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名家示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0717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名家示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名家示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名家示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名家示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名家示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名家示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名家示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名家示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名家示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名家示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名家示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名家示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名家示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名家示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名家示范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名家示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名家示范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名家示范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名家示范教案

诗词曲五首

【知识目标】

1.了解诗词曲的有关知识,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大意。

【能力目标】

1.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地去诵读,注重学生的自主感悟,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2.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以联想、想象,理解诗句含义,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德育目标】

1.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

2.理解作品的内容与思想,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1.知人论世,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作品主旨,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以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

第1课时 《十五从军征》

一、导入新课

以乐府诗导入。

(乐府是古代朝廷中管理音乐的机构,负责采集民间的诗歌,后来就把采集的诗歌也叫做乐府。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也是一首乐府诗《十五从军征》。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从军征”,被征到军队里打仗)

2.是谁“十五从军征”呢?

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请同学们自己结合注释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通诗句。

3.谁来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课件出示诗歌)

4.指明学生再读,评价。

(课件出示有节奏的诗)(强调: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5.齐读。

6.交流。

(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大意。

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

三、品读鉴赏

1.诗歌的主人翁是谁?

从哪一句话可以知道?

(生接读: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他服了多少年的兵役?

(65年。

)在汉朝,男子二十三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五十六岁止)如遇战争。

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

2.他在回家过程中,心情有哪些变化?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2.学生自主品读,再同桌交流。

3.集体交流。

(课件出示诗句)

预设:

(1)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喜)

(2)想象他曾经的家是怎样的?

(3)他见到的景又是怎样的?

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由远及近)“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凄凉)(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他为国征战六十五载却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不幸遭遇和惨痛心情,而他的不幸与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进静默、暗湿、冰冷的坟墓的亲人们相比,他又是“幸运者”了。

看到这一切老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也看不到熟悉的亲人,感受不到热闹的家园了。

我65年思念的家啊,竟成了——

我65年苦苦期盼的家啊,竟成了——

我65年魂牵梦萦的家啊,竟成了——

65年的思念,65年的期盼,就这样化作了满目苍凉。

然而65年前,我离开家时,我的家并不是这样的啊。

而现在呢,一切都已经荡然无存,不复存在了。

苦苦思盼的亲人成了荒野枯骨,曾经热闹的家园也是一片荒凉破败,这真是久而不归,归而不见啊。

这番荒凉的景象,怎不让人悲伤难过呢!

(板书:

悲)

5.在这样的一个家中,80岁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这样的饭菜,吃起来是什么味儿呀?

结合刚读的句子来谈。

他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里的痛苦。

6.“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谁?

看到了什么呢?

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

他“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家中已了无亲人,只有荒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

(板书:

泣)

7.揭示悲剧原因。

8.小结白描手法。

齐读诗歌。

四、总结拓展

同学们,这首诗,让我们从一个老兵的从军和回家的经历中看到了不合理的兵役制度、战争给一个老兵、一个家庭所带来的深重灾难。

那么,是不是只有一个老兵、一个家庭承担着这种有家归不得,等到归时却又无家可归的痛苦?

(联系写作背景)(不是,不仅仅只有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表现了比个人不幸更深广的全体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

第2课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导入新课

雪,洁白美丽,或轻舞、或纷扬,给我们的生活增姿添彩,所以,它历来都是人们吟咏、描绘的对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咏雪的唐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希望这首诗能让我们在盛夏感受到丝丝凉爽。

二、介绍作者

岑参(715—770),南阳(今河南南阳)人。

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

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

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

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

三、诵读,整理感知

1.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学生反复诵读诗歌。

2.学生再读诗歌。

要求体会古代诗歌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特点和方法,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勾勒出一幅塞北雪景图,品味一份浓浓离别情。

3.诗句分析

诗起首四句写野外雪景。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写边塞风狂雪早。

“卷”“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

“即”写作者的惊奇之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为千古传诵的咏雪佳句。

以梨花喻雪十分新奇,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

接下来四句写室内苦寒。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由帐外转入帐内,点点雪花飘落进来,浸湿罗幕;穿着狐裘盖着锦衾也不觉暖,奇寒难忍。

而将军都护这样的勇猛边将,也是“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铁甲也冷得穿不上。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

放眼雪原,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望天空,阴云密布。

“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以上描绘了“瀚海雪景图”,作者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意志的感情融于其中。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描写饯别的情景。

此句扣题,写出送别宴上的热闹情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酒宴散,送客出辕门。

茫茫雪原中一杆红旗,奇异而美丽的画面。

天气奇寒,劲吹的北风翻不动坠有厚重冰凌的红旗,更显出一个“寒”字来。

最后四句写分手的情景。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依依不舍。

路遥远,风雪猛,难行走,惜别、担忧之意交织于胸。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望不见远去的朋友,仍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足迹。

结尾两句,寓情于景,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的是“风雪送客图”。

四、结语

南朝的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别”岂只是“黯然销魂”?

