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4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573269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4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4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4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4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4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4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4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4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4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4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4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4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4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4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4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4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41.docx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4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4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41.docx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41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适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

课程类型:

B类

执笔人:

课程团队

审定人:

编制时间:

2017年4月14日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制表

二〇一七年三月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

开设学期

第5学期

计划学时/学分

60学时/3.5学分

适用专业

工程测量技术

课程性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一门集专业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专业必修课程。

根据生产一线对高等职业院校应用性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重点学习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入库;空间数据编辑、地图矢量化的方法;专题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方面的内容。

考试形式

全过程性考核

是否过程性考核/成绩组成

是/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过程性考核成绩*70%

课程设计思路

1.本课程的设计总体要求是:

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尽可能形成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2.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生产实践,确定毕业生面临的工作岗位,结合工作岗位任务分解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保证了课程内容选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3.按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课程内容具有实践性、层次性、趣味性”的教学组织要求,配套与本课程标准相适应的“理实一体化”教材。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掌握空间数据、地理数据的描述方法;

3.空间数据结构及数据编码;

4.掌握空间数据的采集方法;

5.掌握空间数据的分析和管理;

6.掌握空间数据的误差分析;

7.掌握DTM与数据地形分析;

8.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常见软件的应用。

社会能力

1.具备使用和判断肢体语言的能力;

2.具备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

3.具备团队协作能力;

4.具备安全与自我保护能力。

方法能力

1.具备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2.具备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3.具备理解专业资料的能力;

4.具备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专业能力

1.能理解空间数据、地理数据的描述方法;

2.能进行空间数据结构分析及数据编码的能力;

3.能进行空间数据采集的能力;

4.能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管理的能力;

5.能对DTM与数据地形分析的能力;

6.能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常见软件的能力。

教学内容

1.GIS软件平台的应用;

2.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

3.空间数据查询与分析;

4.GIS产品制作与输出。

学习情境划分

序号

情境描述

学时

学习情境1:

GIS应用

以6人为一小组,上网搜索3S技术集成及应用,GIS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

2

学习情境2:

空间数据结构

以6人为一小组,针对空间数据的表达、模型和数据结构,进行讨论学习,并分析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不同特点。

8

学习情境3:

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查询与分析

以6人为一小组,学会进行空间数据的质量分析,针对空间数据的采集、标准化以及数据的坐标变换、数据转换和融合、数据的分析进行学习理解和实践操作。

20

学习情境4:

GIS数据管理、产品制作与输出、应用

以6人为一小组,针对某一区域进行GIS产品制作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并进行数据和成果等资料整理。

4

学习情境5:

ArcGIS10.2的应用

1人一台计算机,制定学习计划,利用算例数据学习Arc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并对学习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26

学生应有基础及课程衔接

1.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能进行工程图纸的视读与判断;

2.了解CAD制图的基础知识,掌握数学、控制测量、数字化测图、测量平差等相关知识;

3.会使用CAD制图软件和CASS数字成图软件。

课程与岗位技能证书对接

考核评价

平时考核

过程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

30%

70%

0%

教师要求

1.具备教学组织能力;

2.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3.需要具有一定的情境管理、组织、实施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推荐教材

《地理信息系统》黄瑞主编测绘出版社2010.2

编制依据

本标准依据《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三年制)教学标准》制定

二、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1:

GIS应用学时:

2学时

表一学习情境基本信息

课程目标

1.熟悉GIS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2.能GIS在测绘、国土等行业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3S”集成技术及应用;

2.WebGIS的应用;

3.GIS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

教学任务

设计

序号

任务描述

学时

任务1.

