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0118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docx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

《我国公共卫生措施和卫生工作方针》

(一)公共卫生措施

1.预防性卫生服务包括计划生育、妇幼卫生、免疫接种、老年保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及其它慢性病的预防)、改进医疗卫生服务及提倡全科医疗服务等。

2.保护健康(疾病预防和控制)包括传染病和地方病的控制及监测、环境中有害因素(空气、水、土壤的污染及噪声)的控制、职业安全与卫生、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急诊服务等。

3.促进健康通过健康教育,改变有害健康的个人不良行为(吸烟、酗酒、吸毒、药物滥用、性乱等)、实行自我保健、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等。

4.卫生管理研究生命统计资料的收集、保管、分析和利用;卫生服务研究的技术及管理;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的制订;医学教育的改革及卫生人员的继续教育等。

(二)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

卫生方针是国家和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卫生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卫生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是以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针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制定的。

建国初期为迅速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极端落后的卫生状况,制定了卫生工作四大原则,即"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相结合".这些原则形成了我国卫生工作四大方针。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有了更大的发展,在xx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贯彻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在xx年1月又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简称决定)。

《决定》中指出了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新的卫生工作方针是对原卫生工作方针的补充、完善、继承和发展,确定了90年代卫生工作重点及卫生方针的方向,《决定》中又提出了卫生工作的具体奋斗目标,"到202x年,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包括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卫生执法监督的卫生体系,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国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到202x年医|学教育网整理,在全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比较完善的卫生体系,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在经济发达地区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欠发达地区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

(三)我国卫生工作的成就

几十年来由于认真贯彻了卫生工作方针,使我国卫生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60年代初期,我国是第一个宣布天花消灭的国家,比世界范围的天花绝灭提前了xx年,并陆续消灭和基本消灭了古典生物型霍乱、鼠疫、回归热、黑热病、斑疹伤寒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并计划在xx年消灭野毒株引起的麻痹型脊髓灰质炎。

很多地方病,如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己基本控制。

全国传染病发病率己从1963年的3200/10万,下降到xx年的466/10万,死亡率从20/10万,下降到1.49/10万。

由于贯彻执行了一系列条例、卫生标准和管理办法,如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尘肺防治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使工、矿劳动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中小学生体质得到了提高,食品安全卫生得到了保证医|学教育网整理,也进一步保障了人群的健康。

我国各级卫生机构也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全国城乡卫生服务体系——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已基本形成,卫生队伍已初具规模,保证了广大居民的基本医疗条件。

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中的一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在农村是村卫生室,在城市主要是街道(地段)医院、工厂保健站等基层医疗单位,是社区中最基层的医疗预防组织,它承担了地段内居民的初级卫生保健任务、三级预防工作及大量的预防保健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点机构。

由此,使我国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全国人口死亡率已由建国前的25‰降低到xx年的6‰;婴儿死亡率也由建国前的200‰下降到31.4‰。

人口平均寿命在建国前为35岁,到xx年人均期望寿命已达68.9岁。

目前,我国经济整体水平尚不发达,属于发展中国家,而居民的一些重要健康指标如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寿命等已超过其它发展中国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有些指标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些都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成就。

第二篇:

公共卫生整改措施公共卫生督导整改措施

根据市公共指导中心下达的现场督导情况反馈表,特制订如下整改措施:

(1)规范居民健康档案内容,补齐档案资料。

(2)更换新的体检表、随访记录。

(3)规范新建档案的体检、随访记录。

(4)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2x版)的学习,熟练掌握规范内容。

第三篇:

公共卫生整改措施赤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共卫生整改措施

根据市局上半年公共卫生考核内容及指导下,我中心公共卫生在今年取得了些好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为了在下一步工作中能有更好的成绩,特制定如下整改措施:

