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7839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docx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docx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

少吃饭多吃菜不利于健康

万书华

  在餐桌上经常听到许多人这样说:

“少吃饭,多吃菜,饭没有营养,营养都在菜里。

”更有一些过分关注自己身材的女性,把这一条奉为减肥的“至理名言”。

  少吃饭多吃菜不利于健康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很有道理,然而,从科学营养的角度来看,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身体健康极其不利。

  米饭以及面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它是既经济又能直接转化的热量营养。

我们华夏民族从古至今一直把米饭以及面食作为必需的食物,一个民族的饮食生理习惯和营养吸收规律,不是一两代人就能轻易地将它改变过来的。

  我们知道,碳水化合物是我们身体所需的主要“基础原料”。

从消化学的角度说,在合理的饮食中,每天人所需要的总热能的50%至60%来自碳水化合物。

  米饭同菜中的大鱼大肉相比,要容易消化得多,饭有着其他营养成分不可代替的作用。

主食一般都有味淡的特征,除此之外就是米饭本身清淡的香气。

  为什么我们一辈子吃米饭都吃不厌,然而大鱼大肉连续吃上三天就要倒胃口呢?

这是因为大鱼大肉味重、色重,并且油重,吃多了,肠胃会产生极大的反感和刺激。

人过多或过量地摄取丰富的菜肴,就会给肠胃造成极大的负担。

  长期吃含有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的菜,对身体健康极其不利。

有些人认为,多吃蔬菜不是坏事,但是蔬菜是“吃”油的,许多蔬菜是用过多的烹调油炒成的,有的菜就像泡在油里。

这样吃下去,就容易得高血压、心血管病和肥胖病。

  营养学家也不赞成绝对的“多吃饭,少吃菜”的观点,提倡主食与副食科学合理搭配,米饭、蔬菜、肉类和水果,当然主食要占绝对的比重。

此外,还要看每个人所处的生长阶段。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和骨骼阶段,活动量也大,主、副食搭配比例是有其年龄特点的;但是,老年人主、副食搭配的比例就不同于青少年。

  现在,肠胃病的患者比过去有所增加,特别是青少年的患病率趋向低龄化,这跟许多独生子女在家被宠盲目“瞎吃”有关。

春季有哪些疾病

朱萍

春寒,虽不像寒冬腊月里“三九、四九”那样寒冷,但由于人们穿着的变化和精神上准备不足,再加上在漫长的冬季养成的抗寒能力又有所下降,这时,寒邪会乘虚而入,使人致病。

应特别警惕的是,早春时节,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直接影响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随之下降,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乘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易引起流脑、流感、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以及病毒性肝炎、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临床医学统计资料还表明,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春季也远远高于其他季节。

另外,春天还是心脑血管病,如高血压、中风、冠心病诱发心绞痛以及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高发期。

消化性溃疡、慢性腰腿痛、癌症、精神病等慢性病,也会因气候的变化而导致旧病复发、病情加重或恶化。

儿童因为免疫力低、防护意识差,更易受到一些传染病的侵害。

■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

虽然麻疹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但它可以通过接种麻疹疫苗进行预防。

如果麻疹病儿体温下降后再度上升,持续不退,可能并发肺炎等病症。

我们在8个月大的时候就接种过麻疹病毒活疫苗,麻疹病毒离开人体极难生存,接触者只要在户外暴露或在流动空气中20分钟以上,就不会再传染其他人,家中有麻疹病儿,要先洗手、戴口罩后再护理病儿。

教室、家庭等人口密集的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特别注意要给孩子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胡萝卜、黄绿蔬菜、蛋类、奶类。

麻疹的预防主要有:

    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②隔离患者。

麻疹传染力强,在流行期间,医疗防疫部门应组织医务人员对患者定期进行家庭访视,做到“病人不出门,医药送上门”,直到出疹后5天。

托儿所、幼儿园要设置临时隔离室对患者进行隔离。

对接触者应进行隔离观察2~3周;如无症状,才能回班活动。

麻疹患者停留过的房间应开门窗通风20~30分钟。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后应脱去外衣洗手,或在户外活动20分钟后再接近易感者。