GIS的应用

6人为一小组,通过之前的查询和课本的相关知识讨论GIS的相关应用。

2

主要考核点

知识

“3S”集成技术;

WebGIS的基本原理。

能力

拓展视野,加深对GIS理解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资料

需导入的技术标准

1.《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TD1001—93)[S]北京:

国家测绘局,1999;

2.《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GB/T18507-2001)北京:

国家测绘局,2006。

参考资料

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工作单及任务单;

2.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课程的精品课程网站;

3.邬伦,刘瑜,张晶,马修军等编著,《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科学出版社(参考书);

4.詹长根主编,《地籍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参考书)。

专业网站

测绘网:

.cehuiwang.com/

中国知网:

.cnki.net/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网站:

.sgg.whu.edu..cn/

工测员网站:

.surmap.com

表二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任务

学时

教学方法建议

教学组织设计

成果资料

任务1:

GIS应用

理论课2学时

讲授法、演示法

基于工作过程

“3S”集成技术实例

学习情境2:

空间数据结构学时:

8学时

表一学习情境基本信息

课程目标

1、掌握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2、掌握空间数据的编码方式;

3、掌握不同空间数据类型的优缺点。

教学内容

1.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2.矢量数据结构;

3.栅格数据结构。

教学任务

设计

序号

任务描述

学时

任务1: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表达

6人为一小组,通过讨论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及其表达,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空间数据拓扑关系的学习。

2

任务2:

地理空间关系

6人为一小组,小组成员间讨论地理空间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学习矢量数据结构的编码方式。

2

任务3:

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

6人为一小组,小组成员间通过讨论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学习栅格数据结构的编码方式。

4

主要考核点

知识

1、地理信息系统及其表达;

2、地理空间关系;

3、地理数据模型;

4、空间数据结构

能力

1、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及其表达的能力;

2、理解地理空间关系;

3、掌握空间数据结构的组织方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文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资料

参考资料

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工作单及任务单;

2.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课程的精品课程网站;

3.邬伦,刘瑜,张晶,马修军等编著,《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科学出版社(参考书);

4.詹长根主编,《地籍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参考书)。

专业网站

测绘网:

.cehuiwang.com/

中国知网:

.cnki.net/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网站:

.sgg.whu.edu..cn/

工测员网站:

.surmap.com

表二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任务

学时

教学方法建议

教学组织设计

任务1: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表达

理论课2学时

讲授法、演示法

基于工作过程

任务2:

地理空间关系

理论课2学时

讲授法、演示法

基于工作过程

任务3:

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

理论课4学时

讲授法、演示法

基于工作过程

学习情境3:

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查询与分析学时:

20学时

表一学习情境基本信息

课程目标

1.熟悉GIS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方面的基础知识;

2.能应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方面的基本操作;能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与评估;

3.熟悉GIS软件空间数据查询与分析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相关职业能力;

4.能进行GIS软件空间数据查询与分析操作;能进行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与评估。

教学内容

1.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相关理论;

2.应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操作;

3.空间数据查询与分析认识;

4.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查询与分析操作。

教学任务

设计

序号

任务描述

学时

任务1.

空间数据获取

6人为一组,学习如何对某一区域的GIS空间数据进行获取采集、分类。

4

任务2.

空间数据处理

6人为一组,学习如何对GIS空间数据进行质量评价、标准化。

4

任务3.

空间数据转换融合

6人为一组,学习如何对GIS空间数据进行坐标转换,数据格式转换,数据融合及编辑。

4

任务4.

空间数据分析

6人为一组,学习如何对某一区域的GIS空间数据进行查询分析、建立高程模型等操作。

8

主要考核点

知识

1.GIS软件操作方法;

2.空间数据查询与分析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能力

1.应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处理的能力;

2.应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查询与分析方面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资料

需导入的技术标准

1.《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TD1001—93)[S]北京:

国家测绘局,1999;

2.《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GB/T18507-2001)北京:

国家测绘局,2006。

参考资料

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工作单及任务单;

2.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课程的精品课程网站;

3.邬伦,刘瑜,张晶,等编著,《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科学出版社(参考书);

4.詹长根主编,《地籍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参考书)。

专业网站

测绘网:

.cehuiwang.com/

中国知网:

.cnki.net/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网站:

.sgg.whu.edu..cn/

工测员网站:

.surmap.com

表二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任务

学时

教学方法建议

教学组织设计

任务1:

空间数据获取

理论课4学时

讲授法、演示法

基于工作过程

任务2:

空间数据处理

理论课4学时

讲授法、演示法

基于工作过程

任务3:

空间数据转换融合

理论课4学时

讲授法、演示法

基于工作过程

任务4:

空间数据分析

理论课8学时

讲授法、演示法

基于工作过程

学习情境4GIS数据管理、产品制作与输出学时:

4学时

表一学习情境基本信息

课程目标

1.熟悉GIS产品制作与输出的基础知识和相关职业能力;

2.能GIS软件进行GIS产品制作与输出;能进行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与评估。

教学内容

1.GIS产品制作与输出方面的认识;

2.应用GIS软件进行GIS产品制作与输出。

教学任务

设计

序号

任务描述

学时

任务1.

