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比例尺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630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docx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比例尺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docx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

【篇一: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

文章来源

课件ww

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认识比例尺(课本第48、49页)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比的基础上的,教材首先说明为什么要确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明确它的意义,并给出比例尺的概念,再结合两幅地图比例尺,介绍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又通过一个机器的放大图纸,让学生认识把实际距离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

最后说明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为1的比。

例1教学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为后面比例尺的计算作铺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用以解决简单的求比例尺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地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师: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同学们,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众多的名胜古迹,感受一下我们祖国的美丽!

师:

今天老师把我们的祖国和首都北京搬进了课堂。

(课件出示:

数值比例尺为1:

100000000的中国地图和线段比例尺为的北京地图)你们知道我们的大中国和北京是如何画在这么小的地图上吗?

生:

把它缩小。

师:

老师可以利用地图和手中的一把直尺很快地告诉大家任意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你想知道哪两地之间的距离呢?

请出题考考老师。

生1:

我想知道北京到上海之间的实际距离

生2:

我想知道我们合肥到北京的实际距离

(师用地图量出地图中北京到上海、合肥到北京的图上距离,很快回答学生的问题)

师:

同学们可能有这样的疑问,老师凭借这把直尺是如何知道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的呢?

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设计意图:

数学应该来源于生活,我在创设情景时把中国和北京搬进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调动了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二、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师:

其实老师仅靠手中的直尺是量不出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的,还需要用地图上的比例尺来帮忙。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比例尺。

(板书:

认识比例尺)

师:

关于比例尺,你想了解什么呢?

生1:

什么叫比例尺?

生2:

怎样求比例尺?

生3:

比例尺是尺吗?

生4:

比例尺有几种形式?

(设计意图:

揭示本节课题,让处于对新知好奇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学习)

三、实验对比,得出概念

师:

为了解决同学们提出的疑问,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师:

我这有一条3米长的线段,你能把它画到自己的练习本上吗?

你准备用图上几厘米来表示实际3米?

请画在纸上。

展示学生的画图结果。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自己是怎么画的。

生1:

我用1厘米表示实际3米。

生2:

我用3厘米表示实际3米。

师:

图上画的1厘米,3厘米叫“图上距离”,3米叫“实际距离”。

(设计意图:

把3米长的线段画在本子上,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初步感受到比例尺的意义,为后面理解与把握“比例尺”的意义奠定基础)

师:

为了看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我们可以用比的形式来表示。

(由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要把不同单位化成相同单位)下面请各小组求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展示学生求的比。

师:

这些比的前项代表什么?

后项又代表什么呢?

生:

前项代表图上距离,后项代表实际距离。

师:

谁能说说1:

300和1:

100表示什么意思?

生答

师:

像这样的比叫做比例尺,课件出示比例尺的定义。

师:

根据比例尺的定义,你能得出求比例尺的方法吗?

(讨论)

生: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师:

各小组设计的比例尺不一样,为什么?

按哪一个比例尺画出的线段长,哪个比例尺画出的线段短?

为什么?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

用1:

300或1/300和1:

100或1/100等比的形式表示的比例尺叫数值比例尺。

它们也可以表示成和

课件出示:

中国地图上“比例尺1:

100000000”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师:

你们发现1:

1001:

3001:

100000000这些比例尺都是把实际距

离怎么样?

生:

缩小

师:

老师这儿有一个机器上的小零件,你们觉得它怎么样?

生:

很小

师:

这么小的零件如何把它画在图纸上。

生:

把它放大

师:

很好!

课件出示机器零件的放大图纸。

师:

你知道图中2:

1表示什么吗?

生:

图中2厘米表示实际的1厘米。

师:

你们发现这些数值比例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相同点:

生1:

前项表示图上距离,后项表示实际距离。

生2:

比的前项或后项为1

生:

1:

1001:

3001:

100000000是把实际距离缩小,2:

1是把实际距离放大

师: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为1的比。

出示课本第49页的“做一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与交流得出比例尺的意义,并学会了怎样求比例尺,从中体会探索的乐趣)

四、探讨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互化

呈现北京市地图让生找出“比例尺”

师:

这种表示方法叫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地面上50千米的实际距离。

师:

如何把这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尝试改写。

师板书例1.