    ③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④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

    ⑤自动免疫:

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者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即使得病,病情也较轻。

    ⑥被动免疫:

在麻疹流行期间,对没有接种过疫苗的年幼、体弱易感者,在接触患者5天以内,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可能免于患病或减轻病情。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

本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但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

因此除腮腺肿痛外常可引起脑膜脑炎、胰腺炎、等症状。

【临床表现】

潜伏期8~30天,平均为18天。

患者大多无前驱期症状,而以耳下部肿大为首发病象,少数病例可有短暂非特异性不适(数小时至2天),可出现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倦怠、头痛、低热、结膜炎、咽炎等症状。

近十多年来我国流腮病情较前加重,表现为热程长,并发症增多,住院患儿占门诊患儿的比例也增高。

起病大多较急,有发热、寒意、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即显肿大。

发热自38~40℃不等,症状轻重也很不一致,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侧首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而具坚韧感,边缘不清。

当腺体肿大明显时出现胀痛及感觉过程,张口咀嚼及进酸性饮食时更甚。

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灼热,但多不红,有轻触痛。

抗生素和抗病毒药对腮腺炎无效,用中药内服及外敷可缩短病程。

腮腺炎的传染源是病儿及隐性感染者,14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注射疫苗,病儿在腮腺肿大出现前1-2天直至腮腺肿大消退后3-5天均有传染性,所以病人应隔离至肿完全消退。

要给孩子多喝水,食物要易消化富有营养,不要给病儿吃酸的、辣的、油炸的及硬质类食品,因为刺激可加重疼痛。

如果发现病儿高热不退、呕吐频繁、头痛、精神委靡、嗜睡,要警惕并发脑膜炎,及时送医院诊治。

及早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

接触者一般不一定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包括医院、学校)、应留验3周,对可疑患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水痘

水痘病毒存在于早期病人的呼吸道内,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播,亦可由于接触病人的衣物、玩具、用具等而得病。

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度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

家中有带状疱疹的病人,要注意不要与年幼儿接触。

对已患水痘的病儿要多喝水,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水痘病儿一般体温不高,不必用退热药,体温超过38.5摄氏度需用退热药,也不能用含有阿斯匹林的制剂,要保持孩子皮肤清洁,勤换内衣,给孩子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后可喝一杯热开水或板兰根冲剂,并用紫药水涂患处,注意患儿的衣服、浴巾、毛巾等要单独洗涤,如果发生皮肤感染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水痘护理

   水痘传染性很强,必须早期隔离患儿,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

发热期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

修剪患儿指甲、防止抓破水疮,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水痘预防

   早期隔离患者,对易感人群,需严密观察三周,并可口服板蓝根冲剂,予以预防,对患严重湿疹或正在应用激素治疗的小儿,应特别注意保护,切勿与水痘患儿接触,如已接触,则可肌肉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两种球蛋白,同时对正在应用激素治疗的小儿需及时减量或逐渐停用激素。

此外,对水痘患儿的用具等要暴晒或煮沸消毒。

红眼病专题讲座

朱萍

“红眼病”是人们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眼睛发红、结膜充血(或出血)、分泌物增多的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结膜炎的统称。

  红眼病的临床表现是:

眼部痒、有异物感或灼热感,特别怕光,结膜充血,有脓性或粘性分泌物。

如果发现自己出现这些症状,就不要犹豫了,马上找医生诊断吧。

红眼病应怎样预防和治疗?

