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3828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36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6页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6页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6页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6页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6页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6页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6页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6页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6页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6页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6页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6页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6页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6页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6页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市生态农业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项目建设业主

第三章项目区概况及规划

第四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五章项目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述

第六章建设方案

第七章建设内容及规模

第八章建设条件

第十章工程建设管理方案

第十一章招标方案

第十二章环境保护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十四章综合效益分析

第十五章财务评价

第十六章风险分析及对策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XX市农业生态经济园建设

二、项目性质:

新农村建设

三、项目地点:

位于XX市南区,北起塘汛三江大道,南至塘汛大桥,西起绵州大道,东至涪江边.规划区总面积3.53平方公里。

四、项目背景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重视“三农”问题一贯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部署,为未来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全局关系重大,对农村影响深远。

二OO六年九月三十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意见》(川办发[2006]39号)。

文件指出,四川省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全省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配套完善村庄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群众居住舒适房、饮用干净水、行走平坦路、使用卫生厕、燃用清洁能源,逐步实现街院洁挣、村庄绿化、道路通畅、通讯便捷的新面貌,促进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意见》也提出了四川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需要坚持的四项项原则:

规划先行,有序推进;产、比支撑,持续发展:

政府引导,农民为主;团地制宜,突出特色。

为了确保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意见》指出各地要多方筹措资金,建土长效投入机制,将村庄规划和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政府投入。

省政府将加大对村庄规划和村庄治理工作的指导并将有关工作经费纳入相关部门的预算。

XX市计划经过未来几年的努力,全市农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经开区计划建设的农业生态经济园项目,正是“十一五”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和农业建设、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成XX农民新村示范区、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做优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点内容。

五、项目法人概况

(一)单位名称:

XX三江开发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二)法定地址:

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绵州大道北段13号

(三)法定代表人:

郭旭东

(四)注册资金:

(人民币)15000万元

(五)公司性质:

国有独资有限公司。

六、可研报告的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

(一)可研报告的主要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国

2、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中国(XX)科技城建设的意见(川委办[2007]38号):

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XX)科技城管理机构组建方案》和《赋予中国(XX)科技城的经济管理权限》的通知》(川办函[2007]332号):

4、XX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成立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设机构及编制等问题的通知(绵编发[2000)59号);

5、XX三江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简介;

6、“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7、业主营业执照:

8、其它相关附件。

(二)可研报告研究范围

我公司受业主的委托,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方案、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环境保扩、工程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财务评估等。

七、可研报告概要及主要结论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2、项目的建设是以园养园,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的体现;

3、项目的建设能够彻底改善该区域农民的生活、生产环境,确保致富增收。

(二)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农民新村建设、道路工程(含路灯、路牌标识、交通标志等)、污雨水管网工程、道路绿化工:

程等,供水、电力、通讯、天然气等管网按规划要求随道路工程建设同步实施。

1、农户拆迁、安置补偿和新村建设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显示,本项目实施拆迁共涉及三河、洪恩、中心三个村,建设范围内道路建设面积827.4585亩,按亩搭户应拆迁567户1590人,安置点占地614.75亩,按亩搭户拆迁425户1190人,共计占地1442.2亩,需拆迁、安置资金27374.9万元

2、道路工程

规划15-50米道路31条,总长22932米,道路总面积628139平方米。

本项目预计施工进度:

1、2008年2月底,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资金筹措等前期准备工作。

2、2008年3月至6月,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范围内拆迁及农民新村建设。

3、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施工并通过竣工验收,陆续投入使用,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1962.78万元,其中: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9613.21万元,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61.32万元,预备费769.05万元,贷款利息619.20万元。

2、资金来源

根据测算,本项目总投资为11962.78万元,资金筹措方案如下:

(1)业主自筹

在建设期间,政府城建资金及土地收益安排3962.78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占总投资的33%。

