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贫困循环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0908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1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数民族贫困循环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少数民族贫困循环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少数民族贫困循环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少数民族贫困循环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少数民族贫困循环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少数民族贫困循环问题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少数民族贫困循环问题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少数民族贫困循环问题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少数民族贫困循环问题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少数民族贫困循环问题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少数民族贫困循环问题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少数民族贫困循环问题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少数民族贫困循环问题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少数民族贫困循环问题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少数民族贫困循环问题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少数民族贫困循环问题研究.docx

《少数民族贫困循环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数民族贫困循环问题研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少数民族贫困循环问题研究.docx

少数民族贫困循环问题研究

目录

摘要关键字…………………………………………………………………………………………1

第1章:

贫困循环理论研究综述…………………………………………1

1.贫困的概念………………………………………………………………………………………1

2.贫困恶性循环理论………………………………………………………………………………2

第2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贫困历史及现状………………2

1.贫困历史…………………………………………………………………………………………1

2.至今的三个扶贫阶段……………………………………………………………………………4

第三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贫困循环的原因……………………………5

1.贫困规模大、程度深、集中度高………………………………………………………………5

2.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破坏严重…………………………………………………………………6

3.自然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6

4.历史上具有军事边塞经济特征影响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6

5.制度变迁相对较慢,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7

6.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缓慢,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落后…………………………………7

7.贫困少数民族自身的保守性……………………………………………………………………8

第4章:

少数民族摆脱循环贫困的建议…………………………………………8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领导班子建设………………………………………………………………8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8

3.因地制宜的实施扶贫……………………………………………………………………………9

4.科学引导产业结构调整…………………………………………………………………………9

5.加大基础教育力度………………………………………………………………………………9

6.控制人口增长……………………………………………………………………………………9

参考文献……………………………………………………………………………………………10

少数民族贫困循环问题研究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摘要:

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贫困问题中较为明显的一部分,由于民族特殊性总是被单独研究。

尽管国家为少数民族的减贫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少数民族的贫困现状任不容乐观。

从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来看,如果没有外力打破这样的一个循环,少数民族的贫困循环状态是很难自己突破的。

本文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南为例,从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角度思考贫困的历史及现状,探索突破点,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

关键词:

少数民族贫困贫困恶性循环现状原因建议

第1章:

贫困循环理论研究综述

1.贫困的概念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

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

朗特里和布思在1901年撰文认为:

“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的必需的;缺乏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即为贫困。

2.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viciouscircleofpoverty)是美籍爱沙尼亚经济学家,哥伦比大学教授纳克斯于1953年在其著作《不发达国家资本的形成》一书中提出的关于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

纳克斯认为“一国穷是因为它穷”,即他认为发展中国家长期贫困的原因,并非国内资源不足,而是因为经济中存在若干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系列”。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循环来论述:

(1)从供给方面看,资本形成有一个恶性循环。

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不得不把大部分收入用于生活消费,而又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低生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

周而复始,形成“低收入—低储蓄—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2)从需求方面来看,资本形成同样也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下,这就意味着较低的购买力和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使得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水平。

这样,形成“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效率—低产出—低收入”恶性循环。

有反对者认为纳克斯的观点过于片面,无论从发达国家开始发展阶段,还是从近代贫穷国家实现经济腾飞的事实来看,贫穷的恶性循环理论并不是一个普遍的原则。

贫穷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低,但是由于收入分配的极不平等,却有相当数量的富有阶级,他们的储蓄相当高,为资本品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所以,关键的问题是贫穷国家的投资条件不具备。

在市场狭小方面,也不像纳克斯说的那样,而是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为本国工业品提供了潜在的广阔市场。

即使是人口较少的国家,也可建立一些生产当地需要的产品的工厂。

虽然随着许多低收入国家走上经济发展的道路,恶性循环理论已被突破,但是其政策主张—贫穷国家应该在国内作出必要的牺牲,并辅以必要的外援,才能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具有指导意义。