医学上称红眼病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

往往通过接触病人眼分泌物或泪水沾过的物件(如毛巾、手帕、脸盆、水等),与红眼病人握手或用脏手揉擦眼睛等,都会被传染,最终造成红眼病的流行。

夏秋季节,因天气炎热,细菌容易生长繁殖,非常容易造成大流行。

既然我们知道红眼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就完全可以预防和防止流行。

具体做法:

  

(1)如果发现红眼病,应及时隔离,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2)要注意手的卫生。

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3)患红眼病时除积极治疗外,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不使用共用毛巾、脸盆等。

有人认为看一眼红眼的病人,就会得红眼病,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目前只有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才会患病。

  患红眼病的症状特症是:

单眼或双眼结膜充血,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但一般不影响视力。

如果不及时治疗,有的则转成慢性结膜炎。

具体治疗如下:

一侧的一只眼患红眼,另一眼尚未感染时,应防止健眼亦受传染,在冲洗或滴眼药时,应将头偏向患侧,睡觉时头也应偏向患侧,以防分泌物流入健眼。

  

(2)分泌物增多时,每日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眼睛3~4次,将眼内分泌物清洗干净。

应注意:

患红眼病时切忌包盖眼,因为包盖眼后,眼睛里的温度增高,有利于病菌生长、繁殖,分泌物不易排出,反而使炎症加重。

(3)眼部可滴0.25%氯霉素或其他消炎眼药水,每2小时一次,临睡前涂用消炎眼膏。

有人在患红眼病时,要求医生给打消炎针来治疗,其实没这必要,消炎针对红眼病所起的作用很小。

如果婴幼儿红眼较严重,而滴眼药又比较困难时,可口服磺胺乳剂等。

患了“红眼病”应注意什么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因此,预防红眼病也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必须抓住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身体抵抗力3个环节。

红眼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并进行适当隔离。

我们学生一旦患了红眼病,就不能到学校里来,在家里休息,避免传染给其他学生。

红眼病治疗期间,尽可能避免与病人及其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如洗脸毛巾、脸盆等。

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如游泳池、影剧院、商店等)。

对个人用品(如毛巾、手帕等)要注意消毒隔离(煮沸消毒)。

个人要注意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

到医院里看了以后,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水点眼。

应开放患眼,不能遮盖患眼,因为遮盖患眼后,眼分泌物不能排出,同时增加眼局部的温度和湿度,利于细菌或病毒繁殖,加重病情。

饮食以清淡之品为宜。

再强调一下

1、洗手是切断红眼病传染最重要的防护措施。

2、家中有红眼病病人的,毛巾、香皂等日常用品一定要分开使用。

3、红眼病流行高峰,应暂停游泳至情况好转。

4、在公众场合要做好预防措施,减少接触传染源。

5、游泳时使用泳镜可减少池水与眼睛的接触,有效隔绝细菌。

66、一项调查显示,电脑键盘、鼠标目前已成为红眼病细菌滋生的温床。

同学们,既然我们知道红眼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只要我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都来讲卫生,讲健康,就完全可以预防和防止红眼病流行。

说说-------水的安全卫生知识

万书华

长期喝矿泉水或纯净水好吗?

一、     常饮纯净水不安全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称:

“安全、优质、营养”体现的是绿色食品的质量特性。

第一特性是它的安全性,也就是说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用量情况下食品不会引起身体危害的特性。

大家都知道,一个成年人每天需饮用2000毫升左右的水,才能保持水分收支平衡,如果一个成年人每天饮用2000毫升左右的纯净水,长期下去会不会引起身体的危害呢?

北京化工大学水资源研究中心金日光教授说:

“纯净水的水分子极度串联和线团化结构,不易通过细胞膜,会导致身体内有益的生命相关元素向体外流失,有些敏感的人越喝越不解渴,越喝越想喝,降低了人体免疫力,甚至引发某种疾病。

”我国心血管病专家、中科院院土王士雯教授指出:

“长期饮用矿物质少的软水,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之一。

”海军医学研究所提供了临床反应:

“舟山海岛战士饮用雨水半年后普遍感到乏力。

”经测试,雨水中缺少矿物质,其水质与纯净水相似。

这是在合理饮用方式和正常饮用量情况下引起身体危害的例子,这能说纯净水是安全食品吗?