(2)申请银行贷款

拟申请银行贷款8000万元,占总投资的67%。

贷款期限为5年期,贷款到位开始计息并按季结息,从第二年开始偿还贷款本金,4年分10次(半年一次还本)等额还完本金并结清利息。

第五年(即2012年)还完贷款本金及利息。

贷款利率按四川省农业发展银行5年期基准贷款利率7.74%。

按季计息。

3、资金使用计划

本项目资金使用和筹措计划按工程进度当年到位,满足建设要求。

实施项目工程投资自筹银行贷款

第1年11962.78万元3962.78万元8000万元

(五)项目区地块价值预测

通过对配置土地基础设施的完善,变生地为熟地,通过拍卖取得增值收益。

预计出让期从2009年开始,按4年完成。

为了遵循经济评价审慎原则,本项目区工业用地按28万/亩计算(工业基准地价)。

用以补充XX市纳溪区财政增强财政还款能力。

(六)还款资金来源及计划

1、还贷资金来源

本项目的还贷资金为XX市纳溪区财政将本项目的还贷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2、还贷计划

(1)贷款的偿还时间安排

所有贷款于2013年12月底还清。

贷款期限分别为5年,贷款从2008年起至2012年12月底止;

(2)贷款的偿还方式

贷款到位每季度付息一次,第二年开始返还本金和利息,贷款本金分10次等额偿还,每半年一次还本。

(3)财政补贴归还贷款的安全性

1、XX市纳溪区财政每年用于城建的资金近五年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

按每年%的比例递增,预测到2015年,区财政当年用于城建的资金万元。

(见下表1、表2和表3)

表1:

XX市纳溪区财政2002——2006年全区财政收支状况单位:

万元

2、XX市纳溪区财政每年用于城建的资金近五年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按平均每年%的比例递增,预测到2015年,区本级财政每年用于城建的资金万元。

表4:

2002—2006年XX市纳溪区本级财政收支状况单位,万元

3、财政基金支出按比例也有很大一部分进入到基本建设投资里面。

另外在还款期内项目区内可用于转让的土地共1000亩,按28万元/每亩计算,可得土出让收入总额为28000万元,这些资金也能确保市财政按期还款。

(七)结论

1、本项目将促进XX市纳溪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本项目的建设,必将改善该区域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促进XX市纳溪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还将带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解决大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2、项目的建设条件基本具备

项目的建设已列为XX市纳溪区委、区政府的重要目标任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资金筹措方案已基本落实,在技术上和工程建设方面没有大的制约因素,施工条件较好,项目建设条件已经基本具备,项目是可行的。

3、项目完全具有偿还贷款能力

XX市纳溪区财政从2009年开始,将归还银行贷款纳入财政预算,以确保贷款按期偿还。

该项目建成后,共有1000亩建设用地分4年等面积转让,共计获得土地出让金28000万元,将大幅度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进而增加用于本项目建设的专项财政支出。

第二章项目建设业主

一、组织机构

XX三江开发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经XX市人民政府批准,由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出资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2007年3月还被XX市授予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授权依法行使国有财产和经营管理职责机构公司以“诚信、务实、创新、竞争、高效”的经营理念和“依法经营、互利互惠、共谋发展”的企业形象,大力投入开发区建设项目的开发与经营活动公司严格按照先进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制定公司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执行国家有关税收制度,依法向国家交纳税收。

截止目前,公司资产总额为99616万元,利润总额为1078.6万元。

公司按《公司法》设立了董事会,董事会对经开区管委会负责,是XX三江开发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决定公司的年度经营计划、投资方案、利润分配及内部管理机构设置等。

二、人力资源配置

公司现有职工46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4人,占总人数的74%,中高级管理人员)5人,其它职称的技术人员6人。

公司董事会由郭旭东、郭颖实、吴贵元、熊小枫、邓猛5人组成,郭旭东担任董事长,郭颖实担任副董事长、总经理,管培林担任监事会主席。

 

第三章项目区概况及规划

一、区位

XX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

地理坐标为:

东经103°45′—105°43′,北纬30°42′—33°03′。

东邻广元市的青川县、剑阁县和南充市的南部县、西充县;南接遂宁市的射洪县;西界德阳市的罗江县、中江县、绵竹县;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的文县接壤。

