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5492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0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较快,老龄化程度增速快

24

-15.81

6.77

3.个数最多的I类型县城特点是()

A.城市化速度较慢B.城市面积扩张速度快

C.老龄人口迁出较多D.人口死亡率较高

4.Ⅱ类县城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和老龄化均较快,最可能是()

A.以园艺业为主的城市周边乡村B.以畜牧业为主的落后地区乡村

C.从事现代农业的南部平原乡村D.从事休闲农业的水库周边乡村

【答案】3.B4.B

【3题详解】

个数最多的I类型县城在2000年至2015年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多的原因是从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该类县城城市化速度快,城市面积扩张速度快,A错误,B正确。

由表格信息该类县城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农业劳动力老年人口增多可以判断迁出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老龄人口迁出少,C错误。

没有信息可以判断死亡率高,D错误。

故选B。

【4题详解】

Ⅱ类县城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和老龄化均较快,最可能原因是大量青壮年农业劳动力外迁,园艺业、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生产收益较高,青壮年农业劳动力外迁的可能小,而畜牧业生产收益较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迁的可能大。

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表格的分析,从表格中找到关键信息,解答本题。

城市化的标志:

1、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标志);

2、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

结合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万人)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东北地区

105100

23000

229

长江中下游地区

88600

22000

395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4

5.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B.自然资源

C.开放程度D.消费水平

6.下列关于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湿热,人口容量小

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④可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5.B6.B

【分析】该题考查人口容量,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5题详解】

根据表中信息可知:

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青海、西藏这三个地区的生物总量是105100万吨,88600万吨,10000万吨,它们的承载力是23000万人,22000万人,1000万人,因此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自然资源。

所以选B。

【6题详解】

表格信息显示青藏地区可承载人口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都较小,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环境脆弱,发挥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优势,能够增大人口容量,故该题选B。

为了准确把城市公共服务空间格局,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将2015年南京市各区公共教育与医疗卫生两类核心公共服务指标的组成因子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如图)(数字越大,表示服务体系越完善)。

7.下列各区中,平均房价最低可能是()

A.鼓楼区B.浦口区C.江宁区D.高淳区

8.鼓楼区核心公共服务完善,最可能是因为()

A.经济总量最大B.交通最方便C.省政府所在地D.高校最集中

9.城市中小学应优先毗邻()

A.工业区B.居住区C.商业区D.休憩区

【答案】7.D8.C9.B

【7题详解】

城市中公开教育和医疗卫生核心公开服务齐全,说明在其居住生活方便,可能位于城市中心或高级住宅相对集中区,房价高,相反则房价较低,从四个选项区,高淳区综合数据最低,平均房价可能最低。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8题详解】

影响我国城市核心公开服务因素众多,有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鼓楼区核心公开服务指标最高,特别是基本医疗水平,与交通关联性不大;

基本公开教育也不是最高,因此与高校最集中也不相符;

在经济方面,基本公共教育最高,人才优势越突出,江宁区经济总产值最大;

鼓楼区核心公开服务指数最高,可能与省政府所在地,政府投入较多关系最密切。

C正确,故选C。

【9题详解】

中小学校是为居民提供最基本服务,应方便子女上学,靠近居民区;

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

商业区人员复杂,噪音污染大;

休憩区是为整个城市居民服务的,可作为公园、绿地,且还具有保护、改善环境的功能。

B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特点。

结合图中的信息,再结合功能区的特点进行分析即可。

下图为某市建成区重心(图中黑点)迁移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市建成区重心迁移特征反映的是()

A.西部地区建设速度较东部快B.南部地区建设速度较北部快

C.1987年之前城市建设较合理D.1987年后建设速度逐渐加快

11.建成区重心迁移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东南部地区商业区面积不断扩大B.西北部地区住宅区建设面积萎缩

C.西南部地区工业区用地趋于减少D.东北部地区生态环境不断好转

【答案】10.B11.A

10题详解】

建成区重心的迁移,主要反映建成区修建的速度,不能反映城市建设的合理性。

排除C选项;

建成区重心转移所花费的时间依次是:

10年、17年、11年、9年、9年。

因此,西部地区建设花费时间多于东部地区,排除A选项;

南部地区建设花费的时间少于北部,B选项正确;

