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58065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13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8页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8页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8页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8页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8页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8页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8页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8页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8页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8页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8页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8页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8页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8页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8页
亲,该文档总共9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docx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

 

中国现代文学讲义

前言

文学史分期:

第一个十年:

1917~1927以五四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

第二个十年:

1928~1937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

第三个十年:

1937~1949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开端以及承继、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40年代文学。

狂人孔乙己子夜在家铸剑

二月的边城骆驼祥子在其香居茶馆里沉沦

金锁记得小二黑结婚时阿Q在录竹山房祝福

华威先生小城三月里学习上海的狐步舞

潘先生在难中伤逝海滨故人

死水围城,红烛中凤凰涅磐

一颗心儿发现雪花的快乐

沙扬娜拉发现我是一条小河

在浆声灯影的秦淮河上乌蓬船里灯下漫笔

白马湖之冬的雅舍内亮着爱尔克的灯光

生活是多么广阔,我爱这土地

白杨礼赞哼着采莲曲的背影

春末闲谈获虎之夜,在上海的屋檐下

白毛女完成了终身大事

老马我用残损的手掌推着车儿

寒夜的呼兰河上再别康桥

——中国现代文学素描

第一章20年代文学概述(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1.新文化运动

以科学民主为旗帜,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为内容的思想革命运动。以1915年9月《新青年》创刊为发端,继而融入五四运动。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等。

2.林译小说

指的是林纾(字琴南)翻译的外国小说。他以桐城派古文大家的身份和文风翻译外国小说,提高了外国小说在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地位。林纾的翻译多是意译。其翻译更多的是用中国小说的叙事方式改写外国小说。他一生共译刊外国小说百余种,初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有的教材名《茶花女遗事》,即法国小仲马《茶花女》)影响最大。

3.清末谴责小说

这类作品名称系鲁迅所命,其影响较大,成就较显著。它们揭露官场的黑暗,描写社会的弊端,陈列丑恶,反映了广大社会群众对清朝腐败统治的不满。比较接近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以及当时广大社会群众的思想情绪。代表作为四大谴责小说:

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等

4.白话文运动

(1)“五四”白话文运动在“言文一致”的旗帜下彻底否定了传统文言文的正统地位,把与人民的口头语言更加接近的白话文提到正统的地位上来,使其成为现代书面语言的主要形式。

(2)白话文能够接纳人民的口头语言中的各种优秀成分,自由地接纳外来语言中的新的词汇和有益的语法形式,为创新的、富有表现力的语汇和语法形式提供了最大的自由空间。

(3)当白话文成为中国文学的语言载体,中国的文学才实现了根本性的变革。

5.鸳鸯蝴蝶派

民初小说以鸳鸯蝴蝶的言情结合休闲通俗的《礼拜六》风格为主流,小说品种有社会、言情、历史、武侠、侦探诸种,创作量比清末时期大。其言情小说中有婚恋的社会问题,社会小说中也有辛亥革命的广阔历史途径,历史小说将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事作野史式的记录(关于袁世凯称帝的尤多),社会与历史小说中“话柄”的连缀多数有黑幕的特点。语言文白兼有。代表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包天笑的《江湖奇侠传》和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并称“四大说部”)等。

6.小说界革命

晚清时期梁启超等人倡导的文学变革运动。提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等口号,强调小说的社会工具性作用等,并创作了一批“新小说”作品。

7.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繁荣局面的表现

(1)文学观念的变化与现代性文学格局的形成。

(2)翻译文学的繁荣。

(3)“小说界革命”和小说创作的繁荣。

(4)话剧的萌芽

经过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以来近20年的孕育,文学界的一场革命成为历史必然,中国现代文学诞生。《新青年》以启蒙的姿态出现,并成为新文学的主要阵地。在“科学”与“民主”的口号下新文学作家向旧文化发动进攻。陈独秀、胡适、周作人、李大钊等成为新文学的领军人物。在取得初步胜利后,新文学阵营与“学衡派”“甲寅派”等进行不懈斗争,同时内部也出现了分化。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文学团体及一些文学刊物的涌现标志新文学运动进入巩固发展阶段。这个时期也开始了革命文学的倡导工作。

