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5389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docx

《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docx

推荐精品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5年8月

 

一、行业发展历史与现状...................................4

二、行业发展趋势........................................6

1、电影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优秀的电影作品主导市场........6

2、电影行业的带动效应凸显................................8

三、行业相关的法规、政策.................................9

1、行业的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9

2、行业监管体制.........................................10

(1)电影制作资格准入许可...............................10

(2)电影摄制行政许可...................................10

(3)电影内容审查许可...................................10

(4)电影发行和放映的行政许可...........................11

(5)进口电影监管......................................12

3、主要产业政策........................................12

4、行业法律法规.........................................14

四、行业上下游情况......................................15

1、上游行业............................................16

2、下游行业.............................................16

五、行业规模...........................................18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要素..................................20

1、有利因素.............................................20

(1)政策扶持将进一步为行业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20

(2)国民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和文化消费升级.......20

(3)影院建设持续升温,逐渐下沉至二三线城市..............21

(4)三网融合为影视内容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21

(5)技术升级带来新的机会..............................22

2、不利因素............................................22

(1)盗版冲击..........................................22

(2)进口影片的竞争冲击.................................22

七、行业风险............................................23

1、监管政策风险.........................................23

2、侵权盗版的风险.......................................23

3、影片投资拍摄发行计划执行的风险.......................23

4、影视投资规模扩大,资金瓶颈限制的风险..................24

5、影视作品的观众主观判断性风险.........................24

八、行业竞争态势........................................25

1、中国电影集团有限公司.................................25

2、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25

3、北京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26

4、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6

5、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7

6、二十世纪福克斯.......................................27

7、华纳兄弟............................................27

8、派拉蒙.............................................28

九、行业壁垒..........................................28

1、政策准入壁垒.......................................28

2、专业人才和资本实力壁垒.............................29

3、品牌优势壁垒.......................................29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视频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悲喜剧与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电影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细分行业,近年来,得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均快速提升,电影行业实现了良性快速的发展。

一、行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经过了百年发展的积淀,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再到立体声,从黑白到彩色再到立体像(3D),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留下了无数经典的优秀作品。

近年来,得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对文化娱乐产品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均实现了快速提升。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市场已连续多年实现电影票房的快速增长,随着国家对于资本介入政策放开,电影行业吸引了各类社会资本(国有、民营、外资)的积极进军,进一步推动了电影行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电影总票房收入从2003年的约58亿元增长到2014年逾296亿元的规模,增幅近5倍,年复合增长率接近50%。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产电影的竞争力不断提高,虽然2012年受中国电影行业开放政策调整冲击,但随着国内电影制作发行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国产电影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

二、行业发展趋势

1、电影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优秀的电影作品主导市场

随着国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电影这种融视觉与听觉于一体的艺术形式为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所认可。

近年来,随着电影制作技术和商业化运作模式的不断成熟,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观众对于优秀电影作品的渴求度不断提高,国内电影票房收入不断提高。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示的数据,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增长显著。

全年共生产故事影片618部;全国电影总票房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其中国产片票房161.55亿元,占总票房的54.51%;全年票房过亿影片共计66部,其中国产影片36部;国产影片海外销售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32.25%;全年城市影院观众达到8.3亿人次,同比增长34.52%;全年新增影院1015家,新增银幕5397块,日均增长15块银幕,目前全国银幕总数已达2.36万块。

电影行业的不断发展提高了社会大众的观影水平,优秀的电影作品竞争能力更强。

以2013年为例,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计信息,2013年全国生产故事影片638部,电影票房收入217.69亿元,国产影片票房收入127.67亿元,进口影片票房收入90.02亿元。

其中,前十名的国产影片和进口影片具体情况如下: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计,前十名国产影片票房收入合计56.6亿元,占比2013年国产电影总票房收入44.36%,前十名进口影片票房收入合计45.3亿元,占比2013年进口影片总票房收入50.32%,这二十部影片占2013年电影总票房收入46.79%。

2014年1-9月份,前十名国产影片和进口影片票房收入合计126.9亿元,占比达到57.8%,优秀影片的主导地位更加明显。

国内电影企业必须尽快突破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发展瓶颈和约束,进一步提高影片的质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电影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2、电影行业的带动效应凸显

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已成为人们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

除了传统的自然景区,热门电影中的经典场景成为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

例如冯小刚导演的贺岁大片《非诚勿扰》、《非诚勿扰2》,在取得优秀的票房成绩的同时,让杭州西溪湿地、日本北海道、北京潭柘寺、三亚亚龙湾热带森林公园鸟巢度假村等拍摄场景地成为了许多游客的新选择,游客们在这些影片中的取景地重温了影片的美好。

这种因电影或者电视剧的火爆进而使影视剧拍摄地被大家所熟知并不是在近几年才出现的,1959年上映的《五朵金花》让云南的苍山洱海家喻户晓;1980年的《庐山恋》捧红了江西庐山。

不仅仅是自然景观,对于人文景观而言,这种带动效应同样明显。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热映,让江西平遥古城转眼跃升为中国一流旅游景点;电影《碟中谍3》,让古镇西塘当年旅游收入增加20%。