二、XX经济技术开发区简况

XX经济技术开发区是XX市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又是相以独立的规划工业园区,在XX科技城的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

1、2006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经营良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产,达到60户,工业总产值实现33.8亿元,增长45.31%;工业增加值实现11.8亿元,增长49%。

2、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2006年8月8日,长虹工业园、韩国工业园建设顺利启动;12月日日PDP和空调压缩机项目由前期的准备阶段转入工程建设和各项基础配套建设阶段地;宏发电声、福特继电器等一批长虹配套企业产能进一步提高,实现产值近2亿元。

国虹手机发展迅猛,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华晨瑞安、利尔化学、天晨生物、天听纸业技改扩能有序进行;匹川美丰新征地扩能项目有新进展;多方力争川西北气矿项目落户该区。

3、现代农村经济实现新突破。

坚持以城带乡,积极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充分依托葡露食品、雪宝乳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产品深加工产业;努力搞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大力发展订单蔬菜业,壮大养殖业,新增贵丰食品、陆银饲料等4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06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3715万元,同比人均增加405元。

三、项目区规划

XX市农业生态经济园是经开区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集中区域,位于XX市南区,片区用地隶属经济技术开发区塘汛街道办所辖中心村、洪恩村,范围为北起塘汛三江大道,南至塘汛大桥,西起绵州大道,东至涪江边,规划区总面积3.53平方公里。

(一)园区内现状

该园区内已建成以雪宝乳业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以天晨甘油为代表的农产品为原料的新型生物产业,以利尔化学、美丰化工为代表的农业化工产业。

现在该园区内己落户生产的涉农企业已达十余家,日普、西普两家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签订投资切议,项目用地拆迁工作已完成,已办理土地使用证,现正在做开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园区内己建成道路4.5公里,东西向的塘汛三江大道、南北向的涪中路、塘汛二环路共同构成了一部分道路网络。

该道路网络区域内主要分布了已落户原南郊工业园的招商引资企业。

(二)产业规划

在农业生态经济园建设方面,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精细化工产业,极力扶持雪宝乳业、天诚甘油、西普、日普等项目的发展,大力推进美丰化工园建设,使其生产能力由现在的4亿提高到2010年的25亿,使农业生态产业园成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的特色产业化示范区,到2010年,全行业工业产值达到50亿元。

四、项目区定位

中国(XX)科技城党工委、管委会和经开区管委会拟通过该项目的建设,使该区域内的农户统一居住,安排农民新村及配套设施建设,把农业生态经济园农民新村建成XX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彻底改变该区域农民的生活、生产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第四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区现状

项目区位于XX市南区,三江库区下游。

北起塘汛三江大道,南至塘汛大桥,西起绵州大道,东至涪江边.规划区总面积3,53平方公里。

园区内已建成道路4.5公里,东西向的塘汛三江大道、南北向的涪中路、塘汛二环路共同构成了一部分道路网络。

该道路网络区域内主要分布了已落户原南郊工业园的招商引资企业,以雪宝乳业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以天晨甘油为代表的农产品为原料的新型生物产业。

现在该区域内己落户生产的涉农企业已达十余家,日普、西普两家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签订投资切议,计划年内入驻园区。

该项目区内现有三个村(居)十七个社(组)2511尸,人口4641人。

人均不是0.3亩地,大多外出打工。

项目区内农产多分散居住,卫生条件、生活配套设施较差,急需改善。

该区域地处XX市城乡结合部,目前的杂、乱、脏情况严重影响了XX的整体形象。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的建设有利干促进经开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做今年“三农“工作,要以加快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告改革。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

我区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也要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关政策。

本项目通过修建农民新村,完善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战略,必将促进区域内的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目标。

(二)项目建设是环境保护的需要

由于该区域没有排雨、污水系统,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涪江,导致涪江河水污染。

建设农业生态经济园,将在全区域内形成完善的排雨、污水管闷,使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扩。

(三)项目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需要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也是全面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现的要求。