1.健康教育

(1)加强院内健康教育,组织完善健康教育活动并有记录,制定年

度计划。

(2)平时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多元化宣传。

(3)提高居民基本卫生健康知识知晓率。

(4)督导村级宣传栏及时更换。

2.居民健康档案

(1)不断规范居民健康档案内容,档案资料补齐。

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确保到年底达到70%规范化档案。

(2)提高老年人健康档案规范化管理,建立新的健康体检表,内容完整,做到档案动态管理等情况。

3.儿童保健

(1)提高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

(2)每季开展育儿学校动员工作并进行宣教,及时记录活动资料。

4孕产妇保健工作

(1)及时孕产妇早孕摸底,早孕建卡,叶酸发放工作。

(2)加大妇女病检查,宣传教育工作,并根据街道三查工作时进行

妇检。

(3)提高育龄妇女随访上门率。

(4)加强责任医生的月报,基本信息收集。

5.慢病管理

(1)慢性病的随访管理中存在随访率随访质量不高的情况,要提高随访质量,对随访对象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随访干预措施,随访后及时记录台帐,台帐资料完整。

发现慢病要及时上报网络中心,并进行防制效果评价。

(2)通过慢病随访逐步提高糖尿病发现率,在下半年糖尿病发现率争取达到1%。

(3)重性精神病随访率有待提高,缺乏相关健康宣教和药物治疗的经验。

重症精神病人分级管理。

6.流动人口预防保健

(1)提高流动儿童五苗接种率,

(2)提高流动孕产妇建卡率,保健工作有待完善,加强宣传健康教育。

(3)提高7岁以下流动儿童信息资料收集。

7.公共卫生信息收集和报告

(1)现在慢病,死因规范化报告较规范,慢病信息资料收集及上报还要有待加强上报率不多。

8.卫生监督协查

(1)档案内容填写不完整欠准确,项目不齐全。

(2)规范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次数。

(3)加强农村集体聚餐信息收集完善,填写资料齐,无漏报,未报现象。

(4)建立农村厨师花名册并进行有健康体检表。

9.管理团队

(1)加强例会每月一次。

(2)加强责任医生团队精神,提高随访率。

(3)每季对责任医生的督导一次。

以上是我中心公共卫生科对半年考核和平时时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如还有不足之处望领导指出,我中心会虚心接受及时改正。

赤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202x年9月28日

第四篇:

卫生工作方针与卫生发展战略第三章

卫生工作方针与卫生发展战略

学习目标

1.了解卫生工作方针的形成、基本内容以及卫生工作方针执行中的成就与问题;

2.理解我国不同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所产生的政策效果与理论基础;

3.掌握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内容;

4.熟悉卫生发展战略的概念与内容,了解卫生发展战略的社会经济背景,理解卫生发展战略的原则及改革方向。

卫生工作方针是政府领导卫生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

卫生发展战略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卫生事业优先发展的工作思路。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卫生工作方针和卫生发展战略都是对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宏观卫生发展趋势和存在的全局性问题做出总体判断而提出的工作指导思想、优先发展重点、基本要求与对策措施,并用简明的语言高度概括之。

卫生发展战略则从属于卫生工作方针并体现卫生工作方针阶段性重点目标和内容。

第一节

卫生工作方针的概述

一、卫生工作方针的形成

1949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委员会卫生部召开了全国卫生行政会议,确定了全国卫生建设的总方针:

“预防为主,卫生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保证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方面,面向农村、工矿,依靠群众,开展卫生保健工作。

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和军委卫生部联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讨论确定全国卫生工作的总方针和总任务。

xx主席给会议题了词:

“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织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

毛主席的题词给会议指明了方向。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亲临大会,做了重要讲话,指出:

“政府和军队的医药卫生工作,应当确定为群众服务的方针,并依靠群众去推动和发展人民的卫生事业,过去23年的人民军队和人民政权,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是正确地执行了这一方针的,因此,我们卫生部门的医务工作者,能在困难条件下完成任务。

„„中西医务人员要团结起来,互相学习,共同发挥所长,为群众服务。

”最后,会议在交流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我国卫生工作三大原则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

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务院第49次政务会议正式批准了卫生工作三大原则。

1952年12月,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总结了当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经验,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列入我国卫生工作原则之一,并经过167次政务会议正式批准。

从此,我国卫生工作“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四大原则正式形成。

这四大原则以后也被称为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

二、卫生工作方针的基本内容

(一)面向工农兵

面向工农兵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方向。

卫生工作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这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