我国有几亿成年人每天都喝与纯净水同量(2000毫升左右)的自来水、天然水或矿泉水,喝了十几年、几十年没有听说过也没有看到一例有关危害身体的报道,相比之下,常饮自来水、天然水和矿泉水是安全的,常饮纯净水不安全。

 

二、纯净水没有营养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说:

“除了安全性外,优质、营养也是绿色食品的重要特性,在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中有具体体现,要求其有优良的感官特性、品质质量和营养价值。

”如此说来,绿色食品不仅要求有优良的感官特性和品质质量,还要求有优良的营养价值。

纯净水有没有优良的营养价值呢?

可以肯定的回答:

没有!

大家都知道,纯净水加工时,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的同时也去除了水中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

水是人体获取矿物质的重要途径,在特殊情况条件下还是主要来源。

清华大学环境系王占生教授强调指出:

“最起码我国居民的现有饮食结构比较单一,并不能全面而自然地补充各类元素,所以,饮水的营养功效依然不能漠视。

”水营养专家、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复兴教授说:

“已经证实水中有近10种微量元素是身体所必需的。

就我国目前的膳食结构,许多微量元素难以从食物中摄取,主要从水中得到。

水中钙的吸收率可达90%以上,而食物中钙的吸收率只有30%。

”全国饮用水卫生组组长、上海医科大学朱惠刚教授着重指出:

“对饮水来说,并非越纯越好,水中的无机元素是以溶解的离子形式,易被机体吸收,因此,饮水是人们矿物质的重要摄取途径。

纯净水含很少或不含矿物质,过去主要用于热电厂锅炉、电子工业洗涤、集成电路板等。

饮用纯净水要慎重为之,尤其是对儿童、老年人和孕妇是不适合的。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饮用水必须符合六个条件,即:

不含有害物质、含有适量的矿物质、硬度适中、含氧丰富、水分子团小、pH值为弱碱性。

纯净水基本上不含矿物质,硬度接近于0,含氧量极少(蒸馏水为0),水分子团大(>100Hz),pH值6.0左右,为弱酸性。

加拿大和俄罗斯的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硬度不得小于50mg/L(以CaCO3计),欧共体和美国饮用水水质标准硬度要保持60以上。

显然纯净水不符合健康水的条件,没有营养,更谈不上优良的营养价值,那怎么能称绿色食品呢?

 

三、长期饮用纯净水影响身体健康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六大营养素中最重要的一种,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动力和水资源研究中心金日光教授指出:

“水对于生命的起源及在生命延续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能说水就是用来解渴的,水的深远意义在于维持人类健康延续生命。

”人们在选择饮用水时,更应注重是否有利于健康,纯净水是否有利于健康呢?

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柴巍中博士在“2005年中国饮用水行业高层论坛”会上强调指出“纯净水具有极强的溶解矿物质、微量元素的能力,人们大量饮用纯净水后,体内原有微量元素、营养素和营养物质,就会迅速地溶解于纯净水中,然后排除体外,使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失去平衡,出现健康赤字,不利于身体健康。

现在许多欧洲国家都规定纯净水不能直接作为饮用水”。

美国著名水专家马丁·福克斯医学博士,在《健康的水》一书中强调指出:

“喝被污染的水和脱盐水(即纯水)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伤害。

”我国海军医学研究所给水部丁南湖研究员等人,从1987年至1994年对小白鼠进行了7年试验,让其长期喝蒸馏水,结果发现小白鼠生长较慢,体重下降,骨质疏松,肌肉萎缩,脑垂体和肾腺系统功能被破坏。

大连某海岛驻军,曾饮用自制的蒸馏水(纯净水),时间久了,官兵们患上了各种缺乏矿物质的疾病。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陈梦雄认为:

“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减少人体对矿物质和有益元素的摄取。

从对健康的关系而言,天然水优于纯净水,矿泉水优于天然水。

”国内外大量动物试验和临床反应都证明,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害健康。

为此,上海市教委曾发出通知:

原则上自1997学年度开始,各中小学校、幼儿园不应再以纯水作为学生、幼儿的饮用水。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也曾发出通知:

纯水广告不宜宣传“可长期饮用”和用纯水冲调奶粉、煮饭等内容。

2003年3月杭州市部分中小学生告别了纯净水,已有10万余中小学生喝上了矿泉水。

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正式发布警示:

青少年、儿童和老年人不宜长期喝纯净水。

绿色食品以健康为基本目标,而长期饮用纯净水,不但起不到促进健康的作用,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那怎么能称縁色食品呢?

