好关键词。

第(4)题,防治或减轻土地退化的措施主要有科学利用和管理土地资源;改善农田环境;合理调整农业布局;提高科技水平;增施有机肥等。

答案:

(1)B C

(2)地表植被破坏(砍伐森林、滥砍滥伐、过度樵采等);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陡坡开荒、过度开垦、过度耕种、不合理扩大耕地面积等)。

(3)地形:

地处丘陵山地;气候:

降水丰富(夏季多暴雨),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活动:

人口稠密,过垦。

(4)科学利用和管理土地资源;改善农田环境;合理调整农业布局(农业结构);提高科技水平;增施有机肥。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海绵城市(如图所示)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地区中,适宜建设海绵城市的是(  )

A.塔里木盆地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

2.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

①增强城市供水能力 ②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③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④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1.C 2.A 第1题,华北平原人口数量多,密度大,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但水资源不足影响到了产业的发展。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大。

故华北平原的城市最适宜建设海绵城市,选择C项。

塔里木盆地降水量小,主要补给形式是冰雪融水补给;内蒙古高原降水量少,地广人稀。

第2题,“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地表径流,加强蓄水能力,促进雨水资源利用,缓解城市内涝。

水贫困测度,简单而言即对水贫困程度的测算。

如图为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  )

A.总体看,西北重于东南B.由南向北逐渐加重

C.由东向西逐渐减轻D.与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4.造成贵州省成为高水贫困地区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候B.植被

C.地貌D.土壤

解析:

3.A 4.C 第3题,通过读图,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总体上看,西北重于东南,A正确;南方重庆、贵州和海南属于高水贫困地区,其余程度较轻,因此B和C错误;水贫困程度不仅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还与年降水总量、蒸发量等因素相关,D错误。

第4题,贵州属于喀斯特地貌,下渗严重,地表水不易储存,造成高度水贫困。

下图表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的对比。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

A.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耕地

B.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

C.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

D.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

6.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

A.耕地后备不足B.水资源浪费严重

C.人均土地面积少D.缺水问题突出

解析:

5.A 6.D 第5题,我国南、北方的自然环境对比,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且南北差异大,对应a;北方土地多,耕地多,南方人口多,但差异较小。

第6题,结合前面分析,由于北方水少,耕地多,农业用水量大,容易造成水资源短缺,缺水问题突出。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读图,回答7~8题。

7.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D.过度养殖

8.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出路在于(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解析:

7.A 8.D 第7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分析地形结构与农业用地结构的关系。

由左图可知,该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对应的农业用地应为林果业,但右图中显示此地种植业比重过大,林业、牧业比重偏小,即存在过度开垦的现象。

第8题,丘陵地区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A选项,大牧场放牧业适宜在地广人稀的草原地区发展;B选项,该地种植业比重过大,不应继续扩大种植业面积;C选项,该地人口压力大,若全面封山育林,尽管可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但会降低经济效益。

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不仅能使土地生产力不断恢复,而且能使土地永续利用。

据此回答9~10题。

9.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方面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整治土地,提高单产;后者应退耕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组是(  )

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

B.黄淮海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

C.长江三角洲和黄淮海平原

D.江南丘陵和太湖平原

10.下列行为违背科学发展观的有(  )

①占用基本农田,种植经济林和果树,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②在低湿涝洼地挖鱼塘,筑台田,充分利用水土资源

③城市开发规模盲目扩大

④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生物工程防护体系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9.B 10.C 第9题,塔里木盆地与江南丘陵不适合通过大规模整治土地提高单产;长江三角洲耕地质量高;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面积比例高,应整治土地、提高耕地质量;鄂尔多斯高原应退耕还牧,以维护生态平衡。

第10题,基本农田是肥力高、质量好的耕地,不能占用;城市开发区的建设也要本着少占农田或不占农田的原则进行,必须适度开发。

二、综合题(共50分)

11.香港人口700多万(2015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香港面积1104km2,岛上最长河流深圳河不足30km。

下图示意香港岛和附近地区以及香港的气候资料。

读图完成问题。

(18分)

(1)简述香港的气候特征,并分析香港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

(9分)

(2)请你为香港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9分)

解析:

(1)题,香港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

岛屿上水资源短缺,主要与岛屿面积、地形等自然因素导致河流短小,以及生活生产用水量大有关。

(2)题,解决缺水问题要从开源、节流、治污三方面考虑。

答案:

(1)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主要原因:

香港面积小,河流短小,陆地上储存淡水的条件差;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①从广东调水。

广东省高温多雨,淡水资源丰富;两地区相邻,输送淡水成本低。

②废水(污水)回收利用。

香港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③海水淡化。

香港经济比较发达,临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6分)

材料一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23亿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095公顷,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

近几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600多万公顷。

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1/3。

材料二 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

(1)我国耕地面积比重小的根本原因为__________。

(2分)

(2)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6分)

(3)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8分)

解析:

(1)题,我国耕地面积比重小的原因可从我国的土地构成方面寻找答案。

(2)题,引起耕地面积减少的直接原因可从材料二得出,但引起土地减少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口的不断膨胀。

第(3)题,可从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以及退耕还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角度分析。

答案:

(1)我国山地多,平原少

(2)人口不断膨胀;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耕地;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造成土地退化;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造成土地减少等。

(3)退耕还草,有利于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退耕还林,有利于在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退耕还湖和沼泽,有利于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和径流量,使水循环活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16分)

材料一 泉,是济南的灵魂。

济南老城是泉文化精华的载体,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涌出,汇为河流湖泊,在泉涌密集处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人在石上走,清泉石下流”的旖旎风光。

材料二 济南市区地下水位和泉水流量的动态曲线与降水量、开采量的关系图。

(1)描述泉涌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4分)

(2)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