1950年8月19日,卫生部副部长贺诚同志在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的总结报告中指出:

“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这是我们工作的唯一出发点。

为什么首先为工农兵服务呢。

因为工人、农民人数最多,又是人民民主政权的基础和生产建设的基本力量。

他们所受疾病的灾难最深,得到卫生保障也最少。

兵是武装了的工农,是国防建设的基本力量,没有它,生产建设与和平生活就无从获得保障。

”这一方针的确立,保证我国卫生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是卫生工作方针的核心。

它是最经济、最人道、最主动、最有效的防治疾病的方针,符合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

预防为主应贯穿在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全过程,所有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全体人员都必须做预防工作。

(三)团结中西医

团结中西医是指把中西医药卫生人员团结起来,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当时全国卫生人员只有50多万,中医师占了54.6%,而西医师只占7.5%。

中医人数比西医多,且大部分在农村,广大的农民主要依靠他们防治疾病,但是中医在解放以前,却受到国民党的歧视和排斥,造成中西医之间的隔阂。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老解放区就积累了重视团结中西医务人员的经验。

因此,确定“团结中西医”的方针是非常必要的。

(四)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是指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自己行动起来向疾病作斗争。

1952年为了反对美国在朝鲜和我国东北施行的细菌战而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对改变我国的环境卫生,提高人民群众的卫生知识水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

另一方面发动和依靠群众,还可以加快卫生事业的建设,如对基层卫生机构的建立和卫生人员的培养,都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

因此,卫生工作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卫生工作方针执行所取得的成就

由于卫生工作方针的确立,并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贯彻,促使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卫生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方向

卫生工作四大方针成为全国卫生工作的强大动力,全体卫生人员都自觉地贯彻卫生工作原则。

(二)出现了中西医药人员大团结的局面卫生工作四大方针的执行,调动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中西医药两类人员的团结,使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三)迅速组建了防疫机构卫生工作四大方针的贯彻,推动了预防工作的开展,对急性传染病及地方病的防治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四)改造旧产婆,推广新法接生

卫生工作四大方针的贯彻,推动了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

广泛开展改造旧产婆,实行新法接生,很快地推动了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建立了妇幼保健机构,对孕产妇和婴幼儿的保健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五)加强了工矿企业的卫生建设卫生工作四大方针贯彻后,加强了对工矿企业卫生工作的领导,工矿企业卫生改由工业部门和地方卫生部门双重领导,有些省、市设有职业病防治所,各类卫生防疫站设立了劳动卫生科,有些医院也设立了职业病科,在工矿企业的内部也设置了职工医院或卫生所等基层卫生组织,大大地改善了工矿企业职工的健康保障条件。

(六)加强了防治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领导和组织措施贯彻卫生工作四大方针,加强了对寄生虫病和地方病防治的领导。

设置了各种专科防治机构,如血吸虫病防治所(站)、寄生虫病防治所(站)等,组织专家,发动群众,很快取得良好效果。

(七)推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医疗保健制度在卫生工作四大方针的指引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医疗保健制度。

包括干部的公费医疗、工人的劳保医疗和农民的合作医疗,对保护和增进广大劳动人民的健康和社会安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八)推动了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卫生工作四大方针的贯彻推动了各项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调整了医学院校的布局,发展了医学教育事业;促进了祖国医学的发展,完善了中医的教育、科研体系;重视和加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建设;重视了医学科学研究工作和组织机构的建设,发展了化学制药工业和生物药品的科研生产,加强了宣传和卫生出版工作,完善和充实了《健康报》,成立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加强了医药学术团体的组织和活动;颁发了一批《决定》、《办法》、《条例》和卫生法令、规章,使各项卫生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

由于卫生工作四大方针的贯彻执行,我国的卫生状况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了明显的改善。

例如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952年),很快废除了娼妓制度,依靠和发动社会力量同性病作斗争,使性病很快得到控制,最后达到了基本消灭。

