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大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58443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现代汉语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大纲.docx

《现代汉语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大纲.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汉语大纲.docx

现代汉语大纲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了解现代汉语的形成、特点、地位,激励学生热爱并学好现代汉语,为现代汉语的纯洁、规范而奋斗。

知识点: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三、现代民族汉语方言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

五、现代汉语的地位

本章重点:

现代汉语的特点

本章难点:

现代汉语的特点

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演示

讲授内容: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一、现代汉语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三、现代民族汉语方言

1、北方方言(官话)

2、吴方言(江南话或江浙话)

3、湘方言(湖南话)

4、赣方言(江西话)

5、客家话

6、闽方言

7、粤方言(广东话)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

五、现代汉语的地位

第二节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一、历史回顾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

三、推广普通话

第三节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参考书目:

陈其光.中国语文概要.北京:

中央民族出版社,1990.

许嘉璐等.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刘坚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修订本).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

课后作业:

思考和练习一、二、三

第二章语音

教学目的:

详细讲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以及汉语语音的分析方法,要求学生较全面牢固地掌握语言理论知识,具有熟练地发音和分析语言的能力,具有说普通话的能力。

知识点:

1、语音概说

2、声母

3、韵母

4、声调

5、音节

6、音变

7、音位

8、朗读

本章重点:

音节、音变、音位

本章难点:

音节、音变、音位

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演示

讲授内容:

第一节语音概说

语音和语音学

(一)语音

1、语音的性质

(1)语音的物理性质

(2)语音的生理性质

(3)语音的社会性质

2、语音单位

(二)语音学

(三)记音符号

第二节声母

一、声母的发音

依发音方法分类:

塞音(b、p、d、t、g、k)、擦音(f、h、x、s、sh、r)、塞擦音(j、q、zh、ch、z、c)、鼻音(m、n)、边音(l);

清音、浊音:

送气音(p、t、k、q、ch、c)、不送气音(b、d、g、j、zh、z)。

依发音部位分类:

双唇音(b、p、m)、唇齿音(f)、舌尖前音(z、c、s)、舌尖中音(d、t、n、l)、舌尖后音(zh、ch、sh、r)、舌面音(j、q、x)、舌根音(g、k、h)。

二、声母辨正

第三节韵母

一、韵母的发音

(一)单元音韵母

(二)复元音韵母

(三)鼻韵母:

二、押韵和十三辙、十八韵

(一)韵母和押韵

把两个以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这种情况就叫做押韵(或压韵)。

多句押韵的字叫做韵脚或韵字。

(二)十八韵和十三辙

为了便于押韵,使做诗的人有所依据,就需要把同韵的,可以相押的字归在一起,建立若干个韵部。

根据现代北京语言的音系归纳的韵部,最常见的有十八韵和十三辙。

三、韵母辨正

第四节声调

一、声调的性质和作用

二、调值和普通话声调

三、调类和普通话声调

第五节音节

一、普通话音节的结构

二、普通话声、韵、调的配合关系

三、音节的拼读和拼写

第六节音变

一、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

(二)去声的变调

(三)“一”、“不”的变调

(四)七、八的变调

(五)重叠形容词的变调

(六)语气词“啊”的变调

二、轻声

(一)性质和作用

1、性质

2、作用

(二)轻声音节的声母和韵母

(三)变读轻声的规律

三、儿化

(一)性质和表示法

(二)平舌韵变儿化韵的规律

(三)儿化的作用

第七节音位

一、音位简说

(一)音位及其归纳方法

(二)音位变体

(三)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二、普通话音位

(一)普通话元音音位

(二)普通话辅音音位

(三)普通话声调音位

第八节朗读

要求:

1、语音标准规范,2、语意内涵明晰,

3、语气轻重相宜,4、语调变化有致,

5、速度快慢合体,6、节奏和谐协调。

7、停顿长短恰当,8、感情鲜明适度。

示范:

第九节语音规范化

一、确立正音标准

二、推广普通话

参考书目:

徐世荣.普通话语音知识.北京:

文字改革出版社,1980.

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1.

李荣.音韵存稿.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

史存直.北京话音位问题商榷.中国语文,1957(02).