师:

谁能说说改写时要注意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

课件出示:

(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要把不同单位化成相同单位,50千米改写成用厘米作单位的量时,50后面应补5个0

(2)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单位名称(3)比的前项为1

师:

怎样把数值比例尺改写成线段比例尺呢?

呈现课本第53页的第1题。

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师强调实际距离的单位要改写成所要求的单位。

(设计意图:

将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的互化安排在一起教学,便于学生比较,让学生在尝试性地改写、练习中理解并掌握。

五、巩固练习,深化概念

1、我会判断

(1)比例尺是一种测量长度的尺子()

(2)一副图的比例尺是80:

1,表示把实际距离扩大80倍()

(3)比例尺的后项一定比前项大()

(4)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1:

8000000()

2、教师黑板的长为3米,在图纸上的长为3厘米,求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3、精密仪表上的一个零件4毫米,量得在设计图纸上的长度是8厘米,求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设计意图:

这些练习,既巩固新知,又让学生体验思维的乐趣,既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

给自己打打分。

七、布置学生填质疑卡

八、作业课本练习八的第2、3题

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体会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结合实际,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乐趣,感受到比例尺的实用性和科学的探索方法,培养学生读图、用图以及小组合作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合作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

比例尺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比例尺的意义:

刚才老师了解到同学们的五一安排非常丰富,其实在我们学校周围也有许多美丽的景点。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幅地图,你能看到什么?

还能看到什么?

(观察的非常细致)比例尺1:

10000你是怎么理解的?

你还了解比例尺的哪些知识?

预设生1:

图上一厘米表示实际中的一万厘米,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一万倍。

2: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板书)

3:

同样的知道(比例尺)、(图上距离))我们就可以求(实际距离)

那么知道(比例尺)、(实际距离)我们就可以求(图上距离)

也就是说知道其中的两个量,我们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2、揭示课题。

大家对比例尺有了深刻的了解,其实比例尺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例尺的应用。

(贴出课题)

二.教学求实际距离.

1、求东门小学到铁塔寺的实际距离。

下面,我们就带上比例尺,进行一次地图上的旅行吧。

现在我们从东门小学出发到铁塔寺。

(1)出示课件:

仔细观察所以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一:

生提:

图上距离是多少?

(测量)

预设二:

从东门小学到铁塔寺实际距离大约多少米?

(评:

真了不起,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仔细观察所有信息与问题,要求从东门小学到铁塔寺的实际距离,我们就必须先知道什么?

老师给同学们也提供了同样的地图,请你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求出从我们东门小学到铁塔寺的实际距离。

生做,师巡视

汇报交流:

师:

谁愿意来说说你的想法?

方法一:

方程。

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式?

使用这种方法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刚才我们根据比例尺的数量关系,利用比例尺的意义直接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他同学还有不同方法吗?

这种方法也不错。

2、比较几种算法。

同学们,很会观察,很会思考。

从不同角度,想出多种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

这些方法中,你更欣赏哪一种?

为什么?

教师小结:

我们的数学就是那么奇妙,在变与不变之间存在着一定得规律。

虽然方法看似不同,但都是利用比例尺的意义来灵活解答的。

3、练习:

先量出铁塔寺到济宁人民公园的图上距离,再算出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米?

游览了古老的铁塔寺,让我们再一起去从新修建的济宁人民公园逛逛!

仔细观察所有信息,

想一想,要求从铁塔寺到济宁人民公园的时间?

我们必须先求什么?

运用我们刚才研究的知识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做,师巡视

生1:

(方程)师:

怎么想的?

生2:

计算

师小结:

同学们真了不起,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

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了地图旅行中的问题。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比例尺的应用还有很多,看一下这两道题,先仔细读题,想一想,做在练习本上。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出示:

按1:

1000的比例尺做出的邮电大楼模型,高为16.8厘米,邮电大楼的实际高度是多少米?

师读题

独立完成。

按10:

1的比例尺放大的手表截面图,图中的表盘的直径是20厘米,这个表盘的实际直径是多少厘米?

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交流。

2、提高练习:

课前的谈话中,老师了解到同学们有的想到济宁周边游玩。

出示:

课件你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想一想,再做出来。

生读

汇报:

两种方法

观察这两种方法,你想说些什么?