在全国有效范围内禁绝吸食鸦片,也是发动群众在短期内完成的。

天花、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控制或消灭,其他如血吸虫病、黑热病等地方病的防治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卫生工作四大方针指导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卫生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人民的健康水平已经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据xx年统计,人口死亡率由解放前25‟降低到6.3‟,农村婴儿死亡率由解放前的200‟下降到25.4‟;城市婴儿死亡率由解放前的120‟下降到16.5‟;孕产妇死亡率由150/万下降到9.4/万;平均期望寿命已由解放前的35岁提高到70岁。

这些健康指标,有的已经接近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回顾我国卫生工作的发展历程,也发生过一些失误,主要表现在建国初期对待祖国医学的民族虚无主义。

1954年以前,卫生行政领导部门由于思想上认识不足,中医工作未得到应有重视,并制定了一些错误条例和规定,对中医进行了限制,受到党中央的批评,以后才改变歧视中医的状态。

60年代至70年代的“十年动乱”期间,极左的路线干扰,使卫生工作受到丁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农村卫生工作。

在拨乱反正时,对农村合作医疗的错误认识及政策,又加速了合作医疗的解体,严重影响了对农民健康的保障。

第二节

卫生工作方针改革的政策与理论背景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卫生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特别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卫生事业领域里进行了深入的改革,20世纪50年代初期形成的卫生工作四大方针,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卫生工作发展的形势。

因此,必须对卫生工作方针进行调整,制定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一、我国两个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政策与效果比较

(一)50年代,我国制订了卫生工作四大方针。

“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主要采取了以下重大福利性卫生政策措施。

第一,明确了卫生机构所有制政策,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私有制为补充,对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分别实行全额补助和差额补助。

这些机构承担政府的医疗卫生保健福利分配职能。

第二,明确制订了医疗、保障制度政策,实行了干部的公费医疗、工人的劳保医疗和农民的合作医疗,使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得到了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卫生经费来源的主渠道和支渠道都有了保证。

第三,国家规定在基本的医疗项目中实行低于成本的收费标准,为了使实行低于成本的收费标准的医疗机构能够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国家对医疗机构采取政府拨款,不缴纳利税,供应计划物资政策。

第四,对特殊疾病实行免费治疗,对低收入者的医疗费用,可由民政部门给予一定的救济。

第五,政府对儿童免费提供基础免疫接种。

在四大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我国卫生工作综合实力得到加强,卫生工作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低投入、高效益,成为国际上的典范;一些健康指标已经接近或超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一时期的卫生工作都比较满意。

(二)90年代,我国制订了新时期六大卫生工作方针。

“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同时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在这一方针政策指导下,我国采取了重大的商品性卫生政策调整。

第一,开放了所有制制度,提出全民、集体和个人一齐上,允许医务人员从事有偿服务,包括社会兼职、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改变了过去国家为主,个体为补充的政策。

第二,引进了农村的承包制,工商业的股份制、租赁制和卫生机构的企业化管理等,强调自我造血,自我发展。

第三,医疗卫生服务收费可拉开档次,实行优质优价。

开展特殊医疗,实行高收费,向社会开放。

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开展医疗服务项目,实行按成本收费。

第四,对公费医疗采取分级管理,多方共管。

对劳保医疗,实行大病统筹。

公费,劳保医疗费用同个人适当挂钩。

第五,卫生防疫、妇幼保健、药品检验实行有偿服务。

这一时期卫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就是:

1)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大型医疗机构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卫生人员的福利待遇有了相应提高,医疗机构和病床增加,医疗设备更新快。

2)医院分级管理与评审,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医院标准化管理和综合目标管理。

3)逐步完善医疗服务补偿机制,调整部分不合理的医疗收费标准,通过允许卫生系统兴办工副业,部分弥补了卫生经费不足。

4)简政放权,转换职能,以转换医疗卫生内部经营机制为重点,推动了劳动人事及工资制度改革。

5)全国城乡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达标进展顺利。

这一时期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1)医疗费用急剧上涨,造成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出现难以支持的局面。

2)医疗秩序陷于混乱,医德医风严重滑波,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出现了各种不规范医疗行为,如收受红包、索取回扣、“倒卖”病人等。

