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6164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docx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

重温革命岁月摘抄

他们,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

正是他们视死如归,前仆后继,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也许,从个人层面来讲,我们今天仍然有各种困扰与压力,但他们牺牲的鲜血,为我们打出了一片新的天地,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安宁的社会。

饮水思源,我们当永志不忘。

毛泽东说:

“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他们是一群真正的共产党人,是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与缅怀的,虽然很多人并没有留下姓名,但这无碍于他们的伟大,因为他们是共和国的烈士!

他们在面对敌人的屠刀时,毫无畏惧的书写了气势磅礴的就义诗词。

“岁月褪得掉伤痕,却永远抹不去情感的共鸣。

”这些诗词,在今天读来,仍然心潮澎湃,仿佛英烈就在字词之间呐喊。

今天是我国第五个烈士纪念日,特收集部分烈士诗词,共缅。

杨超

《就义诗》

满天风雪满天愁,

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

三年归报楚王仇!

杨超(1904-1927):

江西德安人。

1923年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在北京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由党派回江西担任中共江西省委委员,后赴德安担任中共县委书记。

1927年4月蒋介石背叛革命,杨超同志曾经转往南昌、武昌、河南等地工作;10月,党任命他为特派员再回江西,不幸在九江被特务逮捕。

1927年..12月..27日在南昌市德胜门外下沙窝牺牲。

周文雍

《绝笔诗》

头可断,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

好汉身躯为群裂。

周文雍:

1927年12月广州起义时,曾任广州苏维埃劳动委员和工人赤卫队总指挥。

1928年春,他和假称夫妻关系一起坚持地下工作的陈铁军同志同时被捕。

以上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是文雍同志写在监狱的墙壁上的。

在狱中,他们严辞驳斥敌人的审问,使反动派张口结舌。

就义时,态度从容,沿途高喊革命口号,高唱《国际歌》,感动得许多群众掩面哭泣;在刑场上,他们向群众作了最后一次演讲,陈铁军同志并当众宣布和周文雍同志结婚:

“让反动派的枪声,来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

”他们同声高呼:

“同志们,永别了。

望你们勇敢战斗!

未来是属于我们的!

夏明翰

《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童谣》

民家黑森森,

官家一片灯。

民家锅朝天,

官家吃汤丸。

夏明翰(1900-1928):

湖南衡阳人。

“五四”运动时,是衡阳学生联合会的领导者。

1920年到长沙,从事学生爱国运动。

1921年湖南自修大学成立,在自修大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时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青运工作和工运工作。

1925年以后,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

1927年,在武汉农运讲习所任秘书,“马日”事变后回湖南,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旋调汉口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

1928年..2月..8日被捕,次日即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熊亨瀚

《亡命彭泽》

忧国耻为睁眼瞎,

挺身甘上断头台。

一舟风雨寻常事,

曾自枪林闯阵来。

熊亨瀚(1894-1928):

湖南桃江人。

早年参加民主革命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在白色恐怖中,亨瀚同志仍来往奔走。

1928年..11月,在武汉鹦鹉洲不幸被捕,旋即被害。

彭湃

《起义歌》

 

我们大家来起义,

消灭恶势力!

如今大革命,

反封建,分田地,

坚决来斗争,

建设苏维埃!

工农来专政,

实行共产制,

人类庆大同,

无产阶级世界革命,

最后成功!

彭湃(1896-1929):

广东海丰人。

中国早期农民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广东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

曾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全国农协临时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1929年..8月在上海被捕,不久在龙华被害。

临刑时,态度自若,高呼:

“打倒帝国主义!

”“打倒国民党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万岁!

”“中国苏维埃革命万岁!

”遗著有《海丰农民运动》。

罗学瓒

《自勉书此以为异日遇艰难时之反省也》

 

不患不能柔,

惟患不能刚;

惟刚斯不惧,

惟刚斯有为。

将肩挑日月,

天地等尘埃。

何言乎富贵,

赤胆为将来。

罗学瓒(1893-1930):

湖南湘潭人。

共产党员。

1918年参加“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回国,先后在湖南省总工会、中共湖南省委工作。

曾任中共湖南醴陵县委书记、湘潭县委书记。

1929年在中共浙江省委工作时被捕,1930年在杭州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这首诗,是罗学瓒同志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写的。

张锦辉

《就义诗》

唔(不)怕死来唔怕生,

天大事情妹敢当;

一心革命为穷人,

阿妹敢去上刀山。

打起红旗呼呼响,

工农红军有力量;

共产党万年走天下,

反动派总是不久长。

穷苦工农并士兵,

希望大家要齐心;

打倒军阀国民党,

何愁天下唔太平。

张锦辉(1915-1930):