用心去比较,你会发现“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全诗以“雪”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塞外风雪送客图。

写雪,既有大处落笔,又有细节勾勒。

为“送别”做了很好的衬托和铺垫,抒发出作者因为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第3课时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一、导入新课

我们前面赏析过宋词中豪放一派苏轼的词风,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宋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让我们一起走近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来看看同为豪放派,他的词风和苏轼有什么不同?

二、识人知境

自由说说对辛弃疾的了解和南宋时期的社会背景。

1.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

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2.背景:

辛弃疾身处南宋偏安的时代。

当朝主和,只思自保,不积极抗争,收复国土已渺无希望。

辛是主战派,一生积极从事抗金事业,但无法施展抱负。

京口,今江苏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

宋开禧元年,当时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便写下了这首词。

三、品词析情

全词以三问、三答构成,问答贯穿全文,以此理解词的内容。

1.一问:

“何处望神州?

”答曰:

“满眼风光北固楼。

思考:

为何而问?

问答中的弦外之音你能读懂吗?

(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

何处望神州?

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己有了!

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2.二问:

“千古兴亡多少事?

”答曰: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思考:

二问何事?

问答中抒发了怎样的情?

(这是更进一步的质疑。

京口一带千百年来发生过多少事情?

兴亡之变该有多少?

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问句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不胜感慨,充满感伤之情。

3.第三问:

“天下英雄谁敌手?

”答曰:

“曹刘。

思考:

三问为何由孙仲谋而发?

如何理解“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

(异乎寻常的第三次发问,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雄姿,谁配称他的敌手呢?

只有曹操和刘备。

委婉地暗示了对朝廷的不满。

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也是对懦弱庸碌的掌权者与主和派的严正斥责。

说说作者想借此词表达怎样的情感。

1.上阕写景:

望神州、北固楼、长江流。

(在历史上京口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触景伤情,这“怀”里还有作者那挥之不去的对中原故土不能收回而念念不忘的忧伤,这份“怀”是“为国伤怀”的怀。

2.下阕怀古:

万兜鍪、战未休、孙仲谋。

(孙权曾在此建功立业。

这句话隐含着当朝不如当时的东吴孙权,并寄希望于下一代。

这一愿望代表了南宋子民的呼声,也是对懦弱庸碌的掌权者与主和派的严正交流。

这里的“怀”是壮志难酬的不甘心,是“怀才不遇”的感怀。

小结:

感慨兴衰、赞美孙权、讽刺当朝。

今天,读罢辛弃疾的这首词,我想你一定对辛弃疾有了更深的了解,你一定读到了作者对当朝的不满、对失地难收的忧伤以及壮志难酬的不甘心。

四、回顾品鉴

说说这首词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一是把借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起来。

二是融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

三是巧设三问三答,层次极为分明。

五、拓展提升

自读辛弃疾同时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一下,两首词在内容、风格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第4课时 《过零丁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他们浩然正气,舍生取义,大家能想起他们的名字及故事吗?

(生回答:

虎门销烟林则徐,抗倭英雄戚继光,抗金英雄岳飞,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大家知道的知识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英雄文天祥写的《过零丁洋》,用心聆听他的爱国心曲。

二、资料助读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年伟大的民族英雄和诗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他20岁时考中进士第一名,官至右丞相。

元军南下时,文天祥代表宋朝与元人谈判被扣,后来逃脱出来,一再起兵抗元。

兵败被俘,始终拒绝元人的威胁利诱,最后从容就义。

《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当时,元军统帅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

这首诗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

三、学习诗歌

(一)划节奏读诗歌

1.过渡: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一遍这首诗,注意朗读的节奏,读准字音。

板书:

干戈 寥落 飘絮 惶恐

2.请一位同学范读,注意节奏。

3.师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

(二)了解诗歌情感

分小组讨论交流,布置任务:

1.本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事?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写了什么内容?

3.颈联是如何巧妙地借地名写心情的?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生展示交流:

1.过渡:

请同学们细读这首诗,品味其中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

2.师读首联: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然后思考:

本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事?

哪两个词语写出了这两件事给作者的感受?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明确:

写了作者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做官、国家起兵抗元这两件事。

“辛苦”“寥落”。

作者辛辛苦苦奋斗,却没有改变南宋王朝的命运。

小结:

起兵抗元之后,文天祥竭尽全力,苦苦支撑,可是国家却危在旦夕,自己也身陷敌手。

想到这些,作者不禁悲伤!

了解了这些,大家再读首联,应该怎样读?