一文学革命

1.《新青年》

最早应启蒙运动需要而诞生的综合性文化批评刊物,“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化进攻的主要阵地。1915年9月创刊于上海,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它在一个时期内猛烈抨击孔子学说,掀起了“打倒孔家店”的浪潮。其中代表人物有陈独秀、吴虞、胡适、李大钊等。

2.《文学改良刍议》及“八事”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认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做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这是一篇最早正式探讨文学革新方案的文章,所提的“白话文学”作为“中国文学之正宗”的主张,把握了“五四”文学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发表标志“五四”新文学革命正式开始。

3.《文学革命论》和“三大主义”

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文章鲜明地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出“三大主义”: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通俗的社会文学。该文对于文学革命的发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胡、陈提出文学主张之后,得到了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鲁迅、周作人等人的响应,由此一场文学革新运动逐步开展起来,其主要工作有二:

一是批判旧文学,一是探索如何建设新文学。钱玄同在批判旧文学方面最为激烈;胡适关注白话文问题,其《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8年4月)提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文学革命的宗旨;周作人1918至1919年期间发表了《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提倡“人的文学”;刘半农有《我之文学改良观》。

5.创作实绩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狂人日记》。

6.文学革命的意义

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1)在内容上彻底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始终贯穿、体现了现代“人”的观念不断解放的思想,以个性解放、民主科学、探索社会解放道路为启蒙思想主题。

(2)传统的文学观念(文以载道、文笔不分、游戏消遣)被破除,确立了现代文学观念(表现人生的求真精神,改良人生的使命与作家的社会责任感)。(3)文学形式上白话文从边缘进入中心,成为文学正宗;文体方面,新诗的创立、小说的革新、话剧的传入、没问的倡导,(4)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地吸收外国文学以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不脱离传统的开放行现代文学。五四文学革命开辟了中国文学史上文学现代化的新时代。

7.文学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北京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延伸和拓展,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二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受各种文艺思潮与艺术方法影响的作家们,显示出不同的创作倾向,相近者聚集成文学社团,创办体现自己追求的文艺刊物。五四起见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1.文学研究会:

建立最早、实力最雄厚的一个文学社团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周作人、朱希祖、耿济之、郑振铎、瞿世英、王统照、沈雁冰、蒋百里、叶绍钧、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等12人,冰心、庐隐、朱自清等也是该会会员。阵地为革新后的《小说月报》及后来的《文学旬刊》、《诗》月刊(1922年1月创刊,朱自清、叶绍钧、俞平伯、刘延陵等组成的中国新诗社主办)等

“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在文学主张上比较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提倡“为人生”的艺术,比较注重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2.创造社

1921年7月成立于东京,成员为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文学阵地《创造》、《洪水》等诸种刊物。理论主张上强调创作要“本着内心的要求”,但不是真正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者。其创作大都尊崇个性,表现自我,富于强烈的反抗色彩。一定程度上受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

3.语丝社

因创办《语丝》周刊(1924年11月北京创刊)而得名,以鲁迅、周作人为中坚,成员还有钱玄同、刘半农、林语堂、孙伏园、川岛(章廷谦)等。《语丝》主要发表杂感、时评、小品,兼及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和有关社会历史的研究文章,在指摘社会弊端和抨击旧文化方面作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对后来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得“语丝派”的称号。

4.新月社

1923年成立于北京,实际上是围绕《现代评论》、徐志摩街边后的《晨报》副刊而形成的一个知识分子派别。成员都是从欧美回国的具有自由主义思想和改良主义思想的留学生。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新月社成员主要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陈源、朱湘、饶孟侃、陈梦家、凌叔华、余上沅、丁西林、林徽音等。成员政治上具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两面性,文学主张上一些人具有置重形式美的古典主义倾向。最主要的贡献是对新格律诗的提倡和实验。

5.其他社团及刊物

民众戏剧社:

1921年成立于上海,是“五四”后最早的话剧社团,成员沈雁冰、郑振铎、欧阳予倩、熊佛西等,创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戏剧杂志《戏剧》月刊,在话剧理论建设和提倡爱美剧方面有较大影响。

湖畔诗社:

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成员有冯雪峰、潘漠华、汪静之、应修人。因“专心致志做情诗”而引人注目(以写作爱情诗闻名)。出版诗合集《湖畔》《春的歌集》及汪静之的诗集《蕙的风》等。