女,福建永定人。

土地革命时期党的青年宣传员,永定地区著名的红色歌手。

1930年4月,张锦辉同志随着区苏维埃政府宣传队到西洋坪村去开展工作,因反革命分子的告密,不幸被捕牺牲,年仅十五岁。

上面的这首诗就是张锦辉同志被押赴刑场途中朗诵的三首诗中的一首。

恽代英

《狱中诗》

浪迹江湖忆旧游,

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

留得豪情作楚囚。

恽代英(1895-1931):

原籍江苏武进,生于武昌。

在武昌中华大学文学系毕业,善于为文,长于言词。

“五四”运动时是武汉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1919-1921年在湖北创办“利群书社”和“共存社”,团结进步青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代英同志随即加入。

1923年被选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曾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以其雄辩的才能、生动的文章、热忱的关怀,教育了广大革命青年。

1926年任黄埔军官学校政治总教官。

192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同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1928年后在党中央宣传部工作。

1930年在上海被捕,1931年..4月在南京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蔡和森

《少年行》

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

乡国骚扰尽,风雨送征船。

世乱吾自治,为学志转坚。

从师万里外,访友人文渊。

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

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

虽无鲁阳戈,庶几挽狂澜。

凭舟衡国变,意志鼓黎元。

潭州蔚人望,洞庭证源泉。

蔡和森(1895-1931):

湖南双峰县人。

1918年,他和毛泽东同志等创立“新民学会”。

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期间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极力宣传走俄国十月革命道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1921年回国在中共中央工作。

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

曾任党中央机关报——《向导》周刊的主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

1931年任两广书记赴香港指导两广党的工作,为英帝国主义所逮捕,引渡到广州。

反革命刽子手把他的四肢摊开,钉在壁上活活打死,胸脯被刺刀戳烂,和森同志始终坚贞不屈,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英勇殉难。

杨匏安

《狱中诗》

慷慨登车去,

临难节独全。

余生无足恋,

大敌正当前。

投止穷张俭,

迟行笑褚渊。

者番成永别,

相视莫潸然。

杨匏安(1896-1931):

广东中山人。

共产党员。

192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

1931年,杨匏安等十余人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关押在伪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内,不久即被杀害。

这首诗,是杨匏安同志在就义的前夕写给狱中难友的。

张剑珍

《就义诗》

人人喊伢(我)共产嫲,

死都唔(不)嫁张九华!

红白总要分胜负,

白花谢了开红花!

张剑珍:

女,广东五华双华乡人。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宣传员,后被敌人杀害。

上面这首诗就是她就义时唱的山歌。

黄励

《工人苦》

北风呼呼声怒嚎,

手提饭篮往外跑,

望一望工厂未到,

哎哟,哎哟!

望一望工厂未到。

马路跑过两三条,

两只脚腿都酸了,

去迟了厂门关了,

哎哟,哎哟!

今天工钱罚掉了。

黄励(1905-1933):

湖南益阳人。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由于叛徒告密被捕,于7月5日在南京雨花台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吉鸿昌

《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1895-1934):

河南扶沟人,1932年入党。

1933年任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第二军军长。

1934年11月在天津被捕,英勇就义。

黄治峰

《诗一首》

男儿立志出乡关,

报答国家那肯还,

埋骨岂须桑梓地,

人生到处有青山。

黄治峰(1891-1934):

广西奉议县(今田阳县)人。

壮族。

192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右江赤卫军总指挥、红十军二十师副师长和军部参谋处长职务。

1934年调离中央苏区,返回右江坚持斗争,途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刘伯坚

《带镣行》

带镣长街行,

蹒跚复蹒跚,

市人争瞩目,

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

镣声何铿锵,

市人皆惊讶,

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

志气愈轩昂,

拚作阶下囚,

工农齐解放。

1935年3月11日由大庚县狱中带脚镣经大街移囚绥署候审室。

刘伯坚(1901-1935):

四川平昌人。

曾在法国和比利时勤工俭学。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赴苏联学习。

1926年回国,党派他出任西北军冯玉祥部总政治部主任。

1927年后又去苏联军政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在中央苏区工作,曾当选为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

1931年任红军第五军团政治部主任。

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担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1935年3月在战斗中受伤被俘牺牲。

方志敏

《诗一首》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

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

乃是宇宙的真理!

为着共产主义牺牲,

为着苏维埃流血,

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方志敏(1900-1935):

江西弋阳人。

1922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政治委员。

1928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1931年,在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

1934年率领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

1935年1月在与国民党反革命军队作战中被捕。

同年..8月6日在南昌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肖次瞻

《诗一首》

历尽崎岖路几程,

寸心原欲救危倾;

黄花寂寞锁深院,

浓雾迷漫罩古城。

忍受折磨堪励志,

相关痛痒见交情;

劝君正向光明面,

心自安详气自盈。

肖次瞻:

贵州思南人。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中共思南县委书记、中共贵州省工委秘书长。

1940年夏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同年..12月..7日就被敌人秘密杀害于贵阳。

杨靖宇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歌》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

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

乒乓的冲锋杀敌缴械声,

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

正确的革命信条应遵守,

官长士兵待遇都是平等。

铁般的军纪风纪要服从,

锻炼成无敌的革命铁军。

亲爱的同志们团结起,

从敌人精锐的枪刀下,

夺回来失去的我国土,

解放亡国奴的牛马生活!