3)城乡之间、上层与基层之间、医疗与预防之间的差别逐步扩大。

陷入了城市大医院过度利用卫生资源,农村中小医院则卫生资源利用不足的恶性循环之中。

4)农村合作医疗大面积解体,至今恢复无力,农民缺乏应有的健康保障。

二、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产生的社会思想基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卫生系统必然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因此,在卫生改革的初期,卫生领域有照搬照套市场经济理论的趋向。

似乎卫生改革只有走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才有出路。

卫生工作笼罩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包围之中,人们在卫生改革的认识上进入了盲端。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这种社会意识成了人们认识卫生改革的思想基础。

受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思想的影响,任何改革思路都要统一在“市场经济”的意志下。

卫生改革同样摆脱不了要用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考虑解决卫生工作中的问题,这种思想基础对各项卫生政策的制订产生了重大影响。

对当时卫生工作方针的制订也是如此。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人们逐步认识到市场经济并不是对任何领域都是万能的。

卫生行业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垄断性行业,卫生改革不能完全置入市场经济改革中去找发展位置,必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作用,走以计划、规划为导向的发展路子。

卫生理论界也开始从认识的盲端中回悟,重新审视过去卫生改革的一些误区,认识到必须还给卫生事业福利性的本质特征,必须以计划,规划为导向来确定卫生改革目标,建立改革新模式。

三、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应吸取国际卫生改革的理论和教训

中国卫生改革一开始是在借鉴国际卫生改革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具体地说是借鉴了美国的卫生改革理论和经验。

美国的卫生服务模式是完全靠市场机制配置卫生资源的模式。

医疗服务完全市场化,无计划、无干预,强调自由发展、自由竞争。

这种服务模式具有市场调节灵敏的优点。

但是,经济条件较低的国家实行这种模式,穷人将不能获得必要的医疗保健,医疗费上涨速度过快,难以控制。

当前,美国卫生服务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社会公平程度差;医疗费用持续上升;基本是单纯医疗型,预防,特别是妇幼保健工作薄弱,专科医生过剩,通科医生不足;资源浪费巨大;健康水平指标落后于英国、加拿大和日本。

上述这些原因迫使克林顿政府曾试图改革他们一直引以为自豪的“世界上质量最好”的卫生服务系统。

通过对美国卫生服务模式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中国卫生改革一开始祟尚的这种卫生服务模式已被美国自身否定。

英国、加拿大、瑞典采用“有控制的市场”,把改革思路维持在国家卫生服务体制下,卫生工作同样取得了投入少、其公平程度和健康水平相对较高的效果。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走美国卫生发展的路子是行不通的.中国在进行卫生工作方针的改革时必须吸取这一教训。

四、调整卫生工作方针需坚持的原则

(一)要明确建立社会主义的卫生事业

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是同人类的疾病作斗争的公益性福利事业,它以满足居民的防病治病需要为目的,是一种非营利的经济活动。

这个定义中指出了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是属于满足居民的生存和生活需要的经济活动,是同人类疾病作斗争的公益福利事业,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福利性事业性质。

这是卫生事业质的规定性中最主要、最根本的内涵,这个质的规定性是我们认识和实践的起点,也是我们在卫生改革和建设实践中确定方向、目标和制订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因此,卫生部门如果丢掉甚至淡化为人民群众防病治病这个根本宗旨,即使创收效果再好,也不是改革的初衷。

10余年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经验证明,任何歪曲和脱离卫生事业福利性公益事业性质的行为,都会导致“左”和“右”的错误。

(二)要突出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卫生部门是通过提供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来保护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起到参与生产力的完善和劳动力的修复作用。

具有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这种功能是任何其它部门代替不了的,与教育、文化、科技、计划生育和体育占有同等重要地位,只是上层建筑中分工不同的统一整体。

在此应明确的是,卫生部门是提供卫生福利服务的部门,决不是福利的创造者和承担者。

福利费用主要靠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以财政拨款的方式补偿给医疗卫生部门,然后由医疗卫生单位通过无偿或低偿服务投入到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上,从而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即国富保民强,民强促国富。

who把这种卫生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双向作用称为“真理”;因此,我们必须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卫生政策,认识到卫生工作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基本人权,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精神文明和反映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把卫生事业看作是“卫生是经济建设保障”,与“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