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0776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能够吞噬抗原,并将抗原清除

B.抗原和抗体结合属于非特异性结合

C.抗原被清除后,身体不再产生抗体

D.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抗体是抗原进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能抵抗病原体的特殊物质。

其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详解】

A、抗体在抗原颗粒和吞噬细胞间“搭桥”,使吞噬细胞易于接近和吞噬抗原,而抗体不能吞噬抗原,A错误;

B、一种抗体只能消灭一种抗原物质,抗原和抗体结合属于特异性结合,B错误;

C、抗原被清除后,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比初次侵入人体时快,迅速将抗原消灭,C错误;

D、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D正确。

故选D。

【点睛】

考查特异性免疫的内容,正确理解抗原与抗体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说法是(  )

A.偶尔喝醉酒不防碍身体健康

B.油炸食品好吃,可以多吃

C.高蛋白食品营养丰富,吃得越多越好

D.不吸烟,远离毒品

【答案】D

【解析】

【分析】

健康的生活方式:

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据此解答。

【详解】

现代入的健康内容包括: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

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不吃油炸食品等。

高蛋白食品虽然营养丰富,但并非吃得越多越好,要合理膳食,可见,D属于健康生活方式。

【点睛】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3.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措施,骨髓的捐献者称为供体,接受供体骨髓的病人称为受体,受体做完移植手术后要在无菌隔离区度过一段时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移植的供体骨髓对受体来说相当于抗原

B.移植手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C.移植手术后,受体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D.目前预防白血病最简便易行的手段是注射疫苗

【答案】D

【解析】

由于不同的人体之间抗原决定簇不同,所以输入患者体内的异体骨髓相当于抗原物质,A正确;

移植手术后造成排斥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B正确;

移植手术后的排斥反应,克服方法是通过药物抑制排异反应,然后待它们慢慢嵌合,C正确;

白血病又称血癌,病人产生大量的异常白细胞,而正常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产生量减少。

移植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增殖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和淋巴细胞,因此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D错误。

4.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大而加快

B.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水蚤受到的伤害增加

C.当酒精的浓度超过20%时,水蚤会死亡

D.过量的酒精会使水蚤的神经系统受损

【答案】A

【解析】

【分析】

探究实验主要是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

根据表格中酒精浓度不同,即变量是酒精浓度。

变量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

不同酒精浓度下,水蚤的心率不同。

【详解】

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减慢,A错误;酒精浓度越高,而水蚤的心率越慢,这实验说明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水蚤受到的伤害增加,B正确;当酒精的体积分数达到20%时,水蚤会因为酒精浓度过大,神经系统被完全麻醉而导致心跳停止(心率是0),引起死亡,C正确;酒精会麻痹神经系统,因此,过量的酒精会使水蚤的神经系统受损,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受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5.联合国已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下列对吸烟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吸烟会影响他人健康

B.吸烟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C.吸烟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D.吸烟产生的烟雾会污染环境

【答案】C

【解析】

【分析】

烟碱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是一种致癌物质,焦油能粘附在肺部造成呼吸困难,烟碱和焦油是吸烟对人体危害的最大物质,一氧化碳虽然有毒。

【详解】

A、吸烟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还会影响被动吸烟人的健康,不符合题意。

B、长期吸烟易患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不符合题意。

C、吸烟有害健康,是一种陋习,禁烟主要是为了人们的身体着想,吸烟不是成熟的表现,符合题意。

D、吸烟产生的烟雾含多种有害物质,排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吸烟的危害。

6.有人在外伤出血时,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其中伤及动脉血管的是(  )

A.血液只是少量渗出

B.缓慢流出暗红色的血液

C.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

D.喷射出暗红色的血液

【答案】C

【解析】

因为动脉血管内,一般流的是动脉血,血流速度快,所以伤及动脉,会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

7.生命是珍贵的,健康是快乐的,青少年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适当吸烟、喝酒

B.假期可无限时上网

C.考试前应熬夜学习

D.坚持体育锻炼

【答案】D

【解析】

【分析】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

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详解】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尤其青少年要注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

吃营养配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良好的起居习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可见D正确。