1987年之后花费的时间相对稳定,排除D选项。

【11题详解】

建成区主要由西北部向东南部转移,对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影响不大,排除C、D选项;

建成区重心向东南部转移,可能引起人口向东南部转移,但不会导致西北部住宅区的建设面积(已经建成)萎缩,排除B选项;

建成区重心向东南部转移,会推进东南部的发展,商业区的面积会不断扩大,A选项正确。

【点睛】城市的功能分区

功能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动最繁忙;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建筑物高大稠密;

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结交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最基本的职能

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

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下图示意某国2019年城乡人口增长率,该国人口以国内人口迁移为主,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机械增长数量大致相等。

12.影响图中自然增长率乡村高于城市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医疗水平B.生活成本C.养老制度D.生育观念

13.根据图文信息推测2019年该国城市化水平约

()

A.40%B.50%C.60%D.70%

【答案】12.D13.B

【12题详解】

乡村的医疗水平,养老制度和生活水平均低于城市,故排除B、C、D项。

受“养儿防老,多子多福"与“传宗接代"等传统生育观念影响,乡村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D正确。

ABC错误。

【13题详解】

由于该国国际人口迁移极少,故该国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国内人口迁移。

根据图示可知:

该国乡村迁往城市人口数量远远大于从城市迁往乡村人口数量,乡村和城市的机械增长率的绝对值均接近5%,且乡村迁出人口即为城市迁入人口,故该国乡村人口数量与城市人数量大致相当,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约为50%。

B正确。

AC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人口的增长及影响因素。

根据图的信息进行推断即可。

近20年来,四川省城乡人口大量流向东部沿海城市,城乡居民的收入较多来自于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收入返还。

该省县域城镇化呈现出特殊发展模式:

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进城人群主要是农村留守的老人与儿童),县城就越繁荣。

下表是2000~2015年四川省各层级城镇化水平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层级

2000年

城镇化率(%)

2015年

2000~2015年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

全省

27.1

48.1

3.9

成都市

53.7

71.6

3.8

地级市辖区

40.6

57.9

2.7

县域(研究区内76个)

16.7

37.5

4.6

14.2000-2015年期间,该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远超地级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县域()

①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②农村人口比例较高

③城镇住房价格相对较低④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5.近20年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力是()

①本地工业化②异地工业化③乡镇旅游业发展④养老和教育需求

16.今后推动该省县域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

A.增加城镇住房供给量B.降低城市入户门槛

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D.多元发展本地产业

【答案】14.C15.B16.D

【14题详解】

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县域低于地级市,①错误。

农村人口高于地级市,大量农村人口由农村迁入县域城镇,加上县域城镇住房价格较低,吸引力强,②③正确,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对城镇化速度影响不大,故选C。

【15题详解】

城乡居民的收入较多来自于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收入返还,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四川省县域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力有异地工业化,进城人群主要是农村留守的老人与儿童,生活和教育需求也是主要驱动力,和乡镇旅游业发展无关。

故B②④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6题详解】

推动该省县域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应该多元发展本地产业,吸引人口不大量外流,多元发展本地产业可以吸引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加快城镇化。

增加城镇住房供给量应该考虑当地城市人口数量,当地县域城镇化率低,增加住房供给量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降低城市入户门槛会带来城市化问题。

当地县域城镇化率低,城市老龄化问题较严重,但是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不是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城市化相关知识。

解题时注意运用城市化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推断正确答案。

下图为“南京与部分城市人口-经济联系统计图”“南京与部分城市位置示意图”,其中,资本投资额≥15亿元属于强经济联系,资本投资额<

15亿元属于弱经济联系;

人口流动(日均人次)≥30000属于强人口联系,人口流动(日均人次)<

30000属于弱人口联系。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7.根据材料,以下关于不同城市之间比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较于马鞍山,常州与南京人口联系程度较弱

B.滁州与南京的联系属于强经济--强人口联系

C.芜湖与南京的联系属于弱人口--强经济联系

D.扬州与南京的经济联系和人口联系均强于淮安

18.能反映南京与图中其他城市间人口与经济联系特征规律的是

A.离南京越远的城市与其人口联系越弱

B.离南京越远的城市与其经济联系越弱

C.江苏省内城市与南京经济联系强于省外

D.江苏省内城市与南京人口联系强于省外

【答案】17.C18.C

【分析】试题考查城市等级

【17题详解】

从图中看马鞍山资本投资额小于15亿元,常州资本投资额大于15亿元,常州与南京人口联系程度较强;

