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脂末在中国普遍使用 危害堪比杀虫剂滴滴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5779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脂末在中国普遍使用 危害堪比杀虫剂滴滴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植脂末在中国普遍使用 危害堪比杀虫剂滴滴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植脂末在中国普遍使用 危害堪比杀虫剂滴滴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植脂末在中国普遍使用 危害堪比杀虫剂滴滴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植脂末在中国普遍使用 危害堪比杀虫剂滴滴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植脂末在中国普遍使用 危害堪比杀虫剂滴滴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植脂末在中国普遍使用 危害堪比杀虫剂滴滴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植脂末在中国普遍使用 危害堪比杀虫剂滴滴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植脂末在中国普遍使用 危害堪比杀虫剂滴滴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植脂末在中国普遍使用 危害堪比杀虫剂滴滴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植脂末在中国普遍使用 危害堪比杀虫剂滴滴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植脂末在中国普遍使用 危害堪比杀虫剂滴滴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植脂末在中国普遍使用 危害堪比杀虫剂滴滴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植脂末在中国普遍使用 危害堪比杀虫剂滴滴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脂末在中国普遍使用 危害堪比杀虫剂滴滴涕.docx

《植脂末在中国普遍使用 危害堪比杀虫剂滴滴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脂末在中国普遍使用 危害堪比杀虫剂滴滴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植脂末在中国普遍使用 危害堪比杀虫剂滴滴涕.docx

植脂末在中国普遍使用危害堪比杀虫剂滴滴涕

植脂末在中国普遍使用危害堪比杀虫剂滴滴涕

2010-11-0707:

59央视网我说两句(42)

>>>点击进入雅虎资讯首页体验更多精彩

植物黄油的隐患

(主编:

庄严编导:

刘莹摄像:

张小明贡存刘勋)

大家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

最新的世界糖尿病普查数据显示,在中国成年人中糖尿病患者高达九千多万,中国已经超过印度,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

换句话说,每四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患上糖尿病或处于糖尿病前期。

专家们甚至预言,如果不加以干涉,中国糖尿病大爆发期将会很快到来,先来了解一下有关情况。

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人发病率1994年为2.5%,2002增长为5.5%,到2008年达9.7%。

目前,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已经与经济发达的美国相当。

大城市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达到9~10%,而美国大约为7%。

在过去的几年间,全球化的飞速进程也把西方的生活方式渗透进了中国。

洋快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

有专家预言,照此下去,中国将没有疑问地迎来糖尿病的大爆发,对中国的疾病预防带来重大挑战。

研究发现,糖尿病的发展会危及人的心脑血管和肾脏,已经成为世界上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第三位严重威胁人健康的慢性病。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个名为《预防慢性病:

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其中一组与中国有关的数字令人吃惊。

中国从2005年到2015年,由于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导致过早死亡而将损失的国民收入大约为3.9万亿人民币。

如果在今后10年内,将慢性病死亡率在现有趋势基础上每年降2%,将会给中国带来360亿美元的累积经济效益。

从1994年的2.5%,到2002年的5.5%,再到2008年的9.7%,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实现了“三级跳”。

即使扣除历次调查方法不同造成的差别,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仍然在急剧增加。

这与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方式变化有很大关系。

调查显示,中国居民的生活已经向着高脂肪、高蛋白的方向发展,而这些都是糖尿病等慢性病流行的温床。

一起来看看记者的调查。

小陶:

汉堡、炸鸡块、炸薯条、炸鸡翅、咖啡、冰淇凌。

记者:

你每天中午都吃这些吗?

小陶:

基本上每天,基本上是每天

画面上正在大快朵颐的这位男士叫小陶,洋快餐是他每天的午餐。

小陶:

可能这种洋快餐要比我楼下的这种中式的这种快餐要干净一些。

选择洋快餐,每天中午可以省掉在楼下小饭馆等位置、等餐的麻烦。

小陶来到这里,从点餐到吃完,花费的时间还不到10分钟。

小陶告诉记者,他和洋快餐的第一次接触是在上大学的时候。

那时候能吃一顿洋快餐是一顿很荣耀的事情。

而现在,几乎每天至少要吃一顿洋快餐。

记者:

天天吃这些东西不腻吗?

小陶:

不腻、不腻。

记者:

有胖一点吗?