把促进当地建设发展与加快农村建设发展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增长与加快社会发展、环境建设结合起来,把当地加快发展与农村地区跨越式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以城带乡的发展格局。

我区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农业生态经济园,其日的就是彻底改善该区域内农民的生活环境,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

农民新村建成后,房屋的出租,必将给失地农民带来较大收益。

农业生态经济园建成后,引进大批的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可以为失地农民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能够极大的提高农民收益。

企业入驻生产后所需的配套服务也为失地农民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这些有利条件都能确保农民的稳步增收,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将会显著改善。

(四)项目建设是彻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升XX形象的需要

目前该区域农产绝大部分未通自来水和天然气,生活配套设施差。

通过建设农业生态经济园项目,把散居农民全部实施拆迁,重新在统—区域划地重建农民新村,同时完善新村水、电、气、道路和排污等配套基础设施,彻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另外该项目建成后,该区域将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功能分区,居住、商业、绿化、涉农企业将摆放在不同的区域,确保该区域的整齐有序,有力提升XX形象。

综上,本项目的建设不但是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快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促进XX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同时,也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失地农民就业,提高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项目区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第五章项目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述

一、规划区现状概况

(一)位置及范围

位于XX市南区,北起塘汛三江大道,南至塘汛大桥,西起绵州大道,东至涪江边,规划区总面积3.53平方公里。

(二)用地现状

1、用地分析

规划区用地西面靠山,东临涪江,属开发区,地势较为平坦,高程在439—445米之间,地形较规则开阔,无不良地质现象。

处于整个XX的下风、下游,适于工业园区建设。

2、用地现状

规划区内东北部为湿地,其它大部分地区为农田,另有十余处村民宅基用地。

3、园区配套工程

(1)规划区内现有60M宽绵三(XX至三台)公路从北向南穿过,东西向有。

(2)区内现状供水来自塘汛镇日供水3000立方米/日的自来水厂,企业用水为自备水源。

区内设有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地表水为自然排放。

(3)区内供电来自南部变电站,供气来自塘汛站和南山站双气源。

(三)规划背景

位于南区的XX南郊机场己建成通航,使南区作为“窗口”的开发价值大大提高。

规划区紧邻“XX会客厅”。

另外规划的XX市二环路将由西向东通过规划区南部,即将修建的绵遂高速公路入口位于规划区东侧,届时规划区西可达XX市西区——开发区、东可至绵遂高速公路、北与XX市中心区相联,规划区的区位优势可为规划区内农民的增收致富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

(四)规划区性质及规模

1、规划区性质

根据最新的XX市总体规划和南区分区规划,该区的性质主要是发展涉农企业和安置拆迁农民。

2、规划区规模

本规划区建设用地3.53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2万人。

二、用地布局规划

(一)总体布局

根据该片区的现状地理条件和环境特征,规划分为居民安置区、食品加工区、农业产业区和农业化工区。

(二)对外交通用地

近期以绵三路为主要对外交通干道,远期为改善城乡交通、满足环境要求,临江规划了一条40米(F19路)的交通性干道,结合南面的二环路,三条干道形成了完善的对外交通网络。

(三)园区配套设施用地

1、供应设施用地

(1)供电设施用地

由规划区西面新建的110KV南郊变电站统—供电。

(2)供水设施闲地

规划区生活用水和大部分生产用水由城市水厂统一供给。

2、交通设施用地

(1)公共交通设施

规划区的交通主要是与旧城相联系,现状有一路公交车,规划设公共汽车停车场一处,交通线路按沿绵三路往复向线路。

(2)汽车站

在新园区南部,文峰路西侧设置了—个汽车站。

车站用地为2.24公顷,作为园区公交车站、兼作对外公交车站。

3、环卫设施用地

(1)雨污水处理用地

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雨水排至三江大坝以下涪江河,新建企业严格按按分流制建立排水系统,污水全部截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