浅草-沉钟社:

1922年成立,成员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冯至、杨晦等。先后办有《浅草》《沉钟》等刊物。

三与复古派的论争

20年代初期和中期出现了“学衡派”和“甲寅派”两个封建复古派对新文学阵营的反攻。

1.学衡派

代表人物是曾留学西方的南京东南大学教授胡先骕、梅光迪、吴宓等。1922年1月创办的《学衡》月刊为其阵地,自称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实际上唱的仍然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老调。代表作有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胡先骕《评<尝试集>》、吴宓《论新文化运动》等,这些文章全盘否定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革命。鲁迅《估<学衡>》一文揭露了其“学贯中西”的假面,郑振铎、茅盾等也撰文抨击《学衡》的复古主义论调。

2.甲寅派

因章士钊创办《甲寅》周刊而得名。章士钊先后在该刊发表《评新文化运动》和《评新文学运动》诸文否认文化新旧优劣之别,主张“悉存文言,国苟不亡”,提倡尊孔读经。另一些人也在该刊发文附和章士钊。“甲寅派”进行文化复古活动的特点就是他们与军阀政权联系密切。高一涵、成仿吾、唐钺、胡适、郁达夫、鲁迅等人发表文章批驳章士钊及“甲寅派”的荒谬论点,最终新文学阵营取得胜利。

(三)五四文学的特征

1.理性精神的张扬;2.感伤的精神标记;3.个性化的追求;4.创作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第二章鲁迅及其创作

一鲁迅的创作道路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

鲁迅(1881.9~1936.10),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取学名周树人。鲁迅,是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时始用的笔名。早期思想主要体现在留日期间发表的《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中。提出了“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和“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主张,受进化论和尼采个性主义影响较深。

1.鲁迅的作品集

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

《野草》;

杂文集:

前期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后期有《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该集为鲁迅去世后,由许广平编成)。

2.杂文及其特色

鲁迅从事过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数量最多的是他的杂文。

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是鲁迅前期杂文的特色,民主与科学是鲁迅前期杂文创作的知道思想,彻底的反封建的精神是贯穿他杂文始终的灵魂。前期杂文的主要内容有:

反对国粹主义;批判迷信落后思想;反对封建礼教,主张妇女儿童和青年的社会解放;揭示和批判过敏性的弱点;对“整理国故”的否定和对欧化绅士的批判;对“打落水狗”和“韧性战斗”精神的提倡等等。

后期杂文数量较巨,内容也非常广泛:

有政治评论,有对文艺界各种现象的评论,有各种丝线评论等等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1)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使议论和形象相结合;

(2)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3)善于运用联想,将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涵;(4)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锐利如匕首投枪。

二《狂人日记》、《阿Q正传》

(一)《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上,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鲁迅自述,《狂人日记》收到果戈理同名小说和尼采思想的影响,但《狂人日记》“却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也不如尼采的超人渺茫”。

(1)小说通过对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立交的“吃人”本质。《狂人日记》可谓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它体现了文学上的彻底反封建的总体倾向。

(2)在表现“礼教吃人”的同时,还表现了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的精神。

(3)《狂人日记》冲破了传统手法,大胆采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这是通过狂人这个特殊的艺术形象来实现的。狂人首先是真实的活生生的狂人,塑造这一形象用了现实主义方法作者写到狂人的一切细节,无不切合“迫害狂”患者的症状,其对狂人精神病态的细致准确描写,甚至经得起精神病理学者的检查。作品把反对肉体上吃人提升到揭露礼教“吃人”,则是通过象征主义来实现的。作者巧妙地在狂人的疯话里,用象征、隐喻的手法,一语双关地寄寓。读者完全能够领略的战斗的深意;作品巧妙地在狂人的环境氛围、人物关系中融入了极精彩的象征性描写,从而使之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使人对深刻丰富的“象外之意”产生了联想。因此,这篇小说并用着两种创作方法:

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现实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的骨架和血肉,象征主义构成了小说的灵魂,二者相互结合缺一不可。

(4)《狂人日记》成功地塑造了丰富复杂、蕴藉身后的狂人形象。狂人艺术形象所具有的象征性意义在于,狂人的言行中包含着的真理和正义,有激发人们联想的暗示性。狂人对他所处的环境的“反常”认识,给人们一种神奇的暗示,导引这读者看到了整个老中国几千年来宗法制度和礼教吃人的真象。