【点睛】

熟知健康的生活方式。

8.以下关于急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心跳暂停者进行胸外心脏挤压

B.发现溺水者,不会游泳也要下水施救

C.要骨折患者活动关节D.高楼发生火灾,赶快从窗户跳下

【答案】A

【解析】

【分析】

当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

【详解】

A、在病人停止心跳时,应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帮助患者恢复心跳,A正确。

B、发现溺水者,不会游泳不要下水施救,否则会有生命危险,B错误。

C、对骨折患者的关节要固定,不要活动关节,C错误。

D、高楼发生火灾,捂住鼻子迅速逃离,不能从窗户跳下,否则会造成骨折,甚至有生命危险,D错误。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

9.下列有关“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的水蚤大小及健康状况等应基本一致

B.为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选择的酒精浓度越高越好

C.计数水蚤心率时,应重复计数,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D.同一只水蚤只能在清水和某一浓度的酒精溶液中各做一次实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酒精浓度,因此,需要配置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进行实验,实验表明,酒精浓度越高,水蚤心率越慢,酒精会抑制水蚤的心率。

【详解】

A.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因此选择的水蚤大小及健康状况等应基本一致,A正确。

B.为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选择的酒精浓度要适当,不是越高越好,B错误。

C.计数水蚤心率时,应重复计数,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数据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C正确。

D.实验时,实验用过的水蚤已经受到酒精的影响,影响水蚤的心率,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用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必须先在清水中计数心率,再在酒精中计算心率,前后顺序不能颠倒;实验同一只水蚤只能在清水和某一浓度的酒精溶液中各做一次实验,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了解“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实验的操作过程。

10.下列对吸烟的认识,错误的是()

A.吸烟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B.吸烟会影响他人健康

C.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D.吸烟是人成熟的表现

【答案】D

【解析】

【分析】

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

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

这些物质会使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的呼吸系统受到不良刺激,抑制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上纤毛的运动,使痰液不能及时排出,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

【详解】

长期吸烟易患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A正确;吸烟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还会影响被动吸烟人的健康,B正确;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因此,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C正确;吸烟有害健康,是一种陋习,D错误。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1.人在溺水、煤气中毒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呼吸停止的现象,造成体内缺氧,危及生命,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需将患者平放并呈仰卧状态,清除患者口腔内异物,并使患者额头后仰,下巴上提,气管充分伸直,是为了让患者(  )

A.气道畅通B.感到舒服C.便于喝水D.防止脊椎损伤

【答案】A

【解析】

【分析】因意外事故,导致人呼吸停止,可以采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基本的要求就是保证呼吸道的通畅,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法,要注意呼吸的频率。

【详解】做人工呼吸时,首先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顿,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

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且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

【点睛】知道口对口吹气法的正确操作步骤即能正确答题。

12.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接种卡介苗疫苗可以预防结核病。

接种的“卡介苗”和通过接种卡介苗获得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C.抗原、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

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3)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详解】

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

因此疫苗属于抗原。

接种卡介苗以预防肺结核原因是体内产生了抵抗肺结核杆菌的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其免疫类型剩余特异性免疫。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疫苗免疫的原理、抗体、抗原的特点。

13.某同学体验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照医嘱及时注射了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和采取的预防措施分别属于(  )

A.抗原、控制传染源B.抗体、控制传染源

C.抗体、保护易感人群D.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D

【解析】

【分析】

抗体:

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抗体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抗原:

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

给某同学注射的乙肝疫苗,进入某同学体内后可以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因此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属于抗原;该抗体对乙肝病毒有免疫作用,可以有效避免乙肝病毒的感染,因此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者。

故选D。

14.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流感患者属于易感人群

B.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C.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你的心理更健康

D.人的身体需要多种营养素,要做到合理膳食

【答案】A

【解析】

【分析】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

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详解】

A、流感患者属于传染源,错误。

B、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正确。

C、在生活中,健康比金钱更重要;学会沟通,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康的重要方面,正确。

D、人的身体需要多种营养素,要做到合理膳食,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营养物质比例适中、搭配合理,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正确。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健康的概念。

15.下列传染病及其病原体的对应,错误的是(  )

A.艾滋病与HIVB.足癣与寄生细菌

C.血吸虫病与血吸虫D.肺结核与结核杆菌

【答案】B

【解析】

【分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详解】

A、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简称艾滋病(AIDS在中文的音译就是“艾滋”),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edeficiencyvirus,HIV)感染所引起的以全身性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致命性传染病,正确。