 

自从饮用纯净水进入市场以来,该喝什么水一直是广大消费者十分关注的话题,经过几年的激烈争论,其结论是明确的,长期饮用纯净水不利于健康,矿泉水是理想的饮用水。

全国饮用水卫生组组长、上海医和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惠刚说:

“矿泉水和一般饮用水不同,它含有锂、锶、锌、碘、硒、等微量元素,有的还含有比较丰富的宏量元素,因而它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这些特点都是一般饮用水所不具备的。

矿泉水是健康饮水之冠。

”中国医控中心环境所卫生资深专家徐方研究员指出:

“矿泉水以含有一定量的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而区别于普通的地下水。

由于这种水没有受到外来人为的污染,不含热量,是人类理想的保健饮料。

我们曾对我国有代表性的十几种矿泉水进行过动物试验,结果发现这些矿泉水都有不同程度的抑瘤效果,一些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也说明矿泉水对促进肌体健康、延年益寿确有很大作用。

”符合医疗矿泉水水质标准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对某些疾病有预防、治疗和减轻症状的作用。

 

水营养学家李复兴说,纯净水虽然很干净,但对人体可能存在一些隐患。

这种自然界中本来不存在的水是一种退化了的水,质量已经下降,对人体的作用已经“退化”。

即使是没有经过污染的天然水,经过反渗透法等一系列提纯工艺抽走了水中所有矿物元素后,也会失去小分子团赖以支撑结构的支架而“退化”,并且因没有任何矿物元素而失去其生理功能。

归根结底,纯净水就是至清的死水,没有活性。

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也就是因为太清澈的水含矿物质特别少,不利于生物生长。

人喝水也是如此,长期饮用纯净水,会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体内一些有益的营养物质流失。

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老人、儿童、孕妇更不宜长期饮用这种水。

 

由于农药、杀虫剂的广泛应用以及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对水源的污染,有些地区的饮水已很不尽人意,于是在一些城市的家庭中出现了购买纯净水饮用的现象。

 且不说市场上出售的蒸馏水、纯净水是否合格,单就长期饮用蒸馏水、纯净水来说,对身体健康是有潜在危害的。

其一,常饮蒸馏水者放弃了从水里获得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的5%的来源,也放弃了水中的身体健康的保护元素钙、镁离子。

其二,纯净水的溶解度最大,它作为人体废弃物的载体,也必然多溶解走体内的一些 有用元素排出体外。

蒸馏水和纯净水制作是需要把源水煮开令其蒸发冷凝回收,或反渗透法生产,在这一过程中,用于制作蒸馏水的源水中的其它遇热蒸发物质也会随着蒸馏水的生成而冷凝到蒸馏水中,如对健康有害的酚类、苯化合物甚至可蒸发的汞等。

而反渗透法得到的也不会是理论上的纯净水。

要想得到纯净水或超纯水,必须经过二次、三次的蒸馏,还得增加其它纯净手段。

市场供饮用的蒸馏水不大可能这么做,也没必要这么做。

已有报道,我国某市的一些孩子由于较长期的饮用纯净水而得病。

 人们喝水是生存所需,我们需要的是清洁干净对人体无害的天然饮用水,并不一定饮用纯而又纯的高价蒸 馏水或纯净水,当然偶尔饮用蒸馏水是无碍的。

二、还是喝白开水茶水好

先说一说白开水的好处。

我国有12.5亿人口,对全国大多数人尤其是广大农村的人来说,饮用白开水既有益健康,又方便、经济。

水煮开后可把水中的细菌杀死,可除去有害于人体健康的有机化合物。

    尤其是到了夏季,温湿度比较高,细菌繁殖快,稍不注意饮用了不干净的水,就会腹泻。

家中多备些凉白开水供大人和孩子喝,解渴、卫生、又凉快。

但凉白开水不宜放置时间过长,当天凉了当天喝为好。

    台湾的营养学家建议台湾的中小学生,上学时带上一大瓶凉白开水,尽量少用各种饮料。

据资料介绍,日本医学家在一次老年病防治调查中发现,460名65岁以上的老人,每天清晨喝凉白开水,持续5年后,其中有82%的老人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牙齿坚固,每天还能步行10公里。

