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组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628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局域网组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局域网组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局域网组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局域网组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局域网组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局域网组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局域网组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局域网组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局域网组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docx

《《局域网组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局域网组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局域网组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docx

《局域网组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局域网组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局域网组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时间

2009年12月2日-----2010年1月2日

二、设计地点

湖南城市学院一实验楼505网络实验室

三、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组建小型的局域网,实现网络的基本功能,学会TCP/IP协议的设置,从而获得局域网组网技术的基本技能,为以后从事局域网组网方面的实际工作打基础。

四、设计小组成员

******

五、指导教师

****老师

六、设计课题

1、校园局域网组建

设某校需要建立校园网,主要有以下机构组成:

校机关、8个系(校机关在1号楼,8个系分别在2到9号楼),还有一个网络中心位于10号楼,各单位距离网络中心在1000米以内。

(1)以校网络中心为中心,建立一个覆盖全校的校园网,为全校师生提供校园内部的电子邮件、以及Internet接入等服务,并要留有一定的扩展余地。

(2)校网络中心和各系办、校机关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子网。

(需要划分子网或做VLAN)

(3)网络中心要建立两个服务器:

一个www服务器,一个ftp服务器。

各单位的机房配置情况如下:

校机关20台PC机,网络中心20台PC机,各系部各50台PC机。

七、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方案:

1、网络中心三台服务器(WWW服务器,FTP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16口千兆路由器为主路由器。

2、1号和10号楼只用一个24口百兆交换机与主路由器相连(采用多膜光纤)。

3、2—9号楼各一个4口百兆路由器与主路由器相连(采用多模光纤);各楼的三个24口百兆交换机与4口百兆路由器相连(采用双绞线);PC机与交换机相连(采用双绞线)。

4、IP地址分配表

整个校园网IP地址分配

VLAN号

VLAN名称

IP网段

默认网关

说明

VLAN1

XJG

192.168.0.0-255

255.255.255.0

校机关1号楼

VLAN10

JSJ

192.168.1.0-255

255.255.255.0

计算机系2号楼

VLAN20

WY

192.168.2.0-255

255.255.255.0

外语系3号楼

VLAN30

ZW

192.168.3.0-255

255.255.255.0

中文系4号楼

VLAN40

JG

192.168.4.0-255

255.255.255.0

经管系5号楼

VLAN50

CG

192.168.5.0-255

255.255.255.0

城管系6号楼

VLAN60

TY

192.168.6.0-255

255.255.255.0

体育系7号楼

VLAN70

WD

192.168.7.0-255

255.255.255.0

物电系8号楼

VLAN80

MY

192.168.8.0-255

255.255.255.0

美艺系9号楼

VLAN100

WLZX

192.168.9.0-255

255.255.255.0

网络中心10号楼

5、服务器使用linux系统

6、FTP服务器配置

[1]、定义用户类别

  格式:

class[类名][real/guest/anonymous][IP地址]

  功能:

这个指令的功能设定FTP服务器上用户的类别。

并可对客户端的IP地址进行限制,允许特定或者全部的IP地址访问FTP服务器。

  [2]、登录重试次数

  在命令行中输入:

loginfails10,这表明如果10次还没有登录成功就切断连线。

  [3]、密码检查

  格式:

passwd-check〈strictness〉warn

  是对匿名用户的密码使用方式的检查,其中〈strictness〉是三个可能的字符串之一:

None、Trivial、RFC822。

若选None,表示将不对口令做任何检查;若选Trivial,表示对口令有一定的要求,它需要在口令中至少要有一个@符号;若选RFC822,则表示最严格,要求E-mail地址必须遵守RFC822报文标题标准(如:

czc@)。

  例如:

passwd-checkrfc822warn,表明密码的要求很严格,当密码不符合规定时出现警告信息。

  [4]、登录人数的限制

  格式:

limit[类别][人数][时间][文件名]

  设置指定类别在约定时间内可以登录FTP的人数。

例如:

limitremoteAny/etc/many.msg,说明类别Remote类别在任何时间内登录人数不超过20个人,否则会显示Many.msg警告信息。

  合理运用这些配置,可以有效地保护好我们的服务器。

  验证

安装、配置好FTP服务器后,就可以进行验证,用图形工具和命令行均可访问FTP服务器。

在Linux里最常用的命令为FTP,它提供了一个并不复杂的FTP服务器接口。

与FTP服务器连接,只需要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

FTPServername,用主机名或希望连接的FTP服务器的IP地址代替Servername,按照提示输入用户名和口令,然后用标准的Linux上移或下移FTP服务器目录结构。

另外,也可以采用图形化FTP程序,包括窗口式gFTP,可以借助Web浏览器去访问FTP服务器

八、设计图纸

网络拓扑结构

九、设备选型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基本属性

设备单价(元)

数量

WWW服务器

IBMSystemx3500M2

86500

1个

邮件服务器

eWorld邮件服务器M50

千兆

31000

1个

NotesDesktop,只要删除位于\Notes\Data目录下的user.id、Desktop.dsk,再手工编辑位于WindowsXP目录下的Notes.ini就可以进行重新设置。

  首先,应确保关闭所有WindowsXP下的应用程序,尤其是Lotus公司Notes的系列产品,如SmartSuite、Notes等。

  进入MSDOS窗口,进行删除上述几个文件的操作。

  用Edit编辑Notes.ini,只保留下列3行,其余全部删除:

  这样,在重新进入Notes时,系统又会像第一次安装完毕后那样提示用户进行设置了。

5、在网络施工当中,客户有3个节点在300多米远的楼外,原打算用粗缆铺设,但客户觉得成本太高,不划算。

经调研,发现用Belden的超五类双绞线可以解决此问题。

众所周知,一般五类双绞线从Hub引出时最多能到150米,而在100MB的情况下则不应超过100米,而Belden这种超五类双绞线据说带宽可达345MB,远远超过了普通五类双绞线的标准。

所以,以损失带宽为代价,来换取更长的传输距离完全是可行的。

通过用这种线连接,这3个节点工作正常,在与服务器连接时,也感觉不出有明显的时间上的延迟,这样既达到了目的,又避免了大兴土木地铺设粗缆,从而节省了费用。

十一、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在校园里,同学和老师拥有计算机已经很普遍了。

如此一来,要达到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又要节省成本,就得借助校园局域网。

局域网作为一种计算机网络,在网络协议上基本符合OSI模型,该网络采用TCP/IP技术,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功能。

通过这短短的16学时的课程设计,我对校园网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校园网络在我们校园管理、日常教学和生活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校园网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它又受到安全的威胁。

例如:

内部用户的攻击行为,这些行为给校园网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损害了学校的声誉。

普遍存在的计算机系统的漏洞,对信息安全、系统的使用、网络的运行构成严重的威胁等。

因此,加强校园网的安全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加强校园网的安全工作需要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首先,加强校园网安全管理政策建设。

建立基本防护体系,防火墙运行在安全操作系统之上,采用网络卫士防火墙PLFW1000建设。

其次,加强安全组织建设。

一个校园网络系统的组建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不但涉及许多技术问题,而且包括网络设施、信息资源、专业应用、等众多成份的综合化以及信息化教学环境系统的建设。

如果要组建校园网还需要对各个地方进行改进,才能节省校园网络成本,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校园网的性能。

总之,这次课程设计感受颇深。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校园网络组建与应用科学出版社蒋先华许以臣2003.6

[3]现代网络技术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张公忠2000.1

[4]局域网络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陈明200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