第2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贫困历史及现状

1.贫困历史

宁夏位于西北内陆,与陕西、甘肃、内蒙古交界,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区之一,只有6.64平方公里,辖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四个地级市,两个县级市(灵武、青铜峡),14个县,另有四个地级市所辖8个县区级。

现有人口562万人,其中回族人口186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宁夏由于南北之前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差异,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不同,南北农业经济发展差距十分明显,宁夏北部的银川平原与卫宁平原因有黄河水灌溉之利,水土光热资源充足,自然资源匹配良好,又有贺兰山作为生态屏障,是宁夏农业的精华之地和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有塞上江南的美称。

宁夏中北部的其余大部分地区光热资源充足,可垦荒地资源及能源资源丰富,矿产资源集中工业基础雄厚,是宁夏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

而宁夏南部属于黄土丘陵旱作农业区,海拔较高,热量不足,历史上原味农林牧结合之地。

近代人口猛增,土地超载,黄土梁峁坡地尽恳,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低下而且不稳定,是全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

宁夏贫困地区含7县1区,均属国家扶贫重点县,其中盐池、同心、海原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原州区、彭阳、西吉、隆德、泾源位于宁夏南部山区,这里干旱少雨,土壤瘠薄,工农业生产落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

众所周知,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其中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边疆地区。

农村经济底子薄,农业造血功能差,工业不发达,经济总量小,城市化水平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极其有限。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尚未完全具备,统筹城乡发展难度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全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总体上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后提出来的。

尽管宁夏人均GDP2004年超过1000美元,2005年突破1200美元,但是,宁夏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较大差距,与东部的差距则更大。

若以宁夏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之相比,差距极其悬殊。

2005年宁夏国土面积占全国的0.54%,宁夏人口占全国的0.46%,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0.33%[2-3]。

由表1分析知:

宁夏人均GDP为全国72.55%、为东部的42.95%、为东北三省的63.90%、为中部的96.23%,宁夏贫困地区仅为全国的21.80%。

宁夏工业产值占全国的0.3%,人均工业增加值为全国的58.93%、为东部的34.90%、为东北三省的54.83%、为中部的90.79%,宁夏贫困地区仅为全国的6.16%。

贫困地区工业极其落后,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1.4%,比全国及东、中部地区分别相差26.14、30.16、25.37个百分点。

宁夏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地方总计的0.30%,人均财政收入为全国的70.46%、东部的42.03%、东北三省的71.80%,宁夏贫困地区仅为全国的6.5%。

宁夏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全国的77.08%、东部的54.67%、东北三省的73.74%、中部的85.32%,宁夏贫困地区仅为全国的51.81%。

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宁夏贫困地区农村人口比重高90.53%)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均滞后于全国发展平均水平,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有限。

宁南山区是回族聚居的地区,回族114万人,占当地人口的48.8%,占全宁夏回族的64.7%。

回族最为集中的泾源、海原县,也是最为贫困的县。

他们一般家庭规模大,低龄、老龄人口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接受科学技术和把握市场变化的能力差,贫困带有明显的社会文化特点,并且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多居住于边远恶劣的地区,对社会政治稳定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从表中可以看到,宁夏农村贫困地区集中分布在宁南山区,贫困发生率超过10%,1997年山区贫困发生率为33.6%,高出全区平均水平12.9个百分点。

据宁夏统计局农调队运用贫困指数的可分解性和可加总性特征对1994年宁夏农村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山区对宁夏农村贫困人口减少的影响作用最大,只有山区脱贫了,宁夏农村才能真生甩掉绝对贫困的帽子。

2.至今的三个扶贫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同全国其他省区一样,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扶贫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宁夏的扶贫工作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3——1993):

扶贫的起始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宁夏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

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然而1982年西北大旱,甘肃、宁夏南部山区粮食歉收,群众生活极度困难,口粮缺口达50%,当年仅返销粮一项国家财政就补贴了近亿元。