3、老师还了解到,有的同学想到省内给地走走,看这是我们山东省的一幅地图。

自己设计出你的出游路线,算一算行程。

四、回顾小结:

在我们课本八十七页,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知识就能帮助你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你的旅程。

祝愿大家能够渡过一个愉快的五一假期。

文章来源

课件ww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篇二: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

文章来源课件ww

w.5ykj.com六年级《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尺,会利用公式中已知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通过观察、测量、比较、估算灵活的运用比例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比例尺的几种情况,如:

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区别放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

2、已知两个量,能灵活的求出第三个量。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引入,认识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1、师:

今天很高兴能到这与大家一起上课交流,你们去过西安吗?

宝鸡到西安的动力车坐过吗?

(美观、舒适,尤其是速度非常快,现在

从宝鸡到西安只需要?

(70分钟,比以前快了很多)

2、师:

可是一只小蚂蚁5秒钟就从宝鸡到达了西安,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地图上爬,真聪明)

3、电脑出示:

这是一张陕西地图,在地图上把两点间的距离一般看做直线距离,蚂蚁在地图上从宝鸡爬到西安,它所爬过的距离我们叫做图上距离(板书),而我们坐车所走过的路程叫做(实际距离)(板书)。

4、请大家再想想,人们是怎么把实际的距离画在地图上的,是随心所欲画的吗?

(不,可能按一定的比来画的)

导:

接下来就上我们一起来研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

二、动手操作,认识比例尺

1、导:

首先我们共同作一个小研究,你能把1米长的线段画到自己的练习本吗?

有什么好办法吗?

(缩十倍……)

2、师:

好!

你打算画多长的线段代表1米呢,那就把自己的想法和设计表达出来,完成下面的表格。

(电脑出示,教师读并说明)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①要求填表。

②确定图上所画的长度。

③注意单位统一。

④写出比,并化简。

3、学生操作。

(教师板书)

4、汇报交流、板书: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1cm

100cm

1:

100

2cm

100cm

1:

50

1dm

10dm

1:

10

5、小结:

这里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进行了比较,写出了比,那这些比1:

101:

1001:

50……就是比例尺(揭示课题)

6、追问:

比例尺是一般的尺吗?

那它是什么?

是谁和谁的比?

前项是?

相当于除法里的?

后项呢?

7、强调:

①即然比例尺是比就有两种形式:

1:

100或

②比例尺1:

100表示什么?

1表示?

(图上距离)100是?

(实际距)连起来就是图上1份表示实际的100份或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

③1:

50表示什么?

8、师:

认识了比例尺,你在哪里见过比例尺呢?

(地图上)

电脑出示:

①数值比例尺1:

40000表示什么?

②线段比例尺:

08001600km

师:

和刚才的一样吗?

刚才见到用数字表示叫数值比例尺,那这里的比例尺你能起个名吗?

你能理解它的含义吗?

师:

1格就是图上的(1cm),对应的实际距离是800km

2格就是图上的(2cm),对应的实际距离是1600km

你能把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吗?

即求比例尺要知道谁?

(板书)1cm:

800dm=1cm:

80000000cm=1:

80000000

强调:

①线段比例尺只看第一格对应的实际距离即可。

②注意千米和厘米的单位换算。

9、师:

看到了这么多的比例尺,下面请同学们把目光集中在黑板上,刚才说的比例尺都是把实际比较大的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也可说按一定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所以它们有共同点你发现了吗?

(前项比后项小,,而且一般前项为1)那么在应用比例尺过程中还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

?

?

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

?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单位长度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

?

3、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

三、运用比例尺,解决问题

导:

最近老师想购买一套房子,在售楼中心给我推荐了两套住房(电脑出示)我想要面积大些的,你们建议我买哪套?

为什么?

(扩大200倍)

a、1:

200b、1:

100

1、师:

那就一起来算算这套住房的实际面积吧!

你会算吗?

(独立完成)

2、评价说明:

①不能把面积纳入比例尺的公式,应先求出实际的长和宽最后求面积。

师:

对于同学们为我选的房子,老师非常满意,有了新房间,就要装饰一番,这是老师家的一张全家福照片,这样的照片挂在墙上显小了些,所以我们需要把它(放大)。

3、师:

其实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要用到这种放大的情况呢?