小陶:

可能稍微有一点。

记者:

听说过反式脂肪酸吗?

小陶:

好像听说过一点,听说过这个名字,但具体是怎么回事不是很了解。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小陶堆这里的咖啡情有独钟。

不到10分钟,小陶已经结束了午餐。

在离开这里时,小陶和平时一样,来到点餐台,续了一倍咖啡。

由于工作紧张,小陶会趁着中午休息的空档,到单位附近的超市给自己采购一些食品。

蛋黄派,巧克力,威化饼干,曲奇。

小陶从货架上选好了自己喜欢的这些食品,在离开超市时,他又特意拿走了乳酪和植物黄油。

记者:

这个做什么用?

小陶:

做意大利面。

然后拿它炒牛肉。

记者:

这个呢?

小陶:

这个就是嚼面包。

记者:

涂在面包上吃。

小陶的这种生活方式,是当下很多年轻人的选择。

不过在美国,有一位年轻人认识到这样的生活方式似乎有些不妥。

摩根:

我是说要是我30天只吃(快餐),那会怎么样了?

我会突然有变成一个肥胖美国人的轨迹吗?

会有不合理的危险吗?

让我们来看看,我准备好了。

画面上的这位男士,叫摩根.斯普尔洛克,2005年,为了证实快餐对身体究竟会造成什么影响,他强迫自己在30天内三餐只吃薯条、汉堡等快餐。

为了保证实验的真实性,他请了三位医生进行监督,并不断检查他的健康状况。

摩根:

我需要一些严格的医务监督,我找的不只是一个,我找了三个,一个心脏专家,一个肠胃专家,还有一个内科医生。

内科医生:

病人准备狂吃一个月(快餐)。

心脏专家:

非常好,你的反应非常好,很好,收回,正常。

肠胃专家:

这里一切都看起来很好。

心脏专家:

你的血液测试非常棒,你开始时胆固醇是168,低于200,真的很棒。

肠胃专家:

你的血液水平很好,你的含铁水平也很好。

内科医生:

你没有糖尿病,你的血糖非常低。

内科医生:

你非常健康,你很棒。

你的验尿也很棒。

心脏专家:

所以,你开始的时候是很好的。

实验开始前,摩根的身高1米九、体重不到84公斤,三位医生的检查结果表明,他的身体完全健康。

于是摩根开始了为期30天的实验。

(第一天)

摩根:

我要大吃一斤了,看啊,看那可乐,几乎站立不住,噢,该死!

我爱死了,看啊。

(第二天)

等等,我呕了我的食物。

尽管开始身体出现了不适,但是摩根还是选择了坚持。

事实上,摩根之所以要做这个实验,是因为他看到,在美国,所以的机场、火车站、加油站、超市、商场、电影院、甚至医院都可以看到快餐店的影子,就在快餐店星罗棋布的同时,在过去的20年中,有超过1亿的美国人超重,随着肥胖率的直线上升,在美国,肥胖仅次于烟草,成为引起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摩根:

超重影响会带来许多问题,影响他们的健康,比如高血压、冠心病中风胆结石、关节炎、呼吸暂停、呼吸难题、子宫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肺气肿、脂肪癌、胰腺癌、哮喘、尿酸过多、卵巢癌、肥胖、糖尿病。

实际上,如按当前这个趋势发展,每三个2000年后,出生的孩子中有一个会得糖尿病。

健康和人类服务秘书:

汤米•汤普森:

至少1千7百万美国人得了2型糖尿病,相当于20人中有一个。

而肥胖以及肥胖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与快餐有关呢?

摩根继续着自己的实验。

(第五天)

摩根:

能给我一份双层三明治吗?

好的,巨无霸。

(第一次称体重)

摩根:

195磅。

埃里克•罗利:

不可能,重新来一次,这是零。

再来一次,88,92,94。

奇特•班尼特:

你确实重了5%。

(第九天)

摩根:

能给我来份半磅加奶酪的?

(第一次验血)

埃里克•罗利:

现在危险了,我为你感到紧张。

(第二次称重)

摩根:

看看。

奇特•班尼特:

怎么样,艾里克?

203磅?

