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学方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95368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三首》教学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诗三首》教学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诗三首》教学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古诗三首》教学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三首》教学方案.docx

《《古诗三首》教学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三首》教学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诗三首》教学方案.docx

《古诗三首》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

这三首古诗,分别写了春天和夏天的景物,给人以美的享受。

  园不值是宋朝诗人叶绍翁的作品。

写诗人去友人园中观赏春色,主人不在,但看见一枝红杏伸出墙来,想像满园春色感到快慰。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

诗人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西湖的景色。

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

写了诗人可能与友人林子方夜宿净慈寺,于是再次放眼饱览西湖美景。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应怜、小扣、潋滟、空蒙、相宜、毕竟、映日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能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用自己的话表达。

  二、能力训练点:

  1、初步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2、指导学生想像诗中意境有感情地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休验诗意及古诗的节奏、韵律。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丰富学生情感。

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以前同学们读过不少古诗,我们课本中的古诗大多写景抒情的,今天,我们再学习三首。

板书:

古诗三首

  二、指导自学学习《游园不值》

  1、了解作者,让学生说。

  (叶绍翁,南宋处州龙泉人,是位很有名的大诗人。

有的资料说他流落江湖,浪迹荒村,无官无职,了解农村的生活,擅长写七言绝句。

  2、学生自学古诗。

  3、教师点拔:

  A、弄清古今词意的不同。

  (让学生说,然后教师补充)游,游玩。

不值,没有遇到。

怜,爱惜。

扉,柴门。

应,大概。

  B、调整词序。

  应怜屐齿印苍苔调换为应怜苍苔屐齿印。

  C、补充主语。

  4、品读:

  A、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B、想像意境,体验情感。

  要点:

一切美好向上的、生机勃勃的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关不住的。

  C、有感情地朗读。

  三、巩固练习。

  这首诗先写做了什么?

后写看见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总结学习《游园不值》的方法:

  1、你是怎样学习古诗《游园不值》的?

  2、学习方法:

想像意境,体验情感;有语气地读,表达自己的

  情感;自我感悟、体验,同学间讨论交流。

  3、用这种方法学习第二首、第三首古诗。

  二、点拔、提示参考

  1、介绍作者:

苏轼,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杨万里,南宋时期江西吉水人。

  2、解释字词句。

  饮,饮酒。

潋滟,小波荡漾的样子。

空蒙,水气迷蒙。

  欲,想要。

  宜,好的。

毕竟,到底。

接天,一望无际。

别样,特别。

映日,在阳光的映照下。

  3、品读。

  A、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B、想像意境,体验情感。

  《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人抓住了西湖“水光”与“天色”在晴天和雨天时的不同景象进行了形象地描绘。

读后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诱人的西湖美景。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此诗与众不同,上联抒情,下联写景。

  诗中描写的正是六月,正是莲藕花叶的极盛期。

因此触目皆是荷叶,一碧万倾。

  4、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

这三首诗分别描写了季节的景物?

表达的共同感情是什么?

读要体现出什么感受?

  四、巩固练习:

根据诗句画景物: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可出墙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