B、足癣是真菌寄生引起的传染病,因此足癣的病原体是真菌而不是细菌,错误。

C、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引起的传染病,因此血吸虫病的病原体是血吸虫,正确。

D、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因此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正确。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知道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

16.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免疫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免疫能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C.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还需吞噬细胞才能将抗原清除

D.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体,能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已”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及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详解】

A、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一种消化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初步的消化作用;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能够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因此唾液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免疫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A正确;

B.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免疫能监视、识别和消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这就是免疫监视。

B正确;

C、抗原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

故C正确。

D、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疫苗进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能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D错误。

故选:

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免疫的知识。

17.2019年3月我国科学家研发出肝癌早期筛查的技术方法,可以从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筛查出患有早期肝癌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肝癌形成一定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吸烟有关

B.筛查出的早期肝癌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

C.早期肝癌细胞能不间断进行分裂但不发生转移

D.筛查出患有早期肝癌的病人有利于癌症的治疗

【答案】D

【解析】

【分析】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乙肝属于传染病,乙肝病毒携带者属于传染源。

【详解】

肝癌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

在平时大量的吸烟喝酒,就可能会导致肝脏营养出现障碍,而且会严重影响到肝功能,久而久之就会引起肝癌的发生。

经常使用抗生素类的激素药物,就很容易导致肝功能损害而引起肝癌,A错误;肝癌属于一种内科疾病,没有传染源,不会传染的,由肝炎引起的肝癌会传染,B错误;早期肝癌细胞能不间断进行分裂并发生转移,C错误;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新的比例,40%的癌症患者是可以通过预防而不得癌症的,40%可以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愈,20%可以带癌生存,这种4:

4:

2的比例充分说明了癌症早发现早诊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D正确。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病的特点,传染病具有流行性、传染性的特点。

18.健康人、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①传染源②病原体③传播途径④传染病⑤易感人群(  )

A.⑤④③①②B.⑤④①③②C.①⑤④③②D.⑤②③④①

【答案】B

【解析】

【分析】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详解】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健康人属于易感人群,流感属于传染病,流感病人属于传染源,流感病人的飞沫属于传播途径,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

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

【点睛】

掌握传染病的特点。

19.为了解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生物小组进行试验探究,得到以下数据,上述数据表明()

酒精浓度

0(清水)

0.25%

1%

10%

20%

每10秒的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

35

45

30

23

死亡

 

A.10%以下浓度的酒精对水蚤没有危害

B.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加快

C.只要酒精浓度不高,对水蚤心率没有影响

D.酒精浓度较低时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浓度稍高时有抑制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探究实验主要是对照实验.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试验。

根据表格中酒精浓度不同,即变量是酒精浓度,变量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

不同酒精浓度下,水蚤的心率不同。

【详解】

由图中可知当酒精的体积分数分别是0(清水)、0.25%、1%、10%、20%,对应的水蚤心率分别是35、45、30、23、0(死亡)。

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影响,低浓度的酒精能促进水蚤的新陈代谢,一定程度地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低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神经系统起麻醉作用,因此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因此可得出结论低浓度的酒精对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心率有抑制作用。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受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0.当前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生活习惯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

如下图所示的是某个人群中15~34岁年龄组和35岁以上的人中死于不同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的百分比。

有人分析了该图,得出以下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  )

A.35岁以上的人中没有死于吸毒的

B.酒精对35岁以上的人伤害比年轻人大

C.年龄越大的人死于其他不良习惯的越多

D.随着年龄的增大,烟草的危害日趋明显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吸烟、酗酒、吸毒等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图是每个人群中35岁以上的人和15--34岁年龄组中死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的百分比,分析解答。

【详解】

分析图形可知,35岁以上有死于吸毒的,但比例小,A错误;分析图形可知,酒精对35岁以上的人的伤害比年轻人小,B错误;分析图形可知,年龄较大的人死于其他不良习惯的少一些,C错误;分析图形可知,随着年龄的增大,烟草的危害日趋明显,约占死亡总人数的百分比65%,D正确。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提高我们分析图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