(2)公厕按3000人—座的标准设置,共设置10座,垃圾小型转运站设置标准为lKm2设置一座,在规划区的东南西北各设首一座。

四、道路工程规划

(一)道路交通现状

本规划区位于XX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用地开阔、平坦,平均海拔443.50米,相对高差在5米以内。

规划区内现有南北向的双向六车道、宽60米的绵三公路和东西向50米宽的三江大道构成本区的道路网络主骨架。

(二)道路系统规划

1、道路规划目标

建立与当地规模相适应、布局合理、快速通畅的道路网络。

道路网布局应适应用地规模的扩展、交通结构的变化:

道路网与用地规划相—。

致,促进土地价格的提升,改进土地的开发条件,并以道路建设带动城乡建设的开发,成为城乡发展的几条交通轴。

充分考虑形成合理交通结构的需要,合理设计道路断面,道路系统与城乡景观相结合,营造城乡景观道路、特色道路及广场。

2、道路平面布局规划

接《XX城市总体规划》、《XX南区分区规划》所确定的道路交通网络,结合规划区内现状道路,规划取适当间距布置25—30米宽的次干道、临江的步行道路。

在保障主干路、次干路通畅的前提下,支路一级的道路结合建筑与绿地景观布局,采用了一定的曲线和圆弧的线形变化,丰富空间形态。

(三)对外交通

1、规划原则

合理布局对外交通设施,与布局既紧密结合,又尽量减少对外交通的千扰。

加强对外交通设施与市内道路系统的衔接,提高交通的综合效率。

2、对外交通规划

由于过境公路绵三一级公路从规划区中心通过,为了解决过境交通近期和远期的关系,近期规划过境交通由绵三公路和规划的滨江路共同承担,以减少过境交通对园区的千扰:

远期通过该规划区的过境交通沿《XX南区分区规划》规划的快速通道通过,以减少过境交通对当地的干扰。

(四)停车场规划

在规划区区边缘设置了2处社会停车场。

(五)广场规划

在规划区设置二个广场。

(六)道路技术指标

1、红线宽度

主干道:

60米、50米、40米

次干道:

30米、25米

支路:

20米、15米、8米

规划道路横断面组成型式详见附图。

2、交叉口缘石半径

主-主R25—35米

主-次R20—30米

次-支R10-20米

3、道路最小纵坡为0.18%,最大纵坡0.60%。

五、绐排水工程规划

(一)给水工程

1、现状

塘汛镇现有镇属自来水厂1座,主要供应镇区居民生活用水。

2、用水量预测

依据XX市总体规划,市区中远期人均综合用水标准600升/人·日。

人均综合用水指标远期确定为600升/人·日,用水量特别大的企业可自备水源,规划区人口3.2万人,则可得出:

用水量Q2=600×3.2/1000=1.92万立方米/日。

由于规划区位于南区中心偏南位置,另计4万立方米/日转输流量。

3、供水水源管网规划

依据总体规划,规划区属三水厂供水范围,规划引入二根给水干管沿规划主次干道的东、北侧布置,形成环状供水管网。

为减少穿越较宽道路次数,在40米以上道路两侧布置次干管;干管管径≥200毫米,每隔120米设置一个市政消火栓。

(二)排水工程

1、现状

规划区内绵三路、三江大道以及塘汛一环路雨、污水管道较为完善,规划时己加以利用。

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雨污水一部分就近排入灌溉沟,一部分汇流后穿绵三路公路涵洞及涪江老河道低洼地,由于没有合适的排放口,排水管淤积严重,雨天部分地方积水。

2、规划原则及排放

规划区是南区的一部分,排水规划应符合XX市总体规划和南区分区规划的要求,且能满足近期建设的要求。

规划原则为:

依据地形分区排放,中心区适当集中。

雨水经收集后最终排入三江大坝下游涪江。

雨水管道布置在道路的东、北侧。

污水在规划区外汇合进入塘汛污水处理厂,经二级处理后排入涪江。

污水管道布置在道路的西、南侧。

3、排水量预测

污水量按给水量的85%计,规划区内污水量为

QW=1.92×85%=1.64万米3/日

区外输入污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