从图中看滁州资本投资额<

15亿元属于弱经济联系,人口流动(日均人次)≥30000属于强人口联系;

从图中看芜湖资本投资额≥15亿元属于强经济联系,人口流动(日均人次)<

30000属于弱人口联系,C正确;

从图中看扬州和淮安的人口流动日均人次差别不大。

【18题详解】

从图中看淮安距南京最远,资本投资额不是最低的,人口流动日均人次也不是最少的,因此离南京越远的城市与其人口联系、经济联系越弱是不正确的;

图中马鞍山、滁州属于安徽省,宜城市属于湖北,资本投资额都较低,资本投资额较高的镇江、常州和扬州属于江苏,可知江苏省内城市与南京经济联系强于省外,C正确。

城市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明的体现。

苏州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苏州古城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B.北美现代城市的布局与苏州类似

C.法国巴黎市中心也为“前巷后河”景观

D.苏州的建筑格局与北京类似

20.下列不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是

A.苏州古城“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

B.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

C.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为中心

D.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

【答案】19.A20.D

【19题详解】

苏州的建筑布局形成“小桥、流水、人家”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A正确;

北美现代城市的布局与苏州不同,B错误;

欧洲的传统城市多以教堂为中心,法国巴黎市中心是以巴黎圣母院为中心布局,C错误;

北京的城市布局是以皇宫建筑群为中心,与苏州不同,D错误;

【20题详解】

苏州的建筑布局体现了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

北京的城市布局是以皇宫建筑群为中心,体现了封建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权力;

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为中心,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工业区向城市外缘移动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据此判断ABC符合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D不符合,故选D。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地处燕山山地丘陵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310-460mm,历经8000年风雨变迁,粟和黍等古老物种仍在这片土地上繁衍不息,这里至今还有牛耕人锄的传统耕作方式.2012年敖汉旗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

当地传统自留的种子正面临被高产、增收的现代新品种取代,因此,敖汉旗加强了对传统种子的收集、保护和传承。

21.敖汉旗粟和黍等古老物种最主要的生长习性是()

A.耐旱B.耐寒C.喜光D.喜温

22.敖汉旗收集、保护和传承传统种子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生态农业B.种植结构多样化C.降低育种成本D.保护种子多样性

23.敖汉旗仍有牛耕人锄传统耕作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较多,土质黏重B.地貌多样,坡地面积广

C.劳动力丰富,精耕细作D.复种指数低,生产规模小

【答案】21.A22.D23.B

【21题详解】

赤峰市敖汉旗年降水量310~460mm,降水相对较少,能够在这里生长的作物习性主要是耐旱。

该地区地处温带,热量中等,所以喜温和耐寒不是最主要的习性。

【22题详解】

根据文字材料:

当地传统自留的种子正面临被高产、增收的现代新品种取代——由此可见传统种子并不具备优势,之所以要传承主要是希望保持住种子的多样性,不然不具备优势的传统种子很容易消失。

【23题详解】

该地区降水不多,土质以沙质土壤为主,该地区地处燕山山地丘陵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地貌多样,有很多不利于机械化耕作的地带,只好牛耕人锄,内蒙古地区地广人稀,复种指数低,但是生长规模大,故选B。

【点睛】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三类:

总原则(描述类指出类可以简要答出影响要素即可;

分析类则要说清楚前因后果)

(1)直接评价某农业区或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或是对比分析两地农业区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多角度论证分析。

(2)某地农产品品质优良:

某地满足作物习性是基本;

再加上生长期、昼夜温差、农化残留病虫害、农业技术、生产经验、或特殊的优势自然条件等等。

(3)是否赞同扩大种植:

赞同从有利区位因素+经济层面分析,不赞同从不利区位+生物多样性或环境保护层面分析。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4.图示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

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东南丘陵D.长江中下游平原

25.影响图中柑橘林布局

主导因素是()

A.气候和地形B.科技和资金C.劳动力和政策D.市场和交通

26.图中地理事物布局最不合理的是()