    俄罗斯学者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进一步证实,若能经常饮用凉白开水,有预防感冒、咽喉炎及其他皮肤病之功效。

并提醒凉白开水不能在空气中暴露太久,否则会失去生物活性。

所谓凉白开水,就是把水烧开之后,盛放在有盖的干净容器中,冷却到25~30℃。

这种水被俄罗斯、美国、日本的科学家称为“复活神水”。

    我国的营养学家提出,儿童饮料的首选是凉白开水。

研究表明,凉白开水能提高脏器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有利于较快降低累积于肌肉中的“疲劳素”———乳酸,从而消除疲劳,焕发精神。

我国许多居民有喝凉开水的习惯,许多老年人外出旅游或到浴室洗澡时都带上一大瓶凉白开水,休息时喝上几口,又解渴又舒服。

    再说一说茶水。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虽说茶排在最后一位,但很多人都离不了它。

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饮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十分关注。

现已知茶叶中含有350多种化学物质,如鞣酸,VA、VC、VB等。

饮茶可补充人体必需的一些微量元素,对人体某些疾病也有防治作用。

经研究表明,饮茶可降低人体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减少毛细管的通透性和脆性以及降低血清胆固醇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并有抗衰老和增加免疫力的功效。

多喝茶水可使人兴奋,有强心、利尿、收敛、杀菌、消炎等作用,长期喝茶水,能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等。

如今市场上出售的饮用水可谓品种繁多,随处都可买到,我们还是首选白开水和茶水。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稿

油炸食品的危害

朱萍

健康杀手的武器——油炸食品。

看过武狭小说的或者看过武侠片的人都应该知道,每一位侠客或者武林中的高手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武器。

那么作为我们健康的杀手,它的武器是什么呢?

据专家指出:

健康杀手的武器就是——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

如大饼、油条、炸麻花、炸春卷、炸丸子、炸薯片,炸薯条,炸鸡腿,汉堡,面包,饼干,油炸方便面… 炸薯片,炸鸡腿,汉堡等都是油炸食品。

他们酥脆可口、香气扑鼻,能增进食欲,所以深受许多成人和儿童的喜爱。

这些美味的食品,怎么会是可怕的杀手?

它又是怎样杀害我们的健康的呢?

他们的美味迷惑了大家的眼睛,使得他们只看见他们的美味而不会关注他们会给他们带来的潜在危害.

油炸食品油脂类物质含量会超标。

使用的油多为动物油或人造油,过多的油类物质体内不能完全被吸收而只能变成脂肪存在脾下、内脏和血液中,导致血管的病变和冠状动脉的硬化,从而导致了肥胖和内脏的不适。

肥胖当然能给儿童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

如:

肥胖致使脂肪在脑组织堆积过多,形成肥胖脑,神经网络发育差,智力水平降低,脑反应不敏捷;行动迟钝,肢体行动困难;进而影响小儿心理发育;而且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其现阶段的生活、学习和健康,也是培养成年疾病的温床,埋下成年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肿瘤、糖尿病等疾病的祸根。

油炸食品里有多种能致癌的物质。

其中比较厉害的是一种名叫“丙烯酰胺”的。

它主要产生于高温油炸食品中。

丙烯酰胺属中等毒类,对眼睛和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经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并有部分在体内蓄积,主要影响神经系统。

一次性大剂量摄入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脑尤为明显,表现为脑出血症状。

小剂量摄入丙烯酰胺的人会出现嗜睡、情绪波动、记忆衰退、幻觉和震颤等症状,中毒可以出现或伴随末梢神经病(如出汗、肌肉无力等)。

吃油炸食品,加速衰老、容易致癌,油炸食品热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