——凄楚(请一男生朗读)

3.过渡: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用了哪两个词语来抒情?

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这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

“飘絮”“浮萍”。

大家见过柳絮吗?

什么是柳絮?

诗人为什么说山河破碎像风中柳絮呢?

有一句诗说:

“漂泊浮萍本无根。

”浮萍飘在水面上,而它的水中部分是没有根的,这是形容人四处漂泊没有依靠的意思,文天祥为什么把自己比作漂浮不定的浮萍呢?

预设:

因为文天祥被俘之后,就像无根的浮萍一样不能主宰自己的方向

小结:

文天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一次被扣,两次被俘,数次自杀未成。

如今部下将士牺牲,亲人被元军俘获,自己孤零一人,岂不就像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

师:

这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

国破家亡的悲哀。

师:

作者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用怎样的语气和语调才能读出这种情感呢?

明确:

语调低沉,语速要慢。

(请1-2生朗读)

4.师:

找学生读颈联。

读出感情。

师:

颈联中出现了两处地名,分别是什么?

诗人在这两个地方分别经历了什么?

颈联是如何巧妙地借地名写心情的?

明确:

惶恐滩、零丁洋。

兵败后从惶恐滩头撤退。

被押解到零丁洋。

“说惶恐”“叹零丁”里面的“惶恐”和“零丁”也是指地名吗?

“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那还指什么?

预设:

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诗人忠贞报国,却眼看大好河山沦入敌手,心中的悲愤难以形容。

师:

请大家朗读,读出这种“悲愤”!

(师请一名学生读)

5.师:

虽然国家的命运已经不能挽回,面对敌人的逼迫,文天祥宁死也不屈服,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尾联!

(师生齐读尾联)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

师:

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

明确:

由悲愤转为激昂,高亢。

(生再次齐读尾联)

师:

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出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感。

(一生读,全场掌声)

小结:

这慷慨激昂的两句诗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献身!

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

(齐读)

第5课时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复习引入新课

回忆学过的小令(散曲)并有感情地诵读: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元代另一位散曲家张养浩的代表作品《山坡羊·潼关怀古》,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课件出示课题)

指名说出“山坡羊”与“潼关怀古”分别是这首曲的什么,并介绍“怀古”:

为咏史诗的一种形式,一般为缅怀古迹,有感而发,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

二、明确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小令;

2.理解这首小令的内容与思想;

3.体会作者曲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从不同的角度赏析其中的名句。

三、作者及背景介绍

1.文学常识:

曲是元代新兴的一种文学体裁。

曲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

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

《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2.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

官至礼部尚书。

以直言敢谏著称。

弃官归隐后,因关中大旱,被召为陕西行台中丞,治旱救灾,积劳成疾而死。

3.作品背景:

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这首小令是他在赴任途中写的。

他凭吊古迹,用“山坡羊”的曲调共写了九首曲子。

这组小令,总主题是吊古伤今,同情人民的苦难。

山坡羊:

曲牌名;潼关怀古:

题目。

四、朗读感知,了解大意

1.听课文示范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读、齐读。

五、研读理解大意

1.结合注释研读小令,理解这首小令的大意;

2.教师指导点拨,翻译理解小令大意;

大意:

群山延绵起伏,正如聚会在一起一样,关下波涛滚滚,像咆哮怒吼,在通往潼关的路上,关外有黄河,关内有华山,形势十分险要。

远望西都长安,内心思绪起伏,一路上看到不少秦汉时代的遗迹,引起无限的伤感。

那成千上万的宫殿,如今都化作了尘土。

无论是哪个朝代的兴起,受苦的仍是百姓;无论是哪个王朝的灭亡,受苦的还是百姓。

六、品读理解赏析

1.出示学习提纲:

(1)把这首散曲划分为三个层次,概括各层大意。

(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运用了什么修辞与表现手法?

(3)作者为何“意踌躇”且“伤心”?

(4)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5)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学生汇报,师点拨:

(1)第一层(前3句),写潼关险要雄伟的形势。

第二层(中间4句),写由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焦土之事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第三层(后4句),指出历代王朝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

(2)以动写静、拟人手法。

“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

“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3)作者遥望古都长安,思绪万千,曾经的辉煌,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

(4)总写作者的感慨(主旨)。

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劳苦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

对偶,使句式更加整齐,深化了文章中心。

(5)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劳苦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

3.小结:

这首散曲揭示了一个什么历史规律?

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4.名句赏析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炼字角度赏析)

“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黄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

这两句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从内容与主旨角度赏析)

“亡,百姓苦”的意思是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发,民不聊生;“兴,百姓苦”的原因是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

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宫室,劳役繁重,百姓就受尽了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深刻而警策,揭示了一个历史规律:

不论朝代“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

七、课后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小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