三、行业相关的法规、政策

1、行业的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

电影是面向大众的文化产品,作为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的行业,其制作、发行等环节均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管。

目前公司所属行业的监管部门为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中宣部是中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方面的综合职能部门,对电影行业的管理体现在宏观管理方面,主要包括:

负责指导全国理论研究、学习与宣传工作;负责从宏观上指导精神产品的生产;负责规划、部署全局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和改进群众思想教育工作;负责提出并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指导宣传文化系统制定政策、法规,按照党中央的统一工作部署,协调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电影行业主管部门,具体管理职能由其下设的电影管理局负责。

其主要职能:

拟订电影事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监管电影制片、发行和放映工作;承办电影制片单位和跨地区发行、放映单位建立与撤销的审批工作;组织审查影片和电影频道播出的相关节目,发放和吊销影片摄制、公映许可证;指导电影档案管理和技术研发工作;承办对外合作制片、输入输出影片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事项;指导电影专项资金的管理;指导、协调全国性重大电影活动。

2、行业监管体制

(1)电影制作资格准入许可

根据《电影管理条例》、《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和《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国家对从事电影摄制业务实行许可制度。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电影摄制业务。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对电影制作资格准入履行行政许可审批。

(2)电影摄制行政许可

根据《电影管理条例》和《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依法设立的电影公司从事具体的影片拍摄工作必须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批准并获得《摄制电影许可证》许可。

境内电影公司与境外电影公司在中国境内外合作摄制电影,必须取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许可证》,该证实行一片一报制度,在影片取得公映许可证后自动作废。

(3)电影内容审查许可

根据《电影管理条例》和《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影片拍摄完成后必须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查通过并获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之后方可发行、放映、进口及出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具体负责许可审查。

国产影片(含中外合拍)经审查合格的,颁发《电影片公映许可证》。

通过进口方式公映的电影,包括参展境内电影展、电影节的境外影片等,进口前应当报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查,审查的程序与国产影片的审查程序基本相同。

电影企业出口其摄制的电影,包括到境外参加电影展、电影节等,出口前均须报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审查机构的审查,审查的程序与国内发行、放映影片的审查程序基本相同。

经审查通过后获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参展者持《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及出口批准文件到海关办理电影出口手续。

(4)电影发行和放映的行政许可

电影摄制完成并通过内容审查后,就进入了发行和放映阶段。

电影发行业务由电影发行公司和院线公司经营,电影放映业务由院线公司和电影放映公司(即影院)经营。

从事电影发行及放映业务均需要取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准入资格行政许可。

按照目前的监管政策,电影发行公司必须且只能与各院线公司就影片的放映业务达成合作,然后由各院线公司负责对其所属的影院就影片放映做出统一安排及管理,电影发行公司不能直接与影院就电影放映签署合作协议,院线公司是电影发行公司与影院之间的桥梁。

根据《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受电影出品单位委托代理发行过两部及以上影片的境内公司(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可以申请设立专营国产影片发行业务的电影发行公司,在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批通过后方可取得专营国产影片的《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其颁发的《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实行隔年检验制度。

另外,国家允许香港和澳门的投资者在内地试点设立发行国产影片的独资公司。

在电影放映业务方面,在影院完成投资建设后,即可向电影行政部门申领《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并开始经营,《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实行年检制度。

(5)进口电影监管

根据国务院颁发的《电影管理条例》规定,我国目前对进口影片实行归口集中管理,商业电影目前只能由中影集团和华夏影业经营。

《电影管理条例》第四章第31条同时规定“进口供公映的电影片,进口前应当报送电影审查机构审查。

报送电影审查机构审查的电影片,由指定的电影进口经营单位持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的临时进口批准文件到海关办理电影片临时进口手续;临时进口的电影片经电影审查机构审查合格并发给《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和进口批准文件后,由电影进口经营单位持进口批准文件到海关办理进口手续。

3、主要产业政策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电影制作与发行行业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包含在目录中鼓励类的第三十六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中的“9、广播影视制作、发行、交易、播映、出版、衍生品开发”。

文化产业,也就是文化及相关产业,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即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活动、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和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

其中,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以及广告服务业均为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导、鼓励和支持包括电影行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的发展。

2004年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该意见结合电影工作实际提出了九条意见推进电影产业发展;2005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该政策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国家开始关注文化体制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9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09年9月,文化部连续出台《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和《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0年2月,商务部等十部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目录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2010年3月19日,银监会、证监会、广电总局等九部委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

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2015年文化产业总量预计将达到55.8万亿元,年均增长7%。

这些政策提出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也为作为文化产业中的电视剧行业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05年至2011年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现价的年平均增速为23%。

2012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文化部制定了《“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其中,文化产业倍增的主要目标为:

“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

4、行业法律法规

我国现行的电影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表所示:

四、行业上下游情况

本行业在整个行业链条中属于中游地位,电影行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一环,所发生的采购主要是各类专业人员提供的劳务以及道具、服装、专业设备等物料。