埃里克•罗利:

大概是203磅。

奇特•班尼特:

我想你至少增加了10%的体重,增加了17磅之多,在12天之内,你最好慢慢来。

半个月后,除了体重急剧增加,摩根开始明显感觉到身体不适。

(第18天)

摩根:

呃,今天我感到非常的不舒服,我又开始头痛了,感觉像是有人在我眼睛后猛拉,。

内科医生:

以前你的血内胆固醇是165,现在是225,总之肝脏眼睛发炎并病变,会导致血中部分酶溢出,这是非常特殊的。

但是这意味着肝脏的病变。

实验两周后医生发现摩根的肝脏出现了严重损伤,三周后他的心脏发生异常,医生建议他停止实验并服用药物进行治疗,但摩根拒绝了,把实验坚持到了最后。

(第30天)

摩根:

在仅仅30天只吃麦当劳食物的日子里,我增加了24.5磅,我的肝增肥了,我的胆固醇增加了65点,我的身体从11%增加到18%,大部分时间我感觉很沮丧和疲惫,我的心情混乱,我越吃这种食物,我就越想要,没吃的时候就会头痛。

医生:

如果你继续规定饮食,你肯定我知道你可能会得冠心病。

医生:

炎症和肝硬化。

摩根:

人们应该吃速食吗?

医生:

不,你知道,答案是不。

【毒从口入,我们有时吃的并非“食品”】

输韩食品涉“辐照门”被查仅26种产品获准入境

去年,国内方便面巨头统一、康师傅曾因调料包经过辐射处理却未在外包装标示而遭质疑,部分媒体由此揭出国内部分大蒜、洋葱、土豆等蔬菜也经辐照却未标明,使大多数消费者甚至完全不知“辐照食品”为何物……

中国人的食品正遭受“重金属”毒害污染

坐到餐台前,面对满桌饭菜,首先关心的不是它们的蛋白质、维生素含量,而是忧心其中铅、汞、铬、砷、镉是否超标,这绝非少数人的矫情……

日媒: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有毒奶粉只是中国令人生畏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序幕”,在日本民众的眼里,总是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倍加关注,原因是曾一度引起日本国内强烈的反响的“毒饺子”事件……

【舆情社论】

三川:

若不加添加剂食品会有毒吗?

近年来的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多与添加剂超标有关,因此民间要求减少或取消添加剂的呼声很高。

但在新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中,被俗称为“面粉增白剂的”过氧化苯甲酰,仍被列为面粉处理剂……

张贵峰:

还有多少未被“潜规则”的放心食品

这样一则有关“硫磺姜”的潜规则新闻,让笔者感到比较惊讶和意外。

但所以惊讶和意外的并不是“硫磺姜”背后的种种事实——如“颜色比较好看”、“占到市场的60%”、“长期食用,会影响人的肝肾功能”,而是“硫磺姜”这一新闻本身——这样的事情,还能够算是“新闻”么?

现代快报:

食品安全监管中也能闻到“一滴香”

近些年,一些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所作所为真是让民众伤透了心。

瘦肉精、吊白块、苏丹红、烤鸭油以及如今正在流行的洗虾粉、“鱼激素”等等数不清的问题食品添加剂或清洗剂,不断吞噬着民众的健康与安宁,食品安全的底线一破再破,我们不禁要问,市场监管真有那么难吗?

晶报社论:

食品安全防线的溃烂根源在哪里

在眼下的食品安全生态之中,我们无法选择,无从逃避!

根子在哪里?

在于食品安全防线的溃烂。

企业见利忘义、不择手段降低食品生产成本自不待言,法律法规的缺失漏洞和监管部门的行政低效乃至失效,更是食品安全防线屡屡失守的原因所在…… 

【食品安检,有关部门须有所作为】

我国正在建立食品违法添加物数据库

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6日介绍说,中国正在建立违法添加物和超范围使用添加剂数据库,并对违禁物质筛查技术、食品添加剂系统分析方法等立项开展科研攻关……

1.2亿食品检测专款是怎么用的

河南省审计厅最近一项审计调查显示,近几年该省投资建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项目,资金多次被挤占挪用,已建成的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多数也没有正常运转……

人大常委会成员建议修改刑法保障食品安全

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日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时,一些常委委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建议,修改刑法保障食品安全……

摩根•斯普尔洛克把自己的这个实验拍成了一部纪录片,名叫《给我最大号》,并获得了奥斯卡纪录片奖的提名。

但他为这个实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仅肝脏呈现中毒反应,胸口闷痛,血压大幅度升高,而且胆固醇上升了65%,体重增加了11公斤。