请看屏幕:

这是老师收集的一张电子元件图、生物图……(电脑出示)

4、师:

现在就一起绘制一张精密零件图纸……

(电脑出示)绘制一张精密零件图纸,它的实际长度6毫米,比例尺20∶1,求图上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5、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比例尺),你有哪些收获?

四、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导:

下面让我们进一步走近比例尺,体验比例尺。

(电脑出示):

1、比例尺是()与()的比。

2、把千米数化成厘米数,要在千米数后面添上()个0;把厘米数化成千米数,要在厘米数后面去掉()个0。

3、把线段比例尺改为数值比例尺。

04080120km

4、这幅地图中,量得西安到北京的距离是4.5cm,你能根据这张图的比例尺计算出实际距离约是多少千米吗?

200千米

5、小丽家到学校约900米,画在比例尺为的图上应是()。

6、一种零件长8mm,画在图纸上长4cm,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拓展延伸:

量一量你的卧室的长和宽,以及一些家具的长和宽,然后以1∶100的比例尺画出你的卧室的平面图。

今天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

比例尺在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希望你们能够学好比例尺用好比例尺。

下课!

文章来源课件ww

w.5ykj.com相关教学资料:

上一篇资料:

下一篇资料:

【篇三:

六年级比例尺教案】

1.什么是比例尺?

比例尺1∶1000表示什么?

2.说说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

【新课讲授】

1.教授例3。

(1)教师用投影出示教材55页的例3。

(3)学生分组求出各图上距离,教师订正。

(4)组织学生画出平面图,并在全班交流。

2.巩固应用:

完成教材第55页“做一做”。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相互检查。

【练习讲授】

1.出示习题:

小明家要搬新家了,他特别高兴。

可是,他很担心新家离学校太远。

小明的爸爸按比例为他画了一幅图,并且告诉他旧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900m。

小明量得新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7cm,旧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cm。

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明算算新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吗?

(1)学生根据手中的图纸,分小组研究用什么知识来解答,然后合作计算出结果。

(2)学生汇报所在小组是怎样想的及利用了什么知识。

教师要求学生每说出一步算式要说出理由,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求。

方法一:

运用比例尺。

900m=90000cm3∶90000=1∶30000

方法二:

运用倍比关系。

2.教师:

通过同学们的计算,我们知道了小明的新家距学校比旧家远了不少,但小明还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小明的新家比旧家宽敞。

小明的新家按1∶200画出的户型图是这样的。

教师:

你能根据手中的图选其中的一间求出实际面积吗?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计算出结果。

(2)汇报求出卧室和卫生间的实际面积的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这道题发现在比例尺的应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教材第56页练习十第4题。

教师:

这是一幅七星瓢虫的放大图,那么它的比例尺的后项应该是多少?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答案:

量得七星瓢虫的长度是2.5cm,2.5cm∶5mm=25mm∶5mm=5∶1。

4.教材第57页练习十第8题。

先组织学生独立练习,并在小组中交流。

答案:

3.6cm22.5cm9000km

5.教材第57页练习十第7题。

(1)教师用投影出示第7题。

(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3)小组合作讨论,指一名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解:

设兰州到乌鲁木齐在地图上的长是x厘米。

1900km=190000000cm

x∶190000000=1∶40000000

x=4.75

答:

地图上两地之间的长度是4.75cm。

6.教材第57页练习十第6题。

(1)组织学生分小组活动:

在自己准备的地图上,选取两个城市。

(2)组织学生量出两个城市在图上的距离。

(3)根据比例尺,算出两个城市的实际距离。

(4)小组交流,汇报。

7.教材第57页练习十第9题。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

①根据比例尺,算出篮球场长和宽的实际距离。

②画出平面图。

③相互展示。

8.教材第58页练习十第10题。

(1)学生拿出自己测量房屋地面的长和宽的实际距离。

(2)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使学生明确,先要确定比例尺,再计算出长和宽的图上距离,然后再画。

(比例尺要根据平面的大小来定)

9.教材第58页练习十第11题。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确定解题步骤。

(3)小组合作完成,并相互交流,这里用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200m比较合适。

(4)用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比例尺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组织学生说一说,相互交流。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3课时比例尺(3)

例题:

方法一:

运用比例尺。

900m=90000cm

3∶90000=1∶30000

方法二:

运用倍比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