A.鱼塘B.农用蓄水池C.养猪场D.农田

【答案】24.C25.A26.C

【24题详解】

从图上的信息可知,该地有常绿阔叶林和柑橘,属于亚热带地区,且以丘陵为主,故为东南丘陵,C正确。

故选C。

【25题详解】

柑橘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亚热带地区的低山丘陵地区,从图中看,柑橘分布于丘陵,且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和地形是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A正确。

其他因素影响不大,BCD错误。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

结合地形可知养猪场在蓄水池上游,可能会污染水源;

即布局最不合理的地理事物是养猪场。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环境。

根据图示信息分析作答即可。

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有的薄膜直接覆盖在地表(即地膜),也有的以大棚的形式出现。

下表为吉林市桦甸市坡耕地白浆土应用不同颜色地膜与裸地种植玉米效果部分分析结果。

种植方式

株高/cm

茎粗/mtn

粒数/万粒·

hm-2

千粒重/g

产量/kg-hm-2

产值/元·

较裸地多投入/元·

白地膜种植

275.8

26.1

3145.5

339

8946.0

11450.88

2790

黑地膜种植

289.0

26.6

3066.0

333

8827.5

11299.20

裸地种植

339.4

27.0

2305.5

277

6234.0

7106.76

27.桦甸市坡耕地白浆土的三种种植方式中()

A.覆膜种植的玉米杆更高更粗壮B.裸地收获的玉米粒更多更饱满

C.白地膜种植的玉米单产最高D.黑地膜种植玉米更高产更高效

28.与白地膜种植相比,黑地膜种植会使()

A.植物光合作用增强B.保持土壤湿度效果提高

C.抑制杂草效果削弱D.地面温度回升速度加快

【答案】27.C28.B

【27题详解】

依据表中数据,覆膜种植的玉米杆比裸地种植的“株高”和“茎粗”数值都略小,A错;

表中“粒数”“千粒重”均为白地膜>黑地膜>裸地,反映了覆膜种植的玉米粒更多更饱满,B错;

产量反映了玉米的单产情况,三个数值大小表明单产为白地膜>黑地膜>裸地,白地膜种植的玉米单产最高,C正确;

白地膜种植玉米产量、产值、纯产值等均高于黑地膜和裸地,更高产更高效,D错。

【28题详解】

与白地膜相比,黑地膜透光性较差,几乎不透光,会使植物光合作用削弱,杂草不能发芽和进行光合作用,因而除草效果更显著,AC错。

黑地膜在阳光照射下,本身增温快、湿度高,但传给土壤的热量较少,地面温度回升速度减慢,故增温作用不如白地膜,夏季白天还有降温作用,故保持土壤湿度效果更好,B正确,D错。

【点睛】农业中地膜的一般作用:

①保温(针对农作物生长期气温较低,以春播为主的地区);

②保湿(针对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的地区);

③保土(针对我国降水较少,风力作用较强的地区)。

“双抢”是以前南方水稻产区抢收早稻、抢种晚稻的一项常见农事活动,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甚至有些农村学校专门给学生放农忙假,进城务工人员也有请假参加“双抢”。

以下文字是一位作家描绘的长江中下游某地7月底8月初“双抢”的场景:

母亲开始准备鼓风机、推耙、斗箕,清理仓柜,等着用来盛放新收的稻谷;

父亲则整理起了犁头、锄头、镰刀,还用米糠等精细粮给家里的那头大黄牛“加餐”……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同样的“双抢”,却已是不同景象,昔日田间喧闹的打谷声逐渐沉寂,那老牛疲惫的身影也已渐行渐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以前南方水稻产区“双抢”得以顺利完成,主要

因为()

A.稻田精耕细作,水稻收成较好B.农民经验丰富,劳动效率高

C.耕地集中连片,节省时间D.人均耕地较少,且劳动力丰富

30.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同样的“双抢”,却已是不同景象,“田间喧闹的打谷声逐渐沉寂,那老牛疲惫的身影也已渐行渐远”,反映了该地()

A.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B.人才大量外流

C.大量农田被撂荒,水稻生产被遗弃D.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答案】29.D30.A

【29题详解】

农业精耕细作、种植经验丰富对“双抢”时间紧迫影响不大,AB错误。

耕地集中连片不符合该地耕地特征,该地受河流分割,耕地比较破碎,C错误。

数十年前,在人力和畜力条件下,效率低下,但“双抢”也得以顺利完成,说明该地人均耕地较少,农田工作量较少,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