英勇的同志们前进呀!

赶走日寇推翻“满洲国”。

这一次的民族革命战争,

要完成弱小民族的解放运动。

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

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

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

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

杨靖宇(1905-1940):

河南确山人。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中共豫南特委书记。

1929年由中共中央派赴东北工作,曾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代理军委书记。

1934年在全国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

1936年春任东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并任中共南满省委委员。

1936年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

1940年2月在蒙江与日寇作战中壮烈牺牲。

李少石

《南京书所见》

丹心已共河山碎,

大义长争日月光。

不作寻常床箦死,

英雄含笑上刑场。

《寄母》

赴义争能计养亲?

时危难作两全身。

望将今日思儿泪,

留哭明朝无国人。

李少石(1906-1945):

广东新会人。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在香港海员工会、党联系上海和苏区的香港交通站、上海工人通讯社、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工作。

1934年被捕,1937年始被释放。

抗战后曾在港澳工作一个时期。

后赴重庆,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外事组工作。

1945年10月8日不幸遇难逝世。

叶挺

《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水生!

叶挺(1896-1946),字希夷,广东惠阳人。

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

1925年回国。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

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

1946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始获自由。

出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于3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入党。

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这是一宗迷案。

车耀先

《自誓诗》

 

幼年仗剑怀佛心,

放下屠刀求真神;

读破新旧约千遍,

宗教不过欺愚民。

投身元元无限中,

方晓世界可大同,

怒涛洗净千年迹,

江山从此属万众。

不劳而食最可耻,

活己无能焉活人,

欲树真理先辟伪,

辟伪方显理有真。

喜见东方瑞气升,

不问收获问耕耘,

愿以我血献后土,

换得神州永太平。

车耀先:

四川大邑人。

共产党员。

曾任中共四川省委军委书记。

1940年在成都与罗世文同志同时被捕,1946年在重庆同遭杀害。

余文涵

《铁窗明月有感》

 

铁窗明月恨悠悠,

无限苍生无限仇,

个人生死何足论,

岂能遗恨在千秋!

余文涵(1917-1949):

四川长宁县人。

共产党员。

1942年曾任中共达县县委书记,1949年担任中共川南六县(江安、长宁、南溪、庆符、珙县、兴文)边区县委书记。

1949年5月为当地敌特所捕,1949年7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陈然

《我的“自白”书》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陈然(1923-1949):

河北大名人。

抗日战争初期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曾任中共重庆市委领导的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特支书记。

1948年4月被捕,1949年10月28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许晓轩

《赠别》

相逢狱里倍相亲,

共话雄图叹未成。

临别无言唯翘首,

联军已薄沈阳城。

《吊许建业烈士》

噩耗传来入禁宫,

悲伤切齿众心同。

文山大节垂青史,

叶挺孤忠有古风。

十次苦刑犹骂贼,

从容就义气如虹。

临危慷慨高歌日,

争睹英雄万巷空。

许晓轩:

江苏无锡人。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在重庆《新华日报》工作,担任过《青年生活》主编、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

1940年被捕,被囚在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白公馆集中营内,1949年..11月..27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余祖胜

《明天》

我伏在窗前,

让黑夜快点过去。

希望的梦呵——

总是做不完的。

黑夜里总有星光,

白天怎能叫太阳躲藏?

明天,是个幸福的日子,

明天是我的希望!

1947年春

余祖胜(1926-1949):

江西湖口人。

共产党员。

十三岁即入重庆二十一兵工厂作童工。

1948年被捕,囚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

在狱中多次遭受毒刑,但始终顽强不屈。

当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的喜讯传到狱中,他收集了许多胶牙刷柄,刻成一百多个五角星分送战友迎接胜利。

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牺牲。

沈迪群

《青杠叶》

青杠叶,二面黄,

四面八方在征粮,

征粮征得民叫喊,

伤心伤意哭断肠。

若问征粮做啥子,

他说拿去打内战!

《苦竹叶》

苦竹叶,青又青,

家家户户要抽丁。

张家抽了张大定,

石家又抽石耀廷。

张大定,石耀廷,

丢下家中老小一大群;

挨饥受饿无依靠,

哭哭啼啼有谁怜?

沈迪群(1907-1949):

四川南充人。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重庆从事文化工作,曾主办进步刊物《活路》。

1948年8月被捕,囚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牺牲。

这是一群不屈的灵魂用性命与鲜血书写的华章,时间可以流逝,精神必须传承。

烈士的鲜血换来了新中国,今天,我们更应当捍卫烈士鲜血筑就的理想,不能让烈士的血白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