(二)《阿Q正传》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个解除创造,也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小说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在《晨报副刊》上连载。自《阿Q正传》发表之日起,对它的理解和评价就是中说纷纭,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去读解它,其结论也不尽相同,这正是作品本身的丰富性所决定的。

(1)阿Q形象的基本特征:

一般认为,阿Q是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A.阿Q是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鲁迅说:

阿Q“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B.阿Q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这表现在他身上反映的小生产者的弱点和深刻的传统观念以及他对“革命”的态度和认识上。

(2)阿Q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他的精神胜利法。

它表现在:

A.自尊自大;B.自轻自贱;C.欺软怕硬;D.健忘;E.封建文化无意识。其实质是:

A.自欺欺人、自我麻醉;B.成因:

主观上严重缺乏自我意识,客观上封建意识形态的毒害;C.危害:

妨碍革命意识的生成,处于麻木愚昧的精神状态。

(3)《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

A.《阿Q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它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B.《阿Q正传》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作品所揭示的阿Q精神,作为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病状”,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存在,它将作为一面镜子,使人们从中窥测到这种精神的病容而时时警戒。

(4)《阿Q正传》的艺术风格:

一是外冷内热。作者把一颗火热的心深深地埋藏在心坎里,以犀利的解剖刀冷峻地解剖一切。二是以讽抒情。讽刺背后处处隐含着作者改革社会重铸国魂的革命热情。三是形喜实悲。喜剧性的场面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悲剧。

三《呐喊》《彷徨》

1.《呐喊》收1918年~1922年所写的14篇小说,鲁迅把这个集子题作《呐喊》意思是指他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呐喊》中的小说具有充沛的反封建的热情,从总的倾向到具体描写,都和五四时代精神一致,表现了文化革新和思想启蒙的特色。这些作品尖锐地揭露了宗法制度和封建文化传统的弊害,通过对人民命运特别是农民命运的描写,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和现实革命运动应当关注的问题,深刻地刻画了一群“老中国的儿女”——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2.《彷徨》收1924~1925年写的11篇小说。鲁迅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分裂,他一面独立地同反动势力进行着坚韧的斗争,一面又由于还没有与当时正在走向高潮的革命运动相结合,暂时还没有看清历史发展的路径和前景,“成了游勇,布不成阵”,因而精神上有“寂寞”、“彷徨”之感。鲁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彷徨》题名的由来。《彷徨》在反封建的内容上与《呐喊》相承继,艺术上则更加成熟。作者的爱憎更深地埋藏在对现实的客观冷静的描写之中。这些诶做平在对旧制度旧传统进行更加细致的揭露的同时,比较集中地描写了在历史变动中挣扎浮沉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以及他们的软弱、动摇和孤独、颓唐的思想性格弱点。《呐喊》和《彷徨》在思想艺术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3.在《呐喊》、《彷徨》中,农民题材的小说占有重要的位置。鲁迅一方面把中国农民放在中国农村社会各种现实关系(经济、政治,尤其是文化心理和意识结构等)中加以再现,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从而展现了一个未经彻底革命、变革和社会震荡的封建、半封建农村的落后和闭塞的典型环境;另一方面,鲁迅塑造在这一典型环境中生存、挣扎的中国农民的典型性格。把解剖中国农民灵魂和改造“国民性”问题联系起来,从而通过对农民性格中的愚弱、麻木和落后的批判,倒想对造成这种性格的社会根源的揭露和批判。《阿Q正传》堪称这方面的典型。其余有《药》、《风波》、《故乡》等。

在农民题材的小说中,鲁迅的一组以反映农村妇女命运为内容的作品也值得重视。如《明天》、《祝福》、《离婚》等。

4.知识分子也是鲁迅小说里描写的重要对象。《在酒楼上》和《孤独者》写的是辛亥革命以后知识分子彷徨、颠簸以至没落的过程。两篇小说写出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革新力量和习惯势力之间的冲突,笼罩着辛亥革命失败后令人窒息的历史气氛,同时也批判了吕纬甫和魏连殳性格的弱点。《伤逝》里的子君和涓生的爱情婚姻悲剧则表现了五四时期个性解放与个人奋斗的另一面。小说采取“手记”的方式,用诗一样的语言抒写了涓生的心境,寓批判于事实的缕述。