文练.汉语语句的节律问题.中国语文,1992(02).

王志洁.儿话韵的特征架构.中国语文,1997(01).

课后作业:

1、结合自己的方言实际,了解方言声母、韵母和声调与普通话的对应变化。

2、思考和练习一至八

第三章文字

教学目的:

要求掌握汉字的产生、特点、作用、形体、构造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提高分析和正确运用现行汉字的水平,为将来研究或从事现行汉字的教学打下基础。

知识点:

本章分五节:

文字概述,汉字的形体,汉字的构造,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使用规范汉字。

本章重点:

汉字的构造,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使用规范汉字。

本章难点:

汉字的构造,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使用规范汉字。

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演示

讲授内容:

第一节文字概说

一、汉字的特点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

作为语素文字,汉字具有与表音文字完全不同的几个特点。

1、汉字记录的是汉语的单音节语素。

2、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有一定的理据。

3、汉字有较强的超时空性。

4、汉字是方块形文字。

5、汉字不实行分词连写。

6、汉字结构复杂。

二、汉字的产生与作用

(一)汉字的产生

文字产生之前,人类经历了一段实物记事和图画记事的历史。

汉字是世界上罕见的历史悠久的文字,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6000年前的甲骨文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了。

(二)汉字的作用

1、汉字记载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科技成果。

2、汉字为人们跨时空交际提供了便利。

3、汉字对汉语的发展和规范化产生积极影响。

4、汉字被一些邻国借用,形成了特有的汉字文化圈。

5、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拓展了汉字的应用领域,预示着汉字还将长时间为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服务。

三、汉字与汉语

第二节汉字的形体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

(一)甲骨文

(二)金文

(三)篆书

(四)隶书

(五)楷书、草书和行书

楷书、草书和行书都由隶书发展而来。

1、楷书

2、草书

3、行书

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逐步简化、符号化、定型化、规范化。

二、现代汉字的形体

第三节汉字的结构

一、结构系统

(一)结构单位

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

笔画和部件。

笔画是汉字最小的结构单位,部件是汉字基本的结构单位。

现代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笔画组成部件,部件再构成整字。

1、笔画

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结构单位。

所谓一笔或一画,是指从落笔到起笔所写的各种形状的笔画。

(1)笔画的类型

(2)笔画的组合方式

(3)笔画的书写顺序

2、部件

部件是由笔画构成的高一级的构字单位,也是合体字的基本构形单位。

(1)部件的分类

(2)部件的组合方式

(3)部首

二、构造方法

第四节汉字的规范

一、汉字的整理

汉字的整理包括简化笔画和精简字数。

(一)简化笔画

1986年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应用简化部件,类推简化了一批繁体字,使简化字的总数达到2235个。

《简化字总表》所用的简化方法有保留特征(聲——声),保留轮廓(奪——夺),更换部件(雞——鸡),另造形声字和会意字(響——响、滅——灭),草书楷化(書——书),同音代替(幾——几)等。

(二)精简字数

1、1955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实际淘汰汉字1027个。

2、1965年《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规范了6196个字的印刷体形式。

3、1956-1964年,全国35个县更改了生僻的地名用字35个。

4、1977年7月《关于部分计量单位统一用字的通知》规范了部分译名用字。

二、汉字的标准化

(一)定量:

是规范现代汉字的用字数量。

(二)定形:

是规定现代汉字的标准字形。

(三)定音:

制定现代汉字的标准读音。

(四)定序:

规定现代汉字的排列顺序。

三、汉字的信息处理

第五节使用规范汉字

一、掌握规范汉字

(一)掌握简化字

(二)不用异体字

(三)区别新旧字形

二、纠正错别字

(一)错别字现象包括三种情况:

写错字、写别字、读错字。

原因有主观、客观两个方面:

主观上轻视、草率;客观上汉字难认、难写、难记,出错率较高。

(二)如何纠正错别字

从字形入手,利用形旁,区别形似字。

从字音入手,记住声旁的写法,纠正错误书写习惯。

从字义入手,了解字义,对纠正错别字特别有帮助。

参考书目:

周有光.汉字改革概论(第三版).北京:

文字改革出版社,1979.