不过,专家告诉我们,对人体造成如此伤害的食品还不止洋快餐,各类西式蛋糕、饼干、咖啡、巧克力、冰激淋都有这种风险,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们都含有同一种物质,叫做氢化油。

赵霖:

咖啡伴侣,很多人以为那里是奶粉,实际上那里就是植脂末,就这玩意做的,一滴奶都没有。

冰棍也是一样,所以现在就说你从你去饭店吃饭的蛋挞,蛋挞就是氢化油做的。

赵霖,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营养科研究员,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

他告诉我们,氢化油,也被叫做“植物奶油”“植物黄油”“植脂末”。

目前,在面包、奶酪、人造奶油、蛋糕和饼干等食品焙烤领域广泛使用。

专家告诉我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国家农业受到打击,用来做糕点的动物油脂供应不足。

美国的科学家利用氢化技术,让植物油具备动物油脂的功能,用以代替当时价格较高的动物油。

赵霖:

它的口感征服了消费者,它的工艺特点征服了加工者,所以它就广泛的应用。

从1910年“植物奶油”问世后,人们用它抹面包,炸薯条、炸鸡块,做蛋糕、曲奇饼和饼干、面包;制作植脂末添加在冰淇淋和咖啡伴侣中,做奶油糖、奶茶、奶昔和热巧克力。

然而伴随着“氢化植物油、植物黄油”的大量使用,开始有研究人员发现了它对健康的危害。

赵霖:

后来发现氢化油它可以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

氢化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到底会带来怎么样的危害呢?

赵霖教授就曾和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傅红教授做过一个关于“国内市售食品反式脂肪酸含量的调查”。

对反式脂肪酸与中国消费者健康状态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邓泽元教授曾经对1000多人的血液样本进行过分析,其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有200人左右,通过对他们血液的分析,邓教授发现了问题。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邓泽元

邓:

根据我们测定的数据和我们国家公布的心血管死亡和发病的一个数据,根据居民的膳食脂肪酸的,反式脂肪酸的一个数量我们做了一些统计分析。

就发现了就是这个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和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那么这个相关性的话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正相关的关系。

我们发现在每天大概0.5克左右的话,如果是我们增加大概0.1克它的这个心血管的发病率增加基本上是可以翻倍的增加。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经过研究发现:

反式脂肪酸摄入与罹患冠心病的危险显著相关,即使每天摄入体内的反式脂肪的量不超过5克,患心脏病的风险也将增加25%,这项研究结果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广泛关注,各国学者相继对此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反式脂肪酸除了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外,还会干扰必要脂肪酸的代谢,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神经系统健康,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并导致妇女不孕。

赵霖:

它有一系列坏的作用,所以后来各国就开始纷纷的进行限制。

2003年丹麦率先规定:

从当年6月1日起,丹麦市场上任何含反式脂肪酸超过2%的油脂都被禁止;而从2003年12月31日起,这个规定更拓展到加工食品油脂。

这一规定对丹麦本国和外国生产的产品都有效;同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公布的规章指出:

自2006年1月1日起,食品营养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加拿大、巴西要求反式脂肪酸含量超过0.5克的食品必须在标签中表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荷兰、法国、瑞典等国家要求,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必须控制5%以下;从2007年7月1日起,纽约所有的餐饮业停止含有反式脂肪酸的烹饪油和起酥油;从2008年7月1日起,全纽约市所有餐饮业完全封杀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赵霖:

前两年欧洲有一个杂志,这个杂志第100期纪念的时候,他们就要求评人类10个食品的灾难时刻,最后评的第一位就是氢化油。

这么长的时间,就是这么广泛的滥用,而且人们长时间的不了解。

自从100年前,氢化油作为一种工业代用品进入人类食谱中之后,既改善了食品的口感,也悄然间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以至于有的科学家把氢化油的危害,和上世纪曾被大量使用的杀虫剂滴滴涕相比,把氢化油称作又一个滴滴涕。

可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世界各国已经明令禁止使用滴滴涕,那么,我们又在什么时候才能摆脱氢化油的阴影呢?