面对这一严重情况,1982年,中央决定从1983年起将甘肃的河西走廊地区、定西地区及宁南山区,列入国务院"三西“农业建设计划,国家每年波转款帮助进行扶贫开发和综合治理,从此拉开了宁夏扶贫工作的序幕。

1983年——1993年底11年间。

在国务院大力支持下。

在自治区政府关怀下,宁夏南部山区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农民人均收入从1983年的2.4元,人均粮食93公斤,分别提升到356元、217公斤,且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加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大了很大改善,农民群众不得温饱紧迫状况大为缓解。

人均纯收入在2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从占农业人口70%以上,下降奥15.7%。

这11年扶贫开发的成效是显著的,但是到1993年底,这一地区生活在温饱线以下的人口还有139.8万人,有75万贫困人口温饱不稳定,一遇灾害,不少农户又返贫,也要给与必要扶持。

总之,这一时期宁夏扶贫开发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还很艰巨。

第二阶段(1994—2000年):

扶贫的攻坚阶段

1994年三月,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求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争取用七年时间,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人的温饱问题,宁夏为了落实这一计划,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制定了本区的《双百扶贫攻坚计划》,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用7年时间在南部山区进100个贫困乡镇实施扶贫攻坚,力争基本解决1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7年间国家向宁夏投入各类扶贫资金攻击27.65亿元,是历史上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最大的时期,加之福建省对宁夏的对口帮扶,全区扶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

扶贫的辉煌阶段

在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继续把扶贫开发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刚要(2001——2010年)》决定在新世纪头十年,部署力量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

宁夏区党委、政府根据这一精神,制定了《宁夏农村扶贫开发规划》决定到2005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500元以上,2010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

要实现这一目标出台了”千村扶贫开发工程”涉及全区贫困人口的83.4%,成果显著。

在2009年,又一新的富有久远意义的扶贫举措进入人们的视野——宁夏启动了“务工移民”试点,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贫困地区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向灌区、城市、集镇、工业园、农业产业基地有序转移、就业、定居,从根本实现脱贫致富。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8年的1053元提高到了2008年的2577元,增加1524元;按照原有扶贫标准计算,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128.6万人减少到2008年的16.8万人,并于2007年提前3年实现了《宁夏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所确定的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的目标。

第3章: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贫困循环的原因

1、贫困规模大、程度深、集中度高

1994年公布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按照国家规定扶贫攻坚乡1992年人均纯收入400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300元的标准,宁南山区七县一区全部被华为国家级贫困县(区)。

根据宁夏统计局农调队1994年统计,宁南七县一区贫困发生率全部高于10%的标准,泾源县高达56.9%,这充分说明了宁南地区是宁夏贫困规模最大、最集中的区域。

1994年宁夏农村贫困人口74.2万人,而山区就有61.16万人,占全区贫困人口的82.4%。

通过对宁南山区农民纯收入与全国人均纯收入相比。

可以看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宁南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7倍。

[1]即使在农民纯收入最低的西藏,也略高于宁南山区,所以说宁南少数民族聚居山区是全国范围内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曾被称为“贫困之冠”。

2、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破坏严重

宁南少数民族聚居山区属于森林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地带,气候干旱,降水的时空变化大,呈现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的特点,十分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极容易形成春秋播种及灌溉需水时,连续八个月少雨、风沙大,气候干燥、旱情严重,农作物极易枯死。

夏收时却极易形成对流雨,冰雹频繁,受夏季风影响,甚至发生洪涝、早霜冻,又会夺取待收的大片秋田。

据气象资料显示,从50—90年代,降水量逐渐减少,风沙线、干旱带向南推进了80—100公里。

宁南山区境地地形复杂多变,其中多数是梁垣峁为主要特征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69.2%,土质疏松多孔,遇水易坍陷容易被侵蚀年土壤侵蚀模数高达1000—10000吨/每平方公里。

再加上认为过度开荒,人口的过度膨胀,宁南山区96%的草场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森林覆盖率极低。

