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首歌》教案、反思.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954616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一首歌》教案、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同一首歌》教案、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同一首歌》教案、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同一首歌》教案、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同一首歌》教案、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一首歌》教案、反思.doc

《《同一首歌》教案、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一首歌》教案、反思.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同一首歌》教案、反思.doc

《同一首歌》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配建议:

(三课时)

第一课时:

1、唱《国歌》2、新学期新要3、学习演唱《同一首歌》4、学习二声部合唱

第二课时:

1、复习歌曲《同一首歌》2、聆听《我的祖国》、《大中国》

3、模仿指挥4、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1、复习2、了解中国秧歌的舞蹈特色3、合作排练秧歌表演4、总结

二、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三、教学重难点:

(一)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

(二)学习合唱的声部及其位置。

(三)长音、八度音准。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谈话: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国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你知道在哪些项目上运动员们获得冠军吗

(二)唱《国歌》:

指导唱法、音准、节奏、情绪要准确。

(三)新学期新要求。

二、唱唱:

第二声部旋律

三、学唱歌曲《同一首歌》

1、听范唱。

2、单独唱二声部,多加练习,互换演唱,形式各样。

3、用mu模唱。

4、加歌词唱。

5、完整演唱歌曲,注意音准。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习音乐知识:

(一)复习拍号的指挥图式

(二)画一幅合唱队形图,了解指挥,领唱及各个声部的位置。

二、聆听《我的祖国》、《大中国》。

(一)有很多歌曲都是歌唱祖国的,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二)聆听《我的祖国》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介绍作者乔羽、刘炽。

2、随录音轻声唱歌词。

3、引导学生对比《我的祖国》两个乐段的情绪。

4、仔细听听同一旋律演唱的三段歌词,(美丽的祖国、英雄的祖国、强大的祖国)在力度、速度等方面有什么变化

5、随音乐模仿指挥。

(三)聆听《大中国》

1、你听过《大中国》吗能边听边唱吗介绍作者高枫。

2、随录音轻声唱歌词。

3、这首歌与《我的祖国》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4、用卡拉OK的形式,请个别同学担任领唱,全体学生伴唱。

5、随音乐模仿指挥。

三、复习歌曲《同一首歌》

1、复习第二声部的旋律;

2、用哼鸣演唱全曲;

3、一声部哼鸣,二声部唱歌词;

4、有指挥、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布置作业:

分组课后合作找资料,了解中国秧歌的舞蹈特点,并自己学习几个动作。

第三课时

一、复习歌曲《同一首歌》

1、集体演唱歌曲

2、讨论歌曲分成几段,用色笔在乐谱上标出。

3、指导哪些地方要唱得亲切抒情,哪些地方要唱得热情激动。

4、复习演唱形式,自己设计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5、表演。

二、了解秧歌

1、秧歌:

我国的一种民间歌舞。

高跷、旱船、跑驴、小车、龙灯、狮舞、腰鼓、霸王鞭等也属秧歌之类。

2、老师把搜集来的秧歌资料放给学生看。

3、让学生各自把自己找到的资料进行交流。

4、学习秧歌的基本动作。

5、分组进行展示、评价。

6、全班跟着音乐进行秧歌表演。

三、课堂小结:

1、学生自己总结第一单元所学的知识。

2、教师小结。

《同一首歌》教学反思一

《同一首歌》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也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王牌节目,再象平时的教法肯定没什么意义,加上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如果欣赏、思考、提问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恐怕很难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我打算采用竞赛、收集资料、各抒己见的方式来教学。

在学唱《同一首歌》这首歌曲前,我就请大家欣赏了2008年在我市举办的为庆祝第九届沙雕节和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而举行的《同一首歌――舟山大型演唱会》。

一开始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自豪的情绪和爱国的激情一触即发,为下面的歌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教育基础。

学生能用抒情的声音进行演唱。

在歌曲的演唱形式上,还让学生自由组合,积极思考,尝试各种多样的演唱形式。

最终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友爱、团结、和谐的美好主题。

因为这首歌大家都比较熟悉,在教学上没遇到多大阻碍,所以趁机对于简谱基础比较差的这届学生,我及时增加了识谱试唱。

对于那些识谱能力比较低的学生,这种练习可以逐步提高识谱能力。

但就是由于这首歌曲大家都十分熟悉,对主旋律接受都很快,这反而造成对低声部学习的困难,所以教学中主要在低声部的教学上花费的时间较多。

不过因为对这首歌的喜爱程度,学生非常爱唱,在感情处理上表现的很好,特别是在后面的表演上学生积极性很高,充分展示了歌唱的能力。

《大中国》教学反思二

我发现了这样的现象:

当教学生课本上的内容和学唱课本上的歌曲,学生总不能认真上课,甚至有的学生表现出非常厌烦的神情;而当我偶尔唱些流行歌曲时,学生则表现出极度的热情,在音乐课上不认真唱歌的学生也来凑热闹。

这种情况下,我便想把课外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教学。

恰巧,我们音乐教材上的第一课欣赏内容中就有《大中国》这首歌曲,我认为,课外流行歌曲是教材的有益补充和提高,对音乐教学有一定促进作用。

1、有些流行歌曲可以形象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音乐教学可以形象地利用歌曲形象地进行思想教育。

在音乐课上,我让学生聆听《大中国》,学生很多都会演唱了,于是就跟着音乐唱了起来。

之后我问他们这首歌曲重主要是歌唱什么的学生很快就答出是歌唱我们伟大祖国的。

我便乘机开导他们:

“看来我们歌唱祖国的歌曲也不一定都是那些老掉牙的歌曲啊,刚才这首不就很好听吗”从课后的学生议论来看,效果好于以往的音乐课。

2、课外流行歌曲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一点不假。

如果没有兴趣,不管干什么也无论怎样去干,也得不到预期效果。

教材上的歌曲虽动听,但总唱难免会有些厌烦;而流行歌曲则以其新鲜的感觉吸引人,使学生能积极且精神饱满地去学习,如果在这个状态下讲授一些重点内容和知识,复习一些常用的理论是能事半功倍的。

在学生音乐鉴赏力还不高时,可以利用一些流行歌曲进行欣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当学生欣赏能力有所提高了,能以饱满的热情参与了,再欣赏教材中的重点曲目,这样形象地进行欣赏教学,学生就会稳步提高欣赏能力了。

3、流行歌曲可以拓宽知识面,也可对接受能力快的学生进行培养。

教材上的内容虽比较全面,但对于音乐这一大的范畴来讲,其范围过于狭小,适当地引入一些流行歌曲教学,可拓宽知识面,拓宽学生视野。

引入一些流行歌曲进行教学也是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

如果死抓住教材不放,那些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就容易被束缚住,发挥不出他们能发挥的水平,也发展不到他们应该发展的程度,那么,对于教者来说也就会有误人子弟之嫌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给学生加入一些课外内容,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引入流行歌曲进行教学有着多种的益处,会给我们的音乐教学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家不妨一试。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