前面我们看到,被大量运用于食品工业的氢化油,也就是俗称的植物奶油,被专家列入人类食物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

随着氢化油富含反式脂肪酸,威胁人体健康的事实真相被发现,现在不少欧美国家已经开始对氢化油封杀、叫停。

但在国内,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普遍使用氢化油的情形。

一走进这家西点店,扑鼻而来的香甜味道,这些蛋糕诱人的造型,立刻吸引了记者。

记者:

蛋糕是奶油的吗?

服务员:

对,奶油的,都是奶油的。

在店内的这个角落,这两位店员正在为顾客现场演示蛋酥卷的加工过程。

记者:

这用的是什么油?

服务员:

植物奶油。

服务员:

我们用的植脂的是最好的。

记者:

你们这奶油是什么奶油?

蛋糕师傅:

植脂的。

(我们)用的奶油全都是一样,就是公司给发配的那种。

蛋糕师傅:

咱家没有那个动物奶油。

那个乳脂的太油腻了,我们就说一般都用的植脂奶油的,记者:

(哪种)奶油吃起来健康点?

蛋糕师傅:

我感觉肯定是植脂的。

那么最近几年刚刚登陆中国,倍受年轻人追捧的国际知名品牌,它们选用的会是什么奶油呢?

服务员:

我们店的东西都是进口的。

我们店所有的东西(蛋糕、冰淇淋),都是植物奶油的。

当记者提出要订做一个用动物奶油制作的蛋糕,这位店员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服务员:

不好意思,这个不能换,只能是用那个做。

记者:

为什么不能换?

服务员:

因为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规定用植物做,。

服务员:

我们家都是天然奶油的。

记者:

什么奶油?

服务员:

天然的,

原来这位店员所说的天然奶油同样也是植物奶油。

服务员:

我们家后厨用这种奶油,它肯定是比较好,不容易发泡,然后就是抹在蛋糕上吃着口感挺不错的。

记者:

现在做蛋糕是不是就没有动物奶油,全是植脂的?

服务员:

没有,我们家没有反正,我不清楚别人家。

邓泽元:

我们负责了全国20个城市的一些事物里面反式脂肪酸的调查。

邓教授所说的调查,是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他们作的一个项目,这个调查历时三年,邓教授告诉了我们,在调查中他所掌握的关于我国反式脂肪酸的现状。

邓泽元:

最高测过一种氢化油,达到46%多的反式脂肪酸,氢化油的普遍反式脂肪酸大概在20%左右,就是含量在20%左右,那么这个是一个很高的一个非常可怕的一个数字。

赵霖和付红教授,选取了2005年至2009年,中国食品市场上52个著名品牌共167种产品,对每种产品油脂含量、反式脂肪酸种类含量进行了监测。

赵霖:

那么总的来看,就是反式脂肪酸反正这个现在在事物中含的相当普遍,饼干、蛋糕、派这个涂抹奶油。

我们就这么跟人争也没用,我们就得测,我们测了以后你才能有这样一个发言权。

结果发现,抽检食品中87%的样品含有反式脂肪酸;包括所有的奶酪制品;95%的“洋快餐”、蛋糕、面包、油炸薯条类小吃等;约90%的冰淇淋、以及80%的人造奶油,有71%的饼干中,均检出含有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含量超过2%的食品——包括所有的奶酪制品,81%的面包和蛋糕,80%的人造奶油,60%的冰激凌等。

反式脂肪酸含量超过5%的食品——有奶酪、人造奶油、蛋糕和饼干等焙烤食品。

从记者的这些调查中不难发现,在我们的食谱中,几乎随处可见用氢化油加工过的食品。

而它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发。

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在针对氢化油的安全性进行更细致的调查,而学术界也多次提出应该限制或者禁用氢化油。

邓泽元:

首先我觉得第一个应该取缔目前的氢化油脂生产。

目前,美国、欧洲相继出台了对反式脂肪酸的管理标准。

而目前在我国,产生反式脂肪酸的源头——氢化植物油的发展正是方兴未艾,一些专家也担心,这会成为取缔或者限制反式脂肪酸的一个难点。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里特

李里特:

现在在学者中间的共识是有了,但是事实是现在在企业产业界还继续使用,并没有禁止而且禁止的难度我估计还是比较大的。

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坦言,之所以目前没有出台有关反式脂肪酸监管的规定是因为我国还没有完成对反式脂肪酸现状的评估

陈:

因为它科学是发展的,我不能说划句号了,它永远是安全的。

但是有新的这样一个研究的发现,新的实验结果出来以后,会不断进行评估。

陈君石认为在没有充分的数据支撑下,是否对于反式脂肪酸出台管理措施还为时尚早。

虽然对于反式脂肪酸的管理规定还没有出台,但陈君石告诉我们,反式脂肪酸的问题已经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陈: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是负责全国有关食品风险的,对健康危害的评估工作的。

今年年初,把反式脂肪酸的评估列入了工作计划。

但是,由于现在还没有收集到有足够有代表性的中国人每人每天吃多少反式脂肪酸的数据,所以现在这种工作还没有开展。

但是会开展的。

当某种食品出现问题,危害到人体健康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今后少吃或者不吃这种食品。

然而,面对富含反式脂肪酸的氢化油,我们个人的这种自我保护显然很快就会失灵。

因为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在我们的食品中到处都能看见氢化油的身影,除非你完全与工业化、城市化的生活方式隔绝,而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又是不可能的。

作为消费者个体已经很难防范氢化油的危害,剩下唯一能够帮助我们摆脱这种威胁的,只有社会的公共力量。

也许,从经济成本上来说,逐步减少乃至禁止使用氢化油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成本,但与人类的健康成本相比,相信整体上我们得到的一定会比失去的更多。

毕竟,健康的身体才是最宝贵的。

【毒从口入,我们有时吃的并非“食品”】

输韩食品涉“辐照门”被查仅26种产品获准入境

去年,国内方便面巨头统一、康师傅曾因调料包经过辐射处理却未在外包装标示而遭质疑,部分媒体由此揭出国内部分大蒜、洋葱、土豆等蔬菜也经辐照却未标明,使大多数消费者甚至完全不知“辐照食品”为何物……

中国人的食品正遭受“重金属”毒害污染

坐到餐台前,面对满桌饭菜,首先关心的不是它们的蛋白质、维生素含量,而是忧心其中铅、汞、铬、砷、镉是否超标,这绝非少数人的矫情……

日媒: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有毒奶粉只是中国令人生畏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序幕”,在日本民众的眼里,总是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倍加关注,原因是曾一度引起日本国内强烈的反响的“毒饺子”事件……

【舆情社论】

三川:

若不加添加剂食品会有毒吗?

近年来的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多与添加剂超标有关,因此民间要求减少或取消添加剂的呼声很高。

但在新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中,被俗称为“面粉增白剂的”过氧化苯甲酰,仍被列为面粉处理剂……

张贵峰:

还有多少未被“潜规则”的放心食品

这样一则有关“硫磺姜”的潜规则新闻,让笔者感到比较惊讶和意外。

但所以惊讶和意外的并不是“硫磺姜”背后的种种事实——如“颜色比较好看”、“占到市场的60%”、“长期食用,会影响人的肝肾功能”,而是“硫磺姜”这一新闻本身——这样的事情,还能够算是“新闻”么?

现代快报:

食品安全监管中也能闻到“一滴香”

近些年,一些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所作所为真是让民众伤透了心。

瘦肉精、吊白块、苏丹红、烤鸭油以及如今正在流行的洗虾粉、“鱼激素”等等数不清的问题食品添加剂或清洗剂,不断吞噬着民众的健康与安宁,食品安全的底线一破再破,我们不禁要问,市场监管真有那么难吗?

晶报社论:

食品安全防线的溃烂根源在哪里

在眼下的食品安全生态之中,我们无法选择,无从逃避!

根子在哪里?

在于食品安全防线的溃烂。

企业见利忘义、不择手段降低食品生产成本自不待言,法律法规的缺失漏洞和监管部门的行政低效乃至失效,更是食品安全防线屡屡失守的原因所在…… 

【食品安检,有关部门须有所作为】

我国正在建立食品违法添加物数据库

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6日介绍说,中国正在建立违法添加物和超范围使用添加剂数据库,并对违禁物质筛查技术、食品添加剂系统分析方法等立项开展科研攻关……

1.2亿食品检测专款是怎么用的

河南省审计厅最近一项审计调查显示,近几年该省投资建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项目,资金多次被挤占挪用,已建成的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多数也没有正常运转……

人大常委会成员建议修改刑法保障食品安全

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日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时,一些常委委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建议,修改刑法保障食品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