电影行业的最终需求为民众的文化需求,收入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公映的票房收入分成,另一方面是版权(包括网络版权)、播放权的转让收入,以及在转让过程中还可通过附加其他服务,例如贴片广告、植入广告等,进一步实现电影的衍生业务收入。

1、上游行业

电影行业所发生的采购主要是各类专业人员提供的劳务以及道具、服装、专业设备等物料,其中劳务包括剧本创作服务、导演服务、演员演艺服务及摄影、美工及其他配套专业服务。

剧本创作在我国仍处于发展时期,远未形成产业规模。

目前剧本创作从业者以作家为主,不少导演也能提供剧本创作服务。

由于我国电影市场拍摄制作总量有限,因此能够获得投资并被拍摄为影片的剧本很少,因此电影公司资金实力的增强和电影产量的增加将使更多的优秀剧本有机会展现在观众面前,对剧本创作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拉动作用。

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属于电影行业的稀缺资源,有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参与影片的摄制工作,往往能够显著提升电影的整体质量、市场影响力和票房号召力。

电影业所需的摄影、美工及其他配套专业服务大多为以个人或团队形式组成的专业人员队伍所提供,其组织形式各异,从业人员数量众多,尚未形成产业规模。

目前的电影业是以制片人、知名导演和知名演员为核心运作的,剧本创作者和摄影、美工等配套专业服务提供者在电影产业链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尚不足以对电影业务经营构成显著影响。

2、下游行业

行业下游主要为影片发行与播放,包括影院业(含院线)以及各电视台、网络新媒体,其中影院作为电影业最为重要的发行渠道,是电影业的主要收入来源。

影院业与电影制作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高质量的电影会为影院带来更多的观众和更高的票房收入,从而推动了高档次影院的改建和新建;影院业的发展会拓宽和改善影片发行渠道,更好的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从而增加电影的票房收入,使影片投资制作方继续加大影片投入,出品高质量电影。

随着电影行业的快速发展,影院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电影院线条数、电影院线内银幕(块)数呈现出加速上升的态势。

电视节目作为目前中国普通家庭最常见的休闲娱乐方式,为电影行业提供了多元化的收入模式,既有电影版权、播放权的转让收入,又可在转让过程中附加其他服务例如贴片广告、植入广告等,实现电影的衍生业务收入。

同时,电视媒体对优秀电影作品的传播和电影企业的品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我国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已达到98.6%,电视节目已成为社会大众最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

随着数字电视不断普及,数字电视用户数逐年上升,未来电影通过电视媒介的传播而衍生出的收入是电影行业未来利润的增长点。

五、行业规模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电影票房从2003年的约58亿元增长到2014年逾296亿元的规模,增幅近5倍,年复合增长率接近50%。

2014年全球票房达到375亿美元,美国占27%的市场份额,中国占13%,比2012年提升5%,排在第三位的日本比中国电影市场低8%,中国无疑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北美电影市场全年票房为103亿美元,与2013年相比下降6%。

在全球及各国电影增长停滞和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电影正在以令全世界震惊的速度快速增长。

从全球电影票房增量看,2014年增长16亿美元,中国贡献增量的75%,由此可见中国对全球电影票房增量市场起主引擎作用。

根据《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影响力研究报告》发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共上映影片388部,其中国产片308部产生票房161.55亿元,占总票房的54.51%;进口片80部,票房134.84亿元。

国产影片应对进口影片能力增强。

从近2年中国电影观众看,19-40岁观众占到总观影人次的87%,其中19-30岁观影人群占比超过5成;从学历看,大学本/专科占到8成,由此可见,年轻高知白领已经成为中国核心电影观众,其对中国电影的消费和鉴赏代表了中国主体电影观众的意见。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要素

1、有利因素

(1)政策扶持将进一步为行业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电影行业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导、鼓励和支持包括电影行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的发展。

2012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文化部制定了《“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其中,文化产业倍增的主要目标为:

“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

(2)国民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和文化消费升级

我国国民经济仍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快速稳步的增长,从而带来居民生活水平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居民日益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会释放出巨大的文化产品购买欲望和消费能力。

目前,我国电影消费总量不断提高,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人均电影消费水平仍处较低水平,电影行业的发展空间巨大。

同时,中国电影产业在加大大制作影片以抢占票房之外,中小投资规模的影片也逐渐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加之3D影片的引进与自产,中国影片将呈现多元化、多品类的格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电影需求。

(3)影院建设持续升温,逐渐下沉至二三线城市

中国影院建设仍将持续升温,除一线城市外,中小城市影院建设也将展开,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增加一万块银幕。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1年电影院线银屏数为9286块,至2013年银屏数实现翻番,达到了18195块。

与此同时,全国电影综合收入不断提高达到217.69亿。

(4)三网融合为影视内容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

三网融合为影视内容产业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分发渠道,使得影视内容的传播不仅仅依靠于传统的影院这一单一的渠道,而是增加了有线电视、IPTV和互联网渠道,在增加受众的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