5.从《呐喊》到《彷徨》,每一篇作品的题材内容和艺术构思都不一样,这不仅由于鲁迅在创作过程中经过反复的酝酿,而且也是他长期生活考察和艺术探索的结果。在表现上,有时多用白描;有时则是白描和抒情的有机的结合,等等。鲁迅小说富于独创性,具有非常突出的个人风格:

丰满而又洗练,隽永而又舒展,诙谐而又峭拔。鲁迅还善于通过高度的概括,从平凡的生活里提炼出不平凡的主题,以达到“揭出病苦,引起疗救”(注:

《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的目的。

四《故事新编》

前期《补天》、《奔月》、《铸剑》,后期《理水》、《采薇》、《出关》、《非攻》、《起死》。

《故事新编》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作为历史小说,采用“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的写法。

1.前期所写的三篇历史小说,主要是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的创造精神和复仇精神,赞扬了那些淳朴、正直、坚强的英雄人物,同时也无情地嘲笑和鞭挞(ta)了现实生活中的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等。

后期的五篇在思想内容、艺术技巧上与前期有较大的不同。《非攻》和《理水》是歌颂性的小说;《采薇》、《出关》和《起死》用小说的形式来进行深刻的社会批判。

2.《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

(1)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

(2)不是“将古人写得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着重于对古人性格、精神和心里状态的深入开掘与扩展,并用“画眼睛”的手法加以渲染和强调。(3)运用“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这是《故事新编》的重要手段。

第三章20年代小说

一20年代小说概述

(一)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是在民主主义、人文主义思潮广为传播的背景下,表现了文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其初出在文学研究会成立之前的1918年~1920年间,其写作形成一种创作风尚,则与周作人在理论上的倡导,冰心、叶绍钧、许地山、庐隐、王统照等文学研究会会员的创作不可分离。问题小说的主、题材比较广泛,它是充满各种茅盾的社会现实和写实派作家热心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碰撞的产物,也是五四启蒙精神和作家的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它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精神心里的需求。其借鉴外国文学主要源于三个方面:

有“提出问题的文学”之称的俄罗斯文学以及东北欧文学;五四初期做过较多介绍的挪威作家易卜生的问题剧;印度作家泰戈尔的哲理小说。

代表作家有叶绍钧(《隔膜》)、冰心(《斯人独憔悴》)、许地山(《缀网劳蛛》)、庐隐(《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王统照(《沉思》、《湖畔儿语》、《《山雨》)等。

(1)叶绍钧

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城中》等,唯一的长篇小说《倪焕之》(1928)。

叶绍钧初期的“问题小说”,以“爱”和“美”的追求,回答了严峻现实对他的提问。《隔膜》等篇无情地讽刺了小市民无聊、庸俗、空虚、陈腐的心态和习气。

以教育界、学校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在叶绍钧的全部小说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他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暴露旧中国教育界黑暗的内幕,并透过教育界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旧社会,是叶绍钧“教育小说”的基调。如《潘先生在难中》讲军阀混战逼地较远疲于奔命。通过《倪焕之》这部小说,叶绍钧比较完整地写出了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到小说问世前一年的大革命失败这一段期间的追求与遭遇。展现了20年代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性格演变史。

叶绍钧小说的艺术风格与成就:

A.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B.同情与讽刺兼备;C.结构多变、精于布局,将就结尾饶有余味。

(2)许地山

许地山的小说引人瞩目的特点是其中的异域色彩;其次是他小说中的宗教氛围;第三是在情节上,几乎都贯串这一条爱情的线索。这三者交织融合构成了许地山初期次奥说倾向于浪漫主义传奇的三个主要因素。隐伏其下的是作者申城的身世之痛、家国之感和良苦用心。

最初的短篇《命命鸟》,描写一对青年爱侣被迫自杀的悲剧故事,对封建婚姻制度提出了控诉。但女主人公那种虔诚的宗教感情,相偕投水时极其从容欣慰的态度,却是作者涅盘归真的佛教思想在作品中的具体反映。《缀网劳蛛》一篇,通过女主人公尚洁的半生经历,表现了封建男权社会中妇女所受的惨重压迫。在《商人妇》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