以上充分说明,宁南少数民族山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而宁南山区又处于华北陆块和西域陆块的结合部,对周边地区的气候水文乃至农业生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3、自然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

宁夏自然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以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最为突出,84.8%的地下水资源和94.8%的可开采资源量集中分布在面积不到宁夏总面积1/4的银川平原、卫宁平原及贺兰山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部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即使在宁南自然资源中有较多分量的煤炭,其探明储量也仅有9.18亿吨,占全区探明储量的2.93%,且是活动型、狭窄小型盆地泥炭沼泽堆积,可开采煤层少而薄,煤质差,仅有县办小煤矿开采,经济效益不佳。

其他硫铁矿、磷、石英砂、石灰岩矿、石膏矿等非金属矿产含量都很低,开采价值不大。

水资源严重缺乏、人畜饮水困难,土地资源贫瘠,95%的耕地为旱耕地或者坡耕地,农作物产量长期低而不稳定,粮食平均亩产低。

4、历史上具有军事边塞经济特征影响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纵观历史,宁夏属于边陲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交接地带,处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边缘地带。

在远古时期,宁夏就有人类从事生产劳动,水洞沟文化遗址即是宁夏先民劳动生活的史前证据。

但是直到奴隶制度衰落的春秋时期,宁夏还未经开发,到了封建制度孕育萌生的战国时期,才逐渐成为秦国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进行军事抗衡的要冲。

一旦战乱或中原王朝衰落,则万业皆废,逐渐荒芜。

连年的战祸,宁夏经济恢复往往需要近百年。

宁夏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导致宁夏经济具有典型的军事边塞经济的特点。

宁夏在历史上也曾出现“田开沃野千渠润,屯列平原百井稠”的塞上江南旖旎风光。

但是人们在向大自然索取财富的同时,也改变了生态环境,使其失去了平衡。

据史书记载,北魏时,沙漠化现象就相当严重,明清时为了养活众多人口,人们无限制的把森林、牧场、湖泊垦为农田,无补偿地过度开发,导致森林消失,牧地萎缩,水土流失,沙漠扩大,环境变得日益残酷。

位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边缘地带及大陆干旱性气候地带的宁夏,传统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最终导致了宁夏经济发展的先天性不足。

5、制度变迁相对较慢,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

由于中国的对外开放最早是从东部开始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也是最早从东部试点,后向中部、西部推进的。

市场化改革虽然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然而西部尤其是宁夏的南部少数民族山区的这种体制变迁却十分缓慢,成为这一地区反贫困的深层次制度性因素。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从东部向西部推进,东部与中部的贫困县在减少,而西部的贫困县却在相对的增加经济差距拉大,这与东、西部制度变迁,市场发育的程度成正相关关系,西部越来越成为国家扶持的贫困重点。

据资料显示,市场经济改革越滞后,传统计划经济影响越深刻的地区,越贫困。

西部所谓的“富裕的贫困”正是这一观点的最好佐证。

宁南山区由于改革力度弱,市场化进程缓慢,人们缺乏进取和创新精神,没有形成自我脱贫的运行机制,仅仅依靠外部扶贫资金的帮助,难以真正的彻底脱贫,靠天吃饭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随机返贫率很高,极大地制约着宁南少数民族山区脱贫的步伐。

6、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缓慢,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宁夏地区的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比,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宁南少数民族山区还存在着人口过快增长,文盲半文盲人口过多,人口素质总体水平远远落后与全国平均水平。

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过于明显。

现仅以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中有关教育方面的数据进行对比。

未上过学的,宁夏比全国高5.2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的,宁夏与全国持平(仅低0.1个百分点);初中程度的,宁夏比全国低6.3个百分点;高中程度的,宁夏比全国低0.6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的,宁夏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文盲的,宁夏比全国高7.67个百分点。