GIS数据管理、产品制作与输出

1人一台计算机,制定学习计划,以某一案例数据为例,进行GIS产品制作与输出的学习和操作。

4

实训条件

实训情境

实训所需主要仪器设备

所需实训场地

GIS数据管理、产品制作与输出

计算机和相关软件

3S实训室

主要考核点

知识

GIS软件操作方法。

能力

进行GIS软件操作、基本功能应用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文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资料

需导入的技术标准

1.《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TD1001—93)[S]北京:

国家测绘局,1999;

2.《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GB/T18507-2001)北京:

国家测绘局,2006。

参考资料

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工作单及任务单;

2.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课程的精品课程网站;

3.邬伦,刘瑜,张晶,马修军等编著,《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科学出版社(参考书);

4.詹长根主编,《地籍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参考书)。

专业网站

测绘网:

.cehuiwang.com/

中国知网:

.cnki.net/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网站:

.sgg.whu.edu..cn/

工测员网站:

.surmap.com

表二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任务

学时

教学方法建议

教学组织设计

成果资料

任务1:

GIS数据管理、产品制作与输出、应用

理论课4学时

讲授法、演示法

基于工作过程

GIS产品制作

与输出成果

学习情境5:

上机ArcGIS10.0的应用学时:

26学时

表一学习情境基本信息

课程目标

1.熟悉GIS软件平台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相关职业能力;

2.能进行基本的GIS软件操作;能进行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与评估。

教学内容

1.GIS软件认识;

2.GIS软件操作与基本功能应用。

教学任务

设计

序号

任务描述

学时

任务1.

GIS软件安装认识

1人一台计算机,对ArcGIS软件进行认识学习。

2

任务2.

GIS软件操作与基本功能应用

1人一台计算机,制定学习计划,以某一案例数据为例,进行ArcGIS软件的学习和操作。

24

实训条件

实训情境

实训所需主要仪器设备

所需实训场地

GIS软件操作与基本功能应用

计算机和相关软件

3S实训室

主要考核点

知识

GIS软件操作方法。

能力

进行GIS软件操作、基本功能应用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文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资料

需导入的技术标准

1.《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TD1001—93)[S]北京:

国家测绘局,1999;

2.《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GB/T18507-2001)北京:

国家测绘局,2006。

参考资料

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工作单及任务单;

2.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课程的精品课程网站;

3.邬伦,刘瑜,张晶,等编著,《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科学出版社(参考书);

4.詹长根主编,《地籍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参考书)。

专业网站

测绘网:

.cehuiwang.com/

中国知网:

.cnki.net/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网站:

.sgg.whu.edu..cn/

工测员网站:

.surmap.com

表二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任务

学时

教学方法建议

教学组织设计

成果资料

任务1:

GIS软件认识

实践课2学时

讲授法、演示法

基于工作过程

GIS软件认识总结

任务2:

GIS软件操作与基本功能应用

实践课24学时

讲授法、演示法

基于工作过程

GIS软件操作与基本功能应用总结

三、“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考核评价

过程性考核

(分值权重)

考核项目

评价标准

过程性考核

(70%)

平时考核

(30%)

情境2:

空间数据结构

(30%)

空间数据的编码

准确识别编码

正确运用编码方法(游程编码,常规四叉树编码)

掌握编码流程

笔试/100%

30%

情境3:

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查询与分析

(30%)

点线面的编辑

建立点线面三要素

建立坐标系统和投影系统

对点线面要素进行增、删、改操作

实做考核/100%

情境4:

GIS数据管理、产品制作与输出、应用

(40%)

GIS产品制作与输出

图形编辑,属性录入

拓扑建立

图幅整饰地图输出

实做考核/100%

说明:

课程无终结性考核,终结性考核权重为0%。

四、附录

可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便于使用者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

并可对标准制定和使用中的一些问题及建议做出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