张书岩等.简化字朔源.北京:

语文出版社,1997.

高更生.汉字研究.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修订本).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课后作业:

1、到街头调查店名用字,找出不规范字,写成一篇分析文章

2、思考和练习一至五

第四章词汇

教学目的:

系统讲述现代汉语词汇和各种词汇单位的含义,使学生掌握词汇学、语义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正确地辨析和解释词义,丰富自己的词汇,提高用词的能力。

知识点:

本章共分8节:

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词义的性质和构成,词义的分解,词义的聚合——语义场,词义和语境的欢喜,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熟语,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本章重点:

词义的构成,词义的分解,词汇的规范化。

本章难点:

词义的构成,词义的分解,词汇的规范化

方法与手段:

“启发式”、“互动式”教学。

多媒体课件演示

讲授内容:

第一节 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

一、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材料,是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

一种语言只有一个词汇系统。

二、词汇单位

词汇单位有三级:

语素、词和短语。

(一)语素

(二)词

(三)短语

三、构词类型

(一)词的结构单位:

词根和词缀。

(二)单纯词和合成词

1、单纯词:

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

单音节的单纯词

多音节的单纯词:

联绵词(双声、叠韵、非双生叠韵),叠音词,音译的外来词。

2、合成词:

两个或两个语素构成的词。

复合式合成词:

联合式,偏正式,补充式,动宾式,主谓式。

附加式合成词:

前加式,后加式,词根与叠音词缀结合式。

重叠式合成词

3、合成词的层次性

四、简称和数词缩略语

(一)缩略形式的性质:

语言经济机制的体现。

(二)缩略方式:

提取式,共戴式,标数式等。

(三)缩略原则:

1、表意准确无误。

2、避免同音形式。

3.避免另造缩略形式。

第二节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一、词义的性质

词义是词的语音形式负载的信息内容。

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和民族性等属性,具体表现为若干对立统一关系。

二、词义的构成

词的词汇意义包含两个部分:

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

(一)理性义:

词义的核心部分,词义中与概念有关的部分。

1、通俗的理性义

2、专门的理性义

(二)色彩义:

词义的附加部分。

1、感情色彩:

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2、语体色彩:

书面语体色彩,口语语体色彩。

3、形象色彩:

形态,动态,颜色,声音。

4、地域色彩,行业色彩,时代色彩等。

三、词义的理解与词的运用

词义的理性义和色彩义往往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应用的。

只有认真领会词义的内涵特征,才能使表达鲜明、准确、生动。

第三节词义的分解

一、义项

(一)什么是义项?

(二)单义词和多义词

1、单义词:

只有一个义项的词。

2、多义词: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义项。

(与同音词有别)

3、多义词的层次性:

基本义,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二、义素

(一)什么是义素?

义素是词义构成的最小意义单位,是词义的区别特征。

(二)义素分析

分析原则:

对等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简明性原则。

基本方法:

确定范围,比较异同,简化表达(矩阵图,横排列式)。

分析实例。

义素分析的作用:

第四节词义的聚合——语义场

一、语义场

语义场是具有共同核心义素的词语形成的集合体。

(一)语义场的性质

1、层次性:

母场和子场。

2、系统性:

语义场各成员互相依存;语义场的构成受不同语言集团的限制。

3、相对性;多义词的不同义项可能分属不同的语义场;语义场的划分标准是相对的。

(二)语义场的类型

类属义场:

各成员同属于一个教大的类,无次序关系。

顺序义场:

各成员按某种潜在的、固定的顺序排列。

关系义场:

两个成员处于某种关系的两端,可以进行关系推导。

二、同义义场和同义词

(一)同义义场: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语义场叫同义义场,义场中的词叫同义词。

(二)同义词

1、同义词的范围:

等义词和近义词

1、同义词的类型:

构词语素完全相同,部分相同,完全不同。

2、同义词的辨析:

3、辨析方法和实例:

搜集例句——整理义项——求同察异——总结说明。

4、同义词的作用:

三、反义义场和反义词

(一)反义义场:

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构成反义义场。

这两个词是反义词。

(二)反义词

1、反义词的类型:

互补反义词,极性反义词。

2、反义词与多义词、同义词的关系:

一个多义词可能拥有多个反义词,这些反义词之间可能构成同义词或反义词。

3、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

反义词的语义范围和使用频率不平衡。

4、反义词的作用。

第五节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一、语境对理解词义的作用

广义的语境是制约话语表达与理解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狭义的语境是上下文和前言后语,分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两类。

解释词义要根据该词所出现的语境。

二、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1、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2、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3、语境增加临时性含义。

4、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

第六节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一)基本词汇:

是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

(二)一般词汇:

具有开放性、变异性、灵活性等特点。

主要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和隐语等。

二、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

(一)古语词:

包括文言词和历史词。

文言词仍然可以在书面语体当中使用,可以使语言简洁匀称;可以表达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可以表达幽默、讽刺等意义。

(二)方言词:

有的方言词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因此普通话会不断从各地方言吸取有用的成分来丰富自己。

(三)外来词:

也叫借词,指从外族语言借来的词。

汉语吸收外来词,往往会从语音、语法、语义、字形等方面加以改造。

外来词的类型有:

三、行业语、隐语

(一)行业语:

各种行业应用的词语,其中的术语对发展科学文化事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的还可以在专门意义之外获得一个通俗意义而成为普通话词汇,因此行业语也是丰富普通话词汇的源泉之一。

(二)隐语:

是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的一种只有内部人懂得的特殊用语,具有保密性和超常规的特点。

第七节熟语

一、成语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二、惯用语

惯用语是人们口头使用的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大都是三字格结构的动宾短语,与成语相比,惯用语口语色彩浓郁,含义单纯,结构相对松散,可以插入定语和补语等成分。

三、歇后语

歇后语是由近乎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两部分只有间歇,所以叫歇后语。

一般口语色彩浓郁,可以临时创造。

第八节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一、词汇的发展变化

1、新词的产生。

2、旧词的逐渐消失和变化。

3、词义的演变:

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

4、词的语音形式的变化。

二、词汇的规范化

1、任务:

2、吸收原则:

必要性,全民性,明确性。

参考书目:

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孙维张.汉语熟语学.长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课后作业:

1、到街头调查店名,分析店名用词的文化内涵。

2、思考和练习一至八。

第五章 语法

教学目的:

系统讲述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使学生掌握语法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正确地辨析词类、分析句子成分、多重短语和多重复句、句群,提高运用语法的能力。

知识点:

本章共分8节:

语法概说、词类上下、短语、句法成分、句子的分类、常见的句法失误、复句、句群和标点符号。

本章重点:

词类上下、短语、句法成分、复句。

本章难点:

词类上下、短语、句法成分、复句。

方法与手段:

启发式、互动式教学。

多媒体课件演示。

讲授内容:

第一节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1、语法有两个含义:

语法结构规则本身;研究语法的科学,即语法学。

2、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

语法系统;语法学体系。

二、语法的性质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1、语法单位

汉语的语法单位分为四级:

语素、词、短语和句子。

前三种是语言的材料单位,而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是语言的基本使用单位。

2、句法成分

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法结构的组成部分。

汉语的一般句法成分有5对10个,具有同现性。

第二节词类(上)

一、词类的划分

划分词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

1、语法功能:

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

2、词的形态:

词形变化的方式。

3、词的意义:

指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类别意义。

二、实词

名词:

常作主语和宾语;能够用数量短语修饰;一般不用重叠式表达语法意义;加“们”表示群体。

动词:

能够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能用“不”修饰,不能用程度副词修饰(心理动词、助动词除外);多数带动态助词“着、了、过”表动态;有些动词可以重叠。

形容词:

能够作谓语、谓语中心语和定语;性质形容词大都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带宾语;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有些单音节形容词可以带词缀。

区别词:

能够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不能作谓语、主语、宾语。

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加“非”。

数词:

分基数词和序数词两类。

通常与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后,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一些数词,如倍数、分数等有固定的用法。

量词:

分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类。

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面,组成数量短语后,作定语、状语或补语等;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数量短语也可以重叠;量词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副词:

都能作状语,具有纯状语性;副词一般不能单说;部分副词兼有关联作用。

代词:

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类型。

人称代词包括反身代词和非反身代词;指示代词用来指代人或事物;疑问代词主要表示有疑而问或无疑而问。

拟声词:

是模拟声音的词,可以作状语、定语、谓语、补语、独立语等等,也可以单独成句,不受否定副词、程度副词修饰,是比较特殊的实词。

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

独立性强,常作感叹语,写法不固定,也是特殊的实词。

三、实词的运用

1、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及实例。

2、数词、量词使用不当的实例。

3、副词误用及实例。

4、代词使用不当的实例。

第三节词类(下)

一、虚词

虚词是不能单独成句,词汇意义虚灵,不能重叠的词,是相对封闭的词类,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二、虚词的运用

1、介词的运用:

“对、对于”的用法;“关于”的用法;“在”的用法;“给”的用法;“于”的用法;“由于、由”的用法等。

2、连词的运用:

“和”的用法;“或、或者”的用法;“及其”的用法;“还是”的用法;“而”的用法等。

3、助词的运用:

“的、地、得”的用法;“着”的用法;“了”的用法。

三、词类小结

1、词类和词性的关系。

2、词性的判别:

直判法,排除法,类比法。

3、词的同形异类现象:

同形同音词的识别。

词的活用现象。

词的兼类。

第四节  短语

一、短语及其分类

短语是意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大于词而有不成句的语法单位。

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词序和虚词。

二、短语的结构类

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中补短语,联合短语是五种基本的结构类型。

还包括连谓短语,兼语短语,同位短语,方位短语,量词短语,介词短语,助词短语(的字短语、所字短语、比况短语)等结构类型。

三、短语的功能类

短语的功能类是由它所能充当的句法成分相当于哪类词决定的。

这种分类还需要深入研究。

四、多义短语

多义短语是不止一层含义的短语。

结构关系不同的多义短语:

层次相同;上面层次相同,下面层次不同。

语义关系不同的多义短语。

结构和语义关系都不同的多义短语。

五、短语小结

短语的分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层次分析法又叫直接成分分析法,一般采用“从大到小,逐层二分“的原则:

1、切分的各部分必须有语法关系;

2、切分的各部分必须有意义;

3、切分的成分加起来符合原意。

举例说明。

第五节句法成分

主要讲解9种(包括独立语)句法成分的构成材料、结构类型、意义类型、语序以及少数易混成分的辨别等问题。

一、主语和谓语

1、主语的构成材料

2、谓语的构成材料

3、主语的意义类型:

施事主语,受事主语,当事主语。

二、动语和宾语

动语的构成材料: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名宾动词,谓宾动词,名谓宾动词。

宾语的构成材料

宾语的意义类型:

受事宾语,施事宾语,当事宾语。

三、定语

1、定语的构成材料和意义类别

2、定语和助词“的”出现的规律

3、多层定语的顺序和分析

四、状语

1、状语的构成材料和意义类别

2、状语和助词“地”出现的规律

3、多层状语的位置和切分

五、补语

补语的构成材料和意义类别:

结果补语,程度补语,状态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可能补语。

补语和宾语的顺序;先宾后补,先补后宾,宾在中间。

补语和宾语的辨析:

根据两部分的关系;通过变换句式;通过虚词标记。

六、中心语

1、定语中心语

2、状语中心语

3、补语中心语

七、独立语

独立语是与其他成分不发生结构关系,但又是句意所必须的成分。

独立语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或句末。

1、插入语:

提醒性的,预测性的,总括性的。

2、感叹语

3、称呼语

4、象声语

八、句法成分小结

1、中心词分析法

2、层次分析法

3、变换分析法

第六节句子的分类

一、句子分类概说

两个角度,两种结果:

1、句类:

句子的语气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句型:

句子的结构类型(单句和复句)

二、句类

1、陈述句:

叙述或说明事实。

2、疑问句:

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

3、祈使句:

表命令、禁止;表请求、劝阻。

4、感叹句:

带有浓厚感情的句子。

三、句型

1、主谓句:

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2、非主谓句:

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叹词句。

四、几种动词谓语句

1、把字句:

特点是动词一般不是光杆动词;宾语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动词具有处置意味;否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