宁夏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程度低于宁夏平均水平,与全国水平的差距则更大。

西部贫困地区人口增长快,农村人口比重高,贫困人口多,受教育水平低,女童入学率和妇女受教育问题更为严重。

更令人忧虑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宁夏南部少数民族山区骨干师资大量外流,一般教师纷纷改行的问题日渐突出,使本已落后的文化教育事业更加举步维艰。

宁夏贫困地区的高素质人才如大学生,大都因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愿留在本地工作。

加之当前缺乏有效的系统化的人才引入机制,外地的高素质人才更不愿意选择宁夏这样的贫困地区作为谋求自身发展的场所。

缺乏知识型和管理型人才,低人才含量反过来又阻碍了经济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宁夏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相对平均水平进一步落后,最终导致人才含量进一步恶化。

如此这般,就陷入了一个称为“人才集聚陷阱”的恶性循环。

“人才集聚陷阱”作为宁夏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现象,正是制约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教育的落后必然导致人口素质的低下和思想观念的陈旧。

而现代经济发展中,人的素质及其观念是关键。

长期以来,由于宁南少数民族山区农村大多远离中心城市,在地理位置、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的状态下,生活处在封闭状态,不善于与外界联系,不善于捕捉信息,形成封闭的心理和思维方式,缺乏开放观念,害怕承受风险,从而缩手缩脚,瞻前顾后。

因而造成了农业生产的单一性、盲目性和对外活动的消极态度。

虽然随着宁夏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快,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系有所突破,但自然经济的意识在宁南山区农民的思想中仍然根深蒂固,缺少以市场导向来选择优势产业的主动性。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缺乏商品经济观念,轻视商品经济,缺乏驾驭商品经济的的能力。

7.贫困少数民族自身的保守性

少数民族地区的计划生育政策较为宽松,加上当地人们落后的婚育观念,导致宁夏回族地区的人口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尤其是在山南回族聚集的农村地区,情况尤甚。

家庭人口过多,低龄老龄人口的比例高,加之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低,导致南部山区回族人口的劳动力素质低下,不利于生产的发展。

并且由于人口自然增长过快,而自然资源的相对无增长,在谋生的压力下只能依靠扩张土地来满足需要,造成了生态的进一步破坏。

加之少数民族在地理分布上多分布在山区,远离社会经济活动中心,交通水利、电力、通信、教育、医疗的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的保守,造成了该地区的落后。

第4章:

少数民族摆脱循环贫困的建议

根据“贫困循环理论”,要改变少数民族这种贫困循环的现状,我们应当从致贫原因的角度对应下手,政府采取强有效的措施并且保证强有力的执行力度,来帮助贫困的少数民族改善生态环境,经济制度,思想意识,能够自己挣脱出现有的贫困循环的“怪圈”,真正脱离贫困,走向小康。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领导班子建设

加强民族贫困地区的领导班子建设,造就一支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干部队伍。

由于民族地区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的桎梏中,经济文化落后,思想观念陈旧,市场发育不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能力有限,这就决定了民族地区的市场经济只能是一种政府推动型或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这也对民族地区的各级政府和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摆脱贫困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要努力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加强廉政建设,不断优化政府行为、尤其是经济管理行为。

民族地区要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民族干部,既要给他们提供更多脱产学习提高的机会,更要让他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锻炼成长。

最后,要加强民族地区的民主政治建设,确保各族群众平等参与地方事务管理的权强化民族地区政权机关、尤其是基层政权的政治整合能力,加强民族团结,妥善解决民族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脱贫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充分调动各族人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同时要强化民族地区政权机关、尤其是基层政权的政治整合能力,加强民族团结,妥善解决民族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脱贫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发展经济的基本保障。

所以,要加强少数民族所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帮助他们因地制宜的建立科学的设施一体化,方便农民耕作,同时保证产量的增加。

还要注意水土保持设施的建立,保证水土的良好可持续使用。

其次是交通,通讯设施的建设。

便利的交通才能保证农民经济、文化、生活的的良性循环。